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通用6篇)

學問君 人氣:1.34W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類型。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通用6篇)

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1

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爲重大國家戰略,國家規劃將京津冀城市羣定位爲世界級城市羣,爲大廠縣新型城鎮化建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如何搶抓機遇,調整優化城市佈局和空間結構,依託北京城市副中心,統籌謀劃大廠縣新型城鎮化建設成爲具有戰略意義的一個重要課題。爲此,大廠縣委農工部組成調研組,深入基層,採取走訪座談、實地考察等形式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我縣城鎮建設基本情況

縣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大廠縣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設重大機遇,按照京東新城、幸福大廠的總體定位,以文化產業、全域旅遊爲兩大抓手,以“五城同建”爲標準,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後花園,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截至2016年底,我縣戶籍人口13.07萬人,常住人口達到26.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1.13%,高於全市平均水平4.33個百分點。

(一)城鄉規劃體系逐步完善。對接通州新城規劃,編制完成了《大廠回族自治縣城鄉總體規劃》,以及《中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縣域水系及綠地系統專項規劃》等城市總規、控規和各類專項規劃6大類60餘項,形成了較爲完善的規劃體系,成爲全省規劃最爲完善的縣域之一,爲與北京通州區的“三統一”政策實施奠定了基礎。

(二)基礎設施承載力明顯提高。近年來,大廠縣投入鉅額資金進行供熱系統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建設等重點工程,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兩所污水處理廠和兩所供水廠,啓動建設城南污水處理廠、潮白河污水處理廠、城南污水管網建設一期工程,全縣污水處理率達到85%;新建110千伏變電站3所,配套完成10千伏線路130公里,啓動實施10千伏進村工程,供電可靠率完成近100%;順利建成縣城西部天然氣門站,縣域內形成環狀爲主、環支結合的管網結構體系;完成三熱遷擴建一期和四熱擴建工程,啓動一、二熱併網工程,集中供暖覆蓋居民戶數不斷增加。

(三)對接京津工作進展迅速。爲大力推進城鎮建設,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大廠縣把交通一體化作爲先行領域,對接北京、力促與北京互通相融。全縣完成各等級公路大修、新建及改造200餘公里,完成大修、改建縣鄉村級公路191公里,新增城鎮道路41公里,由城市主幹道、周邊次幹道和內部微循環道路組成的縣域路網體系逐步形成,潮白新城等重點功能區內部主次幹道網基本形成。密涿高速大廠段實現通車,京唐鐵路(大廠段)前期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增設了大廠至北京地鐵潞城站、大郊亭站2條快速公交專線,謀劃建設縣內旅遊軌道交通,進一步實現與北京的便捷互通。

(四)城市品位日益提升。建成民族宮、伊鄉森林公園等一批重點工程,縣城五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順利完成,影視創意產業園、微軟遊戲創新中心等文創產業高起點起步。高標準編制水網水系規劃和水網通航規劃,完成引潮濟鮑和主幹渠清淤擴挖等工程,同步實施沿岸美化綠化,並沿河打造濱河景觀帶,建設若干景觀節點,啓動溼地公園建設,實施了潮白河上游生態補水工程,提升了城市品位。

(五)民生工程取得新成就。在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大廠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以人爲本,將民生工程放在首位,不斷將“惠民實事工程”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上推進,辦成了一大批羣衆期盼的好事實事。民生保障達12類20項,保持全省領先水平。教育領域完成了全縣域教育佈局和升級改造,形成了以基礎教育爲主、幼兒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共同發展的教育體系。衛生領域全面改革,完成了一大批醫療設施建設,形成覆蓋縣、鎮、村三級醫療保障體系,基本滿足人民健康需求。

二、我縣推進新型城鎮化現存優勢

科學有序地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既要準確地把握上級政策,更要深入分析大廠縣面臨的形勢,找準自身的優勢,以明確發展方向和着力點。綜合分析大廠縣區位優勢、經濟基礎和城鎮建設現狀,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的長遠趨勢,大廠縣推進新型城鎮化三大優勢:

第一,推動新型城鎮化我們有較好的基礎。大廠縣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鎮化率較高,“一心、三片”(一心是指縣域綠心,三片指中心城區、夏墊、潮白三大城鎮片區)的城鎮空間形態已基本形成,城市發展空間廣闊。2016年,大廠縣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2.2億元,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71萬元,居於全市領先水平,爲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了較好的經濟基礎。目前,大廠縣已建成一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三個省級園區,園區經濟總量佔全縣的70%以上,財政貢獻佔全縣的85%以上,強大的園區經濟是持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產業支撐。

第二,推動新型城鎮化我們有難得的機遇。目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上升爲國家戰略,《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將京津冀城市羣定位爲世界級城市羣,北三縣統籌發展正在有力推進。大廠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最前沿,位於京津冀城市羣核心區內,城鎮化發展面臨一系列重大機遇,可以說大勢所趨、正逢其時。我們要依託優越的區位優勢,主動融入京津冀區域發展大局,借勢發展,在構建功能互補,宜居宜業的世界級城市羣中實現更好發展。

第三,推動新型城鎮化我們有良好的借鑑。近幾年來,國家發改委爲推進新型城鎮化陸續推出了一批成功典型,我們要充分借鑑先進地區城鎮化發展模式,工作經驗,借勢京津,定位首都後花園,走出一條符合大廠縣情的城鎮協調發展、城鄉一體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三、我縣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建議

(一)要堅持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格局下,依託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統籌謀劃我縣新型城鎮化

一是與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銜接應錯位發展,避免同質化。“承接合作”是河北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明確定位和重要任務,其主要涉及到產業轉型升級、商貿物流、環保和生態涵養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我們要抓住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分工和產業調整機遇,加強園區建設,做強轉型升級載體。繼續完善規劃體系,重點發展園區經濟,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羣,加快創新驅動強縣建設,引領縣域經濟騰飛。要按照錯位發展的模式,與北京產業互動、協調發展。要緊緊依託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發展高端現代服務業,瞄準北京大型骨幹企業的產業轉移機遇,重點發展中試基地、高端製造物流基地;挖掘自身自然和人文景觀,融合京都文化,建設京東健康療養基地、旅遊休閒會館,支援玫瑰農莊、熱代萬果園等旅遊項目建設,打造服務型經濟;培育壯大影視創意產業園、微軟遊戲創新中心等文創產業,培育動漫以及衍生品製造,形成文化與產業雙核驅動。

二是要主動接受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輻射,主要是人才和產業。我們應清楚的認識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大廠縣的關係是核心與外圍、中心與腹地的一體化的關係。也就是說,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大廠縣將是人流、物流、資訊流和通勤密集的區域功能綜合體,因此,我們要緊緊抓住這一優勢,一方面,主動接收北京的人口轉移,特別是科研院校、高新技術人才、白領等人員,把城市轉移運作起來,另一方面,吸引北京科技創新成果在大廠孵化轉化,努力把大廠打造成爲北京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和推廣基地。

(二)要堅持走中心城鎮羣建設的路子,助推城鄉一體化

未來一個時期是大廠縣進入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社會經濟重要發展時期。一方面,城鎮空間不斷向外拓展,另一方面,產業結構亟待優化調整,一些影響未來發展的重要地段和空間需要得到較好的管控。城鎮與鄉村緊密相連,城鄉空間的發展應該充分落實“一體化”的思想,集約利用土地和各類資源,形成高效合理的空間結構。爲此,加快大廠縣新型城鎮化,應加大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力度,從各地的成功模式看,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高水平中心城鎮羣有利於推進城鎮化的進程。如崑山市千燈鎮、嘉善姚莊鎮均是加大中心小城鎮建設實現農民向社區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土地向大戶集中的目標,大廠縣也要善於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積極探索中心城鎮改革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新途徑,強化提升中心城鎮羣的集聚輻射功能,推進中心城鎮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領域建設取得新成效。特別是要抓住廊坊市創建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的良好契機,突出區域特色,持續推進城市新區的開發建設,促進產業功能、居住功能、服務功能的融合發展,不斷提升縣城新城、潮白新城、夏墊新城三大城鎮片區的現代化水平和綜合承載力,最大限度發揮中心鎮羣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同時,與中心城鎮羣規劃建設相銜接,要有計劃地推進新型社區和美麗鄉村建設,使之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三)要堅持把特色小鎮建設作爲當前破題開路的主要抓手,加快新型城鎮化的步伐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鮮明、產城融合、充滿魅力的小城鎮。特色小鎮建設被認爲是推進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我們要借鑑江浙等省特色小鎮建設成功經驗,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開發模式,並按照PPP項目操作流程規範有序推動實施。要以全力打造清真食品國際小鎮、影視小鎮、出版傳媒融合發展小鎮、中國戲劇小鎮、夏墊非遺古鎮、陳府創意田園小鎮等六個特色小鎮爲契機,重點發展清真食品、數字傳媒、文化創意、影視產業服務、遊戲動漫、科技休閒農業等核心產業,將特色小鎮打造成爲大廠縣經濟增長新高地、產業升級新載體、要素集聚新平臺、振興發展新動力,以特色小鎮建設進一步推動新型城鎮化。

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2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工業化的強大引擎和載體。我縣近年來牢牢把握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羅霄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等重大歷史機遇,深化我縣新型城鎮化改革,千方百計把城鎮的綜合競爭力做強,科學合理地把城鎮規模做大,堅持不懈地把城鎮功能做全,精心細緻地把城鎮環境做美。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工作安排,我局組織專題調研組透過實際調查、查閱文獻、數據統計等方式,進一步摸清了我縣城鎮化的現狀,梳理了存在的主要問題,並形成專題調研報告如下。

一、當前現狀

我縣現有人口32萬人,城鎮人口15.11萬人(其中,縣城人口8.76萬人),轄7鎮8鄉。近年來,縣城區規模不斷擴大,建成區面積達10.04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45%,城鎮的聚焦、輻射、帶動功能顯著增強,城鎮化水平大幅提高。

1、規劃體系不斷健全。隨着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推進,我縣高起點完善各項規劃,先後聘請了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築設計研究院、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等甲級規劃設計單位,編制了我縣總體規劃、近期規劃、城市設計、新東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綠地系統規劃、黃崗山公園規劃、蘇區振興土坯房規劃等,城市框架進一步拉開,城市佈局更加合理。同時,按照新東新區控制性詳規的標準和要求,科學設計造型、立面、色彩和天際線,透過不同的建築樣式和綠地景觀,充分體現出顯山露水、水天一色的山水園林城市特點。吉潭鎮已完成圩鎮總規修編和控規編制工作,南橋鎮總規編制已初步完成並上報評審,羅珊、水源、菖蒲已啓動總規修編工作。

2、城區建設初具規模。縣城區面積達10.04平方公里,城區人口8.76萬人,道路面積57.92萬平方米,城市人均道路面積6.61平方米,建成區綠地面積386.05公頃,城鎮化率達45%,城區建設初具規模。

3、城市功能不斷完善。近年來,相繼實施了高速公路連接線、城區排水管網工程、垃圾中轉站工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工程等大批基礎設施項目。新區中學、體育中心、迎賓大道、濱河公園、城北出口路延伸改造等民生項目相繼竣工投入使用。新羅南路、青水山下沿河路、水角樓沿河路等一些節點路段全面打通。黃崗山公園、新區醫院、長舉大橋、文峯防洪工程等一批重點城建項目進展順利。統籌佈局教育、醫療、文化、衛生、辦公、購物、休閒娛樂等場所和設施,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4、管理水平明顯增強。縣城綠化、亮化、美化工作成效顯著,精心打造了“一河兩岸”、新東新區、新區路網等重點區域的園林景觀亮化提升工程,城市夜景更加靚麗。縣城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增強,完備了交通標識、標誌、標牌,設定了電子監控裝置。開展了違法建設和非法土地交易專項整治,縣城規劃區內亂搭亂建行爲得到有效控制。城區市場管理、環境衛生整治取得良好的效果,城區環境衛生狀況得到改善。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來,我縣的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但城鎮化水平仍低於全市平均水平,有些指標(如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縣城綠化覆蓋率、自來水廠生產供水量及人均生活用水量等)均低於省標要求。

1、規劃編制工作滯後。目前,我縣各項規劃雖在不斷完善中,在專項規劃中只編制完成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排水系統規劃和城市天燃氣規劃,仍有大量專項規劃沒有編制,比較迫切的有管線專項規劃、綜合交通規劃、綜合市政設施規劃、綜合防災減災規劃、戶外廣告專項規劃、村莊布點規劃等。在鄉鎮規劃方面,除吉潭、南橋、羅珊、水源、菖蒲已完成或啓動總規修編外,大部分鄉鎮均沒有編制圩鎮控規和沒有對原有總體規劃進行修編,由於規劃滯後,加上管理缺失,城鎮佈局欠合理、建設較零亂,沒有特色、缺乏品味。

2、資金投入相對不足。儘管我縣城市建設投入不斷加大,但由於我縣財力有限,加上長期以來對城市建設的欠賬較多,對城鎮建設資金的投入還相對不足。小城鎮建設方面更爲突出,由於當前鎮域經濟發展水平低下,圩鎮產業過於單一,鄉鎮還屬於“吃飯財政”,很難拿出資金用於小城鎮建設,小城鎮建設更多的依賴上級財政的投入和補助。目前,不少鄉鎮缺乏相應的路燈、環衛等配套設施,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明顯滯後。

3、配套設施不夠完善。比較突出的是自來水供水管道老化、滴漏嚴重,回收率只有60%左右,排污管網不全、環衛設施不達標、城市道路擁擠、公園綠地建設欠賬大、公共停車場缺乏、農貿市場不足等問題。在文教衛生方面,隨着縣城人口的增加,突出表現在縣城幼兒園緊缺,目前只有一所縣城公辦幼兒園;縣衛生院人滿爲患,病牀經常供不應求。一些鄉鎮的道路、排水排污、垃圾處理等一些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綠化水平低,居住環境差。

4、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主要存在城市管理人員不足、裝備落後、經費不足、體制不順等問題。大部分鄉鎮沒有專門的城鎮建設管理隊伍和人員,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髒、亂、差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

5、產業支撐能力不強。工業基礎薄弱,近幾年,我縣工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工業產業集聚程度不高,工業園區規模小、檔次較低,產品科技含量低,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缺乏具有較強市場競爭能力的大型規模企業、新型支柱產業和知名產品品牌;服務業發展緩慢,我縣第三產業還侷限於傳統的交通運輸、商業和服務業,現代物流、科技教育、資訊中介等服務業從業人員少,服務功能弱,專業化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緩慢,由於第三產業發展相對緩慢,城鎮就業崗位不足,制約了城市化進程;農業產業單一,抗市場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隱患也日益凸顯,果業對農民的增收效應呈現出減慢的趨勢,也就打擊了農民進城的積極性,影響了城市化進程。

與此同時,還存在制約我縣城鎮化發展的四大瓶頸:一是理念瓶頸。主要體現在缺乏新型城鎮化理念,特別是有的鄉鎮沒有樹立科學經營城鎮的理念,不能辯證處理城鎮建設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沒有有效整合和利用本地資源,將之作爲資產來經營。二是體制瓶頸。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協調配合管理機制、工作推進機制等,未形成新型城市化發展的強大合力。三是人才瓶頸。主要缺乏高素質的城建管理專業技術人才,註冊規劃師、建築師、結構師、監理工程師等中進階專業技術人員較爲缺乏,使得我縣部分專業機構資質難以得到提升,影響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四是徵地拆遷瓶頸。由於徵地拆遷補償標準、失地農民保障及徵地拆遷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導致徵地拆遷難的問題一直未得到有效破解,影響了城市建設的推進。

三、意見和建議

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市建設,提高城鎮化水平,對增加投入、擴大消費、拉動內需具有重要意義。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抓住贛南蘇區振興發展重大歷史機遇,以規劃爲引領,以項目爲抓手,以產業爲支撐,以創新爲動力,以民生爲根本,堅持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經濟高效、社會和諧、城區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城鄉互促共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一)完善城鎮規劃體系,進一步提升規劃水平。

1、堅持發展定位。我縣城市發展定位爲贛粵閩三省邊界以果品、稀土資源加工產業爲主導的邊貿山水城市,按照“合理佈局,有利發展,突出特色”的原則,以“北拓、南延、東進、中優”爲總體思路,構築縣城未來發展的基本框架。形成“一軸、兩心、五區”的規劃區用地佈局。即:一軸是以河爲中軸,形成貫穿城區南北的城市空間拓展軸,兩心是新城區形成教育、行政、衛生中心和健身、休閒、購物中心,五區爲老城區、新東新區、向陽坪居住區、長舉居住區、黃坳工業小區。從具體實踐來看,該定位比較符合實際,應按該定位進行高標準規劃、高標準建設,紮實推進。

2、優化城鎮佈局。按照“一城兩鎮,強化中心,點軸帶動,城鄉一體”的發展戰略,引導城鎮分層次、有序發展,構建功能完善、佈局合理、結構協調、規模有序、職能明確的現代化城鎮體系。重點建設一箇中心城區長寧鎮(含文峯鄉)和兩個重點鎮(南橋鎮、澄江鎮),完善中心城區職能,打造縣域發展中心,向南北延伸,向東西拓展,集中培育城鎮發展帶,統籌城鄉一體化建設發展。

3、完善規劃體系。一是加快總規修編工作,目前已完成總規修編的初步方案,儘快完成總規修編的正式文字,做好評審及報批工作,構築縣城未來發展的基本框架。二是完善城市專項規劃,啓動管線專項規劃、綜合交通規劃、綜合市政設施規劃、綜合防災減災規劃、戶外廣告專項規劃等,做到城市佈局合理。三是啓動各鄉鎮圩鎮總規修編和控規編制工作,編制村莊布點規劃,改變小城鎮規劃滯後,城鎮佈局欠合理、建設零亂,沒有特色、缺乏品味的現狀。同時,要加大規劃執行力度,全面整治違規違章建築確保規劃的全局性和權威性。

4、提高文化內涵。看一個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競爭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它的文化資源、文化氛圍和文化發展水平。要樹立以地方文化特色爲依託實施城市建設規劃的理念,大膽採用新技術、新方法,應把具有我縣特色的紅色文化和客家特色作爲城市文化主題,使文化元素有機地融入城市建設規劃中,打造具有客家特色的景觀及客家文化園。提升新區基礎設施的文化內涵和檔次,增強基礎設施的文化韻味。

(二)加大城市建設投入,進一步提升建設水平。

1、完善配套設施。完善城區道路、供水、環衛、排污、照明、停車、休閒娛樂等基礎設施,加快縣城規劃區的綠化美化亮化步伐,提升土地升值的潛在價值,營造一個設施齊全、服務配套、生態優美、適宜居住的良好環境。一是加快推進新城區路網建設。啓動城東xx年內完成繞城快速線路,改善出行條件,提升城市形象。

(三)加強建築業管理,進一步提升質量安全

1、促進建築市場健康發展

堅持以基本建設管理和質量安全生產管理爲軸心,深化建設領域專項整治,提升建築工程監管水平,保持建築安全生產平穩態勢。在建築市場、建築工程和建築企業管理中,嚴格執行建設工程報建制度、施工許可制度和驗收備案制度,把好工程開工和交付使用兩道關。

2、全面落實五方主體項目責任人質量終身責任

一是明確項目責任人質量終身責任。按住建部規定,建設單位項目責任人、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和監理單位總監在工程設計使用年限內,承擔相應的質量終身責任。二是推行質量終身責任承諾和竣工後永久性標牌制度,增強相關人員的質量終身責任意識。三是建立項目責任人質量終身責任資訊檔案,將五方責任人質量終身責任資訊檔案納入城建檔案統一管理儲存。

3、深入開展安全治理

一是經常性開展專項治理工作,提高防範工程安全事故的能力。針對我縣建築安全生產中的薄弱環節,嚴格執行建築工程質量安全制度,加強建築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突出開展對高墜、坍塌、垂直運輸、深基坑等專項治理工作。二是加大質量監督抽檢力度,實行嚴管重罰,使施工安全生產始終處於高壓態勢。要求所有施工單位嚴格按施工質量標準化工程管理進行施工。三是積極組織推薦工程評優工作,嚴格執行對安全生產、工程質量、建設手續方面存在問題的施工企業、工程建設管理人員進行停止投標資格和記不良行爲的處罰。

(四)深入推進“三城同創”,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1、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開展“三城聯創”活動爲契機,創新機制,規範管理。一是充實城管隊伍,招聘正式城市管理人員,切實解決城管隊伍人員少、年齡大的現狀,做到定人定崗定區域管理,確保管理效果。二是紮實開展“三治”活動,重點規範專業市場,切實解決建材銷售、汽車銷售、汽車維修、廢品收購以路爲市,佔道經營等問題;三是建立社區城市管理網絡體系,充分發揮城區內村(居)委會作用,落實村(居)委會的城市管理職能和責任,把村(居)委會、小區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等納入到城市管理體系中來,劃分管理責任區,嚴格所屬管理責任。四是全面推行城區環衛保潔、園林綠化、廣告管理、市政設施維護、道路停車收費的市場化運作,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五是加強城市秩序管理。嚴厲整治店外經營、車輛亂停亂放等行爲;加強戶外廣告審批管理;規範建築工地管理,實施施工工地出入口硬化,狠抓運輸建築材料、餘土與拋灑滴漏行爲;抓好公園、廣場等重點區域管理。

(五)加快培育優勢產業,進一步提升城市活力

1、着力發展果業產業。堅定信心,下定決心,切實做好柑橘黃龍病防控工作,着力扶持楊氏、源興、泓源達、桔都等現有果品企業,在鞏固發展果業產業的同時,充分利用我縣的現有資源,發展茶葉、油茶、毛竹、花生生產等產業,調優農業產業結構。

2、着力發展工業產業。把城鎮化與工業化、農業產業現代化相結合,立足優勢,進一步做大做強稀土精深加工、礦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提升優勢產業核心競爭力。努力化解產業集聚過程中存在的資源、體制、管理障礙問題,將園區打造成縣域經濟的核心增長極,加快經濟社會結構的現代化轉型。

3、着力發展城市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產業,積極構建集約發展的現代物流體系,重點實施好城南物流中心,啓動汽車站及物流中心項目等現代物流產業建設,啓動南橋物流園區建設,着力構築物流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方便羣衆生活的現代商貿、休閒觀光、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以及社區服務、家政服務、養老服務和市政公用事業,滿足人民羣衆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努力爲人民羣衆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

(六)全面優化體制機制,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

1、創新投資融資渠道。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亟需化解資金瓶頸的制約,建立透明規範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允許社會資本透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擺脫過分依賴財政投入的習慣心理,樹立“經營城鎮”的理念,增強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資金保障能力。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場作用的範圍和領域,對於公共服務領域,明確政府的投資主體地位,強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責任。對屬於市場運作的領域,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明確民間資本投資主體的地位,對透過市場行爲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應適當補貼以保障投資者的合理收益。

2、創新項目推進機制。建立健全重點工程項目目標責任機制、督查通報機制、動態管理機制、推進激勵機制,優化項目推進工作機構,對全縣重點工程根據項目性質進行科學分類,分別成立各類項目推進工作組。制定科學合理的重點項目考評辦法,透過獎優罰劣激發全縣上下克難攻堅,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的龍頭作用促進全縣經濟加快發展、轉型發展和跨越發展。

3、創新示範鎮管理機制。建立示範鎮新型管理體制,改革並落實示範鎮用地保障、財政扶持、產業扶持等機制,打造南橋物流園區,加快啓動南橋示範鎮“擴權強鎮”改革試點,配齊配強示範鎮領導班子,堅持能放則放,賦予試點鎮部分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行政許可事項由縣級部門依法委託示範鎮行使職權,非行政許可事項由縣級部門直接交給示範鎮行使,強化鎮級管理職能,進一步優化管理機構,把南橋打造成爲縣城副中心鎮。

(七)堅持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轉變發展觀念,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價值取向是以爲人本,致力於實現城鄉居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的同等權利,爲的是讓城鄉居民都能夠平等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因此,在推進城鎮化的整個過程中,要突出以人爲本的理念。在科學搞好整體規劃的同時,從羣衆反映最迫切的地方入手,着力優化城市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改變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迴應幹羣期待。在實際操作中,努力做到“四個改變”:

1、改變“重面子、輕裏子”的觀念。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既要注重搞好“面子”,爲居民提供一個舒心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更要注重“裏子”,完善提升城市的各項功能,堅決避免將城市的“面子”打造的光鮮漂亮,卻忽視了“裏子”建設的通病。

2、改變“重地上、輕地下”的觀念。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地面上的綠化、亮化、美化等看得見的“地上工程”,也要注重城市排水系統等看不見的“地下工程”,遵循“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統一規劃地下空間,高標準建設地下排水設施、燃氣管道、強電弱電工程,做到“雨污分離”。

3、改變“重硬件、輕軟件”的觀念。城市的發展不僅要有良好的“硬件”設施,更要有與之適應的“軟件”配套。硬件方面要致力於解決制約城區發展的環節、基礎設施、重點工程等。軟件方面要透過降低門檻、拓寬渠道,加快完善以人爲本的勞動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政策,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使農業轉移人口能夠享受子女教育、公共就業、基本養老、保障性住房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的“陽光”。

4、改變“重短期、輕長期”的觀念。城鎮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要從長遠發展推進城鎮建設,走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在規劃建設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城市今後的發展,爲未來發展預留空間。注意節約用地,凡是能夠保留的山體和水面,都儘量予以保留。

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3

一、對巴中小城鎮建設的現狀分析

建區設市十六年來,由於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小城鎮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對經濟社會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小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到底,全市有123個鄉集鎮,61個建制鎮,其中重點鎮5個,省級試點鎮48個,縣城以下鄉鎮建成區面積達到198平方公里,鄉鎮平均建成區1.1平方公里、人口3000餘人,平均66平方公里分佈着一個小城鎮。恩陽鎮建成區面積3.5平方公里,城鎮常住人口4.5萬人,是全國重點小城鎮。清江鎮近幾年來城鎮房屋建築面積以每年5—10萬平方米,人口以年均500戶、人的速度增長。

(二)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透過抓小城鎮的規劃、建設、功能完善,小城鎮成爲人口、經濟、社會等資源的重要集聚點,成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成爲農村公共服務的重要輻射點,成爲農村和城市的重要結合點。對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的形成起到了聚集作用,對產業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對農村人口的轉移起到了吸納作用。農村城鎮化進程加快,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增強。全市小城鎮常住人口達到65萬人,城鎮化率達到27.1%。比如,樂壩鎮總人口7680人,城鎮人口達到6100人,城鎮化率達到80%。白衣鎮十年來鎮區面積擴大8倍,城鎮人口增加6倍,達到1.2萬人,佔總人口的35%。

(三)基礎和服務設施明顯改善。路、水、電、氣、通訊等基礎設施,市場等服務設施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到底,全市鄉鎮建成主要交通公路232條,里程1208公里;建成區道路硬化率達到70%;鄉鎮通電率100%;60個鄉鎮建有集中供水廠(站);所有建制鄉鎮開通固定電話、移動電話,60%的鄉鎮開通網絡;建成了一批綜合農貿市場、專業市場、經營超市,促進了物流的初步形成;恩陽、清江、樂壩、涪陽和興文實現天然氣管道集中供氣;地處深山的空山鄉實現了“五通”。

(四)鎮域經濟發展步伐加快。小城鎮的發展,促進了鎮域經濟的加快增長,特別是建制鎮經濟增長速度明顯高於其他鄉集鎮。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響的旅遊型、工貿型、商貿型、農產品加工型小城鎮。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小城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9.24億元,其中二產業6.47億元,三產業10.63億元。如,樂壩建鎮十五年來,堅持以工業、商貿爲主導,去年底工業產值超過1億元,佔gdp的80%以上,三次產業比重爲4:43:53,提供稅收超過萬元。涪陽鎮興辦12家超市,新建1萬平方米綜合商品交易樓,吸引了一批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客商,個體戶達到250戶,帶動了以涪陽、陳河爲中心的通江銀耳、食用菌特色產業發展。

(五)歷史文化底蘊較爲深厚。我市部分小城鎮具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紅軍文化。長赤、毛浴、沙溪、光霧山(桃園)、得勝等鎮具有光榮的紅色歷史,深厚的紅色文化。白衣古鎮以上千年的悠久文化歷史著稱。恩陽古鎮以紅軍文化、特色民居遠近聞名,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四川省十大古鎮。水寧寺、白衣、毛浴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清江、曾口、涪陽、鐵佛等21個鎮被省政府命名爲文明村鎮。

儘管小城鎮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在建設中還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困難。

一是規劃明顯滯後。城鎮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建設規劃滯後於建設發展的需求。全市小城鎮總體規劃修編率僅爲27%,絕大部分小城鎮沒有控制性詳規,更沒有小區規劃。已有的小城鎮規劃大多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總體佈局與發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小城鎮規模偏小,90%的建制鎮建成區面積不足3平方公里,其他鄉集鎮不足1平方公里,大多停留在農村居民點的層次上,輻射帶動能力弱。城鎮建設缺乏特色風貌,缺乏文化內涵,缺乏城鎮品味,基本上是一條水泥路、一排捲簾門,“千鎮一面”的火柴盒式建築,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特色。

二是基礎設施不完善不配套。由於自身財力薄弱,多元投入機制尚未建立,相關配套政策不到位,投入明顯不足。一方面,鄉鎮政府性債務沉重。據對恩陽、清江、曾口、白衣、元山、駟馬、諾水河、廣納、涪陽、樂壩、大河、光霧山12個小城鎮的調查,除涪陽已消化全部債務外,其餘11個鎮政府性債務達到1.25億元,最少本文章共2頁,當前在第2頁上一頁[1][2]的樂壩鎮爲140萬元,的駟馬、恩陽達到2200萬元,平均達到1000萬元以上。制約了城鎮規模的擴大,城鎮功能的完善。另一方面,路、水、氣、管網等基礎設施和公建設施不配套。沿公路建設的鄉鎮,公路與街道功能不清,以路代街、以街代市現象突出;多數鄉鎮未實現雨污分流,未集中進行污水處理和垃圾收集;管網建設嚴重滯後;文化、體育等公共設施

缺乏;燃氣普及率僅爲0.1%。

三是缺乏產業支撐。城鎮經濟總體效益不高,產業發展普遍存在產業規模小、鏈條短、水平低的狀況,產業支撐能力弱。不足以刺激基礎設施的快速改善和促進生產要素向城鎮的有效積聚,城鎮的輻射和帶動能力弱,二元結構特徵明顯。同時,由於自然和歷史的原因,對外交流合作有限,對外開放的水平低,仍處於封閉半封閉狀態,對生產要素的吸引力不強,借力、借勢、藉資金、借技術發展尚未真正起步。

四是集鎮管理水平不高。城鎮管理體制機制不適應發展的需求,政府主管部門調控能力較弱。規劃應有的指導性、性和強制性作用發揮得不夠,隨意性明顯,重建輕管的現象比較突出。小城鎮違法建設屢禁不止,髒、亂、差現象較爲普遍,監督管理和執法力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準確把握小城鎮建設在城鄉統籌中的功能定位

城鎮化直接體現着一個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不可逾越的階段。發展小城鎮是統籌城鄉發展,解決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一體化的主要途徑。在推進農村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產業化中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其重要性,增強發展的緊迫感。

(一)發揮小城鎮的中心地位作用。小城鎮是一個行政區域的中心。位於農村之首,城市之尾,一頭連農村,一頭連城市,一頭連農戶,一頭連市場。是城市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農村有着千絲萬縷的必然聯繫。在該地域系統內發揮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的中心地位作用。小城鎮的發育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爲此,必須作爲一件大事抓緊抓好。

(二)發揮小城鎮的聚集作用。城鎮化是社會分工的發展和生產專業化的結果。當前,大中城市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產業升級等多方面的原因,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能力減弱。而加快小城鎮建設,有利於滿足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的低成本需要;有利於促進農村二、三產業的相對集中,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有利於解決農民離土不離鄉,起到維護社會穩定和擴大內需之功效。建設小城鎮,可以聚集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可以發展一個地方的生產,繁榮一個地方的經濟,富裕一個地方的百姓。

(三)發揮小城鎮的輻射帶動作用。小城鎮是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載體。城市工業文明向農村擴散,離不開小城鎮,城市現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以小城鎮爲基地,才能儘快爲分散的農民所掌握、所享受,先進的科學技術很多要透過小城鎮向農村傳播。在實踐中要充分發揮小城鎮對農業、農村、農民的帶動作用,對農村產業的輻射作用。

(四)發揮小城鎮促進對外開放的作用。擴大對外開放是農村進步的強大動力。小城鎮是農村對外開放的視窗。作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起步晚、起點低、積累少,招商引資難度大,更應該加快建設農村小城鎮,充分發揮其對外開放的“視窗”作用,加快招商引資步伐。像樂壩鎮多年來重視抓小城鎮建設,促進開放開發,吸引了大量外地和當地人務工經商,興辦企業,鎮域經濟迅速發展壯大。

(五)發揮小城鎮促進科學發展的作用。要確立抓小城鎮建設就是抓發展的思想觀念。把小城鎮建設作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戰略,作爲體現以人爲本、帶領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舉措,作爲統籌區域、城鄉發展的有效途徑,實現人口、經濟要素的合理分佈和自由流動,立足特色資源,打造產業集中區,增強小城鎮的經濟實力,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

三、加快農村小城鎮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堅持輿論導向。充分發揮輿論的引導作用,形成廣泛共識。加快小城鎮建設是落實市委重大發展戰略的需要,是推進農村城鎮化的需要,是推進“三農”問題解決的需要,是擴大內需、應對金融危機的需要,也是抓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需要。根據巴中實際,應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市、縣中心城市,完善功能,提升品味,增強輻射帶動能力;一手抓星羅棋佈的小城鎮,堅持城鄉統籌、合理佈局、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創新體制、突出特色,把城鎮化與農村工業化、產業化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社會、經濟結構轉型,增強小城鎮的發展活力、發展後勁。

(二)堅持規劃導向。小城鎮建設必須堅持規劃先行。規劃要具有科學性、前瞻性,按照起點要高、規模適度、分步實施的要求,提高規劃水平。明確小城鎮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有所爲有所不爲,因地制宜、節約資源、突出特色、個性發展,體現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生態特色,傳統建築與現代建築相結合,切實避免“千鎮一面”的雷同。合理確定小城鎮建設的選址、規模、標準和設施配置,把小城鎮建設成爲佈局合理、經濟繁榮、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鎮。一要搞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合理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資源;二要搞好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包括控制性詳規、小區規劃、管理建設規劃以及基礎設施配套的規劃;三要搞好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將小城鎮規劃與產業佈局規劃、教育規劃、區域交通規劃、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基本農田保護規劃有機地銜接起來,更好地發揮小城鎮的基礎潛力、產業潛力。四要嚴格實行規劃控制,增強規劃的嚴肅性,保障規劃的連續性。

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4

城鎮是人類文明的標誌,是人們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中心。城鎮化的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組織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誌。

爲進一步貫徹落實十二五規劃和省委、省政府今年目標任務的落實,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的戰略部署,我局圍繞加快推進陽谷縣城鎮化進程進行專題調研。我局在深入實地考察、查閱有關資料、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對我縣目前城鎮化發展情況進行了全面分析,總結了發展現狀和經驗,分析查找了存在的問題和有利條件,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我縣城鎮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及推進措施等。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城鎮化的發展現狀

推進新型城鎮化,就要不斷加大投入,加快城鄉建設步伐,增強城鎮功能,改善人民羣衆居住環境,不斷提高城鎮輻射帶動能力。據統計,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縣經濟社會發生了顯著變化,縣城區面積擴大了7倍,人口增加了5倍,城鎮化水平由改革開放之初的不足10%提高到2010年的38%,城鄉建設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特別是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城鄉建設與工業、農業和服務業作爲重點工作來抓,全力打造“東夷之都、千年古城、武松故鄉”特色城市品牌,制訂了“工業強縣、農業穩縣、三產興縣、城建靚縣”的發展思路和目標,在工作中,堅持用工業化提升城鎮化,帶動農業產業化,目前,我縣城市框架進一步拉大,城鄉一體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初步形成了以縣城市規劃區爲中心、壽張鎮、阿城鎮兩個中心鎮爲次中心、13個鄉鎮、中心村4個層次的城鎮體系。

我縣現轄12鎮3鄉3個街道辦事處,縣域面積1064平方公里,縣規劃區面積64.7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8.39平方公里。2010年底全縣總人口80.43萬人,其中城區人口15.12萬人,建制鎮駐地非農人口18.44萬人。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71.4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3.3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投入89.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7.6億元,三次產業比爲18.13∶57.56∶24.31。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實現1486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6517元。2010年累計完成城建投資4.25億元,佔GDP2.48%。

(一)城市定位和功能分區特色顯著。

2004年,我縣在聊城各縣市第一個修編完成新一輪的城市總體規劃,將城市性質定位爲聊城南部以發展工業爲重點、以旅遊爲特色的生態型園林城市,提出了“東擴北展”的城市發展方向。

“東擴”是跨越京九鐵路向東依託鳳祥工業園發展新工業園區;“北展”是跨越黃河路依託谷山路向北發展新的行政文化生活區。我縣城市規劃區的範圍是:東到閆樓鎮東界,西至金線河,南到南外環南1公里,北到鳳祥路北1公里,縣域範圍內的城市水源保護區、景陽岡景區、祝家莊景區、海會寺景區、古阿井景區和古東阿古城遺址等風景名勝區爲規劃區。目前,我縣城區基本形成了古城區、老城區、新城區、開發區4個佈局板塊。

在縣城市總體規劃的調控下,近年來,我縣相繼編制完成北部中心區、老城區、工業園區、西部工業區等控制性詳細規劃,目前,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覆蓋率達到92.9%。同時先後編制完成了城市綠地、熱力工程、防洪排澇、排水等專業規劃。城區水系、燃氣專項規劃正在編制當中。

(二)城市建設突飛猛進。

2006年以來,以谷山路的綜合改造爲起點,拉開了我縣城市基礎設施大建設、大完善、大發展的序幕。縣委、縣政府在縣財政極爲困難的情況下,始終保持城建投入,每年都拿出相當資金實施城建重點工程建設,一系列涉及民生的道路建設、園林綠化、溝渠治理、排水管網、美化亮化、小區開發等工程相繼實施並竣工。按照“先地下、後地上、一步到位、一勞永逸”的原則,埋設了各種管線,城市基礎設施實現了歷史性、飛躍式發展,實現了集中供水、集中供熱、集中供氣、垃圾和污水集中處理。城市面貌日新月異,高層、小高層建築不斷涌現。改造開發了6條宋式古街,建設了3座宋式牌坊,1平方公里具有濃郁宋代風格的古城核心區初步形成。

截至2010年底,我縣城市道路總長度爲131.2公里,總面積爲370.6萬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達到24.17平方米;設供水企業1個,日均供水能力2萬立方米/日,供水管道長度101公里,供水普及率99.15%;共有排水管道144公里,服務面積18.39平方公里,排水管道密度7.83公里/平方公里;路燈共計6156盞,種類分爲高壓納燈和節能燈兩種,亮度達到200流明,年度耗電量120萬度,電費總計80萬元;現有3個公園、8個廣場,總佔地面積26.7萬平方米;道路綠化覆蓋率達到40%,城市綠化面積爲775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6.22平方米,現有園林綠化水車3輛,機械化修剪率40%;現有2座熱力發電廠,供熱管道總長度45公里,集中供熱面積爲93萬平方米,至今縣內無生物發電廠;城區燃氣由陽谷三山天然氣公司供給,供氣管網總長度爲70公里,總用氣戶數爲14040戶,供氣普及率爲98.63%;城區建有1座污

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爲4萬立方米,污水處理率達100%;城區設有2處垃圾處理廠,其中1處無害化垃圾處理廠正在建設中,目前日處理能力200噸,垃圾處理率爲100%。城區共有垃圾清運車28臺,機械化清掃95萬平方米,公廁16座,環衛工人257名;城區共設定公交線路11條,公交汽車113輛,日運送能力1321人;城區建有10萬平方米以上的小區5個,人均住房面積34.95平方米;建有體育館1處,總建築面積10600平方米,能容納觀衆8000人;建有影劇院1處,總建築面積1156平方米,能容納觀衆數940人。目前我縣城市會展中心還未建設,還沒有購買除雪機械。

(三)城市管理高效有序。

縣委、縣政府在城市管理方面,重點實施了以“綠化、亮化、淨化”爲主要內容的“三化靚城”工程,狠抓市容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做好市政公用設施日常修復,初步形成了規範化、精細化、人性化的城市管理機制。亮化方面,城區80個主要臨街單位的辦公樓體全部安裝了燈亮設施。大力開展了門牌廣告亮化整治,統一設定標準,對不符合標準的堅決予以拆除;綠化方面,積極拆牆透綠、見縫插綠,基本形成了“一街一景、一路一品,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綠化格局;淨化方面,堅持“清掃工人年輕化、着裝規範化、車輛統一化、值班輪流化”,主城區街道晚10點前基本實現了無亂倒垃圾現象,生活垃圾基本實現了日產日清。

目前,住建局下屬市政工程管理處、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處、園林管理處和城市公用事業管理處,具體負責城區各項管理工作。城區市政設施、園林綠化、衛生保潔均實行了“建管分離,管養分離”。

(四)村鎮建設穩步推進。

近年來,各鄉鎮黨委、政府都加大對鄉鎮駐地建設的投入,鎮容鎮貌有了較大改觀,增強了聚集和輻射功能。各鄉鎮都加大規劃編制力度,目前15個鄉鎮全部重新修編完成駐地總體規劃,全縣876個行政村擬合併爲112個農村社區。啓動了農村新居建設與危房改造工作,目前已啓動整村遷建50多個村,建設新居。

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5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實現城鎮化已成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我縣鄉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爲全縣城鎮化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那麼,在新形勢下,鄉鎮城鎮化道路究竟怎麼走?結合工作實際,透過我們##區縣政協小組的調查研究和深入思考,結合##區縣城鎮化建設實際談一下對鄉鎮城鎮化建設粗淺的看法。

一、區縣城鎮化發展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在##區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城鎮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許多鎮政府所在地建設了廣場,中心大街安置了路燈,大部分村也都修通了水泥路。全縣城鎮化率達到30。58%。村鎮規劃建設有序推進,小城鎮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但在環境衛生等方面還存在以下一些實際問題:

一是環境衛生投入不足,衛生死角多。完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需投入大量資金,而鎮村財力十分困難,存在資金缺口問題。

二是環境衛生監督力度不夠。農村羣衆環境衛生意識較薄弱,人畜混居以及改廁不夠全面,衛生環境差,垃圾亂扔亂堆的現象比較普遍,住在集鎮所在地街道的居民,垃圾隨手往路邊扔,而居住在農村裏的羣衆由於還沒有建立垃圾填埋場,垃圾大部分往河裏倒,造成水源污染,影響羣衆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

三是原有村屯規劃不合理。房屋建設雜亂無章,房屋、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沒有統一規劃,影響村容村貌,綠化率普遍低下,大多數村沒有綠化帶。但現要規劃整治,沒有資金來源。

四是個別羣衆對收取衛生費實行上門收集袋裝垃圾不理解、不支援、不配合。

五是商品市場與周邊地區發展不平衡,易受影響。

二、對策及建議

(一)建立領導機制,落實工作責任 一是鄉鎮黨委、政府成立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任組長,分管衛生工作領導任副組長,黨政辦、村鎮規劃、城管等部門負責人爲成員,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研究和部署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把任務分解到村到戶,把責任落實到人,形成職能部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二是落實村容村貌管理責任制。成立環境衛生監察組,由工作責任心強的幹部擔任,全面負責環境衛生監察工作,聘請專職保潔員和垃圾清運員,並與他們簽訂責任書,同時制定了鄉鎮村容村貌管理細則及垃圾清運管理辦法,將工作責任落到實處。三是各村配備土地與規劃協管員,明確工作職責,配合鄉鎮職能部門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

(二)宣傳工作到位,營造濃厚氛圍一是在幹部大會、農村工作例會上,透過以會代訓的形式,鄉鎮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宣傳村容村貌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統一鎮村幹部的思想,增強工作責任感,並進行周密佈署,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認真抓好落實。二是透過張貼標語、出板報、發放宣傳材料以及駐村入戶宣講等形式,積極開展“鄉鎮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爲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不斷增強幹部羣衆的衛生意識、規劃意識和環保意識,提高羣衆自覺參與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6

發展城鎮,積極推動城鎮建設,是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一項戰略性任務。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對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帶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增強農村消費能力,帶動服務業的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加快城鎮建設步伐,提高城鎮品位,帶旺一片土地,富活一方經濟,已成爲當前經濟發展的值得思考的課題。

一、我區城鎮化建設的基本情況

我區城鎮建設的基本情況是:城鎮總體規模較小,但城鎮分佈相對集中。經濟總量不大,但發展速度較快,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較高。

1、城鎮規模:XX區幅員面積X平方公里,全區轄X個鎮、X個街道辦事處,全區共有X個行政村、X個居委會。城鎮建成區面積X平方公里。

2、城鎮經濟:____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X萬元,其中,工業增加值X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X元,比上年增加__元,增長_._。區域經濟以工業尤其是汽車工業爲支柱,汽車產業佔全區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__。鄉鎮企業發展迅速,保持了速度和效益的同步發展。____年,實現總產值X萬元。

3、城鎮化水平:全區總人口X萬,其中城鎮人口X萬,城鎮化率爲X。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城鎮體系佈局不合理。城鎮功能混雜,鎮區用地佈局不合理,各類性質用地區別不明顯,工業用地偏少;鎮區現有商貿區、居民住宅錯綜複雜,建築物密度大,通風、採光、衛生等條件差;路邊市場仍存在。

(二)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差。目前鎮區排污能力弱,無大的河流排污,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建設嚴重滯後;鎮區道路結構不合理,城鎮道路沒有形成環狀,道路多爲丁字路,且部分道路路面狹窄,路況不佳;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不配套,功能不齊全,聚集效應不大,影響城鎮建設的進程。

(三)城鎮建設資金缺乏成爲發展的瓶頸。城鎮建設資金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援,雖然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個人、集體及社會各方面參與城鎮建設、管理和經營,但沒有形成穩定的融資渠道,城鎮建設的資金來源十分有限,城鎮缺乏必要的資金政策支援,制約了城鎮的發展。

(四)城鎮職能雷同,缺乏合理分工。城鎮發展表現出城鎮間產業同構性顯著、職能單一的現象,沒有形成相互協作的合理分工,極大地制約了城鎮現代化的進程。

(五)城鎮規劃管理滯後。城鎮規劃缺乏科學性,城鎮化建設特色不明顯。由於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和思想認識的影響,在建設規劃上投入較少,規劃編制資金短缺,規範內容深度不夠,科學性不強,規劃實施缺乏連續性,沒有把城鎮規劃與區域規劃、產業規劃、經濟發展規劃有機結合起來,造成管理不到位,鎮區功能繁雜,擴張無序,市場寄生於道路,沿主幹道線型排列,形成只見新街、不見新鎮的現象。在建設和發展中未突出自身特點,建設水平低,建築形體空間缺乏藝術效果,風貌趨同的問題比較突出。同時,城鎮文化氣息淡薄,特色不鮮明,城鎮應有的凝聚力、感染力、輻射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三、建議和對策

(一)以科學規劃爲龍頭,長遠佈局,實現城鎮的可持續發展。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優勢、滾動發展的思路,堅持高起點、高標準,搞好城鎮建設的規劃設計。科學的規劃要有利於發展本地優勢,有利於方便城鎮居民生產生活,有利於繁榮經濟保護環境,具有可持續發展前景。

一是要抓好城鎮的總體規劃,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用地、教育用地、生態用地。要做好城鎮體系的佈局,注重城鎮風貌建設,採取“統建聯建、綜合開發、配套建設、打造亮點、突出特色”的措施,建設_—_個具有一定特色的農民新村,擴大城鎮容量,吸納人口,提高經濟集合度和積聚效應,引導城鎮的合理發展。

二是要科學制定城鎮發展規劃,編制兩鎮一街的城鎮建設及經濟發展規劃,統一安排供水、供電、通信、環衛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集中地安排工業區、商業區和生活區,預留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發展的空間和城鎮綠化及公共活動用地,改善城鎮的生活環境,保持可持續發展。

三是城鎮規劃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識,統一規劃,分期實施,要注意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則,降低城鎮發展成本,講究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引導合理流動。四是要強化城鎮規劃管理工作。加強對規劃實施過程中的法律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建立規劃實施責任追究機制,嚴肅查處違反城鎮規劃的行爲。

(二)以產業爲支撐,增強城鎮建設發展動力。

產業是城鎮發展的原動力,是城鎮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支撐點。要牢固樹立“經濟靠產業壯大,產業靠項目支撐,項目靠投資推動”的理念,把產業項目建設作爲推進城鎮建設,加速經濟發展的“牛鼻子”來抓。

一是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實行城鄉互動,三次產業互動。要進一步加快工業結構調整步伐,壯大重汽優勢產業,着力打造渝西重型汽車城。要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物流、房地產、旅遊、商貿等第三產業。加大商貿中心、專業市場和綜合市場的建設力度,構建完善的市場體系,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逐步建立起大商貿、大流通、大市場的格局,形成與第一、第二產業相互支撐、充滿活力的新型產業體系。

二是圍繞優勢產業抓項目,加大城鎮建設力度。我們必須抓緊項目建設,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抓住西部開發戰略向縱深推進和市裏“退二進三”等重大機遇,依託現有的企業,圍繞優勢產業,主動策劃組織滾動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吸引外部資金,推進一些新產業技術升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和農業產業化項目建設,重視發展就業容量大,吸納能力強的勞動密集型項目,培育城鎮的產業優勢。

三是以工業園區建設爲載體,以工業化推進城鎮化。車城園區是推動城鎮化的載體,是重構產業和城市體系的着力點。工業園區可以把服務、土地、勞動力等優勢聚集在一起,形成規模效益,產生集聚效應和輻射效應,成爲城鎮經濟發展的帶動區。必須立足區位優勢和基礎優>:請記住我站域名/<勢,把工業園區建設作爲城鎮經濟上規模、上檔次的有效載體。我們應以重汽集團、正大飼料和新世紀化纖>公司爲龍頭,吸引一批專業化配套企業入駐園區,同時引導區內中小加工企業與其實現配套生產,帶動中小企業實現專業化生產,透過羣體協同效應實現資源共享,獲得綜合成本,提高整體競爭力。同時要樹立和強化經營園區理論,不斷健全、創新園區管理機制,形成“以園養園、以園建園、以園興園”的經營機制,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搞好配套服務,充分利用市級特色產業園區的有關政策措施,認真研究制定出臺園區開發建設的各項優惠政策,切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各類工業項目,充實園區經濟,增加城鎮經濟總量。

四是以培育龍頭企業爲核心,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要堅持用抓大工業的思路抓農業和農村工作,推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有效利用各種農業資金和政策,培育發展一批農業專業大戶和龍頭企業,逐步形成“公司 基地 農戶”爲模式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農村各類中介組織和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進一步提升農業競爭力。

(三)以拓寬融資渠道爲基礎,加大城鎮建設投入力度。

要充分利用區位優勢,依靠社會力量搞開發,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把城鎮開發建設推向市場。

一是積極爭取上級扶持資金,搞好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二是將城鎮建設與招商引資相結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透過政務公開,簡化審批手續等優質服務,吸引更多的外來資金來參與城鎮的開發建設。

三是土地開發融資。把土地開發資金回投到城鎮建設,實行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興業、以業活鎮、滾動開發。四是調動農民建設城鎮的積極性,鼓勵本地和外地的能工巧匠、先富起來的農民進鎮辦廠經商。

(四)以改革創新爲導向,增加城鎮發展功能。

發展城鎮一定要重視聚集人氣,把着力點放在吸引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上來,大力吸引外地能人商賈在本地落戶,提高非農業人口的數量,提高城鎮的質量。政策制度的改革創新,是聚集人氣,吸納能人,調動農民參與城鎮建設的積極性的前提,因此要對制約農民進城的土地制度、城鎮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和政府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創新,降低“戶口”門檻,開啟鎮門吸納能人、聚集人氣。允許進鎮農民將承包地的經營權有償轉讓,實現土地使用權的合理流轉,解決土地對農民的束縛,確保農民離地進城的自由。積極引導“富工又富鄉,進廠又進城”,調動農民參與城鎮建設的積極性,把城鎮建設作爲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新增長點和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戰略。

(五)以塑造獨特的城市精神爲載體,實現城鎮的協調發展。

我區是一個典型的城鄉結合部,一部分市民從農村轉移而來,提高市民的綜合素質成爲促進城鎮發展的關鍵所在。要堅持城鎮文化與城市經濟同步發展,把育人作爲推進城鎮建設的一條主線,積極開展以幹部爲表率、城市爲龍頭、農村爲重點的富有時代特徵、體現__特點的羣衆精神文明活動;積極推進以“誠信__、文明市民”爲主題的信用雙橋建設,引導市民強化誠信意識和城市意識,創造人人講素質、個個重修養的社會風氣;要圍繞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在城鎮中建設各類服務中心、文化中心、圖書館及管理中心,讓居民的生活質量有質的提高;要加強對農民進行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形成與城鎮文明對接、體現__特色的“誠信、開放、自強、奮進”的城市“氣”和“神”,實現城鎮經濟與文化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