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熱門】小學說課稿範文彙總5篇

學問君 人氣:1.24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小學說課稿範文彙總5篇

小學說課稿 篇1

在語文學科中,詞句解讀是學生髮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的基礎;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引導情感體驗,達到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的手段;還是指導學生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並在自己的習作中學會準確生動地表達的通道。怎樣在教學中藝術地啓發和引領學生進行詞句解讀,是我們六年段在此次關於教學藝術方面的小課題。

這次我們選擇的課文《理想的風箏》是第七單元“師恩難忘”的第二篇課文。記得以前讀這篇課文時,總讓我想起兩句詩,一句是:“我的心想要去飛翔,雙腳卻踩着大地。”一句是:“我腳踏大地,我的心在飛翔。”這篇課文的人物詮釋後者。課文塑造了一位殘疾教師的形象,文中的劉老師樂觀開朗,對生活充滿了強烈的熱愛與執着的追求,他甚至比一個正常人更有活力。而做爲一個老師,他最成功之處不是在於教給學生多少知識,雖然他的歷史課爲的作者蘇叔陽在大學時選擇歷史作爲自己的研究對象有很大的關聯,更重要的是他對生活的熱愛與執着對作者的影響是深遠的。之所以起名爲《理想的風箏》也與此有關。

這篇課文是一篇相當長的課文,有1200多字,三個課時完成教學全部的教學任務。要求長文短教,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挑戰。這節郭老師上的是第二課時的一部分。

一、中心句子的選擇的藝術——找準一個點,拉出一條線,畫一個圓

選哪天個句子作爲這節課的主線呢?這個句子必須能體現的主旨,又能爲學生在這節課抓住重點、突破學習難點有切實的幫助的。在選擇這節課上能提綱挈領的句子時,我們也考慮了很多。有三個句子先後進入了視線。第一句是:“依舊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永遠表現他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熱愛。”這個句子更多的關注在於這根圓木棍象徵的精神在劉老師生命中的重要性,作爲第二課時,特別是做爲“師恩難忘”這樣的單元主題,我們覺得更多地可以關注一個老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所以我們放棄了它。第二個句子是:“劉老師啊,您在哪裏?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這個句子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我們認爲這個句子理解起來並不難,對於六年級長文短教的課文,學生自己能讀懂的句子、內容,老師可以選擇略講,甚至不講。最後我們選擇的句子是:“他將永遠在我的記憶裏行走、微笑,用那雙寫了無數粉筆字的手,放起一隻又一隻理想的風箏。”因爲這個句子對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難度,而且也最能體現劉老師放飛的不單是自己生命的風箏,更是一個個學生生命裏的風箏,照應課題,突出主旨。

其他句子的選擇我們也以中心爲根據,不過到了六年級,學生在讀課文方面也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我們在課上也關注了學生的選擇。另外,老師們會發現,這節課我們並沒有把課文這幾個段落的每一個句子全員納入我們的課堂教學,也是基於上面的考慮。

二、句子解讀的方法指導藝術——品讀詞句,讀到文字背後去,觸摸的靈魂

這篇課文中有很多細節生動細膩,這些句子是學生理解文字的最佳抓手,以它們爲憑藉,可以帶領學生一步步地步入學習的佳境。在這節課上我們設計了多種解讀的方法,有情境創設法,如寫板書的細節描寫的學習,創設了三次劉老師寫板書的情境,讓學生借用誦讀來體會劉老師寫板書的艱難,感受每次的旋轉跳躍是怎樣地激動着他的學生的心,讓學生在情景交融的課堂情境裏,感同身受地理解課文。有追問法,“撐”這一動詞,郭老師問學生:“撐着劉老師的只是這根圓木棍麼?還有什麼?”,“抓住了線繩”這個“抓”,劉老師僅僅是抓住線繩嗎?他還抓住了什麼?這樣的窮追猛打,可以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更好地理解詞句及要表達的中心;品賞詞語法,相信本節課“漾”、“終於”、“轉”等字的學習給大家留下不少印象吧,在這樣的字詞間停駐腳步,在課文的文句中欣賞準確生動的語言,在語言創造的意境裏爲主人公喝彩。想象法,上課時,結合作者生平教學“他將永遠在我的記憶裏行走、微笑,用那雙寫了無數粉筆字的手,放起一隻又一隻理想的風箏。”這句話讓孩子們具化想像“行走”“微笑”,切實地理解劉老師對蘇叔陽的影響,劉老師放風箏,喊“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的情境想像,這些環節的處理,就是爲了用孩子們的想象補足課文的空白,發展語言及想象力。郭老師聲情並茂的課堂語言也是課文語言的另一補充,使整節課處在魅力四射的語文磁場中。這些設計與實施引領學生由詞到句到景到情到思,一步步地實現教學的目的。同時這些解讀方法的的應用及授與,不但讓學生理解課文,更是讓他們掌握方法,爲進入第四學段的學習做好“漁”的準備。

三、句子解讀的層次安排藝術

一節好的課,應該像爬山,創設一個螺旋形上升的梯度,不斷讓前面的好風景成爲學生的期待,才能使學生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最佳;也應該像渡大河,有波瀾起伏,有跌宕波頂,纔不至於讓學生覺得體驗單調,而是充滿激情。怎樣在課堂教學中體現梯度呢?我們將蘇叔陽的生平資料引入課堂,這個人的一生也是很不平凡的,我們發現在很多的抗癌網站上也經常拿他做宣傳,他的影視劇本和其他文學作品非常多,而且場面都很壯觀,是一個很大氣的人。這樣的一個人的人生與劉老師的影響應該是分不開的,於是在課上讓他的人生起伏成爲課堂教學內容的一條大河;又將他的人生閱歷與劉老師的“風箏”緊緊聯合,交錯上升,而兩個人的生命也像翱翔藍天的風箏,相依相偎,而孩子就站在高山之巔欣賞這兩個生命合奏的雄壯的交響曲。最後很自然地呼喚出“劉老師啊,您在哪裏?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這既是蘇叔陽對劉老師的呼喚,也是課堂上每個個體生命對偉大的生命力和對生活的熱愛的呼喚吧。

一節30分鐘的語文課,不可能全面的體現我們的教學藝術的方方面面,而這10分鐘,我也不可能盡述這節課涵蓋的`教學藝術,但一個小小的課題研究,讓我們有所得,而且是切實地所得,已是足夠。

小學說課稿 篇2

《地球爺爺的手》是小學語文一年級第二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形式出現,透過成孰的桃子自已落地的故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地心引力這一比較深奧的科學現象和科學常識,鼓勵學生留心身邊的科學,從而愛科學,學科學。下面結合我對這堂課的理解,談談我的設計思路: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知識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索爲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要一年級小學生達以這個理想目的不太可能,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爲重要。因此,在我的課上提倡學生們的自讀感悟,培養學生理解課文的能力。如在學習地球爺爺的話時,我是這樣安排的:先是我朗讀了一遍,然後問學生,你們在聽老師的朗讀以後,你們聽懂了什麼?這樣能把學生對這段話的理解講出來,如果還有一定難度沒有講出來的,我就適當地引導。

2、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樑,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知識來自生活,我們的課堂更應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繫。因此,我在學習小猴請小兔吃桃子的話的前面,安排了一個說話訓練,讓學生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想想如果你是小猴,你會怎麼樣請小兔吃桃子呢?這樣就能喚醒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們在交際上的一些禮儀。另外,在學習地球爺爺的話的時候,我注意與學生們的實際相聯繫,問問學生還知道地球爺爺的手能幹什麼嗎?激發起學生探索大自然的慾望。

3、使朗讀成爲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索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初步瞭解地心引力,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學奧祕產生興趣。我在課堂上是放手讓學生學的,在初讀課文階段,我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習生字的,然後就是卡片反饋檢查,由於這課的生字比較簡單,所以沒有花很多時間。

4、興趣是兒童最好的老師。課文是從兒童熟知的手入手,引出地球爺爺也是有手的,而且是與衆不同,以此爲切入點,更容易喚起兒童探究的慾望。

小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本節課是浙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簡易方程》的第一課時《用字母表數》。《簡易方程》是小小學生學習代數知識的重要內容,也是他們聯繫學習代數初步知識的開始。由於小小學生由具體的數過渡到用字母表示數,是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對於他們來說是很抽象的、顯得較枯燥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數有許多知識和規則與小小學生原來的認識和習慣不同,而這些知識和規律又是學習簡易方程以及中學裏學習代數的主要基礎。

2、教學目標:原教案教學目標的制定中是以“掌握必要的知識技能”作爲標準對學習目標進行分解的,根據認知領域發展的不同層次將整體目標分解成“認知——學會——掌握”,要求小學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數,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數量關係,也可以表示數量。會用字母表示數量關係,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由於僅僅着眼於認知的角度,單純以知識技能的掌握爲標準來分解目標,因而由此而形成的學習目標是缺乏“整體、系統發展”的意義。新教案對學習目標的分解是以“小學生的全域發展”作爲標準進行的,更注重了小學生的主體性和目標的可操作性。學習目標首先被分解爲“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不僅解決了“學到什麼”和“怎樣學習”的問題,尤其解決了“喜歡學”和“主動學”的問題。

二、說教學方法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只有方法得當,纔會有效。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小學生思維活動的特點,我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和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

三、說小學生學法

首先教師創造良好的環境,引導小學生從喜歡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內容入手,讓小學生自己在特定的環境下不知不覺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們身邊,再透過一系列活動,小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進一步瞭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數,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數量關係,也可以表示數量。再透過各種聯繫將其轉化爲解決問題的策略,發掘不同層次小學生的不同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小學生挖掘問題能力、交流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活動

1、變“教教材”爲“用教材教”。原教案的匯入和用字母表示數教學上是按教材內容來進行教學的,思路在繼續“教教材”,不僅教學過程一般化,小學生也沒有真正進入積極能動的學習狀態。教師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一種觀念和方法的轉變;從用教材中的材料教,到選擇、設計合適的材料教,更是一種創造和發展。教師要善於發現和選擇有利於小學生髮展的學習材料,促使小學生主動學習,和諧發展。本節課拋開了教材中的原有例題,從小學生生活中選擇教學素材。我們認爲選擇這樣的材料不僅有助於小學生的發展,也有助於數學學習材料的發展,能促使小學生積極思維,有利於組織小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教師不應該僅僅是課程的實施者,而且應該成爲課程的創造者和開發者。故在新教案中的匯入和對知識技能的掌握上是按照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也包括教師自身的優勢、特長)所設計的。課前談話就足以激發起小學生的興趣,用“帥、酷、牛”等時尚用語及一首兒時的歌謠“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深深激發小學生好奇心和積極性。一則“失物招領”和“暢想年齡”激發小學生求知的慾望,讓小學生眼前一亮有了新鮮感。同時還注重調動小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創設了一定的學習情境,激發小學生主動去暢想自己和老師的年齡,購買喜歡的物品,既直觀又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

2、以小學生生活經歷爲素材,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升到數學角度。原教案的學習活動的設計忽略了充分利用小學生的知識經驗基礎、認知特點。新教案的學習活動重視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小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如在“失物招領”中,引導小學生分析得出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一個數,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又大膽調用小學生熟知的生活經驗,使數學學習變得易於理解掌握。小學生對於怎樣用單價、數量求總價已經很熟悉,因此,我就直接讓小學生按照教師的特殊要求自由選購食品,並列出求總價的式子。經過分析,概括得出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係。在這節課的練習中,安排了以下幾個情境練習:從兒歌“一隻蛤蟆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中感悟、理解代數式的意義;根據相關條件用代數式表示任課老師和聽課老師的年齡。練習設計有層次,有新意。

3、“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原教案中教師沒有充分考慮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也忽視了問題情境的創設,因此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沒有達到高漲。新教案中教師則充分注意到了小學生的思維發展需要引導和在“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情景條件下才能有效發展的特點。因此教學整體上更具有系統性,每個環節之間的銜接也更緊密,更多的是在具體的情境中產生問題進而萌發解決問題的慾望,從而引導小學生主動的構建知識。最後是綜合運用,在練習中加以鞏固。這一過程的設計使小學生現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都得到了廣泛的調動。使學習過程不僅具有了“最近發展”的意義,而且也是“經濟化”的。

4、關注不同發展水平小學生的繼續發展需要。原教案的作業和反饋都是較單一的,形式上和要求上還不夠多元。在新教案中教師考慮到了不同的小學生完成作業的量上可以有差異,尤其在在反饋上採取的形式和評價也是多樣的,比如教師評價、小學生自己一自己喜歡的方式評價自己,並根據小學生的不同水平給予不同的指導和反饋。

5、自主的問題情境,開放的練習視野,引發了蓬勃的思維活動。小學生在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家人年齡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用字母表示數的學習材料,從而使其對知識的掌握由形象感知邁向抽象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知識”在教師精心設計的發展性練習中得到有效拓展。一是深度的拓展。“男生a人,女生b人”,從只有一個字母,跨越到含有兩個字母,認知的思維已走向深入;二是廣度的拓展。“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小學生在想方設法提問的過程中,勢必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反思檢閱自己的已有知識模組。這樣一來,學習呈現出了一種整合性的態勢,知識的範圍已走向寬泛。因此,用這樣一個發展性練習結課,真可謂意味深長!

五、本節課引出的幾點思考

1、課程改革的關鍵還是教師觀念的改變,重視小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讓小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透過符合小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讓小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2、課堂的活動設計得有實效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不僅要解決“學到什麼”和“怎樣學習”的問題,還要解決小學生“喜歡學”和“主動學”的問題,重視小學生的情感態度,一定要聯繫小學生的實際,以小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心理特點爲出發點。

3、小學生的學習應着眼於小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重視小學生的差異性,不能把一堂課作爲教育的終極目的和結果,更主要的是方法和興趣的引導上。

小學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竹石》這首詩是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背誦中的一首古詩,它是一首託物言志的詩,託巖竹的堅韌頑強,言自己剛正不阿、正直不屈、鐵骨錚錚的骨氣。

二、教學目標

第三學段古詩詞的教學目標是: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所描述的意境,體會是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所以本節課我定的教學目標是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

2、透過誦讀古詩,感受竹子堅定頑強的精神,感悟詩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三、說教法和學法

六年級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學古詩的方法,藉助工具書或註釋能理解古詩的意思,所以在教學中我採用的是讓學生自學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能從表面上理解詩意,但要從作者的內心世界獲得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和審美取向是一個難點。要解決這個難點,需要從作者的資料、時代背景入手,感悟詩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逐步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地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體會古詩詞的魅力和文化蘊涵,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

1、教法。爲了達到教學目標,突破難點,我通透過朗讀、感悟、想象等方法,讓學生走進古詩,感悟作品的內在蘊涵,感受古詩詞的魅力。

2、學法。學生結合註釋理解古詩,反覆吟誦,來感受竹子堅定頑強的精神。結合作者的生平,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從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讓學生背誦《石灰吟》,再交流學古詩的方法。

(二)、學生根據方法自學古詩。學生結合註釋理解古詩。書上僅有兩個 註釋,就是任:任憑,爾:你的意思,原以爲學生都知道,沒有做過多的強調,結果在測評時,有兩個學生不會做。

然後讓學生抓住一個“咬”字:像用牙齒咬住一樣,極爲有力,理解竹子的剛毅性格。

任:任憑。讓學生練習說話,體會任憑這個詞語。

然後讓學生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三)、誦讀古詩,體驗情感。這首詩透過竹子的品格來寫人,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想象竹子生長的環境,總結竹子的品格,再由竹子到人,結合作者的生平資料,知道作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和薰陶。

(四)、鞏固練習。背誦、默寫《竹石》。

(五)課外拓展,欣賞鄭板橋的作品,受到文化藝術的薰陶,激發學生對中國古詩詞、書畫藝術的熱愛。

課後反思:六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在交給了學生方法後,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課堂教學沒放開。在理解古詩意思時,學生說出答題意思即可,在總結竹子的品格和詩人的品格時,哪些詞語應讓學生自己多總結。如:堅貞不屈、不怕困難、不怕挫折、不怕打擊、堅定自己的信念、一身正氣、頑強的意志等。有很多時候我都在爲學生總結。學生上課很緊張,不能大膽舉手發言,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有很多地方要改進,請各位老師多提意見,指出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才能不斷進步。

小學說課稿 篇5

一、教材簡說:

《富饒的西沙羣島》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透過介紹西沙羣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羣島的熱愛之情。

課文是從三個方面對西沙羣島進行介紹和說明的。先講西沙羣島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灘、海鳥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羣島的風光和物產。我上的是第一課時,爲此確定以下教法和學法以及教學目標等。

二、設計思路:

1、 採用歌曲引入和圖片欣賞等手段,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讓學生真正走進課文,充分閱讀,感受課文優美的詞句。

2、 重視多樣誦讀,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更因爲這篇課文語言精美,適於積累,只有多樣讀了,才能品出文章的味道。

3、 在學習生字時,我採用小組合作的辦法,透過分類組合生字的形式,強化學生對生字的記憶,然後分析字形並範寫生字以有效達到寫字的效果。

三、教學目標:

1、 會認十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祖祖輩輩等詞語。

2、 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瞭解西沙羣島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難點:

1、 重點:會認十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等詞語。

2、 難點:透過多樣誦讀文中描寫西沙羣島的優美詞句,體會它的美麗與富饒。

五、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師生合唱兒童歌曲《娃哈哈》,引入西沙羣島。

(二) 新課的學習:

1、自由讀課文,找出生字並多讀幾遍帶拼音的生字。

2、同桌互相指認課後二類生字。

3、分組比賽識字

4、小黑板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再次認讀鞏固生字。

(1)自由讀;

(2)指名讀。

5、由詞入文,感知課文內容,在此環節上出示圖片然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充分閱讀,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6、學寫生字。

7、再讀課文,回答課後小話筒提出的問題。

8、師生合作朗讀課文,總結本課內容。

9、佈置作業。

六、板書設計:貼圖並書寫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