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合集15篇

學問君 人氣:2.02W

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合集15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一)新的學期開始了,新的挑戰也來臨了。

對於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我來說,一開始就擔任班主任一年級的班主任,的確是一次重大的挑戰。雖然在開學前已經做了一些準備,但面對開學時的一大堆繁雜的瑣事,還是使我覺得有些措手不及。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短短一星期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學工作,使我深深體會到當老師的辛苦和喜悅。

作爲班主任,一開學就對新生進行學習和生活常規的培養。這一工作是需要耐心和細心的。可能我自己覺得已經說過很多遍了,但學生可能還沒真正記住,或許一時又忘了。所以,我就反覆地嘮叨,時刻提醒。在副班主任的配合幫助下,孩子們漸漸學會了如何排隊、收發本子、課前準備做些什麼等。看到孩子們的進步,我很開心。

(二)iuü教學反思

一年級小朋友課堂自制力比較差,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比較短,所以需要在課堂上不斷變換形式,讓學生保持新鮮感,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

教學iuü內容我多采用了故事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習拼音字母無非是要孩子多讀、多記,有些特殊規則如i標上聲調要去點,ü遇y要去兩點,若採用教師講授的方法,可能只會事倍功半。但小朋友對聽故事的興趣特別濃厚,所以我便把那些講授起來枯燥乏味的知識結合故事的方式來表達,學生上課聽得津津有味,而且記得特別快。有時個別學生對知識點回憶不起來時,只要提醒他一下故事大概,他就能記起枯燥的知識點來。

iuü教學結合故事講課還有個特點就是可以根據各項知識點的特點把故事連起來,讓學生覺得有完整性而且聽起來有趣味性。根據i,y,yi的特點,我把故事表達爲:小i是個愛漂亮的小姑娘,她的頭上戴着蝴蝶結。當她一戴上聲調帽子的時候,就把蝴蝶結遮住了,她頭上的點就沒有了。星期天,小i一早醒來就吵着要媽媽帶她去遊樂場玩。小i的媽媽是大y。大y媽媽把小i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牽着手出門了(yi)。一路上,大家都和他們打招呼。(大y和小i在一起,還是讀做i)。遊樂場的人可真多,大y媽媽怕小i妹妹走丟了,緊緊地牽着她的手,他們靠得可緊了。u,w,wu可以讓學生在我的故事基礎上進行改編。學生興趣濃厚,而且把很多難用語言表達的東西很自然地就傳達給了學生。至於ü見y要去兩點,我又巧妙地這樣表達:小ü的爸爸媽媽都出差了,沒人帶小ü出去玩,怎麼辦呢?小ü急得大哭起來。大y媽媽看見了,就趕緊來安慰他,大y媽媽答應小ü帶他去玩。小ü一聽,可開心了,趕緊擦掉了眼淚,和大y媽媽一起出去玩了。(yu)並及時提醒兒歌:小ü見大y,擦掉眼淚笑嘻嘻。

故事教學對於一年級小朋友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也要注意故事與教學知識點的緊密結合。

(三)bpmf教學反思

經過bpmf的教學,讓我感觸較深的一點就是肢體語言的運用,這也是在學生身上找到的閃光點,我想我也有必要來學一學。

事情緣起是我爲了讓學生更好地記住字形而要求學生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像bpmf。這時很多小腦袋都開始動起來了,也舉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例子。這時,我們班一個小朋友站起來說:“老師,我能把這幾個字母寶寶都給表演出來。”多有意思的想法啊,我馬上請他上來表演。他就用自己的肢體來比劃出字母的形狀,贏得了班級其他小朋友的掌聲。我曾經想過讓學生在課堂上用肢體語言來加強字形的記憶,但卻沒有實施。今天,我的學生他們自己發揮了想象力和創造性,給我的課堂帶了活力。經過那位同學的表演,其他小朋友也都躍躍欲試,在自己的座位上比劃起來。我想,自己實踐過的事情是最容易在大腦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有時候做的比說出來的更能達到良好效果。

受到小朋友的啓發,我在要求他們讀聲母時要注意輕短便不再用語言來提醒了。我用調節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距離來表達,學生一看便明白了。在我做這個手勢時,他們便知道我的意圖。我想,無論在教學上還是管理班級方面,有時候肢體的運用往往比語言更有效,所謂“無聲勝有聲”,想必就是這個道理,而且手勢的運用還能增強我和小朋友之間的默契,何樂而不爲呢?

(四)gkh教學反思

在本內容第一課時的教學中,發現學生對看圖說話學拼音的模式開始失去新鮮感了,自我感覺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同一個方法用久了會讓學生感覺“疲勞感”,沒有新意。所以在第二課時學習認字的環節中,我就改變了以往生字卡片出示的形式,而採用遊戲“摘果子”。方法很簡單,在黑板上畫一棵大樹,再在上面畫幾個果子。把生字的拼音寫在果子裏,讓學生來拼讀,讀對了,這個果子就被摘走了。爲了加強學生的興趣,我還把“摘”走果子的小朋友的名字寫在果子上面。這樣一來,學生可來勁了,都想摘到果子,課堂非常活躍。等到學生音節拼讀得熟練了以後,我再出示字型,讓音節和字一一對應。然後去掉音節,讓學生看着字型來叫出果子的名字。這樣從音——音形結合——形,學生幾個回合下來掌握的情況就比較好。當然在“摘果子”的遊戲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雖然在遊戲過程中整個課堂氣氛好,學生積極性高。但是沒有被叫到“摘果子”的小朋友卻似乎表現得和不高興,有幾個甚至拍打桌子。應該要讓學生明白即使你沒有被請到發言,你也要禮貌、文明地聽或者看着其他小朋友的發言。想想自己的答案和他一樣嗎?如果有不一樣的再舉手補充。而不是隻看到自己沒有被邀請到就表現出很生氣的樣子,這是不尊重別人的表現,也是不文明的表現。

(五)zcs教學反思

zcs的教學借鑑了學姐的課例,以“聰”字爲線索,讓學生自我觀察,自我發現來完成整個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佔據主體地位,積極參與學習過程,老師只在學生自我發現的基礎上加以點播。發現教學把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究精神充分點燃起來,透過發現,還把學生各種感官都調動了起來。再加上老師適時的鼓勵和表揚,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情感都得到了昇華。比如讓學生自己根據情境圖來編兒歌,學生編的兒歌讓人感覺到他們潛力無限。

發現教學,讓學生自主探究,不僅教會了學生本節課的知識,更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給他們一種學習的方法。我想以後在發現教學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把“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結合起來,爲學生提供最適合他們學習和最有利於他們成長的學習方式。正像林樂珍老師說的那樣要尋求“煥發生命活力的課堂”。

(六)aieiui教學反思

ai、ei、ui是複韻母教學的開始,在匯入環節我用aoeiuü是六個兄妹的設計爲後面的教學鋪設了很好的理解基礎。尤其在複韻母聲調的標調位置上,故事性的姐姐把小黃帽讓給弟弟戴比枯燥的講解和傳授更能讓學生記憶深刻並且富有趣味性。第一課時我採用“發現”的方法,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到學習中去。如在介紹完ai的標調方法後,我讓學生自己去發現ei、ui的標調方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在老師的積極鼓勵下,他們都在體驗着“發現”的樂趣。“我發現了……,我發現了……,我發現了……”在學生一句句發現中我感覺每個智慧的腦袋都在思索,每雙閃亮的眼睛都在探究。“拼音花”的拼讀策略讓學生對拼讀充滿了興趣,很想讓花開得更大更美。爲了引入栽樹、培土、提水等音節,我告訴學生這些帶音節的花瓣都被風吹落下來了,讓我們趕快讀會它們,這樣才能把花瓣找回來。學生認真拼讀的樣子,在練習了aieiui音節拼讀的同時也把善良美好的品質展露無遺。

(七)aoouiu教學反思

aoouiu的教學是我感覺比較滿意的。總體上來說,在教學aoouiu的過程中,我基本上沒有太強調課堂組織紀律,學生都融入課堂中來,氣氛比較活躍,效果也比較好。

因爲安排了前面聲母一塊的測試,所以aoouiu的兩部分即字母教學和情境圖生字教學被測試分割開來,所以今天才做總結。

先反思一下測試。爲了學生重視測試,讓他們明白測試的意義,我提前也爲他們安排了一節課來複習。主要把一些容易遺忘的地方又強調了一下,比如整體認讀音節,比如ü見jqxy,要去掉兩點,比如i在標調時要去掉“蝴蝶結”。孩子們考試的結果還是比較讓人滿意的。23個小朋友前面部分得了滿分,還有幾個得九星的比較可惜,都是格式上有一點粗心的錯誤。後面的附加題是讓學生看着水果寫出音節,比較難。全對的有5個學生,大部分能寫出一兩個。相較全段來是說,考試的成績也是比較理想。大體總結一下,被扣分的學生主要還是粗心的居多,寫了音節忘了標聲調;聲母格式寫不對;連線題遺漏等問題。還有個別學生可能掌握起來有點困難,甚至連簡單的認字也出現問題。以後在教學中對這些學困生更要多多關注。儘量在課堂上發現他們的問題,查漏補缺。

aoouiu的教學之所以比較滿意,是我覺得我的設定貼近了學生的興趣,並且激發起了他們探求的慾望。在發音中,我強調了帶手勢讀四聲,這樣把偶爾開小差的同學精神能夠集中起來,學生讀得也津津有味。並且我給四聲都組了詞,找了朋友。這樣對學生掌握髮音也起了積極作用,在讀詞中鞏固字母的發音,尤其把一些學生姓名有所教音節的讓學生讀,學生興致高漲。在第一課時後,我佈置了一個讓學生回家找家裏有哪些東西發aoouiu的作業。在下一次課的反饋中,我欣喜地看到,學生找出了很多。有的學生甚至把找到的東西都畫了下來,滿滿一大張,比如剪刀,電腦,水杯……我甚至欣喜地看到平常不太發言的學生也高高舉起雙手來和大家分享他自己的發現。我原本以爲可能花兩三分鐘就可以把學生昨天的作業情況反饋完,沒有想到班級裏是小手林立。而在每個小朋友的反饋中,其他小朋友又多了一次接觸aoouiu的機會。在第二課時的安排上,根據教學內容我又設定了去動物園玩的情境。然後經過動物園叔叔的做導遊,引出書中的三句話。讓學生自己先拼讀,去解密導遊叔叔要告訴我們什麼,學生興趣很高。整堂課就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氣氛中進行。我看到每個孩子臉上都洋溢着笑容。我想這就是貼近孩子的心去設計教學內容的快樂吧。

(八)aneninunün教學反思

得益於前課拼音教學所總結的經驗,在本課教學時我設計了幫小蜜蜂找家的情境遊戲,並且貫穿了整個課的始終。達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幫助小蜜蜂找到家,學生非常開心。課後,我問學生,在語文課設計的這麼多遊戲中最喜歡哪個時,小朋友都表示喜歡今天的幫小蜜蜂找家。

幫小蜜蜂找家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要穿過一座花園,越過一片樹林,飛過一條小河,最後經過一片草原。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學生一步步攻克學習上的難關,同時也在經受着形成克服困難,勇於挑戰精神的潛移默化。

在穿過花園的過程中,學生複習了前鼻韻母的發音,同時對比着學習後鼻韻母的發音。在比較的過程中認識了最後一個整體認讀音節ying。整個過程充滿着積極參與,在課件中向日葵花美麗的映襯下,後鼻韻母的學習也顯得一點都不枯燥了。

在越過樹林時,學生還遇到了我精心設計的樹林迷宮牆,要走出迷宮牆就需要掌握拼讀的技巧。學生認真專注的眼神,甚至可以脫離老師的幫助而自己去解決走迷宮的難題。在這個環節上,我還特地訓練學生直呼音節的能力,鍛鍊他們“聽要求”的能力。提出“請你讀出來”,“請你拼出來”的新要求。在要求學生讀出來前,先讓學生在腦中默讀,在心中默拼,逐漸鍛鍊直呼的能力。

在飛過小河的環節上,我非常欣喜的感受到了學生體貼、關愛的心靈。學生寫得很仔細,同時速度比往常快,因爲他們說,怕寫得太慢小蜜蜂會飛不動而掉下河去。我看着孩子們寫字的神情,擔心的表情,心裏感到莫大的幸福,我的'這些孩子們會爲別人着想呢!

雖然在課堂上感覺學生表現有進步,但在班級常規上卻發現有反覆的情況。最近排隊老是比較拖拉,排隊小老師的管理也比較鬆散,得想點辦法。

(九)《四季》教學反思

《四季》的教案是在網上一篇教案的基礎上根據我們班的實際情況修改的。原教案我最欣賞的是注重情感目標的設計和達成,體現了人文情懷,能讓孩子充分感受四季之美,表達四季之美,理解四季之美。

課文比較簡單,透過四季中典型事物爲代表來體現四季特點。在這個基礎上,我又讓孩子尋找其他能代表四季不同特點的事物,運用到兒歌中自己編一編兒歌。學生表現地比較積極,並且也有佳句出現。如“大樹綠綠,它對樹下乘涼的人們說:‘我是夏天。’”,“秋葉飄飄,它對秋遊的小朋友說:‘我是秋天。’”。孩子都能把自己的四季的切身感受編到兒歌中去。在表演四季時,更是加上了自己的動作,尤其是“雪人大肚子一挺”,孩子都把自己的小肚子挺起來,把“頑皮”展現地淋漓盡致。

《四季》教學完成後還進行了識字一的語文考試。這次的考試雖然成績還可以,但我總體感覺是比較不滿意的。很多孩子因爲粗心而出現題目的錯誤。還是有幾個孩子因爲“左右”不分而被扣分,包括幾個平時特別認真的孩子。在辯音題中,強調過“沙”和“送”的平翹舌,但還是有人會失分。總結了一下,最近感覺上課學生注意力比較不集中。而自己好象又過於強調讓孩子遵守課堂規範,往往停下課去強調,打亂原來的上課節奏。還是要把獎勵機制運用到課堂上來,光靠老師的強調,想孩子們自己形成自覺性,在短時間內,在無任何獎勵的情況下,看來還是行不通的。

(十)《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反思

課堂上孩子出彩的發言總要讓我高興上好久,教學本課時,我讓孩子看了一段帶朗讀的flash動畫。小小竹排在音樂的映襯下,緩緩地順水漂流,再配上朗讀,孩子們聽得很認真。聽完後,我讓孩子們來說說欣賞完以後的感覺。我預設孩子也就說些很漂亮,很美麗,風景好看,像畫一樣之類的。肖遙把手舉地高高地,站起來的時候若有所思,彷彿還沉浸在剛纔的片子中:“我覺得自己好象就坐在竹排上,竹排順水流,我也跟着竹排欣賞到了很多美麗的風景。就好象我就在這幅畫裏一樣!”他話音剛落,我就帶頭給他送去了熱烈的掌聲。我們的孩子把自己融進了詩裏去了!他真正體驗到了江南的美,同時把這種體驗表達了出來,傳播給了其他的孩子!我有時總在想,怎樣讓孩子真正地走進文字,雖然嘴巴上一直在強調,讓我們也坐上竹排,一起去順水而下,欣賞美麗的風景。可孩子的朗讀總是缺少些融入體驗的情感,在朗讀時總是缺少些什麼。或許讓孩子得到文字人文主義的情感體驗更在於創設有利的氛圍,讓孩子自己體會,自己咀嚼。老師的“硬邦邦”式的“指引”反而達不到良好的效果。

最近還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是,讓孩子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文字。目前低段孩子的課文往往以詩歌爲主,語言簡單,情感純粹。在孩子學習了課文之後,讓孩子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課文,同時加上自己的想法,或許對孩子更進一步地理解課文會有幫助。

(十一)《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學反思

《哪座房子最漂亮》的教學我用了三個課時,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朗讀讀不出感覺來。我們班孩子一個比較大的特點是能加上自己的動作和表情,但是感覺齊讀時拖沓、像自來水一樣沒有讓人悅耳的感覺。或許是我在朗讀這塊的教學太急燥了,沒等效果出來就往下面的環節去了。在下篇課文中,我準備在朗讀方面花多點時間,儘量慢慢把孩子朗讀的情感給培養出來。

(十二)《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

教學完畢後,我問孩子:“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幾個孩子很快就舉起了手,還有一些孩子在思考了一會兒後舉起了手。“爺爺對小樹這麼好,小樹也對爺爺好。我也要對我的媽媽好,幫助媽媽幹家務。”“別人對你好,你也要對別人好,不能做忘恩負義的人。”“我們要懂得回報愛,對身邊的人好。”“我要對老師好,就像老師對我們好一樣!”雖然孩子的這些回答受到了我引導的一些影響,但聽着那些稚嫩的語言中充滿了濃濃的愛意,突然間覺得心頭都溫暖起來,彷彿透過窗縫吹進來的寒風都變得柔和了(剛好冷空氣來襲)。教參裏的情感維度的教學目標是讓孩子懂得愛護樹木,而我在備課時卻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孩子們現在對大人的愛往往覺得是理所當然的,而忽略了這份愛背後的珍貴价值。更無從去談對父母的愛,對長輩的愛,對大衆的愛了。所以,我在教完課文後,就引導孩子去體會:在冬天的時候,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到了夏天,小樹就給爺爺撐開了綠色的小傘。如果你是小樹,你想對爺爺說什麼?如果你是爺爺,你想對小樹說什麼?讓孩子在表達中,在朗讀中去體會愛的真切含義,懂得付出和回報的道理。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發現孩子學會質疑了,“老師,‘熱’爲什麼不是提手旁而是四點底?”孩子會思考,會提問了。沒有比熱烈的掌聲更能表達我那時的欣喜和興奮了!

(十三)《靜夜思》教學反思

《靜夜思》這首古詩對於學生來說非常熟悉,甚至很多孩子都可以倒背如流。如何讓孩子在誦讀中去體會李白望月思鄉的感情就成了本課人文主義目標的集中體現,也是本課的一個難點。

因此,在引導學生體會李白隻身在外,望月思鄉的情感之前,我便用了很多的語言去鋪墊。如月亮常被人用來寄託思鄉之情;八月十五團圓夜,全家一起團圓賞月。在這些基礎上,我再讓孩子去體會如果一個人身在異地,不能和家人團聚,吃不到父母親手做的菜,聽不到父母的聲音講會是怎樣的一種情境。而此時的李白就身處於這樣的情境下,你覺得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伴隨着音樂,再加上我繪聲繪色地渲染,我看到大部分孩子此時的表情都是複雜的。此時,彷彿大家都沉浸在李白思鄉,不能和親人團聚的悲傷情感中時,有兩個孩子竟然因爲開小差而笑出聲來。我讓其中一個孩子站起來回答如果此時你是李白,你心中將會作何感想時,他竟然回答:“我有一碗白米飯被老鼠偷走了。”當時的我真的感覺自己狂暈,正當我在洋洋得意自己今天製造的氛圍,想讓每個孩子都走進文字,貼近作者的感情時竟然出現了這樣的尷尬場面。我當時就特別表揚了那些移情的孩子。我說正是他和李白的感情融合在一起,真正把書讀進去了,纔出現了這樣的感人行爲。而對於那兩個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我沒有當面批評,但是用眼神警告了他們。

課後,我一直在思索這節課我到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怎樣才能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呢?讓孩子真正去體會文字,去感受文字中的喜怒哀樂?當課堂上發生預設之外的狀況,是不是應該在意外發生之前就應該有所警覺,而做出相應的措施呢?歸根結底,是不是我對孩子上課注意力的關注是不是還沒真正鋪開呢?

(十四)《小小的船》教學反思

《小小的船》曾經也是我讀小學時學習的課文,所以看到這篇課文時也感覺特別親切。孩子對這篇課文也是相當熟悉的,有的在幼兒園學過,有的在課外書裏讀過。因此,在理解上基本沒有太大的問題。

本課的匯入借鑑了其他老師的做法,先由一條弧線來引出“彎”字的教學,然後再把弧線補成月亮形狀,讓學生自己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想象這是什麼。當然,當孩子在講到小船時就把“船”字的教學結合進去。在此基礎上,再給孩子創設藍藍的夜空,閃閃的星星,彎彎的月亮上坐着一個小女孩這樣的情境,也就感覺水到渠成,非常自然了。

(十五)《陽光》教學反思

爲了讓孩子的拼音更加紮實,所以我們在拼音教學階段的花的時間比較多,因此剩下的教學任務就比較重了。從這個星期開始,明顯感覺教學進度加快了許多。可能孩子還沒有適應這樣的教學密度和速度,而《陽光》這篇課文篇幅又比較長,孩子在課上朗讀的情況就沒有以前那些課文那樣好。因此我也在朗讀這塊上花了比較大的精力和時間,讓孩子把課文讀通順,讀明白。

“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這句話是這篇課文的“文眼”,但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時,我就有意讓孩子從正反兩個方面來感受陽光的作用。有了陽光,禾苗就更綠了;有了陽光,小樹就更高了;有了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變得更美了。那要是沒有陽光呢?孩子在回答中無形和有陽光的情況進行比較。從而去感受陽光的作用和重要性。孩子們在這個問題上的回答還是比較細緻的,除了根據課文提供的材料進行思考外,也把自己平時的一些課外知識也運用起來了。有的孩子說,沒有陽光,小樹就不能長大,就不能製造氧氣了。有的孩子說,沒有陽光,我們就沒有光明,什麼都看不見了。

特別讓人開心的是我在讓小朋友說說陽光給人的感覺時,曉甦站起來說:“陽光就像老師給我們一(4)班小朋友的關懷那樣溫暖。”哈哈,聽了不禁讓人心裏一陣竊喜。我忙接上去說:“你的話讓老師覺得陽光彷彿照進我了我的心裏,感覺特別溫暖。”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爺爺和小樹》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非常適宜孩子朗讀。我想起了試講時的那節課:教學前我做了大量準備,蒐集資料、整理素材、寫教案等等,抱着很高的期望上課時卻發現很多環節沒有想象的那樣好,甚至在讓學生表演課文時出現很混亂的局面。究竟什麼原因呢?課後,我拿出教案反覆的思考。我發現我的教案設計很全面,我關注了課文的每個細節,可是我卻沒有關注學生,也就是說我沒有把教案與學生結合,很多環節並沒有考慮班內學生的實際情況,因而很多環節不盡人意。於是,我重新調整了思路,把備學生這一重要環節加入。在各個環節安排上,考慮到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持久不夠的特點,努力做到有收有放,有靜有動。

考慮到一年級學生有意注意雖然在發展,但無意注意仍然佔優勢。他們注意不穩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受興趣和情緒所支配。因此,在識字學習時我根據以上特點,將生字的鞏固和要認的偏旁寓於遊戲之中,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鞏固了所學的生字。而在課文朗讀上我以激趣爲手段,爲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的情境。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呈現了教學內容,調動了學習積極性。班內的鄧川江同學比較靦腆,回答問題很膽小,很多次他想要舉手卻又不敢舉,我覺察到後,適時地讓他起來大膽朗讀。當他讀完後我又對她進行了表揚,他坐下後我發現了她眼中充滿了陽光,這節課他的表現很積極。就這樣我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次發言,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舉,明辨教學互動中出現的“風雨”和“陽光”,加以引導和鼓勵,收穫了許多真誠地感動。

低年級的養成教育非常重要,需要老師各方面都要“細”。因此我在一些細小處適時抓住孩子心裏加以鼓勵,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我說:“動手動腦的孩子會更聰明!”以此鼓勵孩子拿起筆邊讀邊畫出生字加強記憶。只有教師事無鉅細,處處爲人師表,才能培養出事無鉅細的接班人。

透過這節課,我真正瞭解到了學生纔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師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多看、多思、多總結,讓自己課堂更加愉快。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本節課我特意創設了一個虛擬的情境——故意用增、刪、改等方法“篡改”課文12處,再製成朗讀錄音,讓學生挑刺,“幫助”老師找出錯誤所在,利用商討策略,先合上課本傾聽,再翻開課本邊聽邊看,邊思邊辯邊演,爲服務學生學習,引導學生對文中人物、事件形成“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在閱讀中積累詞語”提供了放矢之“的”。

六七歲的孩子上課易於疲勞,有意注意不能持久,教師透過情境創設,讓學生給“權威”挑毛病,在“助人爲樂”中成了真正的“發現者”,透過近似競賽的教學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內驅力和學習興趣,創造了接納的、支援性的、寬容的、自由輕鬆的學習氣氛,有效地提高了注意力。教學中,師生之間、教學內容與學習者之間的距離感消除了,具有爭強好勝特點的學生們的探索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了最大的滿足,形成了“緊張而活躍”的高潮氣氛,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柳樹醒了》是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課文中的插圖,讓人感到春天跳動着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奮進的。在教學這一課前,我先讓學生回家觀察柳樹,把觀察到的講給爸爸媽媽聽,並讓爸爸媽媽記錄下來,第二天帶到學校來。這樣學生透過實踐活動,對柳樹的生長過程已經掌握一二,在上課時學生紛紛發表意見,課題氣氛相當活躍。在這篇課文中,我非常注重孩子理解、想象和說話練習。在教學第二小節時,我畫一棵柳樹杆,讓孩子們來添加柳枝的遊戲,透過對“硬梆梆的柳枝”和“柔軟的柳枝”進行對比,感悟課文,孩子們學起來輕鬆有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因爲放得太多,還沒有及時地收回,所以課堂上稍顯得亂了一些,這是我應該注意的地方。但是,透過教學的嘗試,我深深體會到教學時,實踐活動的重要性,他對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應該儘可能讓學生有時間活動,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早操》是一首富有兒童情趣並且有和諧韻律的兒歌,作者採用擬人的手法,寫了早晨欣欣向榮的景象,配以生動形象的畫面,將學生帶入充滿生機活力的清晨。今天我按照引一引、認一認、寫一寫、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的教學流程教學了這一課。現將本節課教學反思如下:

一、本節課的成功所在

1、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理念。

本節課中,我讓學生自主合作識字讀文,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寬鬆、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在成功體驗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拼音是學生獨立識字的柺杖,因此在認讀字詞前先讓他們分組複習拼音,再由拼音帶出字詞,如此音形結合,使學生對字的認知更加印象深刻。

2、引發想象,培養能力。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我在教學完《早操》後,我問學生:還有哪些小精靈早上也在做早操?是怎麼做的?孩子們的智慧之窗一下子被開啟了:

戴婷:小白兔,起得早,蹦來蹦去,在陽光下做操。

微紅:小烏龜,起得早,爬來爬去,在海灘上做操。

小雪:小花貓,起得早,在院子裏做操。小魚兒,起得早,游來游去,在魚缸裏做操。

永康:小老虎,起得早,走來走去,在森林裏做操。

這次仿寫,不僅鍛鍊了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也讓自己更加明白:教學不能拘泥於課本,應該讓學生把目光轉向更廣闊的生活中去。

二、不足之處

1、檢測生字、詞語、句子的掌握情況時要注意“跳讀”。因爲在教學中,我發現現在的兒歌較爲短小,生字較少,孩子的機械記憶力又特別強,到後來他們完全能按照課文的順序把生字或者詞語背誦下來。把生字從課文中單拿出來的時候,有的學生就不認識了。這就要求我們要創設新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生進行鞏固識字,做到真正地認識,而非機械地記憶。使他們既能單獨認識,回到文中、句中也認識。

2、應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首先,朗讀的訓練,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很多孩子在反覆朗讀之後,在那哇哇背誦,以爲越是大聲表明讀得越好。這時就要讓孩子知道,朗讀時聲音要響亮,但不是喊不是叫,也不是聲音低得聽不見。在這一階段,應當避免孩子容易出現的“頓讀和唱讀”現象,由於課文是兒歌的形式,可以適當訓練學生朗讀的節奏。這就需要發揮範讀的功效了。

其次,應注意對學生良好傾聽習慣的培養。除了老師說的話之外,對於同伴的回答和說話也應當認真、安靜地傾聽,這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一個獲得更多知識的好渠道。

再次,寫字習慣的培養也不容忽視,要時刻教導學生不要急着下筆,在下筆前要先學會觀察,在一定的觀察分析之後纔開始落筆,書寫時要時刻注意“一拳一尺一寸”的口訣,這就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因爲這些方面都是很容易被孩子忽略的。

總之,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力求透過創設情境,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訓練中提高。但在實際授課中還存在着很多不足,我會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繼續努力、改進!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一、本節課的優點

1.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來學習拼音的音。創設一定的情境,藉助自己的口語經驗。

在發音規律上:複韻母的發音一味強求從單韻母到單韻母的發音,並不準確。只要嘴巴有動程變化,能夠準確發音就可以了。

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的時空,加入一些課外的素材,不侷限於教材。

3.充分挖掘學生生活中的資源,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突破發音難點。

4.感受到新課標下的新課堂:

(1)課堂中老師是朋友,互爲師的。

(2)學生是主人,有充分活動的時間,滲透有小組合作。

(3)孩子在課堂上善於傾聽,敢於質疑。

(4)孩子大膽熱情,新課堂體現自由的文化。

二、本節課的不足

1.落實不夠,對於四聲的練習不夠,拼音教學應該嚴格按照“韻母──帶調四聲──音節──句子”的步驟來教學。

2.小組合作實效性不夠,沒有充分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小組組詞不如自由說的效果好。

3.教師指令不清楚,導致學生的反饋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4.沒有課中操,課中操可與課文內容相結合,讓孩子動一動,時間不需要很長。

總體來說這節課能夠體現新課標的基本思想,創設了奧運會這麼一個情境。情境創設比較完整。後半節課的”拼音奧運會”訓練點到位,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拼讀學生姓名的環節,比較好,可以延續展開,在後面的學習中繼續使用。

不足在於前半部分的教學不夠落實,複韻母主要是讓學生熟練識記,拼讀已經不成爲難點了,所以,鞏固和落實是十分重要的,教學步驟一定要清晰。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師的指令性語言一定要清晰,而且要讓孩子養成透過指令做事的習慣。這節課的教師指令不是特別的清楚,導致孩子回答問題的時候有些導向性的錯誤。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上高年級的課文,只要認真琢磨,總是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切入點,也總是能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流程,但是一年級如此簡單的課文,卻總是難以設計出能緊緊抓住孩子們的過程。這一課也同樣,第一課時學習生字,先把生字在課文中圈起來,就用了近八分鐘,然後認讀生字,雙線線上的生字用了近一節課,雖然讀的形式多樣,自己都感覺非常乏味,但是有一部分孩子的注意力正在慢慢流失。在這節課接近尾聲時,還有部分孩子不能正確的認讀這些字。於是我只好再次讓孩子們在組內進行學習,讓他們相互商量,怎樣才能更好地記住這些字。我給他們進行了示範:“‘變’字的下面部分就像一個人交叉着腿,他在做什麼呢?原來,他正準備轉過身來變魔術,所以這個字讀bian。其它的字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們呢?跟小組裏的同學一起討論一下吧!”四個人一組像模像樣地開始聊起來。幾分鐘後,有的孩子開始發言了“因爲媽媽‘洗’菜要用水,所以看到這個三點水,我就知道它讀‘洗’。”還沒開始講偏旁,就有孩子會用它來記生字了,真讓我感到高興,大大的表揚了一番,舉手的孩子更多了。“因爲‘叫’人要用口,所以我知道這個字讀‘叫’。”“‘陽’字的左邊像雲彩,右邊的‘日’就是雲彩裏的太陽!”孩子的想像真是豐富!還剩下一個“成”,這個字從形上來說,還真是不太好記,本來打算再讀一讀就過去了,可是有個孩子一直執着地舉着手。“老師,這個‘成’是‘成龍’的‘成’,想到成龍,我就認識它了!”我發出了發自內心地驚歎:“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能根據自己的喜歡的人物名字來記住我們今天學習的漢字!”看來,孩子們的潛能真是個寶庫,平時,只是由於我們自己講得過多,沒有給他們機會,在認讀漢字時一味乏味地讀來讀去,想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讓孩子們接受所學的內容,結果使得老師累,學生煩。這節課這個小小的環節讓我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下課鈴聲響了,我收拾好課本,開始整理這節課的得與失:這節課前面的內容,如將課文中的生字圈出來,自己藉助拼音讀一讀,耽誤了課堂太長的時間,這兩個內容可以以預習的方式在家裏完成,課堂上給兩分鐘的時間再來重溫一下,就可以開始認讀了。記字形可以在預習時進行思考,課堂再與同學交換意見,以此獲得最佳方案。這樣,我們課堂上的效率就能提高不少了。一年級的孩子尚沒有自學的能力,也許獨立完成預習工作還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從今天的課堂可以看出,孩子們是有潛力的,從現在開始手把手地教他們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養成他們課前預習的好習慣,也許會將我解放出來!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一課學生要學會4個聲母,能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能正確認讀由“b、p、m、f”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教學中,第一課時我先引導學生觀察圖畫、理解圖意,啓發學生說說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有哪些人?他們在幹什麼?在課堂教學中營造出一個包括bo、po、mo、fo四個音節在內的語境來,然後學習語境歌,最後剝離出“b、p、m、f”四個聲母來認讀。接着進入指導發音這一環節。指導發音是這一課時的重點。而“b、p”兩個聲母的音小朋友們最容易混淆,我用小紙條擺在口邊發“b、p”兩音,讓學生形象直觀地認識到“b、p”發音時氣流強弱的對比。聲母的發音特點是又輕又短,後來我們又與前面學過的單韻母的發音特點進行比較,學生一下子就認識、領悟到了這一點。同學們在認讀由“b、p、m、f”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時,用拼讀方法拼讀音節,小朋友們掌握得還不錯,但是直呼音節大部分孩子還沒有這個能力,在以後的拼音教學中我們要逐步培養孩子們直呼音節的能力。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節曲折的童話故事,這個故事教育學生: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在教學本課時,我首先確定了以下幾點:

2、文字的意義,只有在學生主動與文字對話的過程中才能產生,在教學時我希望着力讓學生參與有感情朗讀、看圖想像、即興表演、動作模仿等活動,讓他們能從各自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引領學生深入課文,使學生與文字之間建立起和諧的對話關係,使他們由讀文、看圖,進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閱讀境界。

這堂課也體現出許多問題和不足,希望能對以後的教學起到借鑑作用,注重課堂朗讀,但形式不夠豐富,並且教師的示範性還不夠到位。在課堂上分角色、分層次的朗讀比較多,但是相對缺乏集體朗讀,不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可以整合全班進行分角色朗讀。而且作爲低年級學生,教師的朗讀示範性作用也不可忽略,但在課堂上引導有餘、示範不足。沒有什麼比教師親身示範更能讓學生直觀地體驗。

整體感知課文的時候,不能讓學生帶着問題、有目的性地朗讀。這讓學生失去了一個隨文思考的機會。而在朗讀之後再提出疑問,既花時間又會影響課堂效果。

在課堂上,我缺乏“靜待花開”的耐心。這點體現在進行深入的課文分析之時,因爲新課之前的匯入讓學生們感覺很新鮮有趣,而進入課文分析之後,要讓學生從剛纔的熱烈中投入另外一個冷靜思考的氛圍是需要有耐心和信心的,課堂不能永遠熱鬧喧天,安靜地思考才能真正出現有價值的思考結果,而作爲教師不僅僅要給學生積極引導,還要有等待的耐性。

課堂永遠是一個充滿意外,而又總是留有遺憾的地方。教無定法、學無止境。每次的認真總結分析都可以幫助我在教學上更進一步。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一、藉助拼音,自學生字詞:

學生已初步具備認讀生字的能力,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有利於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識字的能力。我是按照這樣的程序讓學生自學生字詞:讓學生藉助拼音,結合觀察字形,初步認讀生字。然後讓學生連詞認讀,展開想象,還可以結合看情境圖,聯繫生活經驗,初步瞭解字義。由於一年級學生辨認字形不夠精細,有些字比較難學,我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鼓勵學生採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指導寫字,筆筆到位:

人教版教材字詞手冊每課都安排了筆順表,可見非常重視漢字的書寫過程。因此,我嚴格要求學生按照筆畫順序來書寫,同時還注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鼓勵他們運用各種方法來識記生字。讓學生看字詞手冊上的筆順表,邊說筆畫名稱邊書寫,然後對關鍵筆畫進行點撥,最後讓學生描紅、臨寫。寫前先唱寫字歌,擺好寫字姿勢。我在巡視過程中適當指點,並給學生寫得好的字畫個小紅星,這對學生起到較大的激勵作用。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鼕鼕讀課文》教學反思:

這節課以備學、交流、提升的教學方式學習,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出發點,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探究、發現,逐漸掌握方法,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獨立識字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在設計這節課時,我力圖改變以往教學中存在的“課堂以教師教爲主”的現象,力爭體現《語文課程標準》中倡導的教學理念。

1.重視讀書,讓學生自讀自悟,從中懂得要善於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幫助他人樹立自信.透過分層次地讀書,可以代替老師枯燥的講解,如:自由讀課文,同桌互讀,美美地讀等。

2交流話題:當鼕鼕讀不下去時,丁丁是怎麼做的?他爲什麼這樣做?先是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儘管小組交流時有的同學說不到點上,紀律有些亂,但我相信隨着我們不斷的要求,不斷地規範,孩子們會不斷的進步的。)

2.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在學習生字環節中,設計“當你遇到不認識的字後怎麼辦?”讓學生自己運用自己喜歡的多種方法識字,如:可請教小夥伴,可藉助拼音朋友。這樣,摒棄了過去老師一人講學生被動聽的現象,培養了學生識字能力,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主體性及創造性。

3.多種遊戲的設計,使得學生能帶着愉悅的心情邊玩邊學,減輕了學生的心裏負擔,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和“我會學”。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每一名學生的參與質量,讓他們動手、動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全過程。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一、尊重學生的差異,相信學生的能力。

上課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服務於學生的差異,讓不同程度的孩子在課堂上都能找到自信,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都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二、多種形式復現生字,多種感官參與活動。

一年級的學生,有意注意雖然在發展,但佔優勢的還是無意注意,注意不穩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受興趣和情緒所支配。學生識記、鞏固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復現。本節課中採用多種形式復現生字,讓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學生的無意注意被充分利用,有意注意也被調動起來。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本學期以來,我對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結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今後工作打算,我有如下感受:

一、考後思考:小學語文的教學和學習對於學生的發展以及其他科目的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小學語文的學習,有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因此,關注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改進:

1、靈活調整學生的座位

低年級學生不同於高年級的學生,他們更加註重課堂的新鮮感,靈活多變、生動有趣、富於趣味的東西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在進行課外活動或者公開課講演時,教師可以改變原有的座位安排,這樣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2、營造良好的師生氛圍

要努力爲學生營造一種融洽的學習氛圍,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耐心細緻地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鼓勵和幫助學習成績不好、基礎較差的同學,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意見,主動徵求學生的看法。

3、廣泛收集課外知識

教材所涵蓋的知識面是相對有限的,教師在講解課文之前應該廣泛蒐集相關的課外知識,將課外知識與教材內容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使學生對課文的領會更加透徹,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自己整理相關課外知識。

4、學習方法多樣化

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在語文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

三、專業不足

1、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注重課本知識的教授,學生對知識缺乏深度的理解。

2、教師與學生缺乏交流,不能全面瞭解每一位學生。

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缺乏溝通與交流,特別是對於成績較差的同學,教師缺乏足夠的瞭解。

3、小學語文教學忽視學生的認知特點,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只是採取教師講解,學生聽取的模式。這種模式完全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的地位。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昨天,我們學校請來了良鄉中心校的楊豔麗老師,她爲我們帶來了一節精彩的低段小學語文的示範課。《小彩筆》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小詩。以小彩筆這一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夥伴爲兒歌材料,本身具有親和性、趣味性和潛在的視覺效果。以“用各種顏色的彩筆描繪美麗校園”爲主線貫穿課文,具有較強的思想教育精神,感情基調是高興喜悅的,誦讀時要注意引導激發學生興趣。透過這節課我的收穫如下:

一、 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愛上讀書

課的伊始,楊老師創設了這樣的談話情境:

1、同學們,這節課老師爲你們帶來了你們的好朋友,(出示小彩筆)看看,什麼呀?你喜歡小彩筆嗎?誰來說說都有什麼顏色呀?

在輕鬆的談話中從學生喜愛的小彩筆引入,讓學生從對小彩筆親近感遷移到對課文的喜歡,興趣一下子就起來了。

2、爲了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楊老師向學生滲透畫畫的順序(表達順序),在朗讀指導後設計了給校園塗色的環,這樣畫的層次、順序在學生的心裏就更加的深刻了,爲學生背誦課文打下基礎,同時,學生的興趣也會被帶動起來。

二、培養習慣,抓細抓實

一年級孩子,尤其是有的沒有上過幼兒園,可以說習慣的培養真要從“0”抓起,你不說的孩子不知道,你說的孩子記不住,真的要不厭其煩的反覆講。其實重要的是認真傾聽這一關很難過。這節課我關注了學生讀書、傾聽、說話、閱讀等習慣。指名站起來讀書時,告訴其他學生要眼睛看、耳朵聽,教師及時作出評價;學生髮言時,引導孩子說完整話,聲音要洪亮;閱讀課外材料時,表面上關注表現好的進行獎勵,其實是給其他學生樹立榜樣,引導孩子用手指着、讀準字音、不會的一定要拼出來、擺好正確的讀書姿勢等。長期關注這些,會對學習很有益處的。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一學期以來,我們一年級2班全體師生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和直接領導下,在各科任老師和家長的積極配合和耐心幫助下;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任務,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對本期教學反思如下如下: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爲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爲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重新課匯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匯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匯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匯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啓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爲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透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爲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爲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爲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爲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各種課外書;透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爲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本學期我雖然盡了自己的責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總覺得還不盡人意,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爲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

第3篇: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在今年,我認真學習了教育局規定的教師必讀十本書,按照學期初制定的教學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改進教學方式。定期做好工作總結,總結教學經驗,把經驗點滴投入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獲得所應掌握的語文知識,使語文學習活動成爲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一、 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學生想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剛開學的二個星期裏,我採用編兒歌、口令等形式,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情趣之中,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講講、說說說,透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 認真備課

一年級新課程的內容多、知識面廣,但又是打基礎和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時候,而學生活潑好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對大量枯燥的練習不感興趣,容易產生厭倦心理,教學中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使學生獲得的知識顯得很零碎,不紮實。所以我總是想方設法帶領學生輕鬆學習,讓學生感覺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嚴格按照教學計劃上課,精心設計教學程序。課前都精心準備,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教學中總是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做遊戲、講故事、猜謎語、開展活動等,讓學生輕鬆快樂地學習知識。還不怕麻煩,製作各種教具,輔助教學,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爲了能更好地立足課堂搞好教學,平時注重自己業務能力的提高,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聽課評課活動,平時利用空餘時間隨時隨地進行教研,開展探討性的交流和反思。

三、 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1)讓孩子快樂識字

識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勵學生讀課外書,並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漢字活學活用,透過學編兒歌、“開火車”、“讓學生當小老師”、“遊戲”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強調孩子用正確的寫字姿勢學寫漢字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也可以體現其文化素養。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爲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範。其次,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臨寫。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我都特別注意。

(3)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讓一年級學生學會讀書,喜歡讀書,將爲他們今後的學語文奠定牢固基礎。 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爲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範讀、教讀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其次,注重自己的示範性。由於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特別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儘可能地爲學生作出很好的示範。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活化課堂,讓學生的情感得到認可,在評價中促進成長。

四、與家長交流,獲取家長的支援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爲了學生更好地發展,我在做好職工作同時,加強和家長的聯繫,探討教育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班的學生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增強了我的信心,相信下學期我們還能取得更大的進步。不過還應該說的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教學上的許多不足。一小部分學生由於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裏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當然,今後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