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用好教材案例 提高地理教學實效

學問君 人氣:1.37W

提要:本文就實際教學中,老師們運用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作了分析歸結,同時,結合作者的教學體會,對“案例教學”的特點作了粗淺地探討和闡述,旨在幫助大家充分認識"案例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價值,不斷探索案例教學的規律,實現課堂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用好教材案例 提高地理教學實效

關鍵詞:案例;案例教學;價值;有效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1)01-0184-01

用“案例”來組織教材內容和引導實施教學,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一大特點。尤其是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案例已然成爲了教材編寫的軸心和主線,因此,探討案例教學規律,提高案例教學的價值顯得尤爲重要。案例教學的核心思想,就是引導學生藉助案例分析,深刻掌握案例所承載的地理基本原理知識,培養他們舉一反三、類比遷移運用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形成一種理論聯繫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想方法。

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還有相當一部分老師對案例教學研究不深,運用不當,致使案例教學價值無以顯現,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常見的案例教學誤區集中表現在下列兩類情形:

(1)案例選擇失當。教材案例的編選,是專家們精心選擇的。它充分考慮了教材的整體性和教學的目的性,也就是說,它符合案例教學對案例典型性、客觀性、教學性的要求。實際教學中,有的老師爲了突出案例的現實性和時代性,往往自編自選貼近學生生活或學生可見可感的案例,來置換教材案例進行教學。這原本是件好事,它可充分發揮老師開發教材的能力,以豐富和充實教材,更好地服務於教學。可是,由於教師個人水平和能力的侷限,他們所選案例大多隻停留在趣味性和可感性層面,背離了案例選擇的典型性、教學性原則,致使教學膚淺、錯位。有的還嚴重偏離了教學重心。

(2)案例教學運用失當。案例教學既是一種教學思想,又是一種教學模式。作爲一種教學範式,它有一定的操作程序和要領,需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和要求。然而,相當多的老師由於研究不深,把握不準,實際運用過程,大量存在偏離重心、遺漏知識、操作錯誤的現象。主要表現在:案例呈現選擇的方式和時機不當;案例分析中,引導學生攝取資訊的方法不當;對案例所承載的雙基落實不足;案例教學組織中,師生的地位和角色定位不準;案例遷移運用中,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夠等等。

爲了用足用好教材案例,實現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無論對教材案例,還是自編自選案例,都要作深入地分析,同時,也要認真研究案例教學的一般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案例教學的價值功能,真正起到解剖麻雀,觸類旁通的作用。下面結合教學實際,談談筆者運用案例教學的幾點體會。

1、分析案例要重視雙基落實,力求深刻、全面

老師對案例的分析,主要是對案例所承載的資訊,進行攝取、提煉、加工、整合和落實的過程。要做好這一點,分析案例時一定要做到深刻、全面。

1.1 案例分析是否達到了深刻的標準,主要是看對案例的分析是否能體現課程標準的要求,具體來說,一是看對案例的分析是否能提煉出最基本的地理原理知識,二是看對案例的分析是否能抓住核心地理能力,三是看對案例的分析是否能提升一種地理思想。

現以“美國的商品穀物農業”案例爲例,作分析說明。該案例設定的意圖就是用典型的美國商品穀物農業來分析歸納商品穀物農業形成的區位條件和特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習本節的主要目標是要求學生能"舉例說明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和形成條件"。透過對該案例的分析,可知美國的商品穀物農業發達,不但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而且商品率高,科技含量高。其形成的條件主要是:中部平原廣闊,自然條件優越,爲其大規模生產提供了物質基礎;機械化水平高,農業的科技發達有利於穀物產量的提高;而地廣人稀、交通便利和廣闊的市場有力地促進農業的`商品化生產,從而使得美國農業呈現出地區專業化生產的特點。這是從案例中應提煉出來地理原理知識。案例分析的核心能力是,對這種商品穀物農業形成條件之間的關係理解和明確,以及對課本中呈現的"商品穀物農業的分佈圖"中資訊的提取和加工能力。最後透過該案例的分析總結,讓學生形成一種地理思想,即農業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理利用農業土地的結果;人類的生產活動應與所處的地理環境相適應,以求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1.2 全面,指的是在分析案例時,要注意細節,努力發掘案例材料中隱蔽的資訊,適當地根據實際需要對資訊進行加工處理,以便更好地發揮案例的價值功能。

分析上述案例,文字呈現的資訊有四點:(1)商品穀物農業的生產分佈、地位和特點;(2)穀物農業的發展過程:①交通的促進,②世界市場的促進,③農業現代化的實現;(3)穀物農業生產的特徵;(4)農業生產的主要措施。而地圖蘊藏的資訊就豐富和隱蔽得多了。從圖中能夠直接獲取的資訊有:穀物小麥、玉米分佈區,四通八達的鐵路線,主要山脈和河流分佈。然而僅僅滿足於這些資訊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至少還可以從圖中發掘如下有用的資訊:穀物農業分佈地區的自然條件: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等情況,小麥的兩個不同分佈區,小麥、玉米的分佈面積和區位的不同。因此,教師很有必要把美國地形圖和氣候分佈圖與穀物分佈圖結合起來分析,這樣就有助於學生較爲全面地理解其發展的自然條件狀況。

2、運用案例要講究技法,力求做到靈活、務實

對案例的全面、細緻、深入的分析,僅是爲案例教學所作的事前鋪墊,要用好案例,還要掌握案例教學的一般規律和實際操作要領。案例寫在書上,表面看來是靜態的,我們要想辦法變靜爲動,死中求活。案例教學的一般操作程序是,讀—析—議—用—結。讀:主要是讀文字,讀圖表,感知資訊;析:主要是提取、加工、整合案例資訊;議:主要是教師設定問題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尋求共識;用:主要是解決案例後附的活動問題,或者老師設計的一些知識遷移和能力訓練的問題;結:主要是對案例所體現的知識、能力,方法、思維進行總結歸納。具體運用時要注意靈活、務實、高效。

2.1 靈活,主要是指老師能根據教學的需要,靈活地對案例內容進行取捨,靈活地運用案例調控教學過程,靈活地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等。

如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可針對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生產自然條件的優越性,增加案例中並沒有的有關美國的地形分佈圖和氣候分佈圖,進一步豐富案例資訊,幫助學生較爲全面地分析美國中部地區發展商品穀物農業,得益於其廣闊的平原,肥沃的土壤,溫暖的氣候,充足的水源等優越的自然條件。案例選擇的教學方法可以選擇引導學生讀圖、析圖,提煉資訊,以及運用比較方法,進行類比遷移。如,把它與我國東北地區的商品穀物農業作比,引導學生找異同,析原因,作歸結,這樣,案例的潛在價值也就全部挖掘出來了。

2.2 靈活,還體現在教師具體操作上的多變。如,呈現案例的策略、方法的巧妙和根據案例設定問題角度的巧變。教材中案例提供的資訊往往是文字和圖表的糅合,文字的資訊較爲直白,難以強烈吸引學生;而圖表的資訊不但豐富,而且較爲隱蔽。教師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圖表呈現案例,並設定一些角度新穎的問題,這樣,既不但可發掘更多的課程資源,而且還可培養學生讀圖、析圖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建構知識的能力。

還以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爲例,教師可首先呈現案例中美國本地商品穀物農業分佈圖,並據圖設問啓思:①圖中谷物農業分佈在哪裏?分佈有什麼特點?②爲什麼中部地區會成爲穀物生產地域?③圖中直接能反映該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哪些?還有哪些因素沒有再現出來?然後,引導學生帶着問題,把案例中文字與圖表互爲參照閱讀分析,提煉資訊,自主探究,尋求答案,這樣,案例的運用不但靈活、巧妙,而且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2.3 務實,指的案例教學追求實在,實效,避免虛浮,空泛。務實高效,依賴於課標的明確指向,依賴於教師實用的方法,依賴於學生的全程全員參與,依賴於教學過程的簡潔有效。把案例中所承載的知識,所要求的能力,所傳遞的思想,有序、高效地進行落實,也就達到了案例教學的目的了。

如,在上述案例中,透過學習,不僅要使學生能夠分析商品穀物農業的形成條件,掌握其特點,而且更爲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進行遷移運用,掌握比較分析的方法,能熟練地分析其它農業地域類型形成條件和特點。因此,在教學時,不要僅侷限於本案例,而應把它置於整個章節的內容和要求之上,注重案例的內引外聯,前瞻後顧的輻射作用,要從全局和整體上實現案例的優化重組,價值增殖。如,在分析美國商品穀物農業時,既可把它與同屬穀物種植的亞洲水稻種植業比較分析,歸納總結其差異;也可把它與同屬商品農業的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相比較,分析歸納其異同點;還可把它與我國東北地區的商品穀物農業作一比較,分析歸納其異同點。這樣學生不但能理解和掌握知識,而且能極大地提升自己建構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