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學問君 人氣:2.4W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音樂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

爲了豐富學生們的音樂課內容,我一直都會找一些課外的歌曲給他們聽,然後學唱,但是我發現:孩子們對演唱這些優美的課外歌曲懷着極大的熱情,有時侯甚至還超過學唱課本歌曲的熱情。我相信這也是很多音樂老師們心中的感受和疑問:孩子們到底喜歡什麼歌呢?這個問題,實在不是我一個人能夠回答的,所以,希望和其他老師們分享這個問題,集思廣益,找到一些孩子們喜愛的歌曲。首先,先聊聊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吧。

這個學期,學校提出“每月一歌”的計劃,我就想起了春節晚會那首生動有趣的《吉祥三寶》。所以,一開學沒多久,我找時間給孩子們聽了這首歌。低年級的孩子們特別高興,有的模仿爸爸,有的模仿媽媽和寶貝,那些奶聲奶氣的聲音讓我覺得十分好笑。原來以爲高年級的孩子不一定喜歡,但是在高年級播放後,他們也特別喜歡唱。對比課本上的歌曲,我覺得《吉祥三寶》之所以受到孩子們的歡迎,可能是以下的原因:

1、歌曲內容和演唱形式貼近生活,特別有趣。歌曲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用比喻和擬人表現了家庭的溫情和孩子們的天真可愛。比如:

女兒:爸爸,

爸爸:哎!

女兒:太陽出來月亮回家了嗎?

爸爸:對拉。

女兒:星星出來太陽去哪裏啦?

爸爸:在天上!

2、歌曲旋律、節奏簡單,活潑生動,作爲大衆喜愛的歌曲,藉助媒體在社會上得到普遍的流行,所以孩子們有很多的機會可以聽到這首歌。

所以,我的感受之一是:選取的歌曲要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媒體的流行力量不可忽視。

但是,我覺得問題又來了,孩子們深受媒體影響的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一樣多。比如,高低年級的孩子都向我提過,希望可以學唱當時最流行的《兩隻蝴蝶》、《大長今主題歌》,高年級的孩子更是些五花八門的歌曲,什麼《披着狼皮的羊》、《童話》、《筆記》、《七里香》。總之什麼最流行,他們就想學什麼,曾經讓我很頭疼。

所以,我的感受之二是:對小學生,他們的思維是朦朧、半知半解的。選取的課外歌曲內容一定要健康,學唱課外歌曲目的一樣是讓孩子們快樂、健康成長,而不是過早的理解成人世界。

還是要回到最初的問題,那麼能讓孩子們喜歡,又健康的歌曲有哪些呢?

我自己小時候,最喜歡看動畫片,還特別喜歡唱片裏的歌曲。記得以前讀小學,喜歡唱〈黑貓警長〉、〈葫蘆娃〉、〈花仙子〉,〈叮噹貓〉,所以我找了這些歌曲給低年級的孩子們聽,希望引起他們的注意。但是,效果不好!除了〈黑貓警長〉男孩子比較喜歡,其他反應平平。後來放的〈挪吒〉、〈四驅兄弟〉,他們興致就很高,幾乎全班齊唱。後來一想,就明白了,現在的孩子看的動畫片和我那個時候怎麼會一樣呢?連以前我們熟悉的“小叮噹”,現在的名字都叫“多拉A夢”了。

所以,我的感受之三是:要從孩子們的角度去看、去想,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有時間和孩子們聊聊,看看他們對歌曲的喜好。

和其他老師聊的時候,她們也提示我,現在給孩子們專門寫的歌曲太少了,所以很多好聽的歌曲總是以前的。真希望聽聽其他老師們曾經介紹哪些歌曲獲得孩子們的“歡心”呢?^_^能告訴我嗎?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2

在欣賞課《賽馬》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培養聆聽音樂的興趣和習慣,感受頗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學經驗,同時也有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

一、成功之處:

學生處於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一般情況下很難要求他們非常靜心的投入地來完整欣賞一首音樂,那麼,就需要教師來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被音樂吸引。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從而發展他們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但如何保證學生的學習對象始終是音樂,就需要教師把握一個度,因爲任何教學手段都是爲音樂服務的。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以音樂審美爲核心,讓學生充分地感受音樂情境。教學伊始,一段那達慕大會的視頻將學生帶進遼闊的大草原,帶進緊張激烈的比賽現場,爲學生感受音樂情緒、聯想情境做鋪墊,生動形象地引導學生開啟視野。在完整初聽音樂中模仿賽馬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結合樂曲三樂段不同的音樂特點在分段細聽時,我根據A樂段的旋律緊湊密集音樂情緒緊張的特點設計了蒙古舞揚馬鞭的動作,將學生帶進緊張激烈的賽馬場。學生們有的小拳頭握得緊緊的,有的興奮地揮動着馬鞭,進入到音樂的意境中。在細聽B樂段時我以主題的三次變奏用了二胡連弓、頓弓、撥絃三種演奏方法爲切入點,讓學生視唱音樂主題,聆聽主題出現幾次,每次音樂情緒的變化。最後我揭示答案:演奏方法的不同。學生在音樂中興高采烈的模仿二胡三種不同的演奏方法,對音樂知識,音樂情緒理解更爲深刻。在細聽A1樂段設計了學生模仿賽馬衝刺,體驗音樂。

當學生臉上洋溢出緊張的神情時,我知道學生已與音樂融爲了一體。在模仿馬嘶鳴的動作時,學生更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現在想到那一匹匹小駿馬可愛的模樣,我的心就會隨着興奮起來,這說明我的教學是成功的。他們已在律動與模仿中感受到了《賽馬》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

二、有待提高之處:

針對學生音樂視野窄,對民族音樂的體驗感受不足的弱點。如果教師能現場用二胡演奏一曲賽馬,會讓學生更爲深刻的感受到二胡這種民族樂器的極大藝術魅力。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3

中午突然停電了,馬上就要上課的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沒有電對於一個音樂老師來說,就像到了戰場沒有了武器,不知道怎麼去應付。如果是唱歌課還可以透過清唱來混一節課,但這節課是小小音樂劇《小鳥又笑了》,就是在學生了解劇情的情況下,根據音樂進行創編表演的音樂劇,沒有了音樂,就等於沒有了耳朵,感受不到音樂的節奏變化,沒有音樂就沒有了表演的激情。

這節課是203的音樂課,這個班我今年才接手,從開學來看,他們對音符時值都不是很瞭解,特別是對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節奏掌握的不是很好。當我邁進教室門的那一瞬間,我突發奇想,音樂的起伏總少不了的節奏變化,我何不引導學生創編不同的節奏型,然後根據節奏的起伏變化進行表演呢。我頓時心裏踏實下來,全身心的投入到上課中。

我先引導學生觀看書中的故事情節,讓學生了解故事內容。然後引導學生根據故事中的情節以及情緒變化創編節奏,如:開始小鳥在大森林裏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情景,就創編出歡快的節奏型:XXX XX 。

就這樣我們一共創編出4種不同的節奏型來描述故事情節:

1、小鳥在大森林裏自由快樂的生活:XXX XX |XXX XX

2、樹木被砍伐:X————|X————

3、小鳥很傷心,去尋找新的家園:X. X|X X

4、少先隊員來植樹了:X X X|X X X

5、小鳥又笑了,又有了新家了:XXX XX |XXX XX

然後分角色進行表演,剩餘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拍手拍打出這些節奏型,表演的學生根據節奏的變化進行情景表演。

沒想到,一節課下來,同學和老師都很開心,特別是以前上課時總喜歡開小差的學生都積極加入了活動的行列,人人蔘與是這節課成功的主要原因。這節課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作能力和表演能力,更主要的讓學生明白了不同的時值音符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節奏,不同的節奏變化可以表達出不同的音樂效果。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4

《吹起羌笛跳鍋莊》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民族歌曲教材,雖然教材比較陌生,但還是基本體現了民族民間歌曲的旋律和情感特徵,因此其教學設計還是有規律可尋的,總體而言,在這首歌的課堂教學中我重點把握了三個方面:即挖掘情感內涵,緊扣民族特色,創新教學手段,體現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基本達到了課堂教學預期目標。

首先,在把握情感內涵方面,我較爲注重挖掘歌曲中民族和諧團結的內涵,在教學全過程中,注意去引導學生體會羌族人民在祖國大家庭幸福生活的快樂情感,並透過教學本身充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喜愛民族歌舞的熱情,情感是教學的靈魂,有了豐富的情感,教學纔會有血有肉。

其次,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體現濃郁的民族特色,是我思考教學設計的中心所在,爲此,我把本課的教學放在整個民族歌舞學習的大背景上,如民族歌舞音畫的匯入和結尾歡樂歌舞的拓展;放在羌族多彩文化的背景上來設計,如羌寨石碉,羌繡,羌寨民族服飾的展現;在教學流程中注意緊扣民族歌曲載歌載舞、有歌即有舞的特點,讓學生歌舞並重的去整體學習和感受,如學生跟着旋律的節奏唱和,男唱女應的接口唱,以及較有時間容量的鍋莊舞學習等,這樣學生就很容易激發學習興趣把握學習重點,得到完整的民族歌舞薰陶體驗。

再次,創新教學手段方面是我本節課堂教學嘗試較多的地方,如多媒體輔助手段的貫穿應用,教學過程中師生較多互動等等,遺憾的是因爲時間關係,機動安排的節奏創編沒有出現在課堂教學中。

音樂是美的藝術。民族歌曲本身蘊涵了許多美的元素,是審美教育的好教材。從開始《愛我中華》的旋律,民族歌舞畫面的匯入,到羌族風情的欣賞,新歌的學習,鍋莊舞的學跳,包括教師自身的語言、示範,我都儘可能的讓學生從中去感受美,學習美,表現美,從而使他們在美的意境中得到審美能力的提高。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5

教學反思:

1、孩子們對歌曲中沒有演唱歌詞的地方(也就是間奏)掌握得不好,容易連着唱不知道這個地方是要停頓的。特別是在跟伴奏的時候,孩子們還聽不出來哪裏是前奏哪裏是間奏,不知道哪裏開始該他們唱。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爲一年級的孩子才第一次接觸有間奏的歌曲,如果經過老師的長期訓練和引導,相信在以後的學習中應該掌握得很好,這就提出了在我們音樂課上,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的進行一些音樂知識的講解,給孩子們爲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2、樂器爲歌曲伴奏,由於孩子們是第一次接觸樂器,所以顯得很興奮,左看右看,當老師把樂器發給他們時,孩子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心和手了,雖然告訴孩子們不能讓你們的小木魚講話,但還是有個別同學就是情不自禁地要去動樂器,原因主要出在課前準備不充分,如果以前的音樂課中能讓學生多接觸接觸相信這堂課中學生就不會這麼好奇了,小孩子對新鮮的事物總是充滿好奇的,教師在開課的時候應該考慮到這樣的情況。當然一年級的學生音樂課總共才上了3、4節,出現這樣的情況是非常正常的,總的來說學生的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

3、我們的備課強調備學生,可我在這一點上做得不好,由於我這幾年都是上的中年級的課,這次借班上低年級的課,沒想到低年級的孩子那麼好動,好奇,因此在上課的時候感覺不能得心應手,總是有少數孩子走神,我想這既跟孩子的特性有關,也跟老師的課堂設計有關。我在設計這課的時候總覺得沒有新意,沒有能吸引眼球的東西,只是一節平常的音樂課。

總之作爲教學一線的.教師,我們一定要堅持做好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後反思。在反思中總結在反思中成長。讓我們的孩子爲能有我們這樣的教師而感到幸運,讓我們的孩子在我們的教育和關愛下快樂健康的成長吧!。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6

編花籃這個遊戲,我小時侯也很喜歡玩,我想幼兒也一定會喜歡的。於是在教師的示範後,大家都很感興趣,很想學這個遊戲。我先請幼兒兩人爲一組,自由探索,但我發現,孩子們都沒有掌握其中的“竅門”:可能是衣服穿的太多了,前一個小朋友腳放好後,後一個小朋友的腳根本不能再彎下來,遊戲沒有成功。我想起小時侯玩的時候,人比較多,腳就好搭一些。於是,我再次示範了玩法後,請幼兒六個人一組,以小組爲單位,進行編花籃遊戲。本以爲這樣問題就能解決了,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由於幼兒沒有按次序一個接一個把腳擱在前一個小朋友的腳上,最後一個小朋友也沒有把腳放下來,大家都倒在地上了,遊戲再次失敗了。最後,我只好採取最原始的辦法,一組一組教,終於孩子們想方設法,經歷了數次失敗後,終於初步掌握了《編花籃》遊戲的搭建技巧。但玩起來還有的小朋友單腳的平衡能力有限,還沒等編好花籃就倒下來了。雖然如此,孩子們還是玩得很開心,下課後還是一直在玩,看來這個傳統遊戲還是很吸引孩子們的。

小百科:花籃是指裝花所用的籃子,或以籃爲容器製作成的插花,是社交、禮儀場合最常用的花卉裝飾形式之一。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7

這是一節綜合音樂課,由南師大附小尹潤萍老師執教。聽完我們與會的老師們都發出了由衷的感慨:“上的真好!”而我不禁又思考起來了,她的哪些地方值得我學習和借鑑的呢?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學生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這節課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求知的興奮感與成功感的結晶,是在教師不斷引趣、啓發、練習、創造、反饋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教師在教學中透過讓學生說、聽、唱、玩、想等多項活動,把學生從簡單的趣味性階段,引向求知的樂趣上,最後的學習效果不言而喻。該課教學中突出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遊戲與音樂的緊密結合。

始終把音樂放在重要的位置,遊戲、動作、情節都是爲了加深學生對於音樂的感受與體驗。

例如:教師把整節課的時間設計成了有意思的五塊:聽《運動員進行曲》走進運動場。在音樂的氛圍中創設運動場這一特定的情境,使學生對不同的運動項目的特點和音樂的表達產生初步的聯想;聽賞《乒乓變奏曲》讓孩子們覺得在觀看一場乒乓球大賽。在教師有效的引導下,孩子們從音樂中找到了打乒乓時球發出的節奏型,並在跟着音樂律動時感受到音樂在不斷地變化,在老師的又一次指引下,孩子們發現音樂的變化來自節奏型的變化而不是速度,從而揭示了又一個音樂知識“變奏曲”的含義。

接下來的環節是本課的重頭戲:學唱新歌《拍皮球》。教師則巧妙地將它設計成讓學生來參與運動,拍皮球。只見老師拿出了一個皮球,當場邊拍邊唱,讓學生立刻就掌握了歌曲的節奏;緊接着讓孩子們跟着音樂的節奏做拍球的動作又是一次很有意義的聽賞活動,部分孩子還真的邊聽邊拍了球,這又一次大大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四個環節是讓學生去參加比賽了。教師將《拍皮球》的歌詞換成了《拔河》的歌詞,並讓學生看了視頻。孩子們馬上感到了音樂的力度有所變化了,於是在演唱時立刻就表現了出來。這裏教師有別具匠心地設計了一個啦啦隊有節奏的呼喊聲,並做了兩聲部的練習,這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自然,孩子們正全身心地投入在音樂遊戲中。

最後一個環節被設計成了“載譽歸來”。視頻歌曲《五星紅旗》,讓學生將自己想象成爲國爭光的運動健將,體會當國旗升起時激動的心情。孩子們當時莊嚴肅穆、激情暗涌的場景現在還浮現在我的腦海了。這就是音樂的魅力。比教師單純的說教要有力得多!

二、用音樂來解決音樂的問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節課一系列的聽賞學唱活動中,教師始終沒有離開音樂去泛泛而談,而是讓學生將心中的疑問都放到音樂中去尋找,極好地培養了學生的音樂欣賞習慣與能力。也正因爲有了一個良好的聽賞感知,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和即興創造力都在這節課中有了很好的展示和發展。

例如:在讓學生找出《乒乓變奏曲》中音樂是怎樣變化的,教師分別作了節奏和速度的對比。起先學生都認爲是速度在變化,這時教師讓學生找到兩段音樂的主題節奏先拍一拍,孩子們突然發現速度根本沒有變化,那是什麼讓音樂旋律聽上去好象快了呢?學生的好奇心上來了。這時教師讓他們再感受了一下節奏型,孩子們這才發現原來同一個主題只要將節奏型作改變,即使不改變速度也會讓人覺得情緒有所變化了。這時教師才揭示了這是“變奏曲”的特點和含義。將複雜枯燥的音樂知識融入有趣的音樂遊戲中,用音樂的形式來解決音樂的難題,是尹老師教學的又一大特色!

三、舒展自如的教學風格深入人心。

這是一個全國性的觀摩研討會,無論是誰多少都會有些緊張的。我相信尹老師肯定也有這種感覺。但是在整個一節課上我們卻誰也沒感到她緊張、拘束,相反她舒展自如的教學風格,與孩子們玩到一起的自然和諧讓我們心生敬意。我想,只有一個真正熱愛音樂、尊重學生、全身心投入教學的教師纔會在課堂上忘記緊張、拋開拘泥,跟着音樂、跟着學生,似乎她已不是一位老師了,而是孩子們的夥伴、指揮、隊長,這樣的教師才能產生最具魅力的教學。

四、缺憾,是難能可貴的財富。

當然,沒有一節課會是十全十美的,這節課也有幾個地方值得商榷。而尹老師的遺憾,會是我經後教學中難能可貴的財富。

1課中教師的評價還是不夠及時。音樂教學屬於美育的範疇,是實施德育的主要途徑,“藝術不容說教,審美不容灌輸”,這節課中應該說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8

《小小足球賽》教學反思

《小小足球賽》是一堂以新歌教學爲主的音樂課,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首先,我創設情景匯入新課,將學生分爲三個運動員代表隊,伴隨着我們最爲熟悉的運動員進行曲,踏着整齊的步伐,營造運動員入場的氛圍,由此引出課題《小小足球賽》。 其次,在教學中設計了導學鋪墊,將歌曲中藍色部分提出來,讓學生感受兩種不同的情緒,將難點提前解決,從而引導學生體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透過學生對歌曲的整體聆聽感受、用“啦”跟唱、聽唱法等教學手段,最終使學生能夠完整的將歌曲演唱出來。 最後,進行了知識的拓展,讓學生一起回顧第xx屆奧運會,介紹奧運會的吉祥物,播放了學生最爲熟悉的主題曲《我和你》,將整堂課的情感進行了昇華。 透過本次教學讓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注重學生學習的每一個細節,應該正確的引導學生,上課過程要抓住音樂的要素進行,對於唱歌課來說要對學生的音準、音色、節奏等都應該進行準確的訓練,都應該嚴格的去要求他們,比如,我的這節公開課,我就把學生的音準忽略了,同時,這也爲我以後的教學提了醒。那麼,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研究、不斷思考、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多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音樂活動,讓他們在有趣的活動中積極的去學習。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9

《不再麻煩好媽媽》是一首二年級的一首歌曲,主體是爲了喚起學生心靈深處最真摯和最純潔的愛。它涉及的內容比較貼近生活,所以設計這一節課時,注重體現“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經驗組織教學活動,把學習興趣、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增強教學的趣味性。這節課我主要是讓學生在音樂中體會勞動帶給我們的樂趣。透過勞動的形式,讓學生在快樂中不斷地感受音樂,體驗音樂;同時領悟到,音樂就在我們的身邊。

整節課下來,整體印象是:學生熱情,課堂上回答問題積極踊躍,絲毫沒有拘束感;最重要的是,我發現孩子們的思維和想象力非常豐富,他們的回答經常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所以,有了他們的密切配合,讓我很順利地完成了我的教學內容。

教學中,首先從學生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你的媽媽平時在生活中是怎麼樣關心和愛護你的呢?”勾起學生對媽媽在生活中無微不至照顧自己的回憶。繼而讓學生想一句知心的話送給媽媽,學生紛紛舉手“媽媽您辛苦了。”“媽媽我愛你。”“媽媽您好好休息一會”。。。從他們的言語中,我可以感受到媽媽是他們最愛是的人。在學唱歌曲環節就帶入了情感,比如說“你對媽媽是愛很深很長,所以找個地方要唱得悠長深情,唱三拍。”同時,我用手輔助,將媽字保持唱三拍。接着透過學生的肢體語言創編動作表現歌曲,並分“媽媽”和“孩子”的兩種角色進行表演,讓學生更直接地帶來的情感的體驗。在這節課中,正是抓住學生質樸純潔的愛,抓住了學生的動情之處,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在演唱歌曲方面達到了情感共鳴。教材提供了學生情感抒發的機會,給了學生創設情感的空間,豐富了音樂課堂。

但這節課我的遺憾就是在教學中,一些同學搶着發言,意猶未盡,而另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往往得不到表達的機會。還有,在創編完歌詞後進行表演時,我光顧聆聽學生創編的內容,而忽略了學生表演能力的培養。如果我能在這方面做一下正確的引導,效果就更好了。另外由於這節課有許多老師來聽課,自己有些緊張,在組織語言方面不夠精煉,還有在語速方面有時略顯快了一點。我以後應該好好把握語速或快或慢的節奏,更好得去吸引學生。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0

教學反思是一種用來提高教師自己的專業素養,改進教育實踐的學習方式。在小 學音樂教學中,廣大音樂教師爲了提高教學水平,常常寫諸如“教學後記”或“課後隨筆”等教學反思,但教師們一般只是記載音樂課堂的真實情況及對課堂中出現 的一些情況作簡單的思考,顯而易見,這樣的反思是淺層次的,卻忽略了“教什麼?”“怎麼教?”“效果、目標達到了沒有?”“爲什麼?”“如何改進?”等一 系列深層次的真反思,而且寫了之後就往往束之高閣了,使課後的反思流於形式,沒有真正起到教學——反思——調整——改進教學的積極作用。筆者在音樂課堂教 學實踐中,利用平行班教學的有利條件,以現代教育的有關理論爲指導,對課堂教學內容、目標、過程和方法在教學之後重新進行審視、評價,進而調整和改進教 學,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以下就是我對音樂教學進行真反思的一些主要策略:

一、注重音樂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反思。

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內容不僅應具有音樂性、審美性,更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課堂 教學內容只有充分利用現有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調整教材內容以適合現代學生審美需求,並根據學生的學力水平重組教材,把充滿生活情趣的內容充實到 教學中去,纔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與審美愉悅,讓教學內容真正使學生想學、愛學、樂學。這也是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爲本的重要體現。因此, 我們的音樂教學反思首先要着眼於教學內容的是否生活化,是否爲學生所喜聞樂見。

案例一:第七冊《越劇欣賞》一課。我原先是這樣設計的。上課一開始教師透過設問, 讓學生談談或即興模仿平時生活中瞭解的越劇知識。接着用大半節課的時間介紹了越劇的有關知識和家鄉越劇表演藝術家徐玉蘭,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最後欣賞越 劇唱腔《西湖好》並學唱其中句段,學畢讓學生談談對越劇的感受。出乎意料,學生的反應讓人啼笑皆非:“我媽媽說,越劇是給老人們聽的。”“我覺得越劇太嗲 了!”教室裏霎時鬨堂大笑。

反思:本例過多的非音樂化的教學內容削弱了學生對越劇欣賞的聽覺體驗。教學內容的安排應着重挖掘越劇的藝術魅力,重點圍繞着引導學生參與聽覺體驗、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進行,這樣才能激發他們對音樂內容的興趣,加快對音樂的內化,體會越劇藝術的魅力。

反思後我相應地調整了教學設計:從現場演唱徐派片段引入介紹徐玉蘭和家鄉浙江的越劇,從學生欣賞與模仿中強化學生感受越劇的旋律美與韻律美,最後欣賞《梁祝》的主題音樂,形成了深刻的審美體驗,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調整後,學生對越劇的認同度及情感有了較大的變化,從誤解到理解,從盲目到欣賞,這就是真反思的功效。

案例二:一位老師這樣執教人音版第二冊《海》: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讓我們開着 小火車出發吧!聽!我們來到了什麼地方?(播放《海》音樂前奏)看見過大海嗎?讓我們一起去看海(出示圖片:美麗的海島、沙灘、魚兒、貝殼、等)。音樂家 叔叔編了一首很美的歌,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接下去學生學唱歌曲……

另一位教師則這樣進行教學: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讓我們開着 小火車出發吧!聽!我們快到什麼地方了?你聽到了哪些聲音?(播放《海》音樂的前奏)你能把這些聲音模仿出來嗎?(生用動作和聲音模擬海邊的各種聲音:海 風:呼—呼—、海浪:譁———、海鷗:喲喲 喲喲、海浪撫摸着沙灘:沙—沙—。汽笛:嗚———)師:“可有時候這些聲音常常是同時發出來的,你們能讓我聽聽嗎?”於是學生紛紛開動腦筋,分組、分角 色,在教師的引導和指揮下用動作和聲音演繹了一段動人的立體音響:

海風:呼 — 呼 — 沙灘:沙 — 沙 —

海浪:譁— — — 汽笛:嗚 — — —

海鷗:喲 喲 喲 喲 海浪:嘩啦啦啦 嘩啦啦啦

反思:在新的音樂課程中,對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非常必要的。教師要善於在 濃郁的藝術氛圍和良好的人文情境中處理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深入細緻地分析和挖掘教材的知識暗線,用形象生動、遊戲的方法將繁難的知識技能內化在活動 中。教法二的的教師善於仔細分析、研究教材內容,挖掘整合教材的內涵。先創造和提供開放式、趣味性的大海音樂情景,引導學生探索、創造和表現出海邊的各種 聲音,再由淺入深,巧妙地將各種聲音進行組合,在遊戲中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學習多聲部的音樂,爲今後學習和感受多聲部的歌曲打下了基礎,發展學生音樂創造思 維和音樂表現能力,提高了人文素養。實在是教學內容上的一大亮點。

這樣一反思,會使教者豁然開朗,以後就會少走一些彎路,這又是真反思的一大好處。

二、堅持以學生爲主體,進行課堂教學目標的反思。

由於學生的需要、興趣、經驗和能力是多樣化的。音樂課堂教學目標要充分體現以人爲 本的科學的音樂教育觀,就必須以學生爲主體,遵循學生的現實發展水平,把握教材的特點,合理設定音樂的三維目標。顯然,加強對教學目標的反思有利於提高教 學的有效性,使教學目標真正起到導向、調控、評價作用,成爲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

案例三:我在新授《共產兒童團歌》這首歷史歌曲時,由於學生感性理解不夠,因而無 法準確把握情感,演唱不夠生動。爲此我在第二次教學時稍作了調整:給學生簡介了歌曲誕生的歷史背景,用電腦展示了當時人們生活的苦難畫面,還給學生觀看了 《紅孩子》的錄像片斷,讓學生明白今天的少先隊員的前身就是兒童團員。共產兒童團曾在革命歷史時期發揮過重大的作用。這樣一來,同學們就理解了樂曲的內 涵,用他們自己的話說——自己已是威武的兒童團員,在戰爭年代,學知識學本領,救國民於危難之中。當然,演唱起來也就鏗鏘有力真實感人了。

音樂是情感藝術,課堂情感目標的達成是教學成功的催化劑。本例在原先教學效果不理 想的情況下,及時地進行反思並根據小學生情感易受暗示性和喜歡做英雄的心理特點,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適時的創設最佳教學情境,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最優化 的心理情意狀態,激發、感染、淘冶、誘導學生的情感,最終成功地達到了審美情感教育的目標。

案例四:第十二冊欣賞《春節序曲》。我在教學時,首先從春節聯歡晚會匯入,創設熱 烈的音樂學習氛圍,再簡介樂曲,然後欣賞樂曲。其中重點欣賞第一部分,反覆聽、哼主旋律,激發學生想象人們過春節時熱鬧的音樂情景。然後再聽音樂分組進行 扭秧歌和敲鑼打鼓的律動。整堂課我熱血沸騰,激情澎湃,動得很累,本以爲最高潮的地方學生卻亂敲一氣,課堂氣氛反而從輕鬆到停滯,直至懶散。

反思:本例看似生動活潑、氣氛活躍,實則缺乏對音樂作品的審美體驗、情感昇華。目 標的制定比較籠統,宏大,強調了教師的主體地位,以致教學效果不理想。音樂教學本身就是藝術,只有增加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注重選擇直觀的教學方法,發揮 學生多種感官的通覺作用,才能牢牢把握住音樂審美情感這條主線,提高音樂審美目標達成的實效。

透過反思,圍繞着學生年齡特徵和音樂感知的特點,我重新設立教學目標:“聆聽《春 節序曲》,充分體驗西洋樂器豐富的表現力,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及情緒。”課堂上,幫助學生再現過春節時的紅火場面和歡騰的氣氛,仔細聆聽 第一部分的主題音樂,並請同學們做小小的攝影師,抓取一個個與音樂相吻合的鏡頭。並說說爲什麼會配上這些畫面。再透過討論欣賞、比較欣賞、選擇欣賞等多種 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究音樂旋律、節奏、速度、音色等特點。我發現學生們驚喜愉悅、臉上寫滿了興奮和滿足。連平時不善於表達和表演的同學,在那一課也高高舉 起了他們的小手。而課堂氣氛不但活躍而且有序,相同的教學內容卻出現了與前一節課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

從以上兩則案例可見,注重“目標的設定與達成”的真反思可以助你走向教學效果最優化。

三、把握學生認知心理,進行課堂教學策略的反思。

音樂課堂教學的組織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應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心理、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等,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策略,儘可能的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全身心的投入並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案例五:第五冊《我是小音樂家》的歌曲難點教學中我這樣設計:一、聽一聽“今天老 師帶來了幾個樂器,豎起小耳朵聽一聽,他們是誰?”“他的聲音是怎樣的?”二、演一演“我們也來做小小演奏家,演一演。”三、唱一唱“你能把吉它的聲音模 擬一下嗎?” 0×× ︱ ×× ××× ︱×× ××× ︱ ×× ××× ︱×× × ‖ (0勃隆 ︱ 砰砰 砰勃隆 ︱ 砰砰 砰勃隆 ︱ 砰砰 砰 ‖)然後用同樣的方法認識大提琴和圓號,學習探究它們的演奏方法並進行聲音的模擬。四、誇一誇“你們真了不起,老師禁不住想要誇誇你們。”師唱:“你們都 是小小音樂家,真是了不起!”( 0 55 ︱ 1 1 2 2 ︱ 3 3 5 4 ︱ 3 3 2 2 ︱ 1﹒ 0 ‖ )小朋友你能誇誇自己嗎?不用老師提示,學生信心十足地,用自豪的的聲音唱起了“我是小小音樂家,真是了不起!”。

反思:一節出色的音樂課總離不開構思精巧、充滿新意的教學設計。而歌曲教學中的難 點突破又是老師們非常頭痛的事情,怎樣既做好歌曲教學的鋪墊,巧妙地解決難點,將繁難的知識技能內化,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生動呢?本例教學方法從“趣” 入手,着眼於激活學生的心理需求,由淺入深,巧妙安排四個環節的教學。從“聽一聽”集中注意到“演一演”主動參與,再“唱一唱”自我表現,最後“誇一誇” 激勵評價。學生在興趣盎然中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認真傾聽、入情演唱,。既解決節奏和襯詞兩個難點,鍛鍊了思維,又培養了能力,掌握了學習方法,取得了教 學上的有效突破。可謂是一舉三得,妙不可言。

案例六:一年級歌曲教學《草原就是我的家》。在學會歌曲以後,我這樣引導學生進行 歌曲的處理、表現和創造:“美麗的大草原就是蒙古人民的家,所以這首歌我們要怎麼樣唱呢?你能有感情地來唱一唱嗎”?(生用自豪、歡快的心情唱進來了) “這麼美的歌曲蒙古人民時時唱,處處唱,他們中散步的時候唱,在騎馬的時候唱,有時還邊唱邊跳。你們想試試嗎?”“散步的時候應該怎麼唱呢?”(生改變速 度,用較慢的速度、優美的歌聲表現蒙古人民熱愛草原的情感。)“在騎馬的時候呢?”(生用快速。活潑的歌聲讚美草原,並用手指在桌上敲擊節奏模擬馬蹄聲爲 音樂伴奏,十分逼真。)你能創編幾個動作邊唱邊跳嗎?(生高度興奮,邊歌邊表演,興趣十足。)

反思:本例中教師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和音樂教材的特點設計教學,創設了良好的能 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氛圍,並充分尊重學生的創造和發展的權利,調動了學生的積極因素,喚起學生學習的活躍情緒與學習興趣。進行音樂的再創造,使音樂教學 充滿了生機活力。自然、簡短的幾句話,看似簡單實則用意頗深,真正實現了音樂的享受、體驗與發展。

這樣在上述兩個案例中不難看出,從學生的認知心理、及教學策略的有效性去反思音樂課堂,我們的教學定會走出一片新天地。

四、立足過程,促進發展,進行教學評價的反思。

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許多新穎的評價方式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在教學中起到了畫龍 點睛的作用,但仍有許多評價方式僅僅付諸於形式,“爲評價而評價”“馬馬虎虎走過場”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我們常常困惑於如何使評價更富有積極的激勵意 義。教學評價的反思可以使教師對自己的教育實踐和教學效果有一個新的認識,從而提升評價的質量。

案例七:音樂唱歌課《小雨沙沙》片斷

1、師:大家把春雨的聲音串編成一場音樂會,比比哪一組編得好,演得出色。

2、組一:一個人講故事,其他孩子根據情節表演各種場景及聲音

生評:我覺得他們小組的表演挺好的,就是講故事的同學講得不夠順。

師評:你不僅很注意看表演,還能提出建議。我也想對×××說,我很佩服你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想出這個故事情節,相信以後多講多練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生:(受到鼓舞,表情認真,端坐上課)

3、組二:微風輕輕吹——樹葉沙沙響——下起小雨——青蛙“呱”跳回水塘——四個同學演唱《小雨沙沙》,其他律動表演——表演完畢

師評:他們小組哪些地方你最欣賞?

生評:我最欣賞他們能分開表演不同的角色。

生評:我發現他們把歌曲加進表演了,我們組就沒想到。不過如果唱歌的同學也能表演就好了。

自評:我也覺得我們組最出色的地方就是把模仿的聲音與剛剛學會的新歌《小雨沙沙》連在一起表演。

4、師:你能給自己的表演起一個名字嗎?各組積極討論,想節目名字

生:小雨音樂會、小雨演唱會、小雨沙沙等

反思:在《小雨沙沙》這課中,教師淡出“教”的角色,透過“想、說、演、評”等音 樂實踐活動,激活了學生的探求欲、創作欲及表現欲,培養了學生探索、創新的精神。教師透過協調、引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創造表現。並充分調動學生資源展 開討論,因勢利導滲透“用欣賞眼光評價”的評價方式。這種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的多元評價方式形成了生動、活潑的良好評價氛圍。使評價更好地服務 於教學。

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中的各方面表現,不能一概而論。

對自己的教學評價進行反思,構建好“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評價體系,可以更好地凸現評價的功能,使之有效地引領教學,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小學音樂教學的真反思是從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心理出發,對 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多角度、多形式的科學反思。從成功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爲什麼成功?”“成功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教學的設計與過程有什麼特色?”“如何錦上添花富有創意?”等等,從中總結規律,提煉經驗、指導實踐。從失敗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什麼?例如:是教育思想還是教育理念的問題、是目標的設定還是內容的失當、是教學設計還是方法手段的應用等等”,從中吸取教訓,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 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教學隨筆”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 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音樂是藝術,而音樂教學更是藝術中的藝術。提倡音樂教學的真反思可以使教師更好地 掌握教與學的規律,將音樂課堂教學得失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剖析,從而追求更高層次的教學主體合理性。教育專家麗蓮·凱茲指出:“教師專業化的起點,在於 願意去思考問題,並嘗試提出自己的改進方案。”新世紀呼喚“思考問題與改進教學”的反思型音樂教師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1

對於這堂課我的教學設計思路是以三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出發,以他們的體驗爲教學起點,把抽象的音樂具體化、形象化、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音樂、參與音樂、認識音樂、喜愛音樂、理解和表現音樂,體會音樂豐富的內涵。透過具有引導性、挖掘性的提問,啓發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進行自由探索,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現能力。

開始部分從他們熟悉的樂曲匯入,透過律動讓學生帶着愉快的情緒進入教室,加深3/4拍拍號的印象,同時爲歌曲學習作鋪墊,開始下一個環節的教學過程。對於三年級學生的音樂教學來說,要從多方面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在課堂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尊重學生已經養成的學習習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在輕鬆、自然的狀態下進行,因此課堂上十分注重情境創設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貝殼之歌是一首旋律琅琅上口的兒童歌曲,我將教學目標定爲:學生能用自然、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並嘗試爲歌曲設計舞蹈動作進行展示。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們都非常喜歡這首歌曲,三(2)班的孩子表現突出,他們各顯神通,表演的非常精彩!在課的設計上,始終圍繞本課教學目標,透過觀看大海的掛圖和老師生動的講解,學生初步認識大海和貝殼,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透過範唱,再次感受音樂風格,熟悉旋律,來體驗音樂所表達的情景。根據歌曲的內容,透過合作表演,加強相互之間團結協作的能力,學生在學會歌曲後,很希望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再現歌曲,在和諧、平等的評價中,老師根據學生的特長,給每個學生一個屬於自己的舞臺,做學習的真正主人。

綜上所述,這節課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課堂上老師的語言還不夠精煉,需要加強平時的積累和訓練。對於學生演唱時的要求還不夠細緻,聲音位置、氣息的要求不多,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認真踏實地上好每一節課,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2

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爲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爲,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纔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1、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透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透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爲: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爲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透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3

情境教學是把兒童的認知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將兒童帶入一種思想境界,以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創造性,使之在探究的樂趣中激起學習興趣的一種教育教學方式。《火車開了》是一年級第一冊中的歌曲,一年級的學生好動、好玩、我抓住這一特點,以遊戲和視唱、聽唱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效果非常好。教學中,我設定學生坐火車去旅遊這個情境入手,在車廂裏進行模仿火車開動時的三聲部節奏訓練,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情境中玩、學,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歌曲。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在以下兩點有了點滴突破:

1、首先,我引導一年級學生進行了三聲部的節奏訓練。一年級的學生在節奏上只需掌握由四分、八分、二分音符組成的四小節節奏即可。但在這節課我嘗試着組織學生模仿火車開動時的節奏訓練。一組用“嗚-”模仿汽笛聲;一組用“hong hong hong……”模仿慢慢開動的聲音;另一組用“咔嚓咔嚓咔嚓……”模仿快速行進的聲音。學生在我的引領下有序的進行着,開始有些合不上,但經過講解與練習,最終三個聲部完成的很好。在這可以看出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強的。

2、其次,帶領學生試着視唱歌曲旋律,以培養學生初步視唱的能力。視唱旋律應該在二年級進行,我把這一環節在平時的課堂中逐一滲透,這樣不僅有意識的培養了學生的視唱能力,還對口琴教學有了很大的幫助。我先彈兩小節歌曲旋律,讓學生仔細聆聽,然後在視唱,不僅培養學生的聆聽能力,也慢慢培養了學生視唱的能力。

在教學中還存在着不足:在孩子唱會歌曲後,我帶領孩子做了一個開火車的遊戲,孩子一邊唱一邊模仿火車開動的動作。在學唱歌曲時,我採用的是中速。孩子們都能夠有表情的演唱,在表演唱這個環節,歌曲的速度突然提到了快速,有的學生適應力很強,可以有節奏的唱起來、動起來;但還是有部分學生只會做動作,而忘記了歌詞。這一環節沒有達到我所設想的效果。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氣息不夠穩。第一課時學生能夠準確地隨音樂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就很棒了。學唱歌曲要由慢到快,表演歌曲可放在第二課時,這樣孩子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我想效果會比較好些。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4

這是一首天真活潑、富有兒童情趣的歌曲。歌曲節奏活潑,旋律幽默詼諧,歌詞具有很濃的童話色彩,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歌曲採用了二四拍,節奏較複雜,每個樂句都採用問答式的一呼一應,樂句間休止符的運用表現了小動物的可愛。

在教學《我當老師》以後,透過反思我有以下的幾點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一、巧用多媒體創設童話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本節音樂課開始,大屏幕就出現了動物學校的場景,透過一羣活潑可愛的小動物的畫面,教師妙趣橫生語言的描繪和引人入勝的音樂渲染,把學生帶進了“動物學校”的童話世界。

接着,教師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自己當上了動物學校的小老師,並以問答的形式啓發學生:“你想教小動物來幹嘛?”一下了就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由於創設了這樣獨特的教學情境,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轉換成了“動物學校”的小老師的角色,不僅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狀態下體驗了當老師的快樂,而且使學生初步熟悉、理解了這首歌的歌詞。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爲學生學唱《我當老師》打好基礎。

二、多種感官聯合並用,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新課標指出,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境域之間的綜合和現代教育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拓展學生的審美空間。

在學生初聽歌曲時,隨歡快的音樂,大屏幕上出現了動物圖譜,既有小貓、小狗、小鳥和小羊可愛的卡通動物頭像,又有隨樂曲跳動的旋律線,這時學生眼看、耳聽、口哼、手拍,多種感官聯合並用,同時出現《我當老師》的歌詞。以這種形式出示歌曲,體現了濃郁的童話色彩,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5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節音樂課,春雨綿綿,倒春寒讓我們沒有了春的暖意,而第一課的主題卻是暖暖的“春意”。我和孩子們一起回憶每一年的這個學期我們所學到過的和春有關主題的音樂,《小雨沙沙》、《大樹媽媽》、《郊遊》、《春天舉行音樂會》、《嘀哩嘀哩》、《柳樹姑娘》,每一個和春有關的主題都是編者的用意。孩子們也在回憶中發現,原來和春有關的音樂有那麼多。

用班得瑞的《春野》作爲開始,我拉開了這一學期春的序幕。在大自然裏,我們領略春的點點滴滴,與潤物細無聲中,開始了學習。

《小鳥小鳥》這首歌和我同齡,對於現在的孩子有些陌生,但範唱音樂的配器已經略顯粗糙了,我在備課時查找了很多資料,找到了影片《苗苗》的介紹,讓我對這首歌曲有了新的認識,帶着這樣的認識開展教學,孩子們的在我的故事引領下開始了學習,重點第一課時放在第一部分四句樂句的學唱上,教學中,還是是要注意歌唱方法的引導,教學貴在堅持,人生也是一樣,堅持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