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超聲醫學學科建設提高醫療水平探析論文

學問君 人氣:2.66W

摘要:隨着超聲醫學與臨牀聯繫越來越緊密,超聲醫學已實現了多領域滲透。文章從超聲醫學學科發展方向、學科亞專業分化、與臨牀相關科室協作、科研助推學科工作發展、人才隊伍建設幾方面探討超聲醫學科的學科建設,旨在充分發揮超聲醫學的作用,更好地爲患者及臨牀服務。

超聲醫學學科建設提高醫療水平探析論文

關鍵詞:超聲醫學;學科建設;亞專業

隨着超聲醫學在臨牀的廣泛應用,超聲醫學科已從早期單一的病情診斷髮展成集診斷、治療於一體並涉及生物醫學工程等衆多領域的醫學學科。超聲醫學科發展涉及學科發展方向、學科亞專業分化、與臨牀相關科室協作、科研助推學科工作發展、人才隊伍建設等內容。本文探討了超聲醫學科如何加強學科建設,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1找準自身學科發展方向

超聲醫學科要根據自身的人員結構、原有的基礎和實力,結合臨牀學科發展的實際情況,列出學科主攻方向,加強優勢技術建設,加快特色技術創新,不斷提高診治水平,更好地爲患者和臨牀服務。

2進行學科亞專業分化

2.1超聲醫學科的發展

目前,超聲醫學已由靜態軟組織結構顯示(灰階超聲1972年)發展到實時動態結構顯示(實時灰階超聲1984年),再到功能顯示(彩色多普勒1990年;超聲造影1992年);已由單一的低頻探頭向高頻、寬頻和變頻探頭髮展,由二維超聲向三維超聲、四維超聲發展,結構顯示更清晰、全面。隨着集成電路和超細光纖的發展,超聲探頭小型化、微型化,腔內超聲、血管內超聲有了很大發展,超聲影像診斷已發展到亞微結構水平。現代超聲引導穿刺器械和超聲引導下精細化介入性治療得到迅速發展。超聲這門新興技術學科,既有“設備新、技術新、人員新”的三新特點,又有“技術發展快、設備更新快、理論老化快”的三大特徵,同時要面對全院各個專科,知識要求面寬,但易造成醫生臨牀知識不繫統、碎片化。

2.2亞專業分化

學習新技術、開展新項目是亞專業細化的基礎,每項新技術的開展都有可能分化爲新的亞專業。亞專業的劃分主要是促進學科向縱深發展,發揮自身專長,集中專業性人才,深入研究學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填補醫療空白,不斷擴大醫療範圍,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減少超聲診治中的低水平重複,提高醫療質量,以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六個亞專業學組:婦科組、肌骨組、淺表組、腹部組、血管組、介入治療組。亞專業建設要求:服務患者,服務臨牀;學習制度化,視野國際化;專科研究,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亞專業建設措施:加強基礎理論系統學習:80%臨牀+20%本專業;技術提高:請進來,走出去,時刻保持與國際接軌;醫療行爲:規範操作,規範診斷,形成制度,嚴格制度管理;激發和培養醫務人員的創新意識:以各種方式培養專業技術人員的求知慾和創新意識,使其在醫學實踐中始終保持對新技術、新業務的學習渴望。

2.3亞專業學科管理

(1)架構:設組長、副組長各1名,由高年資醫生擔任。組員6~7名,住院醫生不固定(1年輪崗),每位醫生均有兩個方向(一個爲主、一個爲輔)。(2)組長選拔:組長爲亞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其能力的大小直接影響學科建設的水平和質量,因此,對學科帶頭人的選拔不但要求其擁有高超的專業技術水平、敏銳的科研思維和強烈的創新精神,還要看其是否具有高尚的醫德、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是否具有一定的領導能力。(3)亞專業管理核心:核心是組長的管理,設定醫、教、研、人才培養目標,充分授權,學術方向引導,部門、學科協調給予指導和幫助。

2.4亞專業分化意義

(1)學科建設的亞專業分化,爲每名醫生規劃一個專業方向,創造一個發揮各自特點的工作平臺,使人才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滿足其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學科發展與個人事業同向而行,實現“雙贏”。(2)技術得到更充分的應用。目前超聲現代診療技術,全面開展,並得到臨牀的廣泛認可,並積極創新,形成特色優勢。(3)設備利用率得到更有效的提高,把目前的儀器進行分類管理,高、中檔搭配,既兼顧日常診療工作,又要考慮專科開展新技術所需要的平臺。(4)打破論資排輩,爲年資不高但掌握了新技術和新業務的人員提供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5)引進適當的科內競爭機制,人人思進取,激活內部動力和活力,進一步營造科室的`學術氛圍,形成一個學習型科室,使學科建設向“橫的普及、縱的深入”全方位的快速發展。

3主動與牀相關科室協作

現代醫學診療觀點的轉變,促進學科分化與交叉融合相協調。大型醫院爲適應患者的需求,逐步打破學科壁壘,整合醫院內部資源,積極推進科室間有效聯合。搭建重大疾病的多學科、多中心綜合防治平臺,不斷深化重組以疾病鏈爲紐帶的學科羣。比如,腫瘤治療中心等,給超聲醫學科帶來客觀的壓力。臨牀循證醫學要求診療依據客觀化、標準化;臨牀各種操作要求精準化;患者的檢查要求無損傷等也給超聲醫學科的廣泛應用帶來機遇。我們的策略和措施是關注學科發展方向,主動與臨牀配合,體現本專業的價值,使其成爲疾病診療團隊中不可或缺的成員。

4科研助推臨牀工作發展

科研是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科醫療技術水平綜合實力最爲重要的標誌之一。沒有堅實的科研基礎,臨牀工作就難以有發展後勁。只有把臨牀工作與科研工作有機結合,切實建立科研課題來源於臨牀、研究成果用於臨牀的良性機制,才能不斷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5人才隊伍建設

人人都是“玉”,需針對“玉”本身耐心細緻的“雕琢、打磨”。(1)分層培養,分類管理:由於每個人的能力、精力有限,很難全面掌握各種疾病的診療及發展前沿,劃分亞專業後,對醫生進行專業引導。對住院醫師、低年資主治醫師進行全面培養,促使其積累臨牀經驗,儘早在各個專業組之間輪轉,採用本人意向、輪轉表現、工作特點和科室組間人員配備相結合的原則,使年輕醫師在工作中有自己的工作定位及發展方向。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人員固定亞專業,使其能夠明確重點,系統學習該領域的發展前沿,以積累診療經驗。在高層次人才培養方面,對部分基礎條件好、學習能力強、知識面寬、科研潛力大的醫生,積極推薦攻讀博士學位和進博士後工作站。(2)技術骨幹選拔和培養:選擇“想做事、能做事”的人,把人品好、學歷層次高、專業知識精、技術能力強的中青年骨幹作爲考覈和選拔的重點,爲他們提供“做事”的平臺,給他們“做成事”創造條件,如外出學習交流、日常工作指導、學會任職推薦、科研工作參與等。(3)臨牀基礎的夯實:臨牀知識的學習,培養一批懂臨牀的超聲醫生。(4)國際視野的培養:採用英語學習、英文文獻閱讀、英文講課、SCI投稿等,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超聲醫生。(5)科研能力的提升:透過院級課題、廳局級課題、合作課題,培養一批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超聲科醫生。(6)加強對外合作交流,提高學術知名度:重視參加國內外進階別學術會議,選派人員出國學習、考察,並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來院講學,與國內外醫科大學和醫療機構建立長期雙向交流和協作關係,聘任本院特色學科具有較高造詣與研究成就的學者擔任特聘教授、首席科學家等,在學習先進技術方法的同時,實現硬件資源和人才資源的優勢互補。總之,根據超聲醫學學科發展趨勢及自身學科的特點制定規劃,建立學科隊伍,形成合理的學術梯隊,確立學科發展方向,持續提高醫療質量,不斷提高科研和教學水平,充分發揮超聲醫學的作用,更好地爲患者和臨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