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門診輸液室加強環節管理體會

學問君 人氣:3.04W
談門診輸液室加強環節管理體會
摘要:目的 探討門診輸液室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採取有效的防範對策,確保患者在輸液過程中的護理安全,防止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方法 我科門診輸液室針對輸液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結合實際工作,在輸液全過程實施流程環節管理,落實覈對三簽名制、主班負責制、反問姓名制、年輕護士帶教培養制、巡視記錄簽名制、值班長制等護理制度。結果 實施輸液流程環節管理,提高了門診輸液質量,使患者投訴、護理差錯下降。結論 實施輸液流程環節管理,消除門診輸液安全隱患,爲患者提供安全、便捷、優質的服務。

關鍵詞: 門診輸液 安全隱患 環節管理

醫療市場競爭,患者自我維護意識增強,要求門診輸液工作更安全、高效。面對門診輸液工作繁忙、瑣碎、工作重複性強而缺乏新意,而輸液患者多、雜,使用藥品種類多而新,人員結構參差不齊等,增加了門診輸液的不安全因素[1]。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松江分院自2003年1月啓用新的門診輸液室後,更注意科學管理,進行輸液流程的再造,運用環節管理,使質量提高,投訴糾紛下降,患者滿意率上升。現將門診輸液室加強流程環節管理體會報告如下。
1 存在的安全隱患
1.1 藥物因素 近幾年隨着新藥物不斷問世,藥物品種增加,許多藥品有多個名稱,商品名、化學名,有時僅一字之差,卻是完全不同類的藥物,容易造成混淆。部分新藥沒有配伍禁忌查對錶,在臨牀使用中出現配伍禁忌,容易引起不良後果。
1.2 治療單的因素 治療單書寫不規範,一直以來治療單書寫不規範,字跡不清,患者姓名、藥名難以辨認,用法不規範,護士難以適應,容易出現差錯。
1.3 護士因素 (1)護士藥理知識欠缺,藥物知識更新與臨牀使用不同步,出現盲目執行醫囑。(2)護士不瞭解病情。門診輸液室是各類患者集中的地方,患者來自各個專科,護士對患者病情不瞭解,患者在輸液中出現病情變化不及時發現,導致處理不及時,容易引起護患糾紛。(3)查對不科學。門診輸液患者密度大,同名同姓同齡人員較多,部分患者語言不通、聽力、視力下降等,當護士查對稱呼患者姓名時,容易出現應答錯誤,造成相互交叉錯用藥物。(4)巡視不到位,客觀上由於患者多,工作量處於超負荷狀態,患者補液外滲,補液更換不能及時發現,使患者滿意度下降。
1.4 患者因素 門診輸液室工作量每年平均以20%~25%的速度遞增,工作量一直處於超負荷狀態,加上患者的自我保護和法律意識增強,另一方面患者又缺乏醫學知識,對護士的宣教不認可,如擅自調快滴速,出現不適或不良反應。
2 對策
2.1 輸液流程整合與再造 將輸液流程輸液過程分爲5個環節,即:接單核對、擺藥、加藥、輸液、巡視觀察。每個環節相互關聯,每個程序人員相對固定,既明確分工,又相互配合。流程合理對工作的完成至關重要,優化輸液流程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並實施環節管理。
2.2 按流程環節加強管理 制定相應的崗位職責負責實施,在流程的每一環節上加強管理。
2.2.1 接單查對崗 安排一名專職高年資護士接待輸液患者,專門負責查對治療單上患者姓名、藥名、藥房所發藥品及藥量是否正確,發放排號;由於責任心強,工作熟練,提高了工作效率,嚴格把關,控制和糾正不合格治療單和藥房發錯藥品,收費錯誤等減少了差錯發生。
2.2.2 擺藥崗 重新覈對治療單、藥品和排號,根據患者需要分輕重緩急和對使用過敏性藥物、控制速度藥物、容易出現不良反應藥物均貼上不同醒目標誌,如過敏試驗陰性的用綠色牌;陽性的用紅色牌;化療藥物用黃牌;注意速度的用藍牌等。便於重點觀察和給患者一些提醒的信號,讓患者同時監督護士,對患者提出疑問及時查對,消除錯漏隱患。
2.2.3 加藥崗 再次覈對擺好藥物與治療單、排號是否相符,再加藥。加藥是輸液環節中工作量最大的一個環節,嚴格遵守操作規範和無菌操作,避免此環節中的不安全因素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