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探討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75W

摘要:本文總結了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以及相關兄弟院校在進行《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教學實踐環節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從選題、內容佈置、考覈方式等方面對《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的改革提出了具體的建議。並將具體的改革措施應用到本校《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的實際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預期效果。

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探討的論文

關鍵詞: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實踐實訓

1引言

混凝土結構是土木工程專業重要的學科基礎課,其包括《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與《混凝土結構設計》兩大部分的內容,其中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是在學生掌握上述內容的基礎上,爲進一步加強學生們對混凝土結構知識的理解而增設的相關實踐環節。學生透過課程設計的練習應能進一步掌握設計的基本原理與基本方法,爲後續的課程以及畢業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2目前《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存在的若干問題

透過近些年的實際指導以及對兄弟院校相關院系的調研發現,目前混凝土課程設計存在以下問題。

2.1選題相對單一,設計內容與實際工程存有差距

目前大部分土木相關院校的混凝土課程設計選用的是單向板肋樑樓蓋課程設計這一題目,大部分土木院校爲督促學生自行設計而採取的手段是透過改變跨度、混凝土強度、荷載等參數,保證學生們一人一題,最大程度避免重複和抄襲。這種做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不善思考的弊病,網絡上紛繁的模板可以幫助學生透過簡單的數字替換就完成課程設計的內容。同時,題目要求學生對一民用或工業建築的樓蓋進行設計,建築平面圖一般給定爲四周磚牆的內框架結構[1]。然而內框架結構由於種種弊端,在現今的實際設計中已經被框架結構取而代之。如果仍然在教學實踐環節對老舊的結構體系進行設計,會導致學生畢業後無法將學校學到的知識轉化成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手段,這將使學生感到困惑與迷茫。

2.2學生對各種構件的構造要求以及施工流程不夠熟悉。

透過理論學習,大部分同學可以完成樑、板的承載力計算以及相關的配筋,但對於樑板節點,牆樑節點,樑柱節點等具體位置的鋼筋綁紮的施工工藝流程存有疑慮,對構件一般的構造要求理解不夠深入,不能夠實現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同時目前大部分教材對於樑施工圖的表達方式仍採用截面注寫的方式,這種方式最大的優點在於直觀,便於初學者掌握樑內具體鋼筋的佈置形式,但在實際工程中,平面注寫的應用更爲廣泛,理論的教學與實際的工作應用存有一定的偏差。

2.3考覈方式與評價體系尚可進一步完善

由於課程設計的靈活度較高,學生的自由度較大,因此教師想對學生設計過程進行實時監控是不現實的,目前多數院校對於《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的考覈方式仍是以學生所提交的設計成果爲主,結合課上學生的課堂表現,對學生本次課程實踐給定相應的考覈分數。這種以結果爲導向的考覈方式忽視了對設計過程的監管,會導致部分善於“搭便車”的學生透過抄襲模板或成績較好同學的設計內容而完成自己的設計任務,極有可能出現抄襲者比自行完成設計的學生成績還要高。因此,這種考覈方式不夠客觀與公正,會導致學生學習倦怠,同時不能達到課程設計的預期效果。

3改革的初步探討與實踐情況

爲解決上述問題,有必要對《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進行教學改革。

3.1優化選題內容,擴大選題範圍

我們首先從題目的選題着手,摒棄了老舊的內框架結構的內容,選取往年若干的優秀畢業設計中,與實際工程相近的多層框架結構設計作爲學生課程設計的.設計背景。同時,不再以設計單向板肋樑樓蓋作爲單一要求,而是將設計內容擴展爲單向板肋樑樓蓋設計,雙向板肋樑樓蓋設計,板式樓梯設計。增加學生的選題範圍,擴展學生的設計思路。

3.2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模組化課程設計

本次課程設計改革,將以個人爲單位的模式改變爲以小組爲單位的模式進行課程設計,設計前將班級學生分爲6人一組,每組成員又進一步細化成3小組,其中一組內2人共同完成單向板肋樑樓蓋設計,2人共同雙向板樑樓蓋設計,2人共同完成板式樓梯設計,分組的目的在於提高學生之間互幫互助與團隊協作能力,學生之間的相互督促,可以替代教師對設計過程的監控作用,在完成課程設計的同時,更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

3.3增加學生互評機制與設計成果答辯環節

爲了進一步完善考覈方式與評價體系,我們在現有的評價體系基礎上實行了學生互評機制,共同完成某項設計任務的學生,對彼此在設計過程中的設計態度,協作能力以及完成的設計成果進行互評,教師參考學生之間的互評結果作爲學生設計過程的平時成績,同時爲了防止學生之間由於情感因素而包庇他人,我們引入了答辯環節。共同設計某一題目的一組成員對設計過程進行自述,同時,教師根據設計成果對兩位同學分別提問,最終根據學生互評,設計自述以及答辯情況,給定學生最終成績。

3.4將課程設計與實踐實訓相結合

爲解決學生對各種構件的構造要求以及施工流程不夠熟悉這一難題,我們選取部分優秀的設計成果,進行二次優化,並將優化後的結果用平法表示,形成可進行實際施工操作的設計圖紙,結合學校現有設施,在學校實踐實訓基地內,在師傅帶領下,以學生爲主力,按照設計圖紙,對相應的設計內容進行實際施工,真正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實踐證明,透過改革措施,我校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的教學效果有了較大的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一定的調動,由於我校實踐實訓基地仍在建設當中,下一階段我們將把主要精力放在課程設計與實踐實訓相結合上面,將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樑興文,史慶軒.混凝土結構設計[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