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雪孩子》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2.05W

雪孩子這一課教完了,教學反思怎麼寫呢?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的關於《雪孩子》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雪孩子》教學反思

《雪孩子》教學反思一

這是一篇童話,講述一個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歡樂,爲小白兔解除災禍,最後自己變成了雲朵的故事。課文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將水的變化常識融於故事之中,易於激發學習興趣。

在最後一段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去練讀,說:雪孩子爲了救小白兔,自己卻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雲。請小朋友自由讀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讀出什麼樣的語氣呢?有一位學生說:我覺得應該讀出高興的語氣。因爲雪孩子雖然已經變成了白雲,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覺得很高興,所以要讀出高興的語氣。第二位學生說:我覺得要讀出傷心的語氣。因爲雪孩子爲了救小白兔,自己卻化了,小白兔覺得很傷心,所以要讀出傷心的語氣。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答案該如何選擇呢,我順勢引導所有的孩子來參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這段話。一邊的小朋友在讀“很美很美”時,讀得比較慢,可以看出這時她很傷心。在讀“飛到了空中”時,也讀得較慢,可以看出這時她很傷心。另一方的小朋友在讀到“很美很美”時,語調比較高,也讀得比較快,讀出了高興的語氣。在這教學片斷中,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學生在朗讀中,體驗到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後的高興心情;而從另一角度,學生們也感悟到小白兔失去雪孩子後的悲傷之情。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正如一位導演要拍一部電視劇,首先得熟悉劇本。所以在這教學片斷中,學生的感受是透過朗讀來實現的。我充分信任學生,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相信學生能讀懂課文,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尋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讀的樂趣,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而在此教學片斷中,我努力創設了一種民主、平等、寬容、和諧的教學氣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雖然我在心裏渴望孩子們能與我一樣,感受到失去雪孩子時那失落的心情,但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育的成功不是訓練整齊劃一的“兵娃娃”,而是爲了教學生創新,不輕易從衆。也正是如此,學生在朗讀中,透過自己的情感體驗,對雪孩子捨己救人的精神給予肯定,對這種行爲表示讚賞,因此纔會深深體驗到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後的高興心情;而從另一角度,學生們也體驗到了生命的寶貴,才感悟到小白兔失去雪孩子後的悲傷之情

我引導學生去練讀,說:雪孩子爲了救小白兔,自己卻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雲。請小朋友自由讀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讀出什麼樣的語氣呢?然後讓孩子們自己去討論。就這麼一個在成人眼中非常公式化,甚至聽上去有些專業化的問題,讓孩子們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意見。有一位學生說:我覺得應該讀出高興的語氣。因爲雪孩子雖然已經變成了白雲,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覺得很高興,所以要讀出高興的語氣。第二位學生說:我覺得要讀出傷心的語氣。因爲雪孩子爲了救小白兔,自己卻化了,小白兔覺得很傷心,所以要讀出傷心的語氣。聽完孩子們的訴說,我的內心爲之一震,真的不能小看這些還年幼的孩子,它們那鮮活的心靈裏有的是多麼豐富的情感呀!

不過,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答案該如何選擇呢,我順勢引導所有的孩子來參與:其他小朋友呢,你們同意誰的意見?讓大家各抒已見,再根據自己的意見,用自己的方式去讀這段話。這時的我絕不會,也不忍心再用自己的意見代替他們的感受。學生的情感已經在剛剛的練讀中,在理解課文的情境中得到噴發,藉機更應該讓孩子們說出自己心中想說的話。在個別的朗讀中,我讓學生的評價代替了自己的評估。讓他們評評站起來讀的小朋友讀出了什麼語氣?這時,同樣也出現了兩個派系:一方認爲剛剛的一位小朋友在讀“很美很美”時,讀得比較慢,語調比較低,可以看出這時她很傷心。在讀“飛到了空中”時,也讀得較慢,可以看出這時她很傷心。看樣子這位小朋友讀的很成功,於是讓全班仿讀。而另一方的代表則說另一位小朋友讀的好,說她們在讀的時候,讀到“很美很美”時,語調比較高,也讀得比較快,讀出了高興的語氣。同樣,這也是一次成功的朗讀,學生們也樂意再讀一次。此時,情感的體驗就像我們說的“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最後我也只是說了一句中肯的話,發表我的意見:我認爲從“美”這個詞,還能看出雪孩子的心靈美。

學生的感受是透過朗讀來實現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這教學片斷中,教師能充分信任學生,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相信學生能讀懂課文,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尋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讀的樂趣,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要是在以前,教師往往會根據教參,給予學生一個統一的答案。而在此教學片斷中,我努力創設了一種民主、平等、寬容、和諧的教學氣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學生在朗讀中,透過自己的'情感體驗,對雪孩子捨己救人的精神給予肯定,對這種行爲表示讚賞,因此纔會體驗到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後的高興心情;而從另一角度,學生們也體驗到了生命的寶貴,才感悟到小白兔失去雪孩子後的悲傷之情。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體現了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多元。

《雪孩子》教學反思二

《雪孩子》是沒有拼音輔助的課文。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課文內容有沒有拼音,這關係非常大。將直接影響到課文能否被他們熟練地朗讀及其理解。我在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開頭預設了:跟孩子談談冬天、看看雪景圖,因爲天氣關係,外面並沒有雪,於是我讓孩子們和我一起在黑板上畫一個大大的雪人,讓孩子們給自己親手畫的雪人取個自己喜歡的名字,孩子們興高采烈地爲雪人取名字:雪人、小可愛、雪娃娃、小雪、雪孩子……孩子們在快樂中走進冬天。趁機匯入新課。在配有動畫的範讀中讓孩子感受雪孩子的故事。

一、看圖中學文。

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佔主要位置,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之一,學生在看懂圖意的基礎上,來理解課文中的詞、句、段和文章的內涵。

二、學生的感受是透過朗讀來實現的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信任學生,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相信學生能讀懂課文,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尋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讀的樂趣,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三、引導學生去練讀,說出自己的獨特體驗

在個別的朗讀中,我讓學生的評價代替了自己的評估。讓他們評評站起來讀的小朋友讀出了什麼語氣?讀得較慢,可以看出這時她很傷心;讀的時候,讀到“很美很美”時,語調比較高,也讀得比較快,讀出了高興的語氣。

四、觀看視頻,體會雪孩子的心靈美。

當讀完課文時,我播放了雪孩子爲了救小白兔,自己的手、腳、身體一點點地融化的視頻。孩子們看得非常專注。看完後,我說:“能說說在你心目中,雪孩子是個怎樣的孩子?”孩子們有的說:“他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有的說:“雪孩子非常勇敢,我要向他學習。”有的說:“雪孩子太偉大了!”

此時,情感的體驗就得到了昇華,最後我也只是發表我的意見:我認爲從“美”這個詞,還能看出雪孩子的心靈美。

 

TAGS:教學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