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幼兒培訓>

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傳統美德徵文

學問君 人氣:1.07W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下是關於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傳統美德徵文,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傳統美德徵文

  傳承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徵文【1】

他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着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中華民族之所以幾千年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歷經磨難,一次次鳳凰涅盤,成爲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觀,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於民族基因的偉大精神支撐和崇高價值追求。

爲什麼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總書記明確指出:“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離別的精神家園。”認爲中華文化中包含着許多爲人類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的生存智慧。“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莊子等中國諸子百家學說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義。”這些“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窮地理,廣泛探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係的真諦,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強調老子、孔子等人的思想中包含了許多正確反映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生存發展規律的真理性認識,這些思想“思考和表達了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問題,其智慧光芒穿透歷史,思想價值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成爲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同時,總書記把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到中國的發展特色和發展道路,提升到增強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層面,指出:“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註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這種高度肯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人類共有精神財富且具有世界普遍文化意義的思想觀點,在我們黨歷代領導人的講話中尚屬首次,體現了我們黨對於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本質意義的新認識和新高度。

科學認識傳統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

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近代以來,無論在學術領域還是政治層面上,在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上,歷來存在兩種對立的、錯誤的極端觀點:一種是把傳統文化說得一團漆黑的民族文化虛無主義;一種是死守舊有文化傳統的文化復古主義。但無論是民族文化虛無主義還是文化復古主義,在今天看來都是錯誤的,應予以摒棄。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是馬克思主義者,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學說,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中國共產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我們從來認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應該科學對待民族傳統文化,科學對待世界各國文化,用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裝自己。”

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道德規範,要堅持古爲今用、推陳出新,有鑑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有鑑別”就不是全盤肯定或全盤否定的態度,不是歷史虛無主義或文化保守主義的態度;“有揚棄”是在經過分析鑑別的基礎上,堅決剔除其過時落後的糟粕後,積極繼承吸收其合理優秀的成分。對存在合理內核又具有舊時代要素的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明顯不符合當今時代要求的內容,要加以揚棄。一定的文化形成於特定的社會環境,但由於文化具有滯後性,因而當社會制度和經濟發展的環境發生變化時,傳統文化並沒有消失,反而是跨階段地影響與制約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因此,我們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要有選擇地吸收和創造性地綜合,用歷史和科學的觀點來考察中國的傳統文化,切實把握和深入理解傳統文化的本質內容,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根據現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進行有選擇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發展和創新。

大力研究和挖掘優秀傳統文化

長期以來,我們在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方面缺乏科學規劃,甚至僅僅把其歸爲學術研究,尤其是根據時代特徵和當前任務,在清理和發掘民族傳統文化的積極內涵、賦予民族傳統文化以時代精神和適宜形式等方面,做得還不夠。因此,要真正提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使之發揚光大,就需要做好整理工作和開發工作。實現民族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賦予民族傳統文化以時代精神和旺盛活力,離不開整合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離不開引進和培植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在這方面,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肩負着創新民族文化的重大歷史責任。當我們以冷靜、求實的態度觀察人類社會的各種文明,就不難發現,西方文明及其價值體系能夠向全世界傳播和擴散,西方國家的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功不可沒。它們爲西方文明價值觀披上了普世價值和合法外衣,增強了西方文明在世界各地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我們弘揚中華文明,也要大力發揮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作用。透過繁榮和發展哲學、人文社會科學,推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整理、開發和創新,讓世界真正瞭解、喜歡和嚮往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擴大中華文明在國際社會的影響。我們要虛心學習其他國家的經驗和做法,加大保護民族優秀文化的力度,尤其是保護好傳統優秀文化中的各種物質和非物質的文化資源和文化遺產。

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夢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融社會主義的價值特性與中華民族的文化特性於一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然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國傳統文化的“和諧”、“仁愛”、“誠信”、“天下爲公”等思想,之所以能夠成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就在於這些思想既符合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反映了人們的普遍願望及基本訴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結合起來,一方面要做好對優秀傳統文化深層價值理念及其現代意義的挖掘和闡釋,把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價值理念的義理講透、意義講足、現代性講好。另一方面要做好運用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資源闡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無論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還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中都有着非常豐富的思想素材。用活這些思想素材,是用中國思想智慧講述中國價值理念的客觀要求,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到當代中國人心坎上的有效路徑之一。

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人們進行道德教育修養的“好教材”,強調“要始終把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作爲極爲重要的戰略任務來抓,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撐”。他還進一步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爲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思想資源,要求“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爲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把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校立德樹人的實踐中

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主要在於入心入腦,要內化爲我們每個人的日常言行,而不是流於形式。這要求我們從基礎教育抓起,發揮第一課堂主渠道作用,在教學、研究體系中堅守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脈。當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還有一些問題,如一些教材中的“中國味”淡化,教育內容的系統性、整體性還明顯不足,重知識講授、輕精神內涵闡釋的現象還比較普遍,一些幹部培訓學校還沒有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列爲必修課,課程和教材體系有待完善,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升,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強等。解決這些問題,一是要增加代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章和課程,分層次、分內容,使學生在學校教育中始終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和感化,把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培育結合起來;二是拓展中華傳統文化類課程建設,使之成爲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和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重要載體,在高校開設中華傳統文化類課程,爲學生提供豐富選擇;三是要加強優秀傳統文化學科專業和研究平臺建設,爲傳統文化的學習、研究、傳播及專業人才的培養搭建平臺;四是在黨校、行政學院等培訓教學中增加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把傳統文化課作爲必修課程,像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一樣學習古代文化經典,與提高領導幹部傳統文化素養和爲官執政道德建設結合起來。

保持特色不斷創新

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對優秀傳統文化如何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我們必須關注的重大現實問題。

尊重傳統不能食古不化,“一股腦兒都拿到今天來照套照用”,更不能作繭自縛。文化的生命力在於創新。“兩創”方針的鮮明指向,就是立足於實踐,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以兼收幷蓄的包容精神,借鑑其他優秀文明成果,透過轉化再造、豐富發展,煥發新的生命力。

優秀傳統文化如何成爲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曾有形象表述:“優秀傳統文化不是擺設,不是隻供學者研究的對象,而是養成民族靈魂的最好營養。如果一種文化產品只存在於博物館中,一種文藝形式只存在於舞臺上,那麼我們就可以說,它們已經死亡了。同樣的道理,如果傳統文化只存在於學者的書齋裏或研討會上,那麼我們也可以說,它已經死亡了。”活的文化在哪裏呢?許嘉璐的答覆是:“文化活在街道上、家庭中、人心裏。”他舉例說,女孩子穿着高跟鞋走在馬路上,一下摔倒了,如果沒人管,那倫理道德就死了;如果有人打110求助,那說明他內心的道德觀活了一半;如果馬上有人上來攙扶,中國傳統文化纔是活生生紮根在人心裏的。如何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人心,成爲國民的一種文化素養和日常行爲的遵循,需要我們在傳播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上下功夫,要選擇羣衆喜聞樂見的美育載體,闡釋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發揮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合力,古爲今用、學以致用,把傳統文化精髓融入時代語境。

主流媒體要擔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

作爲媒體特別是主流媒體,必須旗幟鮮明地擔當傳承優秀文化的責任。要充分發揮平臺優勢,捨得拿出黃金版面、黃金時段、黃金欄目,把最優秀、最精彩、最關注的文化食糧呈獻出來,讓讀者、觀衆、聽衆瞭解歷史、汲取知識,飽餐優秀文化盛宴,接受優秀文化洗禮。央視“百家講壇”節目之所以蜚聲中外、家喻戶曉,就在於利用了央視的強大覆蓋力、傳播力,向億萬觀衆開啟一扇窗,讓無數百姓一睹名家風采,走進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學術殿堂,接受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文化薰陶。傳承優秀文化,媒體要善於引導、善於創新。央視推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將枯燥的漢字書寫辦成引發廣泛關注、讓大家都喜歡的節目,就在於大膽創新。媒體要透過寓教於樂、寓文於娛的形式,讓優秀文化充分展示在版面、畫面、聲音、文字中,像空氣一樣浸潤人們的肺腑,淨化人們的精神家園。

對於主流媒體而言,傳承優秀文化既是一種責任擔當,也是一種輿論“亮劍”。每一位媒體人都要自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指導,激濁揚清,堅守精神家園,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真正使照耀中華數千年的文明之光在中華大地熠熠生輝、發揚光大!

領導幹部要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執着繼承者、自覺傳播者和帶頭實踐者

總書記指出:“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歷史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注意汲取其中積極的養分。”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人在文化建設上的歷史使命,要求共產黨人始終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具有非常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對於優秀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在於實踐,而不是用於裝潢門面。要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今時代發揚光大,重要的是踐行民族優秀傳統,例如優秀的傳統美德和禮儀、包容精神、不懈的探索精神、清正廉潔的官德、無私無畏的價值追求等。我們強調文化自信,就是因爲我們能夠踐行優秀文化,使優秀傳統文化成爲我們精神家園裏最重要的內容。各級領導幹部要正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發掘它們蘊含的現代性力量,爭做中華文化的篤信者、傳承者、躬行者。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浩若煙海、博大精深。總書記多次強調領導幹部要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以此作爲加強領導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他明確提出,領導幹部要抓好學習和運用兩個基本環節,並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一是要刻苦學習。“各種文史知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幹部也要學習,以學益智,以學修身。”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總書記在這方面帶頭作出了表率。他對中華傳統文化具有廣泛興趣和深厚修養,博覽羣書,熟知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在其文章和講話中,大量引用我國古代的歷史典故和名人名言,跨度橫貫上千年,內容涵蓋各個方面。二是要科學借鑑。帶頭弘揚和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把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和理念貫徹到自己的工作實踐、日常行爲中去。總書記引用古文,從來都不是簡單套用,而是緊密聯繫實際,用來說明現實問題。領導幹部要自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約束、規範自己的言行,成爲一個既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又有中國氣派、中國傳統、中國精神的現代領導者。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徵文【2】

有人預言,未來的戰爭將是一場文化之戰,未來唯一能統治世界的將是文化。文化,一個民族之所以稱之爲靈魂的產物,將在競爭中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傳統節日,是文化模式中最生動、最具個性意義的內容之一。許多在日常生活中不易看到的文化風情,不易感知的文化底蘊,都會在節日裏鮮活地、生動地、集中地表現出來。

正如總書記指出的: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根基。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而建設、規劃好傳統節日正是我們弘揚民族精神、增進民族認同、加強民族團結、維繫國家統一、凝聚海內外華人、傳承中華美德與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藉助傳統節日 激活傳統文化

中華傳統節日多種多樣,無論是法定放假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還是諸如冬至、元宵節、七夕節、重陽節、臘八節、祭竈節、除夕等節日均受到廣大民衆的追崇與傳承。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着它特定的內涵和民族傳統文化元素。而這些節日的來源不僅有着獨特地形成條件,而且還包含着神話、傳說、天文、地理、術數、曆法等衆多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均以潛移默化,寓教於樂的形式,展示着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表達着人們對美好理想、智慧與倫理道德的追求與嚮往。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它凝聚着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着中國人的社會倫理觀念,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全家人歡聚一堂過“除夕”,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看一場“春晚”電視大餐,長輩給孩子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探親訪友,互通“拜年”,送福祈福。那種“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熱烈氛圍早已在民衆心中根深蒂固。

有着兩千多年文化積澱的春節,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思想精華。它的習俗、傳說、禮儀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文化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傳承春節文化,就是要傳承春節文化所蘊含的核心意義,就是要挖掘其內涵的精髓。不僅是民俗、情結的傳承,更是中國文化價值觀和倫理道德的傳遞。在品味濃濃年味,享受親人團聚快樂的同時,要留住春節文化的根,讓春節文化的精髓永遠代代相傳。

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一曲《常回家看看》唱遍了大江南北,唱紅了千家萬戶,唱暖了千千萬萬父母的心,這就是我們中華美德的傳承。

元宵節。雖然不是法定節日,但亦是具有傳承傳統文化、凝聚人心的功能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它與春節緊緊相連,融爲一體。元宵節文化源遠流長,“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歷代文人墨客讚美元宵花燈的詩句數不勝數,如今讀來仍趣味無窮,在世界民俗文化中獨樹一幟,深深吸引國內外人們共享元宵節文化。

元宵節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情感內涵,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和觀燈的習俗,是“團圓”的象徵。每到元宵節之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在農村,則舉行文娛活動,如放焰火、踩高蹺、耍龍燈、扭秧歌、盪鞦韆等。這些活動,使人們能夠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存在,感受到中華民族血脈的流動。元宵節與其他重要傳統節日一樣,有利於增強人們的民族歸屬感、國家認同感。

到了現代,由於生活節奏加快,電視、電腦、網絡與人們如影隨形,博大精深的元宵節日文化卻與人們漸行漸遠,元宵節文化傳承面臨着斷層危機。豈不知,民俗文化瑰寶蘊含着巨大的經濟魅力、旅遊魅力、發展魅力,世界各地都在爲弘揚民俗文化推波助瀾。民俗節日的發生了世界之爭:我國曹操墓地、李白故鄉的激烈爭奪;朝鮮的“秋夕節”,泰國的“祁月節”,伊郎的“麥赫爾節”,非洲麻加爾各答島的“月圓節”,以及美國的“秋月節”,儘管對中秋節的叫法不同,但文化底蘊均出一轍,都離不開中秋節來源的各種傳說與演變。而最根本的原因,無非就是“文化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搖錢樹”。因此,繼承和弘揚元宵文化,是復興和弘揚中華文明的重要一環。我們需要秉持恢復、保護和創新相結合的原則,發掘元宵節的文化內涵和民俗活動,恢復和擴大其教育、娛樂和凝聚功能。創新元宵節文化的內容和形式,使之適應現代社會,世代相傳,永葆特色。

清明節。清明節又稱寒食節,是萬物生長、培養生機精神的季節。清明節的人文精神有兩個層面,一是紀念感恩,緬懷故人,二是維護新生。因此,把清明僅看成掃墓的節日,是一種偏見。民俗專家此說,主要是提醒人們要懂得清明節的意義,傳承尊老愛幼的孝文化,弘揚珍愛生命、呵護大自然、維護環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國民俗文化的魅力,締結海內外親情。如果把清明節理解爲單純的掃墓,而割斷了政治、文化、經濟內涵,就會偏離時代賦予清明節的靈魂。

掃墓只是清明節祭奠文化的`一種活動。祭奠祭在心,不在於形式,如果沒有緬懷先人美德、傳承尊老愛幼優良傳統、感悟心靈昇華、教育後人的責任和使命,花費再多錢物祭奠也毫無意義。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爲紀念屈原而設立的節日,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兩千年的端午節,蘊含着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是一座巨大的精神文化寶庫。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紀念屈原,就是爲了傳承他那種“九死而不悔”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百折不撓,努力奮鬥的求索精神。同時,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活動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把“龍文化”融於節日當中,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這些,便是端午節賦予我們的深刻內涵。

在越來越多節日的傳統文化和精神正被現代化潮流和商業資本運作所拋棄和碾碎的現代,。我們必須意識到,有真正文化內涵的紀念活動或節日才具有長久生命力。端午節吃糉子不在於“吃”,而在於紀念愛國憂民的屈原,銘記那段歷史。屈原筆下的《離騷》、《天問》、《九歌》、《懷沙》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他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以至後人將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可以說,因爲屈原,人們記住了端午;因爲端午,人們記住了屈原。

七夕節。是中華民族寄託嚮往美好愛情的節日,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情人節”。談到中華民族的婚愛觀,就提起宋人秦觀的《鵲橋仙》中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句話,既是對中華民族婚愛觀的一個概括,又對它產生了強大的推動作用。他不是單純地對牛女悲劇的同情,而是以一個新的視角,謳歌真摯、純潔、堅貞的愛情。

七夕文化歌頌了忠貞不渝的婚愛觀,體現了人們對理想愛情的嚮往和追求,它傳承發揚了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體現的是一種強烈的責任心,不同於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浪漫色彩的愛情觀。正如一些民俗學家所言,七夕的故事表達的是男女之間恪守承諾、白頭偕老的至真情感。這情感,不因爲時間和各種磨難的考驗而消退。人們珍愛這樣的感情。這也是七夕節一直傳承至今、受人祝福的根本原因。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團圓節。每每這一天,各種民俗文化活動精彩綻放,從南國的舞龍燈、劃旱船、賽龍舟,到北國的玩花燈、猜燈謎、賞明月、吃月餅、舉火把;從新疆大漠的中秋篝火晚會,到東方街市的“一夜魚龍舞”,上至皇朝王公,下至黎民百姓,各有各的中秋慶祝活動。中秋節成了經朝歷代的傳統文化綻放節。“月到中秋分外明”是一種風物境界,“千里共嬋娟”是一種情感境界,“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一種思念境界;中秋節文化弘揚光大有多遠,魅力中秋境界就有多遠。

重陽節。這是中華民族弘揚孝悌文化的傳統節日。華夏大地,歷來爲禮儀之邦。九九重陽,作爲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節點,更兼具禮儀修養之長。從孔子的“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到孟子的“事孰爲大,事親爲大”;從《中庸》的“仁者,人也,親親爲大”到《孝經》的“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源遠流長的古代文化,以“孝”爲載體,經由歷史的羣山掩映、名人的洗禮侵潤,不斷修養人格、教化天下,以至於圓融和諧的大同世界。

孝爲“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孝敬老人自古就是大家耳熟能詳、身體力行的傳統美德。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孝親佳話更是在中華大地上經久流傳。正是用“孝”聯結着個人和社會,並以此作爲社會道德教化、文化歷史傳承、個人觀念培養的重要載體。

“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這無疑是用來形容老人的自強不息;而“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更體現了對老人愛的回饋。質樸的中國人民始終秉持着“水利萬物而不爭”的精神信念,也正是這種不爭的心態,才讓許多人在民風式微的當下,依然可以堅守在品性高地,以一顆顆赤子之心,持之以恆、寵辱不驚、實踐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美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