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推進基層央行內審工作資訊化的實踐與思考論文

學問君 人氣:9.8K

2011 年,人民銀行總行出臺了《人民銀行內審工作轉型2011 - 2013 年規劃》,明確了內審工作轉型的基本要求,將審計資訊化作爲轉型工作的重要內容。內部審計資訊化,是指建立在資訊化環境基礎上,運用資訊化技術方法開展內部審計,包括審計資訊管理和計算機審計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核心是計算機審計。武漢分行在推進人民銀行內審工作全面轉型與深化發展中,將改進審計手段、實現技術轉型作爲轉型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明確了以“用工具查找風險、用工具分析風險、用工具防範風險”的轉型理念,加強了轄內審計工作資訊化工作

淺析推進基層央行內審工作資訊化的實踐與思考論文

一、武漢分行轄區審計工作資訊化實踐

( 一) 以系統爲媒介,總結轉型項目的成功經驗,推動轄區審計項目質量再上新臺階。

及時總結項目的成功經驗,將系統建設作爲固化審計成果的重要途徑,有助於實現批量複製審計經驗,達到“成熟一點、帶動一片”的目標。2012 年受總行內審司委託,開發了《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基建績效審計評價系統》( CPAS) 。該系統凝聚了武漢分行績效審計中總結出的成功經驗,可以實現對基建項目規範化、定量化的績效指標評價,保證審計成果的科學性、準確性與規範性,同時,也可以系統積累基建項目的基礎數據和造價資訊,實現資源共享及審計成果共享,從而在整體上推動了轄區基建績效審計的質量。

( 二) 以系統爲抓手,推動解決問題風險屢查屢犯、違規操作屢禁不止的問題。

長期以來,各級行在內部控制、風險防範和監督檢查方面做了大量基礎工作,對一些重要部門、重點領域的檢查,還呈現高頻率、多層次、廣覆蓋的特色。但一些單位問題風險屢查屢犯、違規操作屢禁不止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爲此,2015年,武漢分行開發了《檢查發現問題資訊管理系統》( IPIS) 。在業務歸屬上,實現了下級業務部門與上級主管部門的對接,保證上級主管部門可以看到與自身管理領域相關部門的問題數據,增強了下級行的整改動力; 在權限管理上,實現了分管行領導與其分管部門的關聯,爲分管行領導方便快捷地檢視、管理自己分管業務領域的問題奠定了基礎。該系統既可以成爲行領導、業務部門負責人強化風險管理的有力抓手,同時也是系統是推動整改落實、強化成果運用的有效平臺。

( 三) 積極利用已有的輔助審計系統,收集審計線索,推動審計工作現場與非現場的融合。

計算機輔助審計系統是總行主導開發的計算機輔助審計工具,具有數據更新及時、操作簡便、審計方法權威等特點,是審計人員開展國庫業務審計的得力助手。2015 年起,武漢分行鍼對轄內審計骨幹,開展了爲期3 期的計算機輔助審計系統的使用培訓工作。透過視頻培訓、平臺交流、實踐操作等多種途徑引導審計人員熟練使用總行業已固化好的模型,做好國庫業務審計線索的收集與整理工作,提高了現場審計的針對性,同時,也爲不定期開展非現場檢查,向國庫部門反饋風險提示奠定了基礎。

( 四) 加強常用軟件基礎功能培訓,提高審計人員數據篩查能力。

隨着人民銀行業務系統化、數據化不斷髮展,從海量數據中查找有用數據,進行大數據篩選成爲了審計人員面臨的一個難題。武漢分行利用Excel 軟件中自帶的數據查找、排序、比對等基礎功能,結合具體審計案例,編寫了《運用Excel數據篩選輔助預算管理審計》的操作手冊,從數據源提取、篩選條件設定、常見的審計問題等多個方面,詳細介紹了該軟件在預算管理審計中的實際應用,提高了審計人員的知識儲備和技能水平。

二、基層行內審資訊化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審計人員的業務活動貫穿着審計工作的全過程,是優秀的審計理念、審計方法、審計手段的創造者和使用者,因此,審計人員的主動性和專業性成爲了制約內審資訊化工作的關鍵因素。由於基層行內審人員年齡結構及知識結構老化、人數偏少、任務繁重等原因,推進內審資訊化工作的難度呈現“金字塔”型,越是基層難度越大的特點。總體概括來講,存在着“六大”矛盾。

( 一) 需求迫切性與自主研究滯後性並存。

使用先進的審計工具,可以較大幅度的提高現場審計效率、提升審計質量的觀點在基層行達成了一致,但是不少基層行“等、靠、要”的思想仍然比較普遍,對於內審資訊化工作的自主研究或是消極被動,或是畏難退縮,抱着“等、靠、要”的思想不放,寄希望於照搬上級行或兄弟行的成功經驗,自己則置身事外,當旁觀者、過路客。

( 二) 需求多樣性與獲取渠道狹窄並存。

一是工具獲取渠道狹窄。廣義的審計工作包括項目的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報告階段及後續整改階段等多個過程。因此,促進審計工作開展的輔助工具也涉及多個環節、包含多個種類。而目前由於版權保護、權限管理、央行業務特殊性、溝通交流渠道狹窄等多方面的因素,從互聯網下載獲取免費資源的途徑比較狹窄,直接使用外單位、外部門的成熟工具渠道也並不暢通。二是數據獲取仍在障礙。一方面業務資訊系統的建設很少體現審計需求,審計人員獲取的電子數據往往並不能全面反映業務執行和管理的狀況,審計分析只能就現有的數據開展,審計線索的質量常常不盡如人意。另一方面人民銀行業務系統衆多,系統架構及採用的數據庫技術不盡相同,大量的異構數據加大了數據匯入和數據管理的難度,同時系統的數據存儲方式也不盡相同,有集中到總行的,有分省擺佈的,也有分地市存放的,也給完整獲取數據帶來了阻礙。

( 三) 使用者期望值過高與審計工具實際效果不足並存。

一是輔助審計工具僅僅是審計工作的輔助和補充,不能完全與審計人員的審計經驗判斷脫節,更不能完全替代審計人員的審計活動。部分使用者將計算機輔助審計工具視爲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寄希望於一個工具可以完全解決現場審計的所有活動,實現“無腦化操作”,這種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值自然會與工具的實際使用效果產生強烈落差。二是輔助審計工具的研究也是一個不斷研究、逐步完善、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部分審計人員不能正確對待工具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往往沒有從如何完善工具功能的角度主動思考,而是簡單對工具“蓋棺定論”,全篇否定工具存在的實際意義。

( 四) 工具的專業性與審計人員使用能力不足並存。

從地區分佈結構來看,審計人員計算機使用能力與資訊技術審計能力的分佈存在着明顯的地區間差異。從年齡結構來看,年老多,年輕少,沒有形成老中青合理搭配的梯級結構。從知識結構來看,熟悉傳統內審技術的多,通曉現代內審技術的少,自我學習能力強的少,後續教育可塑性強的'少,與內審資訊化不對接。而專業的審計工具,尤其是大數據篩選類工具,需要審計人員根據審計經驗,自主設定查詢條件、邏輯關係等等,導致系統雖功能強大,但合格的使用者卻寥寥無幾,最終導致系統在實際使用中的效果大打折扣。

( 五) 工具使用培訓與實際審計應用脫節並存。

審計工具不是“空中樓閣”,需要紮根於實際審計工作中。只有在實際工作中不斷運用,才能不斷加深理解、提高應用能力。部分審計人員參與培訓活動,僅僅從完成上級行下達的培訓任務出發,培訓結束後即將工具“束之高閣”,在實際審計中仍滿足於使用老方法、老手段,導致了培訓活動與實際應用相脫節。這種“慣性”或者“惰性”做法,違背了培訓活動的初衷,也導致雖多次組織培訓,仍然有部分審計人員不熟悉、不瞭解、不會熟練使用問題的產生。

( 六) 工具執行環境與電子設備更新發展脫節並存。

人民銀行多數計算機輔助工具的開發背景均以業務網執行環境( 操作系統爲windows xp 系統,IE 爲6. 0 版本) 爲基礎。隨着電子設備陸續到達報廢年限,更新後的電子設備操作系統及IE 版本均有較大幅度變動。如,總行集中採購的清華同方超翔系列爲例,操作系統爲WIN7 系統,自帶瀏覽器版本爲IE10。執行環境發生變化後,可能導致工具介面顯示不全、部分功能無法使用等諸多問題。

三、加強審計資訊化工作的建議

( 一) 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和遠景規劃,提升資訊化工作的原動力。

建議上級行繼續強調審計資訊化工作的重要性,明確技術轉型仍然是今後內審工作發展的重要方向,制訂推動資訊化工作的遠景目標及行動舉措,爲基層行指明發展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標。同時,繼續完善審計制度體系,制訂關於審計工作資訊化的規章制度,對開展資訊化審計時參與各方的權責劃分、資訊化審計的規範化流程、資訊化審計與非資訊化審計的對接以及對數據證據的效力界定等給予明確規範。

( 二) 進一步加強對基層行的指導,提高資訊化工作的積極性。

一是指導基層行立足本地實際,積極發揮主動性,加強對資訊化工具的研究和使用,紮實推進基層行審計資訊化工作。可以按照“從點起步,由點及面”的原則,鼓勵基層行“吃透一點”進而“帶動一片”,最終形成“百花齊放”的格局。

二是將方法創新、工具使用作爲工作考覈的重要內容,鼓勵基層行在審計實踐中積極使用輔助工具,編制具體的使用說明和案例介紹,並將成熟經驗積極推廣,提升基層行資訊化工作的積極性。

( 三) 進一步加強整合資源,拓寬資源獲取渠道。

一是建議總行加強資源整合,破除“資訊孤島”。可按照審計業務、審計監督、審計內務等三種類型,牽頭推廣整合系統內開發的成熟的審計工具,提高工具的使用範圍和利用效果,避免系統內部工具重複建設,減少資源浪費及無效勞動。二是建議將審計輔助軟件整合至單一或少數平臺,按照其審計功能分類,減少使用多個審計輔助軟件頻繁登入系統的情況,加強審計輔助軟件使用的便利性。三是建議創建單不同機構、不同部門間數據共享和協作機制,爲數據獲取掃清壁壘。

( 四) 進一步注重審計隊伍的年輕化和可持續發展。

一是積極關注轄內內審人員的年齡結構和技術特長,注重審計隊伍的年輕化建設。二是研究長效激勵措施,提高審計人員自主學習的動力。三是加強審計人員常用軟件基礎技能培訓,提升內審整體素質。

( 五) 開展內審資訊化前瞻性攻關研究。

建議在審計工具的開發、升級過程中,除關注功能完善外,還應在考慮電子設備的更新換代趨勢的基礎上,增強審計工具執行環境建設的前瞻性,可以以較高版本的執行環境爲基礎,同時“向下相容”,既可以滿足新設備的執行需要,也兼顧老舊設備的實際情況,減少升級改造的頻次,節省開發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