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媒介融合業態下的高校傳媒藝術教育改革論文

學問君 人氣:2.84W

在媒介融合的新業態下,高校傳媒類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培養具有傳媒時代素養,同時具有良好創新創作能力與專業實踐能力,能夠掌握媒介融合理念,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將專業理論知識轉化爲具體作品,將學科素養轉化爲實踐創作,最終成爲藝術素質與實踐應用相結合、一專多能的新時代複合型人才。高校傳媒藝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務必植根於當前甚至是未來的傳媒語境,立足社會需求、行業需求和傳媒事業發展需求。要對現行的實踐教學體系做全面深入的改革,必須遵循傳媒行業的發展規律,同時結合傳媒市場人才需求,緊密圍繞“提升全媒體的融通意識,重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媒體實踐技能和作品創作力,一專多能綜合化培養”這一目標,使學生在專業基本技能熟練的基礎上具備很強的全媒體職業能力,實現高校傳媒教育與媒體語境融合協調發展,人才培養與傳媒行業、企業的緊密對接。

關於媒介融合業態下的高校傳媒藝術教育改革論文

1、建立“課堂-平臺-項目-比賽”

四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提升實踐教學質量以比賽爲推手,以實踐作品產出爲實踐教學檢測的重要考覈目標,建立“課堂-平臺-項目-比賽”四位一體的實踐教學和多元化、層級化、目標量化的課程考覈評價體系,訓練夯實學生的專業基本功,紮實其職業基礎能力。進入媒介融合時代,傳播方式多元綜合,對傳媒人才的業務能力有了更高要求,但媒介融合只是傳播方式的豐富。傳媒外在樣態和技術的更新,傳播內容和傳播能力還離不開紮實的專業基礎能力,這一定位必須清晰,這樣我們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在變局中保持鎮定,專心進行人才培養。因此,培養學生融媒能力之大前提,是要加強學生專業基礎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的訓練,而實踐能力訓練,除課內的基礎訓練外,還要以抓實踐作品爲導向,以各類比賽、各級項目、各種校企協作平臺帶動、促進和落實專業綜合訓練,並檢驗專業訓練,夯實傳媒專業學生的專業基本功。目前的傳媒專業實踐教學,大多是圍繞相關的核心理論課程配套的訓練課,基本是以模擬爲主,做一些基礎的專業訓練,形式相對單調,訓練強度和要求較低,與真實的業界工作需求還有明顯的距離。同時,實踐課的考查也相對比較寬鬆,以模擬節目的作品提交,終有紙上談兵的弊端。而實踐教學模組又是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支撐。

因此,實踐教學要擺脫現在的狀況,就要明確實踐不僅是演習,更是真槍實刀的做業界的具體業務,或者說實踐課程可以直面市場,接受市場檢驗和真實受衆的反饋過程中,讓學生真正體會現在的市場需求究竟是什麼,節目究竟該如何做。傳媒專業實踐教學,就可以用課堂對接平臺,課程對接項目,課程對接比賽的多元方式去展開教學。低年級對接一些校園媒體(學校廣播站、電視臺、校園網、新聞中心等),高年級對接校外媒體和市場平臺。同時,鼓勵和要求傳媒專業學生大量參加各級各類的專業比賽,以訓練其應變能力和強硬的心理素質。透過序列遞進的方式,讓課堂實訓與相對應的基本功大賽、節目製作、市場產出等聯動起來,實現分階段、多樣化、一體化實踐教學。不斷培養學生對媒體業務的熟悉度,不斷提高學生媒體業務能力,使學生在反覆訓練中熟練掌握廣播電視的開發製作技巧,爲成爲合格的傳媒人才奠定良好的行業意識和業務基礎。

2、創設校園全真媒體工作環境,提升實踐教學專業融合度

運用互聯網+思維,將新媒體技術與平臺引入實踐教學,以洛陽師範學院廣播電視臺爲試驗田,創設微型全真媒體工作環境,進行媒體仿真訓練,強化訓練學生新媒體能力,提升學生媒體適應力。洛陽師範學院廣播電視臺是新聞與傳播學院全力打造的融媒體傳媒人才實踐教學基地,是學生的專業實踐平臺,是教師的實踐教學和科研平臺。自2015年3月成立以來,逐漸規範組織架構和團隊建設,組織建構和管理和真實電視臺保持一致,目的是爲了打造全真媒體環境,透過媒體模擬執行,讓學生全方位得到鍛鍊。現在擁有成員一百餘名,指導教師六名,設有總編室、新聞部、活動部、欄目部、新媒體部等,目前穩定執行的電視欄目有《新聞速遞》《河洛青年說》等五檔電視節目,同時執行《影影約約》等五檔網絡電臺節目。

洛師電視臺實行課程化、學分化加學生量化的雙重管理制度,學生透過電視臺專設的實踐課程模組進行選修課程,除參加規範的實踐課程進行欄目製作外,還定期參加節目評審會和指導教師專題講座,案例教學實踐教學落到了實處。學生在一個崗位上做精後會輪換到其他崗位,進行其他業務的學習和實踐,從而達到一專多能的培養目標。以新聞速遞小組爲例,大一時三人一小組,分別由播音、新聞、編導三人組成,大家團隊作戰,但各自做好具體工作,同時熟悉別的環節的工作。進入大二,就是一人來做,其他專業的同學指導,讓一個同學基本能夠做完一條新聞的`採、編、播、作全流程,進入大三,一個小組裂變爲三個小組,每人獨擋一面,熟練完成新聞製作。這樣的執行模式,讓學生真正學到專業技能,並融合了其他專業技能,同時,熟悉新聞製作全部流程,透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畢業時就已經可以成長爲準媒體人,具備優秀的職業能力,爲其進入專業崗位奠定了堅實基礎。爲穩定學生製作團隊,提高作品創作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在專業上精益求精的專業主義精神,洛師電視臺還制定了一系列技術等級制度,一個學生如果持續在電視臺學習工作,完成了基本的崗位職責,定期透過業務考覈,創作出優秀的實踐作品,那麼便可以取得相應的初級播音員(攝像、記者)、中級播音員(攝像、記者)、進階播音員(攝像、記者)、首席播音員(攝像、記者)等技術等級,成爲一名優秀的準媒體人,在這樣的成長曆程中,鍛鍊了學生的綜合技能,磨礪了學生心智,豐富了學生行業經驗,爲其進入行業做好充足準備。

3、搭建好校企聯合育人平臺,提升學生融媒體適應力

構建媒體實踐大平臺,爲學生孵化創意、打磨作品、職場演練提供有效環境,與校外媒體建立穩定合作,真正實現校企聯合育人,做好學生的職業能力強化訓練。爲學生專業實踐搭建創作平臺至關重要。傳媒藝術類人才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是實踐創作能力的核心內容,目前的培養中極易出現知識與能力脫節,理論與創作脫節的情況,要將知識結構轉化爲能力結構,就需要一個能涉足真實產業環境的有效轉化途徑,爲學生提供孵化創意、打磨作品、職場演練的有效環境。新聞與傳播學院爲給學生創設好的創作平臺,大力拓展與校外媒體的合作廣度與深度,分別與河南省全媒體科普中心、網易河南、河南網絡電視臺、洛陽市廣播電視臺、偃師電視臺等建立了長效合作機制。具體校企合作機制爲,採用實踐作品雙導師制度,學生校內專業學習和到定期到媒體頂崗實習,直接參與節目策劃製作,或是校內成立創作團隊,按照媒體要求,爲其生產、製作出相應的廣播或網絡節目,透過審覈播出。如爲河南省科普中心製作的農業、科技類廣播科普節目,每日中午在科協平臺播出,受到科協工作人員和廣大受衆的好評。

學生透過爲媒體制作節目,得到了肯定和鍛鍊。學院每個學期固定組織低年級學生到這些媒體進行參觀學習,瞭解媒體工作環境、工作流程,參與電視臺錄製節目等。學院每學期向每個合作單位派出3~4名實習生,在媒體單位全日制頂崗實習,期末提交媒體的實踐作品拿到相的學分。學院每個學期邀請媒體專家來校講學,指導作品和實踐,也派出高學歷高職稱的教師到媒體一線掛職鍛鍊。透過合作共建,傳媒專業教育與媒體和文化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得到有機結合,也給高校學科建設和課程設計搭建了創新平臺,同時,高校服務地方的職能也得到體現,畢業生就業也有了一定改善,媒體在合作共建中選到了滿意的、有潛力的應用型人才,免去了過去進新人先培訓的做法,節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傳媒藝術專業實踐教學目的是培養滿足媒體實踐工作需求的人才,實現高校教育教學與媒體應用雙贏。爲此,需要在與校內廣播電視臺和當地各種媒體的實踐檢驗中,不斷調整、改善人才培養的方向與質量,使高校傳媒教育與媒體語境融合協調發展,人才培養與傳媒行業、企業的緊密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