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地域文化特色數據庫建設研究

學問君 人氣:2.77W

摘要:文章從內容建設、資源數字化、資訊組織、資訊檢索和數據庫更新維護等角度討論天津特色體育文化資訊資源平臺的建設,以期使之成爲展現地方文化的視窗。

地域文化特色數據庫建設研究

關鍵詞:天津體育;“津味”傳統體育;西方體育;資訊資源平臺;地域文化

目前,許多高校都非常重視歷史文化傳承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將特色數據庫作爲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基礎與核心,並結合學校專業設定情況,依託地域文化特色,開發特色資源數據庫,例如:天津文化藝術特色數據庫、西南民族學研究成果多媒體數據庫、中國建築特色數據庫等,這些數據庫對歷史的傳承和未來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從全國體育類院校建立的特色數據庫來看,已建成的包括中國體育報刊數據庫、體育碩博論文數據庫,中國優秀運動員數據庫,競技體育數據庫,中國優秀教練員數據庫,中國運動隊數據庫,館藏奧林匹克文獻全文數據庫等。這些數據庫注重競技體育、教練和運動員的培養,沒有體現出地域特徵對體育發展的重要作用,忽視了近代體育歷史的沿革發展和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建立天津地域特色的體育文化資訊平臺既有助於實現天津地域文化保護,又有助於理解體育與人、社會的相互關係和基本規律,推動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

一、數據庫內容建設

1.1 “津味”傳統體育

天津在歷史變革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 “津味”傳統體育,注重內外兼修,能夠體現中華傳統武學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厚德載物的包容精神,人們對本民族武術文化的認同感可喚醒文化自覺,提高民族文化的主體性,爲社會發展提供精神動力。

1.1.1 武術。津門武術博大精深,武術套路、器械流派衆多,以拳種爲例,就有太極拳、形意拳、鴨形拳、螺旋拳、圈拳。目前天津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攔守門武術和李氏太極拳,天津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獨流通背拳、重刀武術、無極拳、北少林武術、北少林拳譜、霍氏練手拳、鮑式八極拳、北倉少練老會、天津“衛派”中國式摔跤、神意拳等。這些傳統武術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創造力,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

1.1.2 民俗體育。民俗體育是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津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接納各地民俗體育,並將多種民間體育藝術結合在一起,在改革基礎上形成天津城市的文化名片。極具代表性的天津皇會,於2008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是媽祖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歷史博物館的百米彩繪長卷《清人天津天后宮過會圖》描述了四十餘種十多道清代皇會表演,包括槓箱會、鶴齡會、花鼓會、高蹺會、法鼓會、中幡會等,表演內容包括捷獸(耍獅子)、槓箱、中幡、高蹺、飛鑔、重閣、旱船、秧歌、法鼓、舞龍、腰鼓、跑驢、跑落兒、八大帥、疊羅漢、小車會、清平竹馬等。此外,漢沽飛鑔、大六分村登杆聖會、永良飛叉、古典戲法、競技麻將、高蹺、風箏魏等民俗體育也頗具天津特色。

1.1.3 傳統體育組織和體育遺蹟。天津還產生了許多津門武術組織和社團,包括中央國術館、河北省國術館、天津市國術館、天津縣國術館、天津中華武士會、天津武術館、天津武術學會、淨業國技研究社、天津武術俱樂部、河北武術館等。

1.2 近代西方體育

1.2.1 近代西方體育的傳入和傳播途徑。洋務教育是中國教育史上的重要拐點,天津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爲洋務運動興辦的重鎮,興辦了北洋水師學堂、武備學堂、電報學堂等軍事學堂;同時派遣的留學生回國後開辦了南開學校等私立學堂,創建了天津體育協進會、天津體育促進會等體育社團。而商貿口岸的開放,帶來了西方傳教士,他們創辦了天津基督教青年會等教會學校。西方體育透過這些途徑,隨着西方文化一起傳入並傳播開來。近代西方體育由此發端。

1.2.2 近代西方競技體育的傳入。1860年,英國基督教倫敦教會在津創辦養正書院,將現代足球引入天津。1881年北洋水師學堂開設了競走、跳高、跨欄等田徑運動,舉辦田徑運動會。1896年各學堂相繼開設籃球遊戲,邀請外籍幹事饒伯森等人來校巡講。1904年,乒乓球作爲遊戲娛樂品引入中國,在天津、上海、香港等沿海城市最先流行發展,基督教天津青年會(今天津市少年宮)引入中國第一張乒乓球檯,舉辦了中國乒乓球史上第一次正式公開賽。

1.2.3 近代天津舉辦的運動會。從近代天津舉辦的各類運動會看,近代西方體育從天津學堂走向全國。1915年,第三屆華北運動會在天津南開學校舉行,這是在天津舉辦的第一次大型區域性運動會,爲日後承辦大型運動會奠定了良好基礎。1923年,南開大學承辦第10屆華北運動會,第一次實現了由中國人自己籌備組織、制定比賽規則,開創國人自辦運動會的先河,會場佈置整潔,秩序井然,規模龐大,中外參觀者超過萬人。

1.2.4 近代天津的體育活動家。天津著名體育活動家提出了先進的體育思想,使學校和社會體育實現了雙軌並行,推進了現代西方體育從學堂走向社會公衆。南開中學創始人張伯苓是中國奧運第一人,1927年張伯苓組Z成立天津體育協進會,提出“強我種族,體育爲先”,堅持德智體三育並進、不可偏廢,倡導積極向上的體育道德風尚。體育系教員董守義發表第一本籃球著作《籃球術》,他也被譽爲“中國籃球之父”。王正延成爲中國第一位國際奧委會委員,被譽爲“中國奧運之父”。

1.2.5 近代天津體育報刊對傳播現代體育具有重要作用。天津的《大公報》《益世報》屬於民國四大報刊,以對國人進行思想啓迪爲辦報宗旨。《大公報》的體育欄目“體育界”大力宣傳學校體育和體育社團,主張德智體全面發展、體育爲先的原則,倡導尚武救國,爲中國近代體育的發展和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該報多次報道全國的體育賽事,例如對1934年18屆華北運動會、1934和1935年的萬國越野賽等大型運動會進行專題報道,同時向歐洲派遣通訊員,傳播現代體育教育,《大公報》因此成爲民衆獲取體育理論和技術的.重要渠道,對傳播現代體育有重要意義。

二、數據庫建設

2.1 資料收集

在文獻資料方面,天津體育學院圖書館以體育學爲館藏特色,具體來說,可以透過以下方式獲取原文。①本校圖書館館藏電子圖書。依託的圖書數據庫包括讀秀學術搜尋中的圖書資源、超星電子書、中國數字圖書館和方正Apabi教參書等。②本校圖書館館藏紙本圖書和各系部資料室、社科中心紙本藏書等,經掃描後統一加工成電子書。③本館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服務。④對於透過上述現存資源渠道無法獲得的圖書原文,圖書館將聯合系部,透過購買紙本圖書然後加工成電子圖書的方式開展數據庫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