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科學《瞭解土壤》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2.59W

土壤是地球上廣泛存在着的物體,大多數植物賴以生長,土壤與人類關係密切。分析土壤的成分及土壤的種類所用的實驗分析法,也是人們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教者要對教材、學生作較深入得了解和分析,從中思索教學要求的不同層面,教學中又注意把個別學生的智慧,及時轉變爲全體學生的認識,所以教學適應學生的各個層面,這對落實義務教育使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是有益的探索,也是教學“彈性”要求實施的一次實踐。要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他們去討論預測,設計方案,教師作爲實驗夥伴參與其中,提供學生需要的工具。本課的內容緊緊結合兒童的`實際,研究自己周圍的土壤,增加學生對自己家鄉的認識,更熱愛她。在前一課的學習基礎上,學生已經基本上奠定了土壤的概念,對認識某一事物也有了自己的方法與經驗,會用利用各種感官去認識研究對象。

小學科學《瞭解土壤》教學反思

根據學生的經驗我這樣處理教材:讓學生透過查閱課外書或其它途徑蒐集一些有關土壤種類的資料,以便它們帶着對土壤不同的經驗來到課堂進行交流。《標準》提出:參觀訪問應是科學課必要的教學活動,是把學生帶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和社會,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極好活動形式。在學習本課之前建議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帶學生參觀當地的土壤展覽館等。如果沒有條件,就放映一段介紹有關各種土壤標本的錄像。

在材料設計方面,我準備了幾種土壤的標本,黏土、砂土、腐殖土、學生生活周圍的土壤。這些材料本身就蘊含着本課所設定的知識目標。同時,透過對這些材料的研究,也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科學,不同的植物選擇不同的土壤生長,也讓學生感到大自然的奇妙。處於便於操作和開放性原則,決定放手讓孩子用自己的方法研究,教師除了提供材料,不做任何指導,讓學生感到“自己學科學、做科學”更有樂趣。所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要被納入到兒童科學活動的整體中。此外還需要爲學生準備:不同種類的土樣、鑷子、紙巾、漏杯、燒杯等。

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兩個環節:

活動一:研究土壤的成分

1、分組實驗的注意事項,不應該在實驗的過程說。應該在實驗前講清楚,注意事項:a、土塊要輕放。b、攪拌要徹底。c、靜置時間要長。觀察時,杯子也應保持靜置不動的狀態。d、始終要仔細觀察,記錄下每一步驟看到的現象。

2、觀察水中土壤的分層現象,一定要強調水中的土壤分層。前面在攪拌土壤應該把攪拌棒拿出來。讓學生觀察水中靜止的土壤分層。同時這裏如果在課前準備好土壤的分層,在這時展示學生看老師準備好的土壤分層,效果會更好!

活動二、研究土壤的種類以及不同種類土壤的特性

透過看、聞、摸、聽四種觀察方法讓學生全方面的瞭解不同種類土壤的不同,教材上只建議學生看看,摸摸,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然的引申出聞聞、聽聽兩種觀察方法。並能主動討論怎樣聽,爲什麼這種土壤聲音更大,氣味大的原因是什麼等深層問題,深化了學生對土壤的進一步瞭解。之後又透過實驗——比較沙土與黏土的滲水性,使學生對不同種類土壤的不同性質有了進一步的探究,並輔助學生從實際意義上認識了什麼樣的實驗可以稱做“對比實驗”,瞭解了對比實驗中如何控制變量和定量。實驗效果良好。

另外,在作業完成方面,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相對語文、數學、英語學科來說,學生會寫相關的作業。而科學,他們只認爲語文、數學、英語要進行畢業考試而科學不考。所以作業也可以不寫,所以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面要動腦筋。多開展一些和科學有關的活動,如製作變色花等,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喜歡上科學課,愛上科學課從而喜歡寫科學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