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運算定律》優秀的教學反思(通用6篇)

學問君 人氣:2.59W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運算定律》優秀的教學反思(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運算定律》優秀的教學反思(通用6篇)

小學數學《運算定律》優秀的教學反思1

《加法運算定律》是一節概念課,由於四年級的學生認知和思維水平還比較低,抽象思維比較弱,對於他們來說規律的理解歷來是教學的難點。爲了解決這個難點,我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透過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經過討論,觀察推斷,發現規律,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把課堂還給學生,我一直在嘗試讓學生自己學自己講,小組合作探究,應該說學生經歷了探索、發現、反思的過程,對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有了一定的認識和自己的理解。兩個運算定律都是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答引入,讓學生透過觀察、比較和分析,找到實際問題不同解法之間的共同特點,初步感受運算規律。

2、整個教學過程教師都是引導者,讓學生自主合作,緊密圍繞並運用好問題情境,師生之間積極互動,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並學會用多種方法表示,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然後引導學生運用前面的研究方法開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養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的組織能力。

3、學生透過自己思考、小組討論,理解和掌握了加法運算定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加法運算定律(字母表達式等),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效果良好。

4、因爲學生的抽象理解能力還有些欠缺,對於加法的運算定律還需要老師加以引導,幫助學生更深入理解。課堂上因爲學生展示、學生討論,時間的分配和把握就顯得不夠合理,這也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和理解。

小學數學《運算定律》優秀的教學反思2

小學階段的數學總複習,我本着每天覆習內容少而精的原則,把所要複習的內容理解透掌握好。

本課我只設計了兩個環節,(1)複習運算定律,(2)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在複習運算定律時,讓學生透過具體的例子表示運算定律,爲下一步的靈活運用奠定了基礎。在總複習時不能滿足於掌握常見的五個運算定律,要加以引申,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應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時,我改變以往的做法,老師出題學生做,而是讓學生自己自編或蒐集簡便運算的題目。這樣學生積極性更高了,看我編的題目能不能選上。學生在編題和選題時要進行大量的閱讀,這本身就是一個自我複習的過程。學生出的題目很出乎我的意料,學生們精選的題目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覆蓋面全,涵蓋了小學階段所有的簡便運算的類型。

(2)關注了學生易錯的題目。

(3)關注了一些生僻的解法。我們要相信學生,給學生一個舞臺學生會還你一片精彩。

最後還找了一些學生平時容易出錯的題目供學生判斷和一些思維拓展題供學生計算,讓學生以競賽、限時做題看誰做得又多又對等多種形式進行訓練,計算題枯燥無味,學生在測試中,如果做的好,採取一些鼓勵機制,如加分或加星等。

整堂課下來學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教學效果也很好。

小學數學《運算定律》優秀的教學反思3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學中我們應充分引導我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很好地應用數學知識。我在教學乘法的運算定律這部分知識時,作了以下一些調整:

按照教參中的教學進程安排,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需要分兩課時完成。我認爲將兩課時可以合併爲一課時。首先,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與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比較相似,由兩條加法定律猜想到兩條乘法定律,難度不大,十分自然。其次,兩條乘法定律一起學,一方面有利於比較區分;另一方面,更利於實際應用,事實上在計算應用中,這兩條定律通常是結合在一起應用的。但是教學後發現,學生在應用時情況較好,但對兩條定律的區分不夠明確。

於是,在接下來的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算運算教學時,我出示了大量的習題,分組衝關奪紅旗比賽,讓學生透過計算從中去發現問題,並從數學角度去探討問題,然後再透過舉例驗證,讓學生直觀感知乘法中的一些變化規律——任意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因數位置不變,改變計算順序,積也不變。

這樣,學生參與非常積極,在驗證的過程中學生把乘法中的這種變化規律,心領神會。由此,學生在進行簡算過程中,得心應手,不但學得愉快,而且用得靈活,效果較好。

小學數學《運算定律》優秀的教學反思4

1、挖掘教材,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當中。

在匯入部份用一組整數乘法算式讓學生進行簡便算法,然後,在整數數字中點上小數點,搖身一變成小數乘法,讓學生說怎麼算?學生直接用上了簡便算法,教者提出問題:對於小數乘法,能應用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嗎?讓學生明白,猜想不一定是對的還需驗證,然後讓學生驗證。

這一設計,充分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把猜想驗證這種科學研究方法恰當的運用到這一教學環節,學生經歷了這一過程,收穫了一種思想,同時也閃爍着智慧的火花,學生的驗證,有的是透過計算兩個式子的結果得出的,有的是根據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驗證的,有的是根據小數的性質來驗證的,老師不是簡單的教教材,而是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這樣的設計更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生充滿求知的慾望。

2、注重非智力因素,讓學生感受成功。

教者整個課堂感情充沛,處處都閃爍着教者的教學智慧,板書的習題,如看誰算得快,看誰算得巧,一個快字和巧字,體現了教者的用心,快樂填一填,巧手算一算,運氣題、眼光題這些習題,無不體現教材對情感的投入;教者對學生的評價,也是一個畫在黑板上的笑臉,加上恰當的評價語言,整堂課,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點點關注,感受到了一種成功的愉悅。

小學數學《運算定律》優秀的教學反思5

學完加法交換律後,我感覺內容比較簡單,學生也容易理解。做了幾個簡單練習後,我準備結束這個內容。按照慣例,我問了一句:學了這個定律,你還有什麼問題嗎?這時馬上有學生提出:加法中有交換律,那麼減法、乘法、除法中有沒有這個定律呢?

我一陣欣喜,學生已經學會了接受新知識時把知識延伸開來。雖然打亂了我這節課的教學計劃,我馬上引導學生一起來總結剛纔是如何學習得到加法交換律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提出能不能根據剛纔舉例—觀察—歸納—驗證的方法來想一想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們馬上進行小組合作探討驗證。在經過短暫的討論交流後,同學們一致認爲乘法也有交換律,並能舉例應用。但說到減法和除法時,有了分歧,開始爭論起來。

生1:我認爲減法中沒有交換律,例如8-5=3,交換被減數和減數的位置5-8就不能減了。

生2:可以減得-3(學生已經從課外學到了負數的知識)

生3:差不一樣,所以沒有交換律。

這時又有一個同學反駁到8-8=0交換位置後還是8-8=0,我認爲減法中有交換律。這時很多同學露出了困惑的神情,到底誰的對呢?短暫的沉默後,馬上又有一個同學站起來說:減法中必須被減數和減數相同時,才能出現交換位置差相等的情況,這是很特殊的情況。但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是任何數都可以的,所以減法和除法都沒有交換律。我帶頭爲這位同學的發言而鼓掌,更爲他們的勇氣和智慧而高興。學生們在爭論中解決了問題,從中體驗到了學習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更加深了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學習的能力。

小學數學《運算定律》優秀的教學反思6

複習課具有系統性、綜合性、靈活性和發展性的特點,其目的在於幫助學生系統地整理學過的知識,形成知識網絡。更重要的是在複習課中,應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插漏補缺,並注重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人人都有收穫的複習效果。

小學數學運算定律的複習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獲取和掌握,更要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因此,在楊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總結、發現,甚至創造,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與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的主體作用。爲了使學生充分理解並牢固掌握這些運算定律,教學中楊老師引導學生深入探索、分析、概括,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發展自己的分析能力。楊老師在教學中巧設提問,啓發學生觀察、思考。本節課請了不同層次學生作答。其中,優等生請了15人次,佔總提問人數的39%;中等生19人次,佔總提問人數的50%;學困生4人次,佔總提問人數的11%。關注學生層次比較均衡,體現出以下優點:

1、由於採取請代表到黑板上做題,並說算理,避免了一人講,大家聽的枯燥乏味,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積極性;2、小組合作較有成效,學生交流總結生成自然,思維活躍,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精彩發言;3、學生計算正確率得到了提高,自覺分析錯誤,養成良好計算的意識得到增強。

本節課透過多層次的練習,學生不僅掌握了所學知識,發展了能力,同時也照顧到全班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情感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