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國際意識教育的培養論文

學問君 人氣:1.89W

摘 要:隨着新課程的實施,中學歷史教學也在不斷的深入,國際意識的培養已經成爲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就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國際意識教育的培養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國際意識教育的培養論文

關鍵詞:高中歷史;國際意識;教學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就應該具備一種世界的眼光以及要有國際合作的能力,所以說,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是高中歷史課中重要的內容。

一.國際意識概述

(一)國際意識內涵

隨着全球化的不斷加強,任何一個國家或者是民族都不能脫離國際而單獨存在,所以說,每一個現代人都應該要有一種國際意識,要加強國際意識的培養。國際意識即全球意識、世界意識,以一種理性與開闊的視野對待中國以及世界的現實以及歷史。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去了解歷史與當今的社會。要關注世界人類共同的命運,來認識本國的地位以及權力義務等。

國際意識一般是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第一,要求學生要有一種較爲開闊的視野,把握人類的發展特點以及趨勢;第二,要有一種寬廣的胸懷以及理性的態度去認識人類一切優秀的成果,認識自己的國家與世界的關係,理解並尊重歷史文化的多樣性,理解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多樣性;第三,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立足於國家的歷史性傳統、現代化事業、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要有一種開放競爭的國際意識,爲把我國建設成爲一個富強、民主的現代化國家而不斷奮鬥。

當今社會,不論是生活上還是經濟上,中國與國際都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聯繫也在日益加強,不論是在旅遊還是經商,不論是在溝通聯絡還是舉辦一些大型的活動,都應該尊重不同民族文化與習俗,遵守國際慣例與規則。所以說,國際意識在社會上已經成爲共識。

(二)國際意識教育意義

首先,是全面發展的需要。隨着經濟不斷髮展,社會越來越力求一種和諧,對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我們應該跟上發展的潮流,要有一種全局意識與長遠的目光,努力站到一個更高的起點,而不僅僅是具有知識與技能。而歷史中的國際意識教育,就能夠讓學生正確的看待其他國家與民族,正確的認識一些共同的問題,比如說,全球氣候變暖、艾滋病、恐怖主義、局部戰爭等問題。這樣就能夠使學生的責任感意識增強。在歷史發展中,人類創造了大量的物質性財富以及精神財富,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人類也遭受到了一些影響,比如說一些自然災害、疾病等。所以,青少年學生就應該有一種博愛的心,透過這種教育,就能夠使他們思想道德素質得到提高,培養他們博大的胸懷,寬容的看待一些問題,促進他們的全面健康發展。

其次,也適應了時代社會發展的潮流。我們要及時的關注世界的發展,學習外國的一些先進的技術,要有一種開放的意識進而來融入世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也表明了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世界性的眼光,來順應時代的潮流。培養學生順應世界的國際意識是當今教育工作者的任務,所以,高中歷史課堂要努力培養學生的這種國際性意識。

二.國際意識教育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開放的心態

在歷史教學中,明治維新這一課,日本透過向西方學習,引進先進的技術以及設備和人才,建立起自己的企業,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展。教師就應該着重講到日本經濟發生了哪些重要的變化,這樣就向學生傳達出向別人學習的重要,讓學生培養起一種開放的心態以及意識。另外,日本還採取了一些文明開化的措施,大力倡導向西方學習,派遣留學生以及翻譯一些外國書籍,並且還學習西方的一些模式進行教育的改革,這些都提高了國民的素質,促進了日本的發展。對於這一些內容,教師要着重講出,正是由於日本謙虛的向別人學習,纔有了後來的成績, 才使得日本崛起,成爲世界強國。教師在講述這一些問題的時候就應該要注意讓學生關注世界,要看到別的國家的一些優勢與長處,樹立起一種向他人學習的意識。而對於今天日本的強大,我們不能用一種敵視的態度,儘管日本曾經給我們帶來過極爲沉重的災難,但是教師應該教育學生要正確的看待歷史,培養一種開放的胸懷,而且當今大部分的日本人都是愛好和平的,我們應該去發展兩國之間的關係,實現一種雙贏,實現兩國人民的共同的利益。培養學生一種寬容的心態,形成一種國際性意識。

(二)運用聯繫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歷史教師可以運用聯繫的方法,讓學生理解歷史知識的聯繫,把握歷史知識結構,例如,在講授夏商西周時,就可以聯繫古印度、古巴比倫來進行教學,在講唐朝的歷史時,就可以聯繫當時與日本、英國的關係進行教學,在講中國的恥辱史時,就可以聯繫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總之,應該將中國的發展放到國際背景中進行考察,深刻的理解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關係。

此外,還可以運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教學。比如,講授洋務運動這一節,就應該將之與日本的明治維新進行對比,讓學生認識到,雖然兩場改革都是試圖向西方學習,以富國強兵,但是一個成功一個失敗,兩種結果的原因是什麼,問題出在哪裏,這些都應該涉及到。

透過這些教學方法的運用,可以讓學生認識到中國在世界歷史中的地位,吸取一些經驗教訓,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另外,還可以客觀、理性的分析中國的歷史以及與世界的差距,開闊視野,增強國際合作意識。

(三)培養學生的宏觀意識

在講授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這一節課中,教師要向學生講到世貿組織的重要作用,讓他們認識到世界需要中國,中國發展也離不開世界,讓他們認識到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一個國家聯繫都必須密切,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因此,各個國家之間應該密切合作,取長補短,這樣才能實現一種互贏。要培養學生的長遠性眼光,站在整體性的位置上看待一個問題,這樣來培養學生的整體性意識與宏觀性意識。

總結:

總之,要想以主動的姿態走上世界,要躋身於世界強國,就應該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師要貫徹國際意識的教育,隨着新課改的實施,這一趨勢將更加堅定。作爲歷史教育工作者,就應該不斷的探索創新,積極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

參考文獻:

[1]. 王宏志. 迎接新千年 重視歷史教育——關於歷史課程設定的想法[J]. 課程.教材.教法. 2008.(02) .

[2]. 樑勵. 論歷史教學的情感教育[J]. 歷史教學. 2007.(01).

[3]. 錢乘旦. 以現代化爲主題構建世界近現代史新的學科體系[J]. 世界歷史. 2008.(03) .

[4]. 錢乘旦. 現代化研究與中國的世界史學科——此文爲紀念羅榮渠先生逝世十週年而作[J]. 世界歷史.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