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大學健康教育的現實意義與積極對策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58W

【摘要】文章闡述了我國現階段大學教育基本觀念及其內涵。從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角度針對目前的教育狀況提出了相關的對策。

大學健康教育的現實意義與積極對策的論文

【關鍵詞】大學生 培養觀念 健康教育 教育模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規定: 大學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向受教育者傳授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和先進文化知識只是大學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而培養大學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優秀的品質和奉獻的精神,造就大學生健壯的體魄和健康的靈魂更是大學教育的主要任務。

現代大學教育觀念體現在其社會本位觀和個人本位觀的辯證統一上。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人培養成社會需要的、能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社會發展的人。注重學生的個體社會化、公民品德和政治品質的培養。而個人本位觀注重發展個人需要,從現代大學教育的觀點來看社會本位觀和個人本位觀的結合正好形成了高等教育的完整價值觀點。實際上,文化學習和知識學習既有社會價值的因素也有個人價值的因素。只有當一個人能夠順暢地融入社會,和諧地與周圍的人或事物相處時,他才能構建一個工作和生活的友好環境,在此基礎上,才能談得上個人才能的發揮和社會價值的體現。所以,作爲大學教育工作者,除了考慮要如何將最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有效地傳授給學生外,還要考慮如何培養大學生的人格和品德,以及如何與社會和自然保持和諧關係的能力。但是,大學生人格和品德形成以及與社會和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的培養在大學教育中常常存在很大的誤區,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混同起來,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科學性與規律性認識不足。由於對上述兩個問題認識不足,加上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工作的重要性不足,以及重視對個體嚴重心理障礙、心理疾病問題的事後處理,導致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學校的地位不高。大多數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爲“重心理諮詢,輕健康教育”,“重障礙性諮詢,輕發展性諮詢”。至今有些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還停留在僅僅爲學生提供心理諮詢和治療方面,心理諮詢的對象只是針對心理異常的學生,而對大多數心理健康但面臨着成長與成才、情感與學業等諸多困惑的大學生無關,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和範圍受到侷限。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刻不容緩的社會問題。心理障礙、生理疾病、學習和就業壓力、情感挫折、經濟壓力、家庭及周邊環境的影響,是導致大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因素。因此,及時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是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樹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的有效途徑。近幾年來,我國不少高校先後設立了大學生心理諮詢機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但其工作的重點放在諮詢和治療上,缺乏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的預防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念。

據全國心理衛生協會統計,有心理失衡或障礙的大學生佔全國大學生總人數的四分之一以上,最高時期竟達34%。很多大學生心理壓力加大,特別是大學生適應環境、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理想實現、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反映出來的心理困惑和問題日益突出。心理疾病已成爲大學生休學、退學的重要原因之一。自殺、兇殺等惡性事故更呈上升趨勢,越來越嚴重地危及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大學生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的主要表現是:環境變化帶來的心理挫傷與自信心的消失,五湖四海的學生生活學習在一起,出現交流中的困難,產生孤獨,不適應大學自由、平等、競爭的環境,引起心理失衡。知識與閱歷的匱乏,產生認識和情緒上的極端表現。此外,獨生子女自私、膽小和感情脆弱、缺乏吃苦耐勞精神都對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與品格造成影響。

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樂羣交往與封閉孤獨的矛盾、情感與理智的矛盾、自尊與自卑的矛盾、競爭與求穩的矛盾、性生理髮展與性心理髮展的矛盾也都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根源。

健康包含四大要素:生理平衡(沒有身體疾患)、心理穩定(沒有心理障礙)、社會成熟(具有社會適應能力)、道德健康(良好的品質)。四者相互聯繫、相互影響。心理學家英格里希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當事者在那種狀態下,能做良好的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發揮其身心的潛能,這乃是一種積極的狀態,不僅是免於心理疾病而已”。社會工作者孟波指出:心理健康是合乎一定水準的社會行爲。一方面能爲社會所接受;另一方面能爲本身帶來快樂。總之,心理健康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能積極調解自己的'心理狀態,順應環境變化;二是能有效、富有建設性地發展和完善個人生活。

大學健康教育是透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教育活動,使大學生自覺地採納有益於健康的行爲和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促進身心正常發育。在一定程度上說,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好壞,影響整個社會健康知識的普及率和形成率,是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基礎。高校健康教育是以傳授知識,建立衛生行爲,改善環境爲核心內容的教育,其最終目的是要人們自覺自願地保持健康的意識和行爲。沒有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學生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遇到或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將對未來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我們建議大學健康教育尤其採取以下積極對策:

(1)教師應具有科學的教育觀,注重以人爲本、創新教育、素質教育、全面發展教育,注重發揮課堂教育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各個方面的功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不是爲了考試而學習,而是在體驗掌握知識給自己帶來的身心愉悅,體驗創造,體驗收穫,體驗成長的美好。學校既是讀書的地方,也應是學生幸福生活的地方;既是傳授知識的地方,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地方;既是引導學生進步,又是適應學生心理髮展規律的地方;教師既是學生的引路人,又是學生的知心人。

(2)教師在學科教學中要滲透心理素質方面的內容,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品質。教師可以透過運用某些心理素質的內容,提高學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記憶力、創造力以及科研動手能力。透過運用激勵手段,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透過採用強化和積極的心理暗示,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外教育是課堂教育的有益補充,要面向學生,透過媒體的廣泛宣傳,強化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透過心理講座、心理報告、心理沙龍,使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及自我心理健康調節的基本方法,增強學生適應社會和自我心理調適的能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同時必須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不能用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去解決大學生中出現的心理問題。

(3)積極倡導大學生自我教育,內化自覺行動。事實上,任何教育只有轉變爲被教育着自身的能動行爲,樹立其主體意識,並體現主體參與,其教育的目的才能夠得以實現。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須積極倡導主體自我教育。透過課內外各種環節教育,使學生自我生存、自我調控、自我激勵、自我發展和自我認知的能力不斷提高,增強心理健康的自覺意識並學會自我心理調適的方法,消除負面情緒的心理困惑,適應複雜的社會生活變化,以一顆平常心面對自己、面對集體、面對社會,進而把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對社會生活得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的自覺行動。

(4)學校應努力擴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是人的心理髮展的重要途徑,心理素質是在社會實踐中逐漸發展和成熟起來的。在實踐活動中,大學生自我、環境以及自我內部的矛盾運動引發大學生的自主行爲,透過自覺接受外界資訊來調整適合自身的心理狀態。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全面、客觀地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抗挫折能力,磨練意志,提高社會適應能力;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可以糾正大學生自身出現的認識偏差,縮短學校與社會之間的距離,從而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美。

(5)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大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特有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是一種潛在的教育力量。豐富多彩而又健康有益的良好校園文化能夠調節心境、愉悅身心,對大學生人格的塑造和完善起着重要作用。大學生髮展的關鍵在於其個性的自由發展。只有在開放、自由的廣闊空間裏才能實現大學生充分、自由和全面的發展。這種空間是物理上的,更是心理和精神層面上的。在自由獨立的心理空間中,人們追求着理想和終極價值,發現自我、把握自我,實現人格的完善。心理空間以物理空間爲依託,但主要還是要求在精神上的無拘無束,自由馳騁,要求有一個能任其自由發展的精神文化環境。大學校園文化應提倡交流與碰撞,提倡開放與爭鳴,提倡相容並蓄、多樣性的統一。校園文化有助於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鍛鍊多方面的能力。

(6)積極引導學生做到快樂學習,快樂是人們在某種活動中獲得的興奮感、滿足感、幸福感,是一種愉悅的心理活動過程。喜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只有有興趣才能夠感到快樂。培養興趣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首先,教師應督促學生了解學習目的,間接建立興趣。當學生對學習某課程沒太強的興趣時,老師引導對其最終目標的瞭解就變得尤爲重要。學習過程多半是要經過長期艱苦努力的,這種艱鉅性往往讓人望而止步,而學習又是學生的天職,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瞭解每門課程的學習目的,加強其對學習的個人意義及社會意義的深刻理解,從而使學生對各科的學習發生濃厚的興趣。其次,制定合理目標,使學生在不斷進步的同時對學習產生信心和興趣,並透過不斷的鼓勵來鞏固學生的學習行爲,有助於其產生自我成就感,從而不知不覺地建立起直接興趣。

(7)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自尊和自信的建立是其完整性格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自尊是個人對自己的評價,認爲自己是否值得被愛;自信是相信自己的處事能力,越多能力被認定,人的自信心也就越強。建立自尊自信,首先要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找好正確的參照標準,使他們能揚長避短。其次,要創造成功的記錄。自尊自信是成功的產兒,沒有成功,就不會自尊自信。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該讓學生經常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採取賞識的方式表揚和鼓勵學生,幫助學生逐漸建立起自信心。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盪、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重建、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爲嚴峻的考驗。作爲高校教育工作者,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與意志力等方面的培養與教育,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在未來有所作爲,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力、體魄等方面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的心理準備。

參考文獻

[1] 陳葉坪。大學生健康教育。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2] 黃希庭。鄭涌。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