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15篇

學問君 人氣:9.53K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1

《聰明的烏龜》是一個寓意很強,角色語言比較鮮明的故事。故事中用不同的角色扮演來描述一件事,用鮮明的語言來烘托其中的寓意,教育孩子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活動中,讓小朋友按角色的特點模仿對話。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15篇

本次活動中,在敘述故事這一環節,教者沒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整個故事,這樣孩子在聽的過程中就沒有完全理解故事內容,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不是很濃。如果去誇張的表現故事,用故事的情節去感染孩子,讓孩子注意力集中以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可能效果會比較好。在第二次複述故事中教者只是看圖複述,沒有很好的引導孩子自己去看、去說,如果教師作爲一個引導者來引導孩子去看圖說話,充分的讓孩子去“說、想、看、演”。本次活動的效果應該會更好些。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2

區域活動前,我先講清楚活動的要求與規則,保證區域遊戲時,孩子們有良好的遊戲常規。另外,我適當地介入了兩個熱門區域。調配了幾個平時由於速度比較慢,而導致一直玩不到自己想玩的區域的孩子,進了建構區和娃娃家。然後讓孩子們自主選擇區域進行遊戲,而自己則是在一旁巡迴指導。

班裏的孩子,區域的常規還是不錯的:圖書區一名幼兒在翻閱書本,顯得比較孤單。(於是我過去,讓他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書,給他講了一個小故事);娃娃家裏的孩子們玩得很開心,但是自顧自玩,缺乏合作性。(我看見一個孩子在玩小熊,一個孩子在玩小醫院的器材。於是,讓他們一起給小熊看病,自然而然,他們就玩到了一起);建構區有着同樣的問題,有一個孩子在玩雪花片,有兩個孩子在玩積木,但是他們並沒有交流(策略:孩子們,你們會不會搭房子啊?他們齊聲都說會。那你們都搭房子給我看看,我們比比誰的最漂亮好嗎?聽完之後,他們點頭,一起搭起了房子);美工區的孩子們,都選擇了橡皮泥來遊戲,恰好本次區域活動,我要重點指導的就是彩泥捏捏。(策略:指導幼兒學習泥塑麻花來練習搓的動作、泥塑餃子來練習捏的動作、泥塑糖葫蘆來練習揉的動作,透過泥塑小點心,讓幼兒感受玩橡皮泥的樂趣);生活區的孩子在舀彈珠和串項鍊,他們把做好的項鍊還送給了我;益智區的孩子在玩拼圖、平衡積木和萬花筒,我引導他們材料掉下了即時撿起來;數學區的孩子,排序遊戲操作地很認真,而且都正確。

區域活動結束後,孩子們都能自己整理好材料,放到原處。但整體看下來,還是發現孩子們在區域活動中,常規雖好,活動也是井然有序,但是缺乏同伴合作性。所以,教師在這時,要及時調配和介入,促進孩子之間的交往和合作;另外,爲了使區域活動更加具有情境性,充滿角色的活動。可以引導每個區域的孩子都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進行遊戲:如建構區可以是扮演工人一起造房子;生活館可以扮演媽媽們一起扣鈕釦,插花;美工區可以扮演廚師一起做點心等等。讓孩子們在多元化的角色裏,盡情地發散思維和想象力;教師也可以爲了讓孩子們更加進入狀態,自己也成爲角色中的一員。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3

本課的活動目標是在讓小朋友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會講故事,知道大人對我們很重要。在活動過程中,我首先爲小朋友們介紹一個生氣的小朋友——阿貴,他爲什麼不高心呢?由此引起小朋友的注意,使幼兒能有較高的興趣,跟老師一起聽聽這個故事,在導課部分充分調動了小朋友的積極性,使幼兒注意傾聽。

聽完故事後,引導小朋友說出,阿貴爲什麼會希望這個世界上沒有大人呢?他的願望是在哪裏實現的?在夢境中阿貴在沒有大人的世界裏遇到了什麼困難?在此部分透過提問的方式使幼兒充分理解故事。能夠大膽來表述故事,進行自由的交流,鍛鍊了小朋友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交流能力。在練習鞏固的環節,讓小朋友們對阿貴所遇到的困難按順序進一步進行表述,在這裏進行這樣的處理是爲了讓小朋友更好的理解故事,訓練小朋友們表達事物的條理性,讓小朋友們進一步理解大人在對自己的重要性。

在授課過程中,沒能更好地、全面地使訓練幼兒的表達能力,如果在此活動中將此部分進一步深化、擴大,幼兒的能力將得到更好的培養。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4

在語言《分房子》活動中,結尾部分我設計了語言遊戲“接龍”,讓孩子在孩子的提問要求下嘗試接答結果,“因爲天氣太熱”(所以我要洗澡,所以我出汗了,所以要開空調……)“因爲我愛吃蔬菜”(所以我的身體好,所以我長得高,所以……)

結尾部分的設計,將故事教學與孩子們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繫,這樣有助於幼兒更好的掌握“因爲……所以……”的句式。“因爲……所以……”是一個因果關係的短語,將這個短語的學習運用在語言遊戲中,比較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有效地調動孩子們的情緒,爲幼兒正確使用短語“因爲……所以………”作了鋪墊。讓幼兒能主動學習,敢於嘗試思索,說出不同的答案,較好的體現了幼兒的嘗試精神,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5

活動實錄片段: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有家嗎?

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有

老師:那你們知道小鳥、蜜蜂、小魚、有家嗎?

幼1說:我看到過小鳥的家,小鳥的家在樹上。

幼2搶着說:我家牆上的瓦縫裏也有鳥窩。

幼3說:小河是小魚的家。

幼4說:小河是烏龜、蝦還有螃蟹的家。

幼5說:花兒是蝴蝶和蜜蜂的家。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提問談話法、討論法,並用肢體表現模仿小鳥飛、蜜蜂飛、蜻蜓飛,使幼兒在寬鬆愉快的語言交往環境下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透過直觀教學法結合多次欣賞,使幼兒更好的掌握詩歌的內容;透過談話法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的優美語句,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透過討論法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力和思維力,更好的體會詩歌的意境,爲仿編詩歌打下了很好的鋪墊。根據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教學原則,透過小鳥的家、蜜蜂的家、魚兒的家、蜻蜓的家,讓幼兒聽聽看看講講做做,引導幼兒仿編詩歌,達到了教學目的。

不足之處: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時,應多多讓幼兒去感受去體會,教師應多引導、多提示、多模仿,深深的去體會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在仿編詩歌時,大多數幼兒都能理解,但作爲教師應兼顧到個體差異,多關心、多幫助、多鍛鍊那些口語表達能力差的幼兒。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6

活動目標:

1. 能感受散文中太陽“調皮”的表現。

2.體會散文的幽默、詼諧意味。

活動準備:

1、掛圖。

2、太陽頭飾,紅色圓形紙板若干(同幼兒臉大小),自制烏雲圖片一張(同臉大小)。

3、故事磁帶。

4、活動前帶領幼兒感受太陽升起、落山的方位變化。

活動過程:

1.欣賞圖片。

——這些圖片講了些什麼事情?

——幼兒獨自閱讀幼兒活動材料,看後可小聲討論。

——你看到了什麼?

——太陽在幹什麼

——這個太陽和我們平時看到的太陽有什麼不同? (幫助幼兒理解:調皮)

2.欣賞散

——散文裏講了誰的事情

——聽了散文後你心裏有什麼感覺

3.再次欣賞散文。

——散文的題目是什麼?爲什麼要說它是個調皮的太陽?

——你有什麼聽不懂的地方嗎?

4.遊戲:調皮的太陽。

——幼兒分成五組,在五個不同的地方站好,分別扮演小朋友、莊稼、蘋果、草莓、小朋友、雨點兒。

——跟着錄音,幼兒與教師一起遊戲。教師扮太陽,跟着散文的情節發展,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反思:

中班後期幼兒已經能夠完全欣賞理解短小的散文詩的涵義和意境。在看到幼兒對欣賞活動充滿興趣的時候,我覺得,停留在讓幼兒感受意境,創編幾句還是不夠的,還可以進行第二次欣賞教學活動,教幼兒朗讀詩歌及再次創編。因爲幼兒對詩歌已經產生興趣了,他們愛聽,想念,教師就可以在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基礎上熟記詩歌內容,並學會有表情地朗誦,更是對散文詩意境的深入。同時,教學時,除了讓幼兒說一說外,還可以啓發模仿,並把幼兒模仿的詩句編成一篇散文詩。並可用身體動作表演,體驗調皮的情緒。我想用不同藝術形式的同構活動,會讓幼兒在欣賞活動中多一份真切的感受。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7

“來,妹妹,你看這邊就是我們的園長室”,“小弟弟,這裏是哥哥姐姐的教室哦!”伴隨着一陣陣熱情的介紹聲,走入我們眼簾的是我們大一班和小一班的孩子們。原來正在開展的是《大手牽小手》的活動,活動中主要是讓孩子們懂得自己長大了,應該學會關心和照顧弟弟妹妹。還要以熱情大方的小主人態度帶領弟弟妹妹參觀我們的幼兒園,並進行簡單的介紹。

一開始的討論“怎樣做哥哥姐姐”,孩子們就各抒己見,訴說着自己的想法(教他們拍皮球,幫助他們穿衣服,讓哭的小朋友不要哭等等),然後我設定了問題“如果弟弟妹妹在哭鬧怎麼辦?”、“弟弟妹妹在搶玩具你怎麼辦?”、“弟弟妹妹不聽話你的話亂跑怎麼辦?”,小朋友相互討論,開動腦筋,想出了很多的辦法(給他們吃糖,帶他們去玩大型玩具,給他們講故事、唱歌等)。我覺得在這兩個環節中,充分發揮了孩子的自主性,由我拋設問題,幼兒透過討論,訴說的過程,從而大家相互瞭解各種方法,同時也爲下個實踐活動作好了一個鋪墊。

在實踐活動這一環節中,由我們班的孩子帶領小一班的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這也是我們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一開始小班的一些小朋友還有些陌生,不肯和哥哥姐姐拉手,當在一起以遊戲形式火車出發的時候,孩子們都開心地融入進來了。在參觀中,我們班絕大多數孩子都能主動向弟弟妹妹介紹幼兒園的各個地方,但也有幾位小朋友就光顧着拉手了,沒有主動地介紹,當我發現這一情況後,馬上進行了引導,使每位孩子都能成爲活動的小主人,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力。一路的參觀和介紹,聽到園內老師的不少讚美話語,這也說明大班的孩子確實懂事了很多,能力相對而言也強多了。不斷成長中的他們,在感受着,收穫着,作爲看着他們不斷成長的我們,每當孩子有點滴進步的時候,都會讓我們心裏激動不已。本次活動的時間稍微有點長了,最後我臨時加了小朋友們和弟弟妹妹合影的環節,孩子們經過手拉手後都熟悉了不少,當相機“咔嚓”聲響起的時候,留下的是我們最幸福的笑。

活動結束後,我也在思考着,其實像這種《大手牽小手》的活動蘊含着豐富的教育價值,它能有效地彌補獨生子女缺乏與不同年齡兒童交往的機會,幫助他們學習社會交往的技能,以此培養了他們關愛他人的情感。活動中,孩子們也在感受着自己在成長中的喜悅,體驗着作爲大班哥哥姐姐的那種自豪,像這樣的活動真好。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8

繪畫對幼兒來講是一種遊戲、娛樂,也是表達自己思想情緒的一種方式。每一位幼兒的`頭腦中都有許多美麗的圖畫,每一位幼兒都有描繪美麗圖畫的潛能。繪畫是一種運用線條、造型、色彩等手段,透過細緻的觀察與豐富的聯想想象進行再創造的藝術形式。

美術活動《小刺蝟》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幼兒有控制地畫封閉的半圓、圓和能均勻的塗色,如果地畫橫線和豎線會不夠有趣,於是,我設計了謎語給幼兒來猜。活動開始幼兒透過猜謎來認識小刺蝟,知道小刺蝟的特徵。根據幼兒所說的來畫小刺蝟,使幼兒參與到其中,整個講解的過程是有趣豐富的,還讓孩子用手跟着我來畫小刺蝟,加深了幼兒對小刺蝟的印象。

在幼兒作畫的過程中,大部分幼兒能大膽、獨立地進行繪畫,但還有小部分的幼兒的能力較弱不會畫,一直不敢落筆,我就對他們進行了小小的幫助。畫好了小刺蝟的框架就是給小刺蝟穿漂亮的衣服了,這是發揮幼兒想象力的時刻,很多幼兒都將小刺蝟畫的美美的。最後是裝飾我們的小刺蝟,幼兒在小刺蝟的身上畫了很多小果子,是小刺蝟看起來更加的生動。

看到幼兒的作品,雖然畫的不是很精美,但這是孩子最真實的反應,我們教師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欣賞他們的作品,更最要的是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更好的瞭解幼兒需要什麼,什麼還是不夠的,引導幼兒不斷髮展進步。

對於那些不敢下手的幼兒,我有些着急,不應該幫他們,應該鼓勵他們慢慢的自己動手來畫,不然他們就不會進步,只會停留在塗色的階段,所以還是要他們自己去嘗試,自己去感受,養成愛動筆的習慣。

小班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探索的慾望很強,常常有一些不合常規的現象發生。如果教師能稍加註意,給予關注,就能有目的地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變爲我們可利用的教材,真正讓幼兒成爲活動的主人。美術課是我比較喜歡的活動課之一,雖然要上一節小班的美術課老師所要準備的工作很多,還要給孩子發作畫工具,事後還要給粗心的頑皮的孩子整理作畫工具等等,但是我總能在活動中感受到孩子幼稚畫筆中所散發出的奇特想法。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9

在《長大了》活動中,當活動進行到仿編兒歌內容時出現了讓我覺得比較棘手的問題,幼兒在仿編兒歌時總是轉不過彎來,總是圍繞自己說,思維受到了限制,而聯想不到自己的東西也會變長變短。我想了想可能是我的引導上出了偏差吧,因爲剛開始我只是口頭上簡單地解釋和引導了一下,似乎有點高估了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之後我便用食物和動作進行引導,這時纔有一部分孩子反應過來。

從這裏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啓發孩子的思維必須藉助具體事物來進行,採用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表象。同時要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幼兒透過視覺觸覺等來認識事物,描述事物。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10

我們在進行主題活動《春天來了》的過程中,很多孩子表現出對春天發生的自然現象很感興趣,但是圖片和老師的講解已經不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和興趣了,於是在設計這個教案時,我就注意到這幾天的天氣,一直是以晴好的天爲主,所以我就設想了在室外上這個活動。開始上課時,我就很神祕地對孩子們說:“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外面上課,你們想不想去?”安排孩子在草坪陰涼的地方坐好以後,我就引導孩子說“你們擡頭看看,春天的天氣好嗎?”孩子們都說“好”,我套用歌曲的歌詞第一句話“春天天氣真好”引導孩子說話,我說“公園真好看,你看到公園裏哪裏好看?”引導幼兒說出“花兒都開了,楊柳樹枝對着我們彎彎腰”。同樣的方法我又引導孩子們說出第二段的歌詞“蝴蝶姑娘飛來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接着我就對孩子們說“春天真好,老師把剛纔你們說的話,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我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後,問“孩子們歌曲裏你聽到了有什麼?”當唱第二遍時就請孩子們跟着老師輕輕的唱,這時我用很慢的速度再請孩子一起輕輕的唱,同時請孩子們跟我做簡單的動作,邊唱邊做。最後我就請配班老師放歌曲《春天》的錄音磁帶,我就領着孩子們一邊圍着草坪學蝴蝶飛,一邊唱。不知不覺中一節課就在我和孩子說說唱唱做做中結束了。由此次活動後我發現:

(1)充分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活動開始,就請幼兒去戶外有陽光有樹蔭的地方,使得孩子對這個活動很期待。透過老師的提問和引導,孩子們會很欣喜的看到,原來歌曲中的內容竟然是平常看到的東西,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而且活動積極性也提高了,不是一節普通的音樂課所能達到的效果。而教師的作用也不再是簡單的教授知識的人,而是孩子們的玩伴,就在旁邊適當引導,把孩子說的話整理一下,然後編成完整的歌曲。

(2)創設良好的環境,讓幼兒邊玩邊學。藍天白雲,紅花綠草,暖暖的陽光使孩子沉靜在大自然的和諧中,身心可以放鬆。老師改變以往的教育者的身份以同伴出現在孩子面前。時而用神祕的聲音,時而用歡快的聲音吸引着孩子。給孩子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沒有顧慮的邊做邊唱,不怕說錯,不怕唱錯,能開心地跟着老師唱起來做起來就已經達到教學目的了。

(3)選擇合適的環境很重要。

到戶外上音樂課對於我們託班的孩子來說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的,雖然大部分的孩子能夠做到有始有終上完課,但是一小部分的孩子容易出現自由走動渙散的現象,所以除了要請配班老師做好配班工作外,場地的選擇也很重要,要避免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人和物出現,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11

語言活動中學習材料的選擇是第一關鍵——《耷拉耳朵的小兔》也是選材於幼兒畫報,來源於幼兒中間。我用電腦放大情節,根據目標需要改編並製作了部分情節,色彩明快,動作表情明顯,直接刺激幼兒的感官。一出示這樣的圖書孩子們立即有了興趣,也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氣氛。《耷拉耳朵的小兔》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而且大班孩子在交往中會出現被嘲笑時和生氣時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他們在故事中會找到相同的感受,我想這樣的選材有利於清楚地表達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激發孩子的表現力。

有了適宜的材料以後,我感覺提問的技巧是展開幼兒想象力,引導幼兒觀察,充分表達自己的第二個關鍵。每一個畫面我都抓住了關鍵點去提問,每一幅圖都讓孩子學會怎樣觀察,“世界上有很多的兔子,有胖的、瘦的還有---但他們都有一對豎着的耳朵,看這隻小兔有什麼不一樣的呢?”孩子們很快將注意力集中到所出示的小兔子身上,發現小兔的耳朵不一樣。我覺得開放性的問題會讓孩子們更仔細地觀察、思考、再表達,所以每一幅圖片我都不會給孩子直接地講述,讓孩子自己猜測下一個情節,“你們看小夥伴們見到這隻特別的兔子會怎麼說?”“它是怎麼對待小兔子的?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小兔子心情是什麼樣的,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小兔子非常難過一心想把耳朵豎起來,怎麼辦呢?你快來想一想。”老師最後再引導孩子簡單地整理或鞏固幼兒的回答,達到分享的目的,我也發現孩子們由只能續編結尾的能力發展到猜測高潮以至於續編開始部分。《耷拉耳朵的小兔》使孩子們沉浸在續編的快樂中。孩子們爲幫小兔子把耳朵豎起來及怎樣救小兔子想出了十餘種辦法,在這次創編中我沒有把孩子想象的整個畫面畫出來,因爲在以前的創編中這種方法雖然直觀但耗費時間太長,使注意力差的孩子精神渙散,因此我用簡單的圖譜來表示,孩子們一看就知道是什麼,如:用繩子幫忙,用曲線表示,請大象則畫出他長長的鼻子,用老虎的尾巴則畫一個粗粗的尾巴。對孩子來說我想這是一個肯定,既肯定了孩子們的想法又豐富了幼兒對續編想象的理解,他也記錄了我們班不同孩子們的語言表達及想象水平,爲後面的繪畫結尾及製作成完整的圖書提供了依據。

在創編結尾小兔看病的過程中,孩子們猜測小兔肯定有病,這是醫生的話需要老師點明中心“小兔沒有病,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隻耳朵。”,這種間接地講道理,讓孩子心理更容易接受,所以後面的討論更結合了實際生活中的感受,“如果小朋友有了錯你會怎麼辦?如果你遭到了嘲笑,你生氣了怎麼辦?你遇到了小兔這樣的困難怎麼辦?”這裏融入社會性領域的問題,既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又解決了孩子們的情緒和心理問題。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12

在《歌聲與微笑》活動中,我創設情境,讓孩子們在音樂聲中互送微笑,大部分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相互贈送着微笑。有小朋友說:“我把微笑送給你讓你快樂!”還有個特別善於交往的孩子找到了聽課老師,微笑着說:“老師我喜歡你,祝你快樂!”一個小女孩走到一位老師的身邊,微笑着說:“老師,你教我唱歌比賽得了三等獎,所以我要把微笑送給你。”……

從此次活動中可以發現:情感交流有利於進一步豐富孩子們的生活經驗,音樂又能給人快樂和一種美的享受。讓孩子們在優美、富有節奏的《歌聲與微笑》的音樂聲中互送微笑,體現了“情感與音樂”的交融,使活動在輕鬆、愉快、溫馨、和諧的氛圍中進行,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讓孩子們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了微笑的美好和所蘊涵的力量。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13

《城裏老鼠和鄉村老鼠》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語言活動,它透過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城裏老鼠去鄉下做客與鄉下老鼠去城裏做客時所引起的一系列有趣的事,引領孩子們去了解另一環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

爲了有效開展這次活動,課前我不但自己收集許多有關城市和鄉村的圖片、照片,還讓孩子收集儘可能多的有關城市和鄉村的圖片、照片並帶到幼兒園,同時還要求孩子利用雙休日和家長一起有意識地觀察瞭解城市和鄉下的不同,積累一些經驗。活動的開始,先讓小朋友一起在投影儀上欣賞這些畫面,聆聽小朋友的介紹,然後老師提問:“你們都看到了什麼啊?給你什麼感覺呢?”在此基礎上,大家對城市和鄉村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在活動中,我和小朋友圍繞“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喜歡到城裏生活呢?還是喜歡到鄉下生活?透過辯論會的形式進行討論,鼓勵幼兒大膽闡述自己的意見。孩子的精彩回答讓我讚歎不已,感觸很深。我深深喜歡這些孩子們。

其實,城裏和鄉下都有自己最美的地方,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都爲自己的家鄉感到驕傲,孩子們都說了自己喜歡城市和鄉村的理由,相信只要是適合我們自己的都是最好的。現在我們的城市和鄉下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和變化。農村的生活條件也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特別是我們居住的地方,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活動中孩子勇敢的辯論是整個活動的亮點。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14

鏡頭一:

小班的李老師來我們班有事,她看見了小祥,很喜歡地拍拍他,小祥也有禮貌的喊:“李……老師好。”李老師笑起來,也學小祥的樣子說:“小……祥好。”小祥的臉刷的紅了起來,滿臉難過的樣子。

鏡頭二:

大家都在教室裏開心地玩遊戲,同時自然地大聲念兒歌,曉祥也跟着大家齊聲說:“小白兔去插花,路上遇見小青蛙……”

分析和措施:

小祥是我們班有口吃的小朋友,爲了糾正他的這一毛病,我有針對性地採取了一些教育措施李老師的模仿給了曉祥一個打擊,我們應該建立尊重幼兒、信任幼兒的信念,杜絕嘲笑、模仿等類似的情景再次發生。

兒歌的節奏較慢,他念起來一點也不打頓,表情很自然,但他發現我在注意他時,立刻顯得十分不安,嘴巴也不動了,等到我轉過頭暗中觀察他時,發現他已恢復了原來的樣子,正起勁地念兒歌,可以肯定地說小祥的口吃跟生理因素無關,完全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所以在以後糾正孩子口吃活動中,必須注意到以下幾點:

1.要多給他一些表揚與鼓勵,逐漸增強他的的自信心。幫助他消防心理上那些不怕說的念頭。

2.孩子說不好的時候不要批評、責備。就當什麼也沒有發生,建立一種自然輕鬆的心理環境。

3.父母與孩子、老師與孩子建立一種平等的關係。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15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講到: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本週的主題內容是《小問號》,由於幼兒年齡小,知識經驗不是很豐富,因此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發動家長資源,我向家長介紹了這一活動的重要意義,得到了他們的支援和配合,他們爲孩子們買了各種書籍、磁帶、vcd,內容有:謎語、腦筋急轉彎、十萬個爲什麼、藍貓淘氣三千問等,和孩子一起看或向孩子介紹各種知識,充實孩子的大腦。每天回家我都要求幼兒重點了解2——3個小問題,能說題目,也知道答案,這樣就具備了來當小問號的基本條件。

《綱要》中所說的發展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一個環境,也就是我們老師要爲幼兒創設一個施展才能的舞臺,所以,我們在主題區域內收集了幼兒的各種問題,請幼兒用繪畫的形式展示在區域內,並請幼兒來爭當小問號,“鱷魚爲什麼會流眼淚?”“蜈蚣有幾條腿?”“誰肚子最大?”“什麼房不能住?”五花八門的題目從孩子們的筆中畫出,“我會的!”“我知道!”,每個孩子都表現得那麼積極,小問號站在區域內是那麼神氣,孩子們在這個舞臺裏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讓知識在上空飛揚,在心頭回蕩!讓想說、敢說、喜歡說的種子在他們心間萌芽!

在幼兒學習活動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加以解決。如:在開展“小問號”主題活動中,出現了“磁鐵能吸住哪些物體?”“哪些物體能浮出睡眠等問題,這時我提供了各種操作材料,先讓幼兒透過合作學習的形式,互相操作、交流自己的實驗結果,並用記錄的方式展示在調查區,在幼兒商量、討論、交流的同時,我適時地鼓勵每個孩子都來說出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想法和見解。在此同時,又要引導幼兒學習傾聽同伴的想法、分享別人的方法。從而來更深入地瞭解他人對一個問題的不同理解,這樣有利於擺脫自我中心的思維傾向,讓孩子覺得大家一起想出來的方法有可能是最好的。

孩子們透過合作進行學習,彼此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既充滿溫情和友愛,又充滿了互助和競賽。活動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也樂意傾聽他人的意見。孩子們在一起合作融洽,學習就變得更加愉快。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孩子們在合作中學會了溝通、互助、分享。既能夠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賞他人,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與欣賞。所以,合作學習不僅能有效地調動所有參與者的積極投入,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而且能激發每個人高度的求異思維。這種合作的意識和品質對孩子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發展具有很深遠的意義。

這次活動中,教師的角色更多是觀察者,支援者。由於具體的內容的選擇是源於幼兒的興趣,因而是與幼兒的發展水平相符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更需要透過觀察,把握幼兒的最近發展區,並透過適當的介入、引導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要想最大限度地發揮主題活動的效益。家長及社區資源是極爲重要的,家長的知識、資訊的多元化成爲幼兒,甚至是教師的最佳輔導老師。社區資源的豐富性,也成爲主題活動的深入提供了更爲廣闊的空間。但值得注意的是爲了獲得最積極的配合與協助,幼兒園與家長,幼兒園與社區的溝通是非常關鍵的。在活動過程,我們並不強調幼兒對某些特定知識技能的習得,而是將知識與概念隱含於幼兒樂於參與的情境中,引導幼兒在情境中探索與實踐,主動地習得知識和技能。幼兒不僅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習,而且也是在自己的興趣下組織自己探索的學習。

對於集體中的每位幼兒在主題實施過程中,他們都是活動的主人,都是參與者、設計者、收益者。透過實踐,我們感到主題活動以分組教學的組織形式,有利於教師的觀察與指導,更利於幼兒的參與與實踐,大大提高了師幼互動的質量,讓每位幼兒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獲得成功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