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通用15篇

學問君 人氣:1.6W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音樂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通用15篇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

在教授二年級學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要求學生用優美、抒情而有連貫的聲音歌唱。同學們在欣賞了歌曲後,發揮想象,用語言描繪出草原上美麗的景色:藍天、白雲、草地、蒙古包、牛羊成羣……於是我請大家用模聲詞“嗚”輕哼歌曲旋律,同學們都非常投入地唱了起來,可突然幾下又低、又重極不和諧但又十分熟悉的。“嗚”聲轉入耳際,“一定是劉強!又是一陣低而重的“嗚”聲,還夾着幾聲偷笑,我心頭頓時掠過一絲不快,這時又另有幾名學生竟然也偷偷地跟着學,頓時,教室裏引起了一陣騷動。我真想把琴聲停下,對他們批評一番,但轉念一想,還是耐住性子,只是邊彈琴邊用目光搜尋到那幾個孩子,在目光的對視中,他們的聲音輕了下來。唱罷,我離開鋼琴,默不作聲地走到大家面前,幾十雙眼睛都盯着我。我認真地說道“草原上的天氣真不錯,藍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太陽公公笑眯眯——突然飄來了一朵烏雲,又飄來了幾朵烏雲(邊說邊看這幾名學生),遮住了太陽,遮住了白雲,哎!我們玩不成了,遊戲也做不了了,真掃興!”同學聽後也都滿臉掃興的樣子,我接着問道:“你想對‘烏雲’說些什麼呢?”同學們爭先恐後:“烏雲,你快走吧,把好天氣還給我們5”“烏雲你真討厭!”同學們的話使“烏雲”低下了頭,我見教育的效果已經達到,便說,“讓我們一起像天上的白雲一樣輕輕地用‘嗚’再來唱一遍,老師相信,烏雲聽見了我們美妙的歌聲一定會變成白雲的!”說完向“烏雲們”投去相信的目光。音樂起,這回再也沒有聽到不和諧的聲音,大家始終用優美動聽納粞崍蘇饈贅棖竺嫺謀硌蓴方諞裁揮惺艿秸舛?“小插曲”的不良影響。

在這堂課所出現的情況中,我採用了“暗示效應”,而不是直接去批評這些同學,給他們留了“面子”。作用反而更好。心理效應在音樂教學中的影響不可低估,心理效應是指由於某個人的言行或某種事物的發生發展而在人的心理上引起的反應和效果。其中暗示效應是教師在每堂課上都會用到的一種心理效應,它是指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別人的心理和行爲施加影響,從而使暗示考不自覺地按照暗示的意願行動。暗示效應在具體實施中主要表現爲直接暗示、間接思想傾向、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平衡等人格效應。

因此瞭解並掌握音樂教學心理效應的特性與規律,利用和發揮其積極作用,防止與克服其消極作用,對教師順利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是十分有幫助的,對提高音樂教育教學質量也是大有益處。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2

課程改革對每一位教師來說都是一種挑戰,但也是不可多的機遇。面對改革過程中不斷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應該採取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呢?一味跟風,照搬和完全抹然的做法大概都不可取。只有認真學習。深入理解新課程標準,並經常在自己的實踐中進行總結,反思、研究、改進、才能更好地適應新的變革。

音樂教育作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不願落後於其他學科,因此,在基層音樂學科教學中,也開展與其他學科相似的各種競賽,當然也少不了“說課”這一內容。

其實,音樂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情感的東西不是*說出來的,它要藉助一定的環境影響,渲染一種氣氛,讓學生身林其境感受一種東西,再透過老師的演唱、演奏,以老師的情去打動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的心靈得到震撼,情感就會自然的流露。這就是音樂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的不同點。音樂教學就是要用“情”去感染人、打動人。課堂上學生真實感情的流露在“說課”中是無法“說”到的,更是無法去想的。

音老師應該走近學生,和學生交朋友,將自己融入學生這中;怎樣使自己成爲一名組織者、參與者,並能留餘一定的時間空間,讓學生大膽地想像,自由地創造。我覺得,老師的教學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成交上反映出來的。我們的音樂教學纔會有質量和希望。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3

(一)在備課過程中的設計反思

音樂課的備課不同與語文、數學,我認爲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的放在某個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在設計《玩具兵進行曲》教學方案時,我就先給自己設計這樣幾個問題以供反思。例如:“學生在欣賞完樂曲後,最終想要達到的教學目的是什麼”,“設計怎樣的欣賞教學方法會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欣賞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教師該如何對症下藥”等等。這樣,備課纔不會流於形式,教師在教學中才會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在試教的過程中不斷反思

《玩具兵進行曲》爲一年級教材中的欣賞內容,如:在設計“分段欣賞”環節中,爲了幫助學生理解樂曲ABA’曲式結構中B段活潑輕快並帶有夢境色彩的情緒,我設想了在學生聽賞時教師在教室中吹肥皂泡泡,意在爲學生創設一個與樂曲情緒相符的環境。當時在備課設計中覺得這個方法很有創意,感覺效果應該不錯,可是在試教過程中發現學生很容易被肥皂泡吸引,忍不住要去抓它,這樣一來反到影響了聆聽效果,達不到欣賞的目的。我只能將這個方法進行了調整,才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試教中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不斷調整以求得最佳教學效果。

(三)在課後進行認真、全面的反思

把欣賞教學作爲公開課內容,對於我來說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一種嘗試,在這方面我的教學經驗還很薄弱,未曾找到一個嶄新的、很有創意且又具有實效性的教學方法突破口。我在設計教學環節中還是按照完整欣賞——分段欣賞這樣一個教學常規去做。在我上完課以後在一份權威性音樂教學雜誌中看到有的專家提出關於“如何進行欣賞教學”的觀點,他們認爲每一個音樂作品都具有自身的完整性,把他們分割欣賞會破壞樂曲的表達意圖,他們倡導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聆聽感受,而決不是根據教師的安排,去被動欣賞。我覺得這篇報道對我啓發很深,爲我今後設計欣賞教學提供了一種不同的教學思路。我想教師只有在不斷的否定自己,不斷的調整自己,纔會提升教學水平,成爲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學工作者!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4

這是一首很優美、動聽的春天歌曲,歌詞很簡單,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幼兒在學唱時就顯得更加的容易,爲幼兒記憶歌詞內容,我還準備了圖譜,力求使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更能理解音樂、樂意表現音樂。本次活動的目標在於瞭解歌曲的樂句,學習用清楚、明亮的聲音唱出春天的美好、愉悅的情緒;按圖譜的提示唱準歌曲,並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感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首先我在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提問來匯入課題:“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裏都有些什麼景色?”根據幼兒的回答我展示出圖片,吸引了幼兒的注意。然後根據圖片所表現的內容教會幼兒記歌詞,下面一步就是加深難度,在記憶歌詞的基礎上學會歌曲的節奏型。就這樣一步一步循序漸進,透過語言引導,孩子們就像在“闖關”一樣,每個人的學習積極性都很高。最後結合《小朋友的書》上的相關圖譜,小朋友們學起來很快。最受小朋友歡迎的還是最後的歌表演環節,因爲表演的動作簡單形象學起來容易,再加上男孩、女孩的動作稍有不同,所以他們表演起來也覺得很有趣。在自由結伴表演環節一開始有點混亂,他們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夥伴,但在商量4個人中誰唱哪一句時,由於他們還沒有過這樣的經驗還缺少合作精神,所以一直商量不好,有的隊伍起了爭執,最後在我的引導下他們明白了只有合作才能使遊戲更有趣,開始學習自己分配,由組內成員輪流着唱不同的句子。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5

《論語八佾》中,孔子對魯國大司樂說:“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皎如也,繹如也,以成。”這是孔子對音樂的理論說明,他要求音樂和諧、純正、清晰。孔子不僅僅認識到了音樂是對現實的摹仿,同時也注意到了並不是對現實的自然摹仿,而是要求對現實進行藝術概括。因爲只有這樣,纔可以做到“純正和諧”。

《我當老師》就是這樣一首天真的歌曲,表達了一個小主人公對“當老師”的有趣實踐。

千年前的孔聖人已經意識到:音樂在教育中有着極爲重要的作用,一個人全面發展,不僅需要智慧、勇敢,而且必須“文之以禮樂”,所以他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 “爲人生而音樂” 是音樂課堂的遠程目標,從近處點滴做起,爲遠方的理想服務,是音樂課堂“投入不問回報”的事實和有效地價值。

一、讀小詩的改進

“小鬼當家”第五單元的開頭語,很適合小朋友的心理“胃口”:我能做點啥?你快猜一猜,掃地洗衣釘釦子,小鬼當家人人誇。

在其他班級,讓學生按節奏朗讀這四句,覺得結束感不強,有戛然而止的不適感,所以重複了最後三個字——“人人誇”。在做課件的時候加了進去。

二、“樂以發和”

“和諧”成爲當代的最強音,課堂也求和諧。但課前十分鐘,課件還是出了點小問題。電腦開機後,自動跳出一個對話框,說安裝了一個什麼程序我匆忙中沒有記住,然後再開啟昨天調試時非常正常的課件,糟糕!其中的視頻竟然無法播放,於是只好重新插入視頻,眼看上樓去帶學生來音樂教室來不及了,早早來準備聽課的徐雪紅老師主動說“我去幫你帶下來吧!”真的心裏是感激不盡,在此感謝善解人意、“救”我於“水火”之中、笑靨如花又倩聲如銀鈴般悅耳的徐老師——謝謝!

本來想讓學生下樓來音樂教師的時候,順便帶些凳子下來,給聽課的老師坐,可是因爲課件故障的關係,搞到鈴聲響的那秒鐘才“排除險情”,所以造成了課堂凳子“緊缺”的狀況,在此道歉——sorry!

三、“人而不仁,如樂何?”

“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提出人的品質與音樂的內在聯繫。他說假如一個人沒有仁德,那又怎能很好地把握音樂呢?”

在聽課老師的衆目睽睽之下,我和二2班的小朋友度過了一節“難得和平”的音樂課,那個我研究課題中的“問題小孩”小潘同學,迫於“聽課”這種氛圍的壓力,所以“水火相融”的“現象”讓我很欣慰:畢竟是個聰明的小孩啊!可造之材!歌唱中,小潘同學的聲音逐步融入了大家的聲音之中,我和全班同學不必如平時般爲潘同學的隨性而行的搗亂行爲而承擔無可奈何中的“殃及池魚”的後果。是聽課老師帶來的“人氣”讓“問題小孩”今天表現“例外”讓課堂順利進行。小潘表現了自己的“仁”,對我來說是可喜可賀的事情啊。

四、寬容勝於苛求

“歌者直己而陳德”。這節課,雖然沒有佔據“天時”優勢,氣溫轉冷,讓教室中咳嗽一片確實讓我有些小小的沮喪,但“人和”讓我的感動一直在加分。

學校的地理位置處在風、溼的當口,冷風夾雜着回湖水的潮溼,教室裏一咳就是一大片。當我課堂上初次聽到那壓抑的一片咳嗽聲,就在後悔時間選的有點不妙。於是爲了不讓咳嗽來破壞歌聲的音響效果,出了個下策:“當你咳嗽了,你乾脆停下來,不要唱了。”但是在“公開課”的氛圍下,我發現幾乎沒有小孩子停下來真正不唱了,休息了,都在盡力配合我的要求。咳嗽的小孩,只停了以秒來計算的實間,然後又跟上大部隊的腳步。所以想想自己有一點點殘忍。

五、音樂課堂以外的故事

這節音樂課上的表現,以至於我在2班的下一節美術課上,有“說話不算話”的“心太軟”行爲。

上節美術課結束時候已經確定要“懲罰”,因爲兩節課完成一張畫,但是畫畫時候總有小孩在講話,影響畫畫速度,下課鈴聲響了,很多小朋友沒有完成作品,所以吃批評了。

但是上完公開課的第二天,我走進教室,想到咳嗽了還“捧我的場”,批評他們真有點不近人情,於是心軟:想到你們上節課,那麼認真的配合老師,咳嗽了,還在唱歌,所以這節課,不忍心再罵你們,懲罰你們了。但是你們以後的美術課,畫畫時候應該少講些廢話,認真些畫畫,對自己畫畫的要求高一些,不要怕難,一味追求簡單省力。你們唱歌時候那麼活潑聰明,相信你們動腦筋了,畫畫也會很出色的。

於是,再給五分鐘,完成上次的畫,再畫今天的作業,教室裏,出奇的安靜,沒有小傢伙再交頭接耳。畫畫的質量明顯提高了。

六、春天的氛圍

音樂的表現,是需要內心的熱情。讓學生對音樂充滿興趣和熱情,並樂意把上音樂課的時間和精力用在“音樂”上,二不是浪費在發呆等頹廢的事情上。並在動腦中找到樂趣,在應約中體會到想象的愉悅,讓課堂呈現出一種生機勃勃的狀態。() 爲您服務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6

一、用音樂的材料營造音樂的氛圍。

本堂課以唐朝詩人孟浩然的古詩《春曉》來匯入,考慮到學生對現代合唱曲的音色、旋律上的不熟悉,我適時地讓學生欣賞經典的視頻資料,由桑葉鬆指揮的《春曉》視聽的結合讓學生的興趣再一次提高起來。

二、用音樂的手段解決音樂的問題。

教學手段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根據教學內容自然生成的,手段不是非新穎不可,而是要恰到好處,所以我在整堂課中反覆使用的教學手段都是音樂的,比如“哼唱旋律、節奏、圖形譜、動作表現等等,我認爲這樣的方法能有效地幫助學生仔細地臨聽音樂,關注音樂,真正沉浸在音樂之中。當然,這些手段的運用是抓住每一句或每一段旋律的最主要的特徵而自然生成的。有些也不能互換,比如我認爲在教學合唱《春曉》最有特點的應該是在音色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的提問是人聲模仿大自然中的那些聲音?人聲除了表現歌聲還可以表現詞,層層深入,層層剝筍,引導學生理性地感受人聲的表現力。

三、用音樂的技巧指導音樂的表現。

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是我們音樂教師一直關注的問題。在教學中,我們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也應重視音樂的表現和創造力。在本課中,我讓學生創作圖形譜,要求明確到位,學生才能最準確的表現出音樂形象。在課的結束部分,請幾位同學上臺展示圖形譜,用繪畫的形式把聽到的音樂表現出來。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7

《小樹快長高》是一年級的新授歌曲。一年級是起始年級,在開學初我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我運用範唱方式感染學生啓發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做到有感情地歌唱。我的教學就從興趣着手,在一年級我積極運用多媒體和範唱等多種教學手段,形象的動作,生動的語言,透過遊戲等多種方式讓全體學生做到人人蔘與,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節奏,音高及表演的能力都得到了鍛鍊,這首歌我透過踏步聽音樂進教室的方法引領學生走入音樂的世界,新授歌曲時透過我的範唱讓學生初次聆聽《小樹快長高》快樂活潑帶點跳躍的感覺,讓學生說一說內心的感受,跟着音樂節拍做做動作熟悉歌曲,符合二期課改以“聽覺領先、動覺切入”的新理念,提高了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在學這首新歌的過程中,我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一步一步由淺入深學會新歌。學生在課上積極發言、表演,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師生互動的新理念。然後讓學生根據新歌分組創編歌詞,由於創編歌詞是學生第一次嘗試,他們很感興趣,透過討論,創編出2條新歌詞,表現還是比較滿意的。

當然這堂課還有幾點不足之處:

1、在創編歌詞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效果不近如人意,應該用板書效果較好。

2、多媒體制作顏色不夠鮮豔,特別是創編歌詞時,改編的歌詞顏色應突出。

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要積極向有經驗的教師多請教,爭取教學更上一層樓。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8

這是四年級第8冊第4課《水上的歌》中的一節欣賞課

教學目標:

1、瞭解演唱形式

2、瞭解勞動號子的歌曲體裁

3、模擬體驗“一領衆合”的演唱特點

4、創編活動在談話匯入瞭解劃龍船的來歷後,我主要是採用了問題的方式,讓學生每次都帶着問題有目的聆聽音樂,在聆聽、思考、想象中掌握學習的目標。

初聽的問題是:“劃龍船的場面非常熱鬧,你聽到了哪些聲音,似乎看到了怎樣的情景?

透過這樣的問題讓學生了解到劃龍船時獨特的演唱方式;

第2次聆聽前我又提出了“爲什麼劃龍船時要用一種一領衆合的方式來演唱?”讓學生主動思考勞動號子的特點。

第3次又是透過提出“你知道在划船時怎樣能統一節奏,動作劃一呢?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在分組模擬體驗中去思考一領衆合的演唱特點。

最後,引導學生繼續根據“一領衆合”的特點爲一些生活中的勞動現象編創號子,進一步鞏固了本課的教學內容。整個的教學環節開展得較順利。透過這節欣賞課的教學,讓我認識到問題的設計很重要,問得好即能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反之則耗費時間或偏離教學內容。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9

歌曲《在遙遠的森林裏》是一首曲調輕快活潑,音樂形象鮮明的法國兒童歌曲。歌曲以清新,流暢的旋律,生動地描繪大自然中“布穀鳥與貓頭鷹”親切話語的情景,富有童趣。旋律採用重複的手法,曲中的襯詞“咕咕”使歌曲形象更加鮮明。全曲結束在mi音上使人感到親切的歡叫聲在森林裏久久迴盪。

《在遙遠的森林裏》以鮮明的音樂形象和活潑悅耳的旋律深受學生的喜愛。在教學中,我力求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採用新型的教學方法,以建構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爲教學宗旨,引導學生透過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在這堂課中以“學生主體發展”爲目標的進程中,達到了顯著的教學成效。

這節課我注重情景的創設,首先讓學生在《在遙遠的森林裏》的樂曲聲中模仿小動物進教室,既把學生帶入到歌曲背景中,又讓學生熟悉了歌曲旋律。之後的練聲曲和節奏練習也都以森林爲主線展開。教學中我利用圖片、多媒體課件等設定情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發起充分的想象力。在歌曲教學部分,我邊範唱邊用課件向同學們展示了森林的美麗風光,同學們個個聽得入迷、看得聚精會神,爲之後的演唱歌曲打下了基礎。

在優化和諧的師生關係過程中,教師要善於發揮“情感效應”的.作用,這是開啓學生智力和美好心靈的鑰匙,是激發學生追求真理的動力,更是建立和諧師生關係的關鍵。在學唱歌詞部分,我改變了讀歌詞的方法,採用了師生問答法,把歌詞的內容變成問題,讓學生回答,這樣既使學生很好地理解歌詞,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牢記歌詞。

小學生年齡雖小,想象力卻很豐富。我認爲這個階段用音樂來啓發學生,用音樂開啟學生想象的閘門,在音樂教學中,學生只有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才能產生創造的能力。在創設自己心目中的森林這一教學環節中,在學生理解歌曲的意境後,我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把教室變成森林,把自己想成森林的一部分,共同表演歌曲,只見有的學生表演花、草、樹;有的學生扮演的貓頭鷹和布穀鳥讓我看了都忍俊不禁,在音樂的襯托下,學生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很好地表現了他腦中遙遠的森林,師生間共享着創造所帶來的美妙。

同樣創編歌詞部分,我讓學生分成小組,各小組成員在組長的帶領下互相配合,一起創作,在我適當的指點下和鼓勵下,學生的創作慾望也被激發出來,一首首趣味盎然的歌詞應運而生,學生在展示自己作品的時候,聽到來自夥伴的掌聲時,都充滿自豪的神情。每個孩子都需要讚美、肯定和鼓勵,這樣他們對音樂的熱情以及創造力會不斷高漲。。

總之,課上還有許多不足和缺點,如:教學思路還應更爲清晰;重點要突出;抓手要明確等,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加強研究與摸索的。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0

《詠鵝》是一首深受學生喜愛的唐詩,詩中的小白鵝形象生動,情境的描述雖然廖廖幾筆,但富有情趣,想像的空間很大;歌曲的旋律天真活潑、簡單易學。詞曲結合在一起,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有聲有色的畫面。

這首歌曲基本上沒有什麼難度,學生很容易學會,所以在設計教學時,我把創作表現作爲重點,目的就是想利用兒童思維的特點,啓發他們運用多種形式來對歌曲的情境進行感悟和探索。其實做法只是在“學科綜合”的理念下,透過分組的形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特長,自由選擇表現形式。

如在朗誦創作組中,我引導學生採用提問的方式進行朗誦,將已有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效果不錯。

在歌舞創作組中,我爲學生提供鵝的頭飾及皺紋紙,學生在表演中利用頭飾、皺紋紙自制道具,增加了舞臺的氣氛,而這種表演方式也讓男生興趣倍增。

而在圖畫創作組及樂器創作組,則讓一幫好靜和好動的學生有了自己的舞臺,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凝聚力。

新課程標準主張爲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整個教學中,我爲學生創造了一種和諧輕鬆、雙向交流、民主自由的教學氛圍。我作爲一名參與者和學生一起活動,不是凌駕於學生之上。這樣就使學生能在一種寬鬆、自由的空間裏,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體驗中獲得知識和能力,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了學習音樂的信心。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1

“什麼結子高又高”是影片《劉三姐》選曲,它採用對歌的演唱形式,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嚮往。在教學中我針對教學目的,主要運用以上三個教學理念來設計這一節課。引導學生走進音樂作品的意境。六年級的學生在理解歌詞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能力。

在歌曲演唱熟練的基礎上,再進行創編歌詞,進行演唱。進行歌詞創編,要貼近生活,反映生活,學生經過思考,便有多數學生創編了出來。

“哎什麼會走沒有腳,嗨沒有腳;什麼會說沒有嘴咧,嗨沒有嘴;什麼無腳走天涯;什麼有網不打魚。

“哎鬧鐘會走沒有腳,嗨沒有腳;喇叭會說沒有嘴,嗨沒有嘴;快遞無腳走天涯;網絡有網不打魚。

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給每個學生展示個性的舞臺。在創編歌詞後,我創設一個小舞臺,給學生展示個性的機會。學生的個性只有在得到充分肯定的時候,才能充分表現出來。在民主的氛圍中才能發現自我,勇於表現自我,敢於提出自己的觀點,逐漸鍛鍊成爲具有大膽創新精神、個性豐富的人。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給每個學生展示個性的舞臺。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2

識譜是開啟音樂大門的鑰匙。但在我教小學音樂這短短的半年時間,便有着這樣的深刻的體會:學校音樂重視識譜教育,但學生最沒有興趣,最弱的也是識唱簡譜.對於音樂識譜教學,本人根據自己的教學,做了以下幾點反思:

一、強化聽的感覺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節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聲感、結構感、形象感等等)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學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爲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

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重視“聽”的教學,強化“聽”的功能。當學生進教學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的歌曲,讓學生有個無意識印象,但這種欣賞教師是有意指導,爲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輔塹,而這時學生卻在無意中學會傾聽。在真正要學習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賞,這屬於誘導性的欣賞,啓發學生:“剛纔你們在進音樂教學時聽到歌曲是什麼情緒的?你聽了有什麼感受?”……誘發學生聯想,指導學生欣賞,從而對歌曲的情緒、節奏、表現的內容等有初步瞭解,同時旋律、節奏,在學生腦中有一定印象,起來了熟悉旋律等作用。這也是許多老師提出的先唱歌詞再唱簡譜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學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興趣.所以在聽的時候要變化多種形式,在給學生美的感受的同時強化他們聽的感覺.

二、利用創編旋律來提高識譜能力

創造性能力培養應該貫穿於音樂學習的各個環節、整個過程。識譜教學中的各項內容和能力培養,都應該以即興活動的形式給學生機會,創造性地探索節奏、音響、旋律等音樂基本要素的各種變化和重新組合。在即興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敏銳聽覺、迅速反應、富有表現力的節奏感,對音樂結構、形式的感知、對音樂的形象、表現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以教五年級學生唱〈唱支最美的歌〉爲例。由於這首歌曲具有鮮明的民歌特點,所以在學唱新歌之前,我將樂曲中的旋律順序打亂,以短小動機爲單位排列在一起,先讓同學們聽每組動機的音高,在根據自己的感覺重新排列成流暢的旋律,並一起彈唱。這樣,以聽爲先導,創編爲手段,然後再讓大家來聽一聽,唱一唱教材上的歌曲,這樣提高了學生的識譜能力,也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同樣的,創編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在學唱新簡譜之前創編,也可以在學完了新歌之後來創編。這樣都能讓同學們在樂趣與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學習簡譜。

三、進行集中教學

我在網上看到過金彩雲老師講到的“識譜集中教學法”,我覺得很有道理。長期以來,我們的音樂教學都是把識譜隨課文分散教學的,要求有條件的學校在小學階段基本完成簡譜識譜任務,在初中階段基本完成五線譜識譜任務。事實上,這個任務遠沒有完成,也不可能完成。首先,這種過分分散的識譜教學法違反了記憶規律。音樂課不是每天都有的,更不是每堂課都只學識譜內容,很難及時組織複習。學生往往是學了後面忘前面,缺少連續性,形不成系統,效果自然不佳。其次,分散識譜教學束縛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按目前課程的編排體系組織教學,學生不可能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期內獲得初步的識譜能力。小學學了兩三年甚至四五年仍然無法獨立視唱簡譜。

集中識譜教學法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走出困境的可行性選擇。所謂“集中識譜教學法”,即縮短戰線,集中一點打殲滅戰,把原來需要用整個小學、初中階段來學習的識譜內容集中安排到小學二年級或三年級、初中一年級,用二到三個學期學完。這樣,一方面學習內容緊湊,可以克服識記方面的困難;另一方面,學生可以提前掌握簡

單的獨立視唱技能,使他們學得積極主動,進一步激發興趣,到小學或初中畢業時,他們就基本上具備了應有的識譜技能,能夠比較熟練地聽唱和視唱簡單的曲譜了。

當然,運用“集中識譜教學法”,必須由專職音樂教師或識譜能力較強的老師任教。同時,音樂教材要按“集中識譜法”的要求重新編寫,在時間分配上也要適中,不是越集中越好。因爲過分集中會使難度增大,學生接受不了。

新的課程標準讓我們一改以前依*灌輸,偏重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的傳承式教學取而帶之的是一種綜合知識的運用和注重創造性思維的現代教育理念。在音樂識譜教學中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需要充分發揮和調動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主動走入音樂中去尋找,探索和創造,在美妙的音樂中挖掘自己的潛力,培養並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審美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奧爾夫曾說“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自己去創造音樂,是最重要的。”我們應大膽放手,讓孩子們在多樣而開闊的活動空間自主並自由地尋找、感受和體驗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並在快樂中更好地體驗音樂的美妙。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3

《可愛的家》這節課直指心靈,音樂以情動人,歌曲以理服人。聽音樂含淚微笑,唱歌曲情深意長,看圖片震撼心靈。有效的教學纔是好的教學,教學整體設計做到:前有蘊伏——中有突破——後有發展,伏延千里。優點有三:

1音樂容量大。本課以音樂爲本位,以情爲核心,以聽唱爲重點展開教學,層層深入:從對家庭的深情——對弱者的同情——對父母的恩情;用聽——唱——思——聽,營造“含淚微笑”的課堂氛圍,回味無窮。

2.教學內容有彈性。教學中,難的地方“潛出”,簡單的地方“深入”,德育滲透點到即止。難的地方,如對弱起的講解,就是化繁爲簡的典例;簡單的地方,如欣賞《布娃娃》的情景創設,撞擊心靈,點燃愛心之火。音樂教學有張力,學生學習纔有動力。

3.多媒體運用恰到好處。音樂課的多媒體運用不能“搶戲”:音樂是聽覺藝術,看輔助聽,藝術修養纔會提高。本課中音樂火車的出現,從複習節拍到學習弱起僅僅用了5分鐘,多媒體引領學生直觀思維,突破難點。這就是多媒體合理運用的好處——高效。另外,欣賞《布娃娃》時,不足一分鐘的情景創設,多媒體引領學生從歡快的天真嬉笑走到無聲的冷靜沉思。這就是多媒體恰當呈現的力量——無聲勝有聲。

4.方法運用大膽。鼓勵學生走在學習的前面,激發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表現音樂。多學科相互滲透,關注教學細節,教學語言明確,具有啓發性。充分體現教師引領,學生自主的學習方式。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4

《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話色彩的法國兒童歌曲。歌曲的旋律明快、跳躍,節奏簡潔。本課主要的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大鹿》,能夠用緊張的形象表現小兔子,用熱情樂於助人的形象表現大鹿。在完整學唱歌曲的基礎上,進行故事情景的再現,透過表演,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培養學生團結有愛、樂於助人的精神。

由於二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學習興趣濃厚,所以整節課我以創設情境爲主,讓學生在一個真實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歌曲,學習歌曲和表演歌曲。在一開始,以講故事的形式匯入,活躍一下課堂氣氛,接下來帶領學生去森林王國玩一玩,用遊戲的形式來進行節奏練習,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快樂地學習到了知識。後來以講故事的形式給學生留下了一個疑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願望,也順利地引入到了本課的學習當中。整個匯入環節我自認爲不錯,緊緊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爲後來的歌曲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歌曲教學時,先讓學生模唱旋律,讀一讀歌詞,注意當時的心情,要讀出那種感覺來,解決了歌曲中難唱點的節奏和歌曲的情緒。最後在歌曲表演的基礎上安排了“音樂情景表演”這一環節,它有故事情節,有情緒對比、變化,有不同角色之間的情感交流,給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藝術實踐機會。

當然,我的課堂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歌曲的演唱及鋪墊太少,導致在音樂劇的表演環節中學生表演不夠到位。因此,在歌曲情緒的處理上需要再加強,如將情緒與音樂要素(音高、速度)及故事的內容相結合,讓學生感受音樂的內涵,理解歌曲所要表現的內容。這樣學生也許能更好的表演及創編音樂劇,學生能力才能得到提高。透過教學我還發現,學生在課堂上不夠自信,雖然我引導的已經很透徹,但學生還是猶豫不定、不敢發言。學生雖然對歌曲理解還可以,但語言積累很少,所以很難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就算有了想法也怕說錯不敢舉手發言。所以在以後的課堂之上,我還應該注意讓學生大膽的說,大膽的表現自己。

總之,每節課總有它的出彩和不足之處的,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認真反思,多積累經驗,盡力把每一堂課打造得更加精彩。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5

《郊遊》是一首兒童歌曲。旋律流暢,朗朗上口,學生們都很喜歡。歌曲的音域不寬,只有九度,便於兒童學唱,這首歌曲是二年下冊開學第一節唱歌教學內容,我在上課時仍然繼續鞏固唱歌教學的常規:歌唱的姿勢,發聲的位置,自然的聲音,不喊唱等要求。

本課在教學設計中運用了情景教學,讓孩子們透過進行郊遊的音樂活動來學習知識,並透過自己的思考對音樂活動加以拓展。隨着故事的情節發展,孩子們在演唱、器樂和表演的能力上都得到了發展。同時上課的注意力也更爲集中,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本課的教學設計偏重於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學習,孩子們在課上的表現非常積極踊躍,小組活動中都能夠積極地去參與討論。但在課上讓學生練習和表現的時間有些不足,有的小組積極討論的結果沒有透過實踐去體驗。沒有能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因爲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多給學生一些練習和表現自我的機會。在音樂課堂上,鍛鍊學生演唱的自信是最重要的。

需要反思的問題是,在課上要給學生多少練習的時間。我認爲,一些平日課上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在課上也應該給學生多一些時間去對新接觸的歌曲有一些把握,並給夠時間讓每一個學生登上舞臺展示自己。所以在以後的課上我會讓學生多加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