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班級活動與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係

學問君 人氣:1.7W

論文關鍵詞:班級;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論文摘要:班級是學校管理和教育學生最主要的陣地,班級活動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不容忽視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現階段班級活動的主要類型,並進一步分析了每項班級活動跟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關係,對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在我國的學校教育裏,班級跟學校的關係就像家庭跟社會的關係一樣重要,班級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人羣,也有別於一般的社會羣體。從教育社會學的角度分析,班級是一個微型的教育學生的社會體系,班集體是學生自己的組織,他們是集體的主人,在集體中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在班級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須充分利用班集體在學生個人心理素質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用集體的方式實現其不斷的提升和優化。班集體建設的內涵十分豐富,班集體建設包括班級管理、班級文化建設、班級活動等一切班級教育工作,尤其是班級活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班級活動的主要類型
  從一定意義上講,班級活動乃是班級的一種重要存在方式和表現形式。班級活動由於具有全員參與這一特性,因而能爲班級所有成員發揮特長、發展能力提供一個大舞臺。因此,在班級活動中,才真正有可能貫徹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全體性和主動性等原則,促進每個學生個性主動、全面、健康與和諧的發展。班級活動的範圍十分廣泛,這裏主要是指以班級爲單位的各種課內課外教育活動。從活動的形式這個角度,我們可以將班級活動分爲班會活動、儀式活動、閒暇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班會活動即班會課,儀式活動主要包括開學典禮、入團入隊、成人宣誓和生同紀念等活動,閒暇活動主要指班級內外各種文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主要包括參觀訪問、義務勞動、社會調查等活動。
  2.班級活動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係
  2.1班會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傳統的班會課主要是對班級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教育,但這種教育往往只是停留在對學生進行知識道理的灌輸這一層面,缺乏對學生情感體驗方面的關照,故而很難深入到學生心靈深處,其教育效果也是可想而知。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使班會課的內容更加鮮活充實、形式更加生動有趣,而且也能加深學生的認知和情感體驗,促進他們個性更加完滿的發展,與此同時也有利於學生道德認知和道德判斷能力的提高,從而使班會課達到“德” “心”雙收的效果。在班會課上,班主任可以採用各種各樣的'活動形式對學生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遊戲活動、心理劇表演、主題辯論等。以心理劇表演爲例。心理劇表演以某種心理衝突情境下的自發表演爲主,它透過特殊的戲劇形式,使參演學生的人格結構、人際關係、心理衝突和情緒問題在戲劇活動中逐漸呈現於舞臺,以達到宣泄情緒、消除壓力的作用。同時,學生受到參演過程中激情的影響,對所演角色可以產生某種程度的認同,從而使參演學生的日常行爲發生改變。
  2.2儀式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對於班會活動而言,我們似乎對各種儀式性教育活動(如開學典禮、入團入隊、成人宣誓、生同紀念等)的教育功能認識不足。但這些恰恰是我們更加需要重視、更加需要加以發掘的教育資源。這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獲得的情景,可以營造出某種特殊的情境和氛圍,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喚醒、靈魂得到洗禮、精神得到躍遷。這些儀式性活動從教育功能上來說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是要促成學生從對家庭、對父母的依戀中轉移出來,轉而形成對班級、對同學乃至對社會的一種新的依戀,儀式教育本來應該是一種包蘊着豐富精神內涵的教育活動。學校教育中的各種儀式往往被簡化爲一套固定的、僵化的操作流程,結果這種教育只能是流於形式、浮於表面,並沒有收到它們應有的效果。因此,在利用各種儀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要特別注意學生在儀式中的理智反思、情感體驗和精神喚醒,使這些儀式性活動真正能起到開發心理潛能、促進靈魂喚醒和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
  2.3閒暇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爲學生學習活動之外的一項帶有休閒性質的教育活動,班級開展的各種文體活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視的維護和促進作用。這種閒暇活動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放鬆、玩樂活動,它應該是學校正規教育的延伸和補充,屬於廣義的“生活教育”的一部分。隨着人類生產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自由支配時間,閒暇將成爲人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這一意義上講,閒暇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更加突顯出其意義:一方面,這種教育可以使學生形成對閒暇活動的正確認識,養成健康文明的休閒方式;另一方面,從人的心理畢生發展的角度來看,豐富健康的閒暇活動可以使學生的多種心理機能獲得全方位的、綜合的和可持續性的發展。豐富健康的閒暇活動不但可以拓展學生課餘生活的時間和空間,使之免受不良活動的誘惑和干擾,而且這些活動更有利於學生髮現那些自身所潛藏着的、被書本和作業所遮蔽了的多方面的才能,有利於充分發掘他們的心理潛能。另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學生參加有競爭性的運動並取得成功,可以促進其競爭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班級文藝活動可以使處於青春期的學生保持朝氣蓬勃的狀態,有利於其消除學習的疲勞,恢復精神,陶冶性情。如書法活動不僅可以鍛鍊臂力,而且要全身用力,排除雜念、專心致志、定氣凝神,因而能培養人的審美意識、陶冶人的性情。再如郊遊、遠足活動可以讓學生呼吸到清新的空氣、領略到秀麗的景色,令他們忘卻憂鬱和煩惱。
  2.4社會實踐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在參觀、訪問和實踐中學到更多的科學知識、領悟到更多的人類文明。它能滿足學生強烈的求知需求,有利於他們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增強創新能力,所有這些都對學生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具有促進作用。同時,社會實踐活動還可以使學生對他們生活在其中的現實社會有一個比較真實而全面的認識。客觀地講,我們面對的現實社會總是一個不那麼完善、不那麼理想、存在許多陰暗面的社會。相比而言,學校環境則較爲純真、理想。二者之間的差異極易使學生在心理上陷入各種矛盾和困擾之中。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可以及早對社會現實有所認識和知覺,這對他們在心理上形成一個“緩衝區”,以便調節心理失衡狀態是十分有利的。
  班級活動跟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所以學校要更重視班級活動,開展更豐富更合理更科學的班級活動,在活動中教育心理和鍛鍊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同時也讓班級活動更具有現實存在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承芬.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2]林孟平.輔導與心理治療增訂版(第十版)[M].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
  [3]吳增強.學校心理輔導通論:原理.方法.實務[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4]龔浩然,黃秀蘭.班集體建設與學生個性發展[M].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
  [5]李太平.班集體與個性形成[J].教育評論.1996.
  [6]許高厚.現代班級管理學[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班級活動與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