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藥特色名稱所蘊地域文化探析

學問君 人氣:7.79K

摘要:我國中藥來源廣泛,品種繁多,藥物命名也都各具特色,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而各民族各區域獨特的藥物名稱更是蘊含着當地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本文即以江西省爲例對中藥特色名稱所蘊地域文化進行探析。

中藥特色名稱所蘊地域文化探析

關鍵詞:中藥;地域文化;名稱

我國中藥種類豐富,數量繁多。而藥物命名也頗具特色,蘊含着豐富的傳統文化,充分反映了古人的智慧與情趣[1]。但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地域與時代的阻隔往往使中藥材在不同地區、不同歷史時期產生了不同的別名,再加上商品名、處方名,一味中藥可能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上百個名稱。而不同地域的中草藥藥名傳說、藥名諺語、藥名成語、藥名謎語、藥名典故、藥名詩歌等等,無不反映了當地人們的生活情感與理想願望,散發出濃郁的地域文化氣息。但是目前所見文獻甚少論及中藥名稱,尤其是地方名、別名等,與其所蘊獨特地域文化之間的關係。

江西省是全國種植和加工中藥材最佳的省份之一[2]。全省特色藥材約二十來種,如草珊瑚、吳茱萸、車前子、山臘梅、杏香兔耳風等。除農藥、獸藥外,人類藥用植物達兩千多種,約佔全國藥用植物種類總數的1/6-1/5[2]。溫暖的氣候,充足的日照,充沛的雨量,較長的無霜期,亞熱帶溼潤氣候以及優質的紅壤是江西擁有豐富的道地和特色藥材的主要原因。除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之外,江西居有38個民族,漢族爲主,多民族雜居,語言豐富多樣,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同時自古江西人傑地靈,歷史文化名人衆多,傳統文化氣息濃厚。上述自然地理和歷史人文特點賦予江西這片熱土以頗具魅力的風俗民情及深厚獨特的藥名文化。下面筆者就以江西省爲例對獨特的中藥名稱,尤其是地方名所蘊地域文化進行探析。

一、藥名折射民俗文化

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其勞動人民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勞動生產和日常生活中都會創造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所謂民俗文化,它始終植根於國家民族的社會歷史土壤裏,並形成具有民族及地域特色的風土人情。而藥名文化作爲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是中國古代民俗風情的重要載體。譬如江西中草藥名的傳說故事,就承載着江西民衆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價值觀和審美觀,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體現了江西在經濟發展、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地域性與獨特性,折射出贛文化的發生與發展、變遷與延續的過程。

如中藥中有一味叫“白芨”的止血良藥,但它最早的名字不叫白芨,而是叫白根。說起來有段故事。相傳在古代江西一個縣衙大牢裏,關押着不少犯人。看管他們的老獄卒,爲人正派,心眼好,對犯人從來沒有打罵,還關心他們的生活疾苦。一天,一個叫白及的死囚忽然病危快要死了,老獄卒忙去稟告縣官。縣官聽後說道:“再過一個月,白及就要砍頭,現在死了,也省了我們一刀!”老獄卒卻想:雖說白及罪大該死,但沒有到死期,有病還是要給看的。於是他瞞着縣官,請來一個郎中給白及治病,自己爲他付藥費。沒過幾天,白及的病好了。一晃二十多天過去,白及的死期到了。白及爲報恩情,告訴老獄卒說:“我七次犯重罪,屢遭刑訊拷問,使肺部受傷以至於嘔血。多虧我有一祕方,皆靠此藥止血恢復。方法是,只用白根爲末,米汁調服,其效如神。”白及死後,老獄卒牢記此方,後來無償轉告給朋友張郎中。張郎中遂用此方救治咳血不止的垂危病人,果然其效如神。便問老獄卒這藥叫什麼名字。老獄卒因年老記性差,只記得是白及獻的方,順口說了句:“白及!”就這樣,白根從此有了“白芨”這個名。古代江西勞動人民“仁愛重義”之民俗傳統及“民胞物與”的精神情懷由此可見一斑。

再如民間將一種頂端冠毛芒狀,開花前枯萎的造型奇特之藥草命名爲“鬼針草”、“鬼骨針”等。這是由於古代科學技術的落後,古人對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無法解釋,便產生頗有些封建迷信色彩的臆測之說。

二、藥名意蘊儒、道、佛思想

儒、道、佛是中國主要的傳統文化支柱。就三家的養生思想而言,儒家講“敬”,道家講“靜”,佛家講“淨”。祖國中醫藥學無疑是植根於祖國傳統文化之中的,故儒、道、佛各家思想在許多中草藥命名中皆能覓得痕跡得以反映。

1、儒學思想

儒學指由孔子創立的後來逐步發展以仁爲核心的思想體系,從創立到現在大約有兩千五百多年。儒學主旨是捨生取義,講的是入世,重視與身邊的人建立一種和諧關係。儒家提倡仁義治國、忠君孝親、中庸之道、民胞物與等思想。江西許多中草藥名的傳說故事充分體現了這些思想理念。如“使君子”傳說。在四川主要講述三國時期劉備的兒子最先品嚐此果,意外地醫治好了蛔蟲病,因此稱之爲“使君子”,而在江西民間,則主要講述北宋時期郭使君偶然以“使君子”治好了孫子的蛔蟲病,於是到民間專門救治有蟲積、疳積病的患兒。兩則傳說,分別反映出四川民衆對蜀國皇帝劉備的敬仰,和江西民衆對儒家“民胞物與”思想的推崇。又如“杜仲”中草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因爲從前有個叫杜仲的人服此藥得道,因而稱此藥爲“杜仲”。而在江西民間傳說中,杜仲是贛江邊的年輕人,爲了醫治父母腰膝疼痛的頑症,不惜冒着生命危險在高山中採得良藥,而最終掉下山崖。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他懷中的草藥命名爲“杜仲”。這則傳說絲毫未反映文獻中成仙的嚮往,卻揭示了江西民衆對儒家忠孝節義精神的弘揚。

2、道家道教思想

道家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學派宗教,其對中醫學的影響無處不在。最早確立道家學說的是與孔子同處春秋時期的老子,著有經典《道德經》,從創立到現在大約有兩千六百多年。道家主張“清靜無爲”“順應天道”“逍遙齊物”,其核心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江西景德鎮和奉新一帶將“英雄草”稱爲“逍遙竹”就是道家追求無拘無束思想狀態的'體現。漢代以後道家思想被張魯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演變成中國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晉風流在清談玄學研說道教時更着重於“煉丹”,以求長生不老,昇仙而去。故漢代以後信奉道教的醫家常在藥名中取有“仙”字、“壽”字,意喻長壽、得道、成仙。如“山木通”在江西奉新被稱作“天仙菊”,“山薄荷”在贛州稱爲“野仙人草”,江西萬年則把“土三七”叫作“八仙草”,而“馬齒菜”在江西豐城被稱爲“長壽菜”等等。江西峽江的玉笥山,自秦代以來被稱爲道家“第十七法樂洞天,第八鬱木福地”,因此“雷公子”“陰陽草”等頗有道教意味的草藥名便衍生於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