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查報告>

市基層團組織調查報告

學問君 人氣:1.83W

一、當前我市團組織基本情況

市基層團組織調查報告

xx市轄三縣一區,即巴州區、南江縣、通江縣、平昌縣。全市有xxx個鄉鎮,xxx個行政村,人口xx萬,幅員x萬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老、邊、山、窮地區。其中:全市共有團員14萬人、14週歲至28週歲青年有65.4萬人、團委838個、團總支x個、團支部x個。全市共配備專職團幹部480人,其中大專文化佔64.3%、大學本科以上文化佔35.7%、黨員佔83.5%、共青團員佔16.5%、30歲以下佔27.3%、30-40歲佔71.7%、40歲以上佔1%。團市委機關現有行政編10名,工勤編制1名,自收自支事業編制1名;目前在編人員10人,其中:書記1人,副書記1人,科級幹部4人;研究生1人,大專以上9人;平均年齡36歲,其中37歲以上4人。縣(區)團委共有行政編制16名,工勤編制3名;目前在編人員11人,大專以上文化11人;平均年齡30.5歲。據統計,2015年新發展團員18500人,機關、學校、鄉鎮團委建團率100%。

二、當前團組織存在的問題

1、部分團幹部年齡偏大、兼職過多。各基層團幹部是共青團工作的具體組織者和領導者,共青團本身所固有的鮮明政治屬性,決定共青團事業是一項面向青年並服務青年,面向未來並創造且始終充滿蓬勃生機與旺盛生命力的崇高事業;決定各級團幹部應該熟悉瞭解青年的需求,大膽地開展各項活動。據統計,全市基層團幹部中,專職團幹部有480個,兼職團幹部650個,有的團幹部兼的工作過多,且是由辦公室、婦聯、計劃生育、統計等其他業務工作兼團的工作,使得時間和精力都顧不過來,團的工作得不到落實,影響了團的工作的正常發展,以至使團組織活力不足和影響力下降。

2、部分團組織缺乏工作地位。由於受市場經濟、企業轉制等因素的影響,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學校等單位的共青團工作環境發生了變化,工作地位受到影響。共青團組織既無獨立的辦公地點,又無獨立的設定機構,使得團委書記的待遇落不到實處。因此,削弱了團的工作力量,使得(本文摘至:範文大全)團的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影響了團的工作的積極性,使團的工作無人過問。爲了廣泛地調動廣大團員青年的積極性,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改善團組織的工作環境和地位,我市已制定了有關政策檔案,有了一些效果,但還需進一步貫徹和落實,加大工作力度。

3、團員隊伍參差不齊,影響團的工作的開展。一是農村中的團員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二是大量外出務工團員較長時間脫離團組織,學習少、團員意識淡化,有的甚至說:“管它團不團,只要能賺錢”。

4、對團組織的作用認識不夠。由於個別基層黨組織認爲“團建是副業”、“團的工作可有可無”,對團組織的作用認識不足,因此,在制定計劃、檢查工作、總結經驗、查找問題時,忽視團組織的作用,對團的工作“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有的只交工作任務,不重視工作指導,致使團的工作與黨的中心工作結合不緊,效果欠佳。

5、組織壯大難度較大。由於農村大量青年外出務工,部分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無青年人進入,加之老團員超齡,沒有發展新團員補充新鮮血液,使一些青年團員遊離於組織之外,沒人管;極少數基層團組織成爲“空殼”,教育無對象,給基層團組織增加了管理難度。

6、爲團組織排憂解難不夠。由於大多數基層團組織都沒有建立團辦實體,團組織的自身造血不足,個別基層黨組織未很好地落實團組織的工作經費,致使有的團組織活動缺場地,學習缺教材,辦事缺經費,客觀條件制約了團的建設和作用的發揮,在這方面,迫切需要基層黨組織在工作上大力支援,在財務上給予必要的保證,爲團組織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不斷優化團的工作環境。

三、建議

1、加強學習。要將團幹部的培訓納入黨政幹部輪(培)訓總體規劃,提高團幹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加大團組織、團幹部的交流、學習力度。

2、基層黨組織要對團的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要結合全省“黨建帶團建”工作會議契機,各級黨組織應高度重視共青團工作,切實加強對共青團工作的領導。把團建納入黨建目標管理體系,做到以黨建帶團建,黨建團建一起建。同時抓好團幹部隊伍建設,幫助團組織選配好領導班子。把優秀團幹部作爲後備幹部進行培養,並大膽啓用。

3、嚴格考覈。要建立健全嚴格的團建工作獎懲制度,使各單位明確共青團工作也是年終考覈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對單位和各級團幹部工作的考覈中,必須逗硬獎懲,這將有利於解決部份單位領導不重視、不支援青年工作和部份團幹部不履職盡責的問題。

4、創新執行機制。隨着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團的工作職能、工作方式、工作對象社會化趨勢明顯,團的基層組織要大力依託社會,實現資源整合,借事借力,推動團的工作,營造青年自我成長、實現自我價值的良好氛圍,爲他們提供支援和幫助。

5、加強能力建設。團的基層組織要着眼團的事業長遠發展,不斷加強學習,努力建設學習型組織,培養學習型青年,建設學習型社會,提高青年素養和能力。同時,要把竭誠服務青年作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代表和維護青年的利益,強化服務能力。

6、打造活動品牌。積極組織實施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青年志願者、保護母親河行動等品牌活動,並根據地域差異、行業特點,突出工作重點,努力打造自我品牌,樹立工作亮點,提高團的社會貢獻率、知曉率和認同率。

7、靈活配置村、社區團幹部。村和社區團支部設定採取靈活方式,以“協會+團支部+團支部書記”、“回鄉創業青年+團支部書記”、“青年大戶+團支部+團支書”或將年輕能幹的村黨支部書記任命爲村團支部書記等模式,增強了農村團組織活力,實現陣地和工作的有效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