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綜合指導>

面對職場鬱悶管理 你敢和老闆單挑嗎

學問君 人氣:2.76W
面對職場鬱悶管理 你敢和老闆單挑嗎
  外企老闆“譴責”女祕書,祕書發郵件向頂頭上司“發標”並最終離職,“郵件門”引發職場思索。

  4月的一個晚上,某著名外企的陸總回辦公室取東西,到門口發現自己沒帶鑰匙。這時他的祕書已下班,聯繫不上她。陸總很憤怒,透過內部電子郵件系統給祕書發了一封“譴責信”,訴說她的失職。而他的祕書卻沒有向老闆道歉,而在回信中列舉出六條理由,表示自己沒有做錯,言辭激烈。隨即,這封女祕書向頂頭上司“發標”的郵件,在各大城市的白領中廣泛流傳,這位女祕書也被人稱爲“史上最牛女祕書”。

  目前,該女祕書已經離職,在記者想採訪她時,她也是銷聲匿跡,難以尋覓,不過“郵件門”由此也引出職場話題:員工和老闆因爲管理問題不可避免會出現矛盾,而一旦矛盾積壓,老闆和員工都將面臨尷尬的職場沼澤。

  “民”間代表

  和老闆矛盾不斷,工作不久就辭職

  講述人:LeoZhang,女,24歲,1年工作經驗,某廣告公司策劃人員

  1 據理力爭逃過試用期

  問題:老闆開始希望再經過一段試用期才錄用

  結局:員工和老闆協商確定

  實習時,我就在這家廣告公司工作,和老闆同事相處愉快。之後,我如願以償得到這個工作,可就在我剛準備進公司的時候,卻遭遇試用期問題。我據理力爭了一下,老闆看我態度比較堅決,而且實習期間表現也不錯,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跟我多爭論。

  2 不想多加班被老闆罵

  問題:很多個禮拜,沒有一天是準時下班的

  結局:員工嘗試溝通,未果

  最大的問題就是加班。正式工作後,我遇到一個大項目,時間很趕,於是從那開始工作到晚上三四點才能回去睡幾個小時,一早還要來上班。幾天熬夜沒關係,但長此以往,我們怎麼受得了。我跟老闆開玩笑似的提出過這個問題,但老闆直接表示,這份工作你不幹,自然會有人幹。我覺得我的生活完全被打亂了。很多個週末都不能休息,有時和朋友逛街到一半,老闆一個電話過來說加班,我就必須趕去,還不能晚到,一次週日,說好三點,我四點到的,被老闆說了一頓。

  3 加班費得不到保證

  問題:付出和收入完全不成正比

  結局:員工向老闆婉轉提出,未果

  如果說加班能得到相應的回報,那也就算了,但我的工資從一開始的2000多元,就沒有再變過,做得再晚,週末再多上幾天班,都沒用,統統沒錢。我也曾婉轉地跟老闆提出過工資偏低的問題,老闆的意思是,一方面加班是個人的選擇,如果我白天做事快,晚上根本不用加班,我效率不高,所以沒有加班費;另一方面,我剛進入這家公司,還沒有成績出來,資歷不夠,怎麼能加工資?讓我非常鬱悶。

  4 老闆管理不夠人性化

  問題:各類小問題不斷

  結局:無法忍受衆多問題,終於辭職

  其他對老闆不滿意的小事情還有很多,比如今天通知你做一個ppt,明天就要出來;什麼提案,只要老闆拍拍腦袋說不滿意,也不告訴你理由,就讓你去一遍一遍改,直到他滿意……總之,我覺得老闆的管理方式太不人性化,我完全覺得自己只是他的工作機器,也找不到和他溝通的方式。

  最近,我終於受不了了,向老闆遞交了辭職信,捲鋪蓋走人。老闆看上去想要挽留,但我仍然義無反顧地走了。

  拍案

  上下級缺乏交流造成矛盾堆積

  ●何斌,信慧行(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原西門子人力資源進階經理



  加班問題要讓雙方“舒服”

  對員工來說,如果企業正好處在某些項目的非常時期,員工出於職業化的要求,應該幫企業共渡難關,如果不是老闆爲了降低成本,而刻意壓榨員工的勞動力,那麼員工即使加班一段時間,應該也無妨。但如果長期加班,員工一直處於疲勞狀態,甚至得不到加班的回報,那就有問題了。

  對於老闆來說,要明白員工加班能在短期內解決人力資源危機,但如果時間長了,會遭致員工抵制,即使不是明顯的,員工也會以犧牲工作質量來抗議,有可能導致公司的美譽度下降。所以作爲員工,如果遇到一直加班的狀況,要婉轉地向老闆提出,提一次不行多提幾次,提法上要注意,不要太過激烈,可以說:如果長時間工作,會對自己的體力、智力有所傷害,爲了能進一步做好工作,需要正常的作息時間。

  而老闆決不能抱着“你不做,還有很多人做”這樣的心態,可以在員工加班的時候,到辦公室感謝正在加班的員工,解釋一下目前公司的狀況,表明這不是一種常態,還可以請員工出去或者叫外賣吃個飯,總之要讓員工覺得舒服。

  而對於加班津貼,勞動法有所規定,該支付的一定要支付。如果企業處於初創期,財政上比較困難,或有特殊情況,短期內無法支付,老闆一定要向員工說明情況。

  主動交流解決瑣事困擾

  作爲員工,首先應該端正自己的心態,要知道老闆之所以成爲老闆,一定有其強的地方,員工不能因爲自己在某些專業方面比老闆強,而嘲笑、蔑視老闆。員工要做的,是把自己的專業特長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真正做成一些事。

  作爲老闆,也不要以爲自己是老闆,就什麼都太過強勢。如果員工的確做錯了,不可以在大庭廣衆之下斥責,也不可以將對事件的批評上升到人格評論。不妨下了班之後叫上因爲小事覺得彆扭的員工,一起到酒吧坐坐,隨意聊聊,帶上了解員工的情緒和看法;員工也可以在下班、或者手頭事情告一段落之後,主動找老闆私下交流一下。雙方都要注意交流的技巧,而不是抱着吵架的心態。

  支招

  給員工:反思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張瓊文,北京市智慧之光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職業指導師

  和老闆爭論是最愚蠢的做法。首先,作爲下屬要明白,從上往下叫命令,從下往上叫建議。命令就意味着必須無條件服從,即使有不同意見,也必須在服從中理解老闆的意圖;而建議就意味着老闆可以理可以不理。

  和老闆有矛盾,處理方式應該遵循三個原則。首先要想想自己能給團隊帶來什麼;然後再考慮如果爭論下去,得與失是否能夠平衡,到底值不值得;第三,反思爭吵背後是否自己也存在不足。

  職場分析的法則是,老闆永遠是對的,市場永遠是合理的。老闆眼裏裝的是整個公司,看的是整個市場,通常來說,老闆看問題更全面,也有可能更正確;而員工看到的可能只是自己的利益和部門眼前的利益,這種位勢的差距導致下屬與上司對事件的.判斷有所不同。

  員工有效、合理地和上級溝通的最大竅門只有一個:多承擔,而不要去爭名爭利。有個法則是:“在讓當中成長,在爭當中失去”,“越讓越多,越爭越少”。如果想好好與老闆溝通,不妨問問老闆,有哪些事情是我需要自己承擔、自己去做的;如果一件事情確實是老闆錯了,不妨先坦承自己在這件事情上的失誤之處,給老闆一個臺階下,也讓自己站在更有利的位置,切不可貿然爭吵。如果員工提的意見的確有用,但他的意見又太過激烈,甚至出現炒老闆的現象,對員工來說是損失。

  給老闆:讓員工明白在公司的位置

  ●張瓊文,北京市智慧之光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職業指導師

  確實有一些老闆會碰到特別刺的員工,他們會提出很多意見。無論說得對不對,通常老闆都應該聽一聽,尤其是在公司待得時間長的員工的意見,說不定他們的很多想法確實對

公司有利。

  老闆心裏應該清楚一點,當一個員工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問題的時候,有可能是員工希望讓自己更加舒服一些,老闆如果按照一兩個人的意見進行調整,很可能讓公司其他人不舒服,這種情況下,老闆可以自己或者派人和員工溝通,告訴他要隨着大家的舒服而讓自己舒服,而不是以犧牲大家的舒服而讓他個人舒服。老闆要讓員工明白員工說的話對公司和對自己所帶來的衝擊。

  “民”聲

  良好公司機制能緩解矛盾

  ●StevenWang,某知名IT公司項目經理

  前不久,公司從美國招來一位經驗豐富的進階項目經理做我的上司,統一管理幾個項目。一開始我們的交流很愉快,後來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我手下的項目既屬於我管,又屬於他管,一般來說事情應該由我先決定,再提交給他,但他對項目有自己的想法,希望我按照他的意思做,所以我們經常因爲對項目的想法不同而有些不愉快。

  好在我們公司的機制比較完整,老闆看出了我們之間的問題,就常來找我們分別溝通,分別明確了我們的職責,消解可能存在的矛盾,儘量尋求共贏而非兩敗俱傷的結果。

  可見,良好的公司機制、有效的上下級溝通很重要,不要動不動就上肝火,過於堅持己見,分析清楚情況,該堅持的要堅持,自己有錯的,也不要推在上司或老闆身上。

  發泄不滿也要考慮後果

  ●趙先生,某企業人力資源經理

  工作中,和老闆意見相左、產生矛盾是很常見的事情,有些能夠化解,那最好,有些不能,積壓在員工和上司的心中,早晚會出現激烈的舉動。就像這次“祕書門”事件,我覺得也不是因爲這一件事而鬧成這樣的結果,應該是過去的矛盾沒有處理好。此事中,首先是老闆沒有處理好,如果能緩和溝通,結果會比較好;其次,女祕書的激烈也有不合情理的地方,如果早就想辭職,那麼罵人之後,拍拍屁股也就走了,如果只是一時衝動,沒有考慮過後果,那太不可取。

  這位女祕書現在已經辭職了,而且據說她找工作很不順利,這就是爲當初激烈的舉動付出的代價。每個希望用極端舉動來發泄自己心中不滿的員工,都要慎重考慮好一切對職場生涯所帶來的後果。(屠明星)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