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放假>

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

學問君 人氣:1.68W

端午節祭祀先祖,其實是後人賦予的內容。古人對端午其實有種種說法。按《齊諧記》說法,因爲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糉子這種形色。因爲蛟龍怕楝葉、綠絲。而李時珍《本草綱目》卻說:“糉,俗作糉。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葉心之形,故曰糉,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爲節物,相隗送,或言爲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因李時珍此種說法,故聞一多有 “端午爲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之說。

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

關於糉子最早的記載是1600年前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雲:“仲夏端午,烹鶩角黍。”200年後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於是以訛傳訛,相沿成俗。可見人們對忠義之士感情之彌篤了。 糉子並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說法很多。最讓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說,就是50萬年前發明用火熟食時,爲了適口,用樹葉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後剝葉而食,這雖不叫糉子,卻已有糉子的雛形。經過40萬年的春秋更迭,進入石烹時代,先人們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煨煮用植物葉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這就像糉子。 糉子的出現如本文開頭所說,但一說用於祭祖;又說爲了紀念屈原殉難,兩說都有道理。

如今的糉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著名的有桂圓糉、肉糉、水晶糉、蓮蓉糉、蜜餞糉、板栗糉、辣糉、酸菜糉、火腿糉、鹹蛋糉等。

歷史上關於糉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糉”字本作“糉”,《說文新附●米部》謂“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說文解字·冬部》:“葼,斂足也。”意爲鳥飛時收斂腿爪。《集韻●送韻》:“糉,角黍也。或作糉。”糉子又名“角黍”,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注云: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四仲爲方伯。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同 “鴨”),春孚雛,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糉”。明清以後,糉子多用糯米制作,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糉子了。

糉子是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爲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爲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糉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糉子才成爲端午的應節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