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初中圖形平移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6.75K

說課稿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接下來小編爲大家推薦的是初中圖形平移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初中圖形平移說課稿

【初中圖形平移說課稿一】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國標本蘇教版四年級下冊P45-46 及想想做做1-3 題。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這部分內容教學在方格紙上把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和豎直方向各平移一次,平移到指定位置。學生在三年級(下冊)的學習中,已經會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初步體會了平移的特徵。以此爲基礎,教材提供的例題要求學生將小亭子圖從方格紙的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爲學生利用有關平移的已有經驗解決問題提供了機會。透過本課的學習,有利於學生從運動的角度加深對平面圖形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爲今後進一步探究平移知識打下基礎。 教材讓學生利用已有的對平移的認識和經驗進一步學習在方格上把一個簡單圖形平移到指定位置,啓發學生綜合應用沿水平和豎直方向平移的方法,按要求靈活地把一個簡單圖形平移。想想做做中編排了豐富的操作活動,第1 題透過觀察、描述圖形的平移過程,進一步體驗圖形平移的多種方法;第2 題讓學生畫平移後的圖形,掌握平移圖形的技巧;第3 題則應用平移畫平行線,體會平移的應用於價值。透過這些循序漸進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獲得圖形平移的直觀體驗,學會圖形平移的方法,並感受豐富的平移運動。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難點以及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已經在三年級初步體會了平移的特徵。

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先沿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再沿豎直 (或水平)方向平移。

2、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進一步積累平移的學習經驗,更充分地感受觀察、操作、實驗、探索等活動本身的獨特價值,增強對數學的好奇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探究式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於發現的精神。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產生對圖形與變換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先沿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再沿豎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難點:掌握兩次連續平移的方法,正確判斷平移的距離。

 四、說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的特點,爲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的指導思想,採用引導發現法、直觀演示法、動手操作法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設計帶有啓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操作,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思維能力。

(二)說學法 學法應遵循自主性與差異性的原則,讓學生在觀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

 五、說教具和學具準備

課前準備:教師:

多媒體課件、

學生:方格紙、黃色紙亭、三角尺、學生尺

、說教學程序

課堂教學是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爲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啓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並分爲如下的五個教學環節: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知;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三)、操作深化,鞏固新知;

(四)課堂小結,圖案欣賞

(五)課外拓展,動手創作

七、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知 1、談話導課同學們你乘過電梯嗎?你站在電梯上是什麼運動?(板書;平移) 2、同學們,在三年級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了圖形的平移是圖形上所有的點沿着平行的方向等距離移動。平移有兩個要素,一個是方向,一個是距離。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大小,只改變它的位置。(板書:形狀、大小、不變,位置、變了。) 3、課件出示:戰鬥機的平移圖 1.電腦出示圖,談話:這裏有一架戰鬥機,我們用虛線表示原來的圖形,用實線表示移動後的圖形。 這架戰鬥機做的是什麼運動?(平移)往哪個方向平移的? (向右)它向右平移了幾格?怎麼知道的?(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2.師演示小結: ⑴只要抓住一個點來看,數一數這個點到它所對應的點向右平移了幾格,我們就可以知道熱帶魚向右平移了幾格。 ⑵也可以抓住一條邊或一個部分觀察,看看把圖形的一條邊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設計意圖:透過課件演示,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爲學生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對新知識的自我構建做好鋪墊)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同學們也已經學過在方格紙上把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今天我們研究怎樣將一個圖形平移到不在同一水平線和豎直線的位置上。 (板書課題:圖形的平移)

1、請看屏幕,你能把小亭子從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嗎? 拿出課前準備的亭子圖和格子紙,先動手移一移,再小組討論設計出平移方案:按怎樣的方向平移圖形的,怎樣確定每次平移的格數的?( 學生活動 )

2、反饋彙報,師生共同操作討論,突破難點 怎樣才能把小亭子從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

(1)小亭子先向右平移6 格,再向下平移4 格。

(2)小亭子先向下平移4 格,再向右平移6 格。

(3)小亭子向右下平移,斜着過去。 (教師視學生彙報情況,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並用電腦演示)

3、指導畫法:選擇一種方法,投影學生作品,讓學生邊指邊說是怎樣平移的?:

4、歸納提煉: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再次用電腦演示,及時小結。 如選擇方法一:先確定幾個關鍵點(圖中三角形的頂點和正方形的四個頂點),接着把這幾個點分別向右平移6 格,再連成圖形,這是沿水平方向平移,最後沿豎直方向,用以上方法把圖形向下平移4 格。

5、明確畫平移圖的方法和注意點,爲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結果,我們可以把平移過程中畫出的圖形用虛線畫,箭頭表示平移方向,平移的最終結果用實線畫。 (設計意圖:新知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獨立觀察,再嘗試動手移一移,畫一畫,然後交流畫的方法,最後歸納總結,這一過程給了學生更多的思考、嘗試、交流、自主解決問題的空間,讓學生充分展現自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操作能力) 師小結:同學們,把一個圖形平移到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和豎直線上時,可以透過對圖形某一點的觀察來確定先向什麼方向平移幾格,再改換方向平移幾格。

(三)、操作深化,鞏固新知

1、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 題)

(1)出示小船平移圖,談話:仔細觀察小船是怎樣平移的,並用手指出小船圖的起始位置和平移後到達的位置,看一看先向哪邊平移了幾格?再向哪邊平移了幾格?請你自己先在書上數一數,填一填。 反饋交流:你是怎麼數的?(抓住一個點來看,數一數這個點到它所對應的點平移了幾格,我們就可以知道小船平移了幾格) (2)電燈平移圖,同上教學 (3)提問:這兩幅圖還可以怎樣平移到達現在的位置?(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平移方法)

2、畫平移後的圖形。(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 題)

(1)談話:剛纔我們已經學會看一個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了,如果請你畫出一個圖形平移後的圖形,你會嗎?(提醒畫圖注意點)

(2)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加以指導。

(3)投影學生作品,交流平移的過程與方法。

3.體驗平移的價值。(想想做做第3 題)

(1)出示兩條直線,觀察這兩條直線,你發現了什麼?(是平行線) 你怎麼肯定這兩條直線是互相平行的?有無辦法驗證?

(2)學生默讀課本第65 頁第3 題,按書上要求操作。

(3)提問:觀察你畫出的兩條直線你發現了什麼?你能說一說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的方法嗎?

小結: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緊貼直尺,沿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直線,然後把三角尺沿着直尺平移,再沿三角尺的同一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樣先後畫出的兩條直線是相互平行的。

(4)學生嘗試用這種方法畫平行線,鼓勵學生可以畫出距離不同的一組平行線。教師巡視並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5)談話:你能用這種方法檢驗剛纔觀察的兩條直線是否平行嗎?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教學,給學生提供了許多動手的機會,讓學生透過數數、移移、畫畫等活動,透過具體實踐操作,進一步認識平移,增強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四)、全課總結,圖案欣賞

1、交流學習體會:同學們,數學源於生活,也應用於生活。今天我們在活動中進一步學習了平移的知識,你願意和大家分享這節課中的收穫嗎? (學生交流)

2、平移現象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的,尤其是在我國的民間傳統藝術中,它更是一種重要的創作手段。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藝術家們利用平移設計的精美圖案。(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感受數學美,培養熱愛數學的情感,激發學生探索數學奧祕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五)、課外拓展,動手創作 師:看了這麼精美的圖案,你是不是也想一展身手,那就行動起來,用平移的知識設計一幅美麗的圖案來裝飾我們的教室吧!(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使學生懂得觀察生活,聯繫實際,體驗用數學知識美化生活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八:說板書設計:略

【初中圖形平移說課稿二】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圖形的平移"對圖形變換的學習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學生在前面已學習了軸對稱及軸對稱圖形,在此基礎上還將學習生活中的旋轉與旋轉設計圖案等內容。同軸對稱一樣,平移也是現實生活中廣泛存在的現象,是現實世界運動變化的最簡捷的形式之一,它不僅是探索圖形變換的一些性質的必要手段,而且也是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具體問題以及進行數學交流的重要工具。爲綜合運用幾種變換(平移,旋轉,軸對稱,相似等)進行圖案設計打下基礎。

2,教學重點與難點.

平移是現實生活中廣泛存在的現象,它不僅是探索圖形變換的一些性質的必要手段,而且也是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具體問題以及進行數學交流的重要工具。認識平移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是學習本節內容的重點。平移特徵的獲得過程,教科書中僅用了一段文字,很少的篇幅,對於這個特徵,不是要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探究歸納能力,對八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課的難點是平移特徵的探索及理解。

3,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平移的定義、特徵和要素

(2)能力目標:

透過探究歸納平移的定義、特徵及要素,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

經歷觀察、分析、操作、欣賞以及抽象,概括的過程以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增強審美意識。

 第二方面:教法與學法分析

教學不只是傳授知識,讓學生單純記憶前人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創造思維,引導學生去探究,發現結論的方法。這正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關鍵,鑑於教材內容特性是探索平移特徵,要素,便於進行生成性學習,故選用探究式教學主動學習的教學策略與方法以及聯繫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學習方式。引導學生根據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來理解理論知識。在採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的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有效地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同時透過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啓發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落實教學目標。

另外,我還運用多媒體投影爲師生的交流和討論提供了平臺。

 第三方面:教學過程分析

課堂結構:(一)創景引趣(二)新課講解(三)反饋練習(四)平移動畫欣賞(五)小結並佈置作業五個部分.

教學引入

師:教材在《四邊形》這一章《引言》裏有這樣一句話:把一個長方形摺疊就可以得到一個正方形。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一個長方形紙條,按動畫所示進行摺疊處理。

動畫演示:

場景一:正方形摺疊演示

師:這就是我們得到的正方形。下面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刻度尺)和圓規,我們來研究正方形的幾何性質—邊、角以及對角線之間的關係。請大家測量各邊的長度、各角的大小、對角線的長度以及對角線交點到各頂點的長度。

[學生活動:各自測量。]

鼓勵學生將測量結果與鄰近同學進行比較,找出共同點。

講授新課

找一兩個學生表述其結論,表述是要注意糾正其語言的規範性。

動畫演示:

場景二:正方形的性質

師:這些性質裏那些是矩形的性質?

[學生活動:尋找矩形性質。]

動畫演示:

場景三:矩形的性質

師:同樣在這些性質裏尋找屬於菱形的性質。

[學生活動;尋找菱形性質。]

動畫演示:

場景四:菱形的性質

師:這說明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全部性質。

及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師:根據這些性質,我們能不能給正方形下一個定義?怎麼樣給正方形下一個準確的定義?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有同學做躍躍欲試狀。]

師:請同學們回想矩形與菱形的定義,可以根據矩形與菱形的定義類似的給出正方形的定義。

學生應能夠向出十種左右的定義方式,其餘作相應鼓勵,把以下三種板書:

“有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且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正方形。”

[學生活動:討論這三個定義正確不正確?三個定義之間有什麼共同和不同的地方?這出教材中採用的是第三種定義方式。]

師:根據定義,我們把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它們之間的關係梳理一下。

(一)創景引趣

我在教學開始講述2001年南京江南大酒樓成功完成整體平移,世界上擁有“建築物整體平移技術”的國家爲數不多,而我們中國人能夠完成這項偉大的工程,作爲中國人的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這樣在引入新課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

(二)新課講解

在新課講解中我又具體分了幾個小環節。

1、爲了使學生對本節的學習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我首先出示學習目標:

2、探索新知

觀看運動圖片及動畫。如:電梯、纜車、火車、吸塵器等。(小組討論)以上幾種物體的運動前後有什麼特點?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良好的習慣,然後總結出運動前後什麼變了?(位置)什麼沒變?(形狀、大小)。

聯繫生活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運動前後也是位置變,形狀、大小不變?

爲了進一步加深理解,在這之後又透過演示:圖中(1)至(8)中哪幾個蘋果可以看作是由中間的蘋果平移得到的?

最後在由以上涉及到的運動師生共同總結出平移定義、特徵及要素。爲加深對平移定義、特徵及要素的理解,動畫演示“用直尺和三角板畫平行線”。同時藉助此動畫向學生說明什麼叫對應點、對應線段、對應角。然後馬上做一個找對應點、對應線段、對應角的小練習,以便加深記憶。

(三)、反饋練習

學生對所學知識是否掌握了呢?爲了檢測學生對本課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進一步加強知識的應用訓練,我設計的練習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針對解答情況,採取措施及時彌補和調整.

(四)、平移動畫欣賞

讓學生在欣賞優美動畫的同時加深了對平移定義、特徵及要素的理解與認識。

(五)、小結並佈置作業

第四方面:設計說明

本節課開始講述“江南大酒樓完成整體平移”,在引入新課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出示學習目標後,在透過課件演示學生熟悉的幾種物體運動,讓學生在觀察、探索的基礎上歸納出平移的定義,特徵和要素。這既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又體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的理念.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不但改變了以往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而且在教學活動中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然後利用一組練習題由易到難加以鞏固,最後由“平移動畫欣賞”再現平移過程,再次激起學生的探究慾望。透過走進生活引出新內容,使學生認識:數學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這是整節課的一條暗線,真正體現新課標的理念。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爲:情境——問題——探究——反思(歸納)——提高,這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的根本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