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醫藥學畢業論文題目

學問君 人氣:2.59W

要想寫好論文,就要從定一個好的題目開始。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中醫藥學畢業論文題目,一起來學習吧!

中醫藥學畢業論文題目

一、中醫藥學畢業論文題目

中藥方劑治療宮頸糜爛的臨牀療效觀察

《組合中藥學》及其理論系統的建立

—種基於寒性對照抗原的中藥藥性物質基礎研究的新方法

中藥外敷治療靜脈炎的療效觀察與護理

中藥電泳指紋圖譜的構建與應用研究

加入WTO條件下中藥行業發展對策研究

中藥電匯入對關節影響的實驗研究

中藥質量控制多維指紋圖譜共有峯率和變異峯率雙指標序列分析法研究 液相色譜和光譜法結合化學計量學用於中藥指紋圖譜研究

中藥安全性問題探悉

論中藥的專利保護

論中藥的雙向調節

攻下清熱活血中藥對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細胞介素-1β基因表達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中藥的安全性評價研究現狀

中藥超微細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

肝外DHBV複製治療學意義及中藥體外抗肝纖維化篩選平臺的探討 抗IBDV中藥篩選、作用機制及其臨牀應用研究

中藥對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免疫調節作用干預的實驗研究

中藥細胞級微粉碎技術在中藥製劑中的應用

針刺中藥聯合治療在圍絕經期失眠症中的臨牀研究

基層醫院使用小包裝中藥飲片探討

中藥(新藥)臨牀療效綜合評價的方法學研究

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分析

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常見原因分析

中藥治療下肢骨折術後腫脹118例臨牀療效探討

中藥企業創新路徑選擇——以香港維特健靈和培力爲借鑑

淺談中藥製劑標準化與質量控制科學化

面向新版GMP的中藥飲片生產質量管理研究

薄層掃描色譜在中藥質量評價中應用的研究

中藥鑑定技術的研究進展

補腎中藥對體外培養成骨細胞增殖和功能的影響

中藥公司投資價值分析

中藥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聯合微波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護理

我院中藥注射劑的應用和不良反應的分析

中藥骨康對破骨細胞活性及凋亡的影響

中藥對LPS誘導單核巨噬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異蛋白質分析 中藥四性的研究(Ⅰ)

中藥飲片在臨牀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中藥飲片在臨牀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中藥對細胞色素P450影響的研究進展

術前、術後使用中藥結合外剝內扎治療混合痔的臨牀效果觀察 三伏天應用中藥穴位敷貼治療過敏性鼻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

擬除蟲菊酯生殖毒性及中藥干預作用的研究

三種中藥有效成份抗人絨癌耐藥細胞JAR/MTX作用的體外研究

中藥“通腑潔腸湯”對不全性腸梗阻結直腸癌術前腸道準備的效果觀察 兩種中藥方劑聯合甲氨喋呤治療異位妊娠的作用探討

中藥四氣理論的現代研究

二、中藥治療肝癌研究現狀論文主要內容

原發性肝癌是臨牀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原發性肝癌多具有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背景,起病隱匿,進展迅速,確診時往往已是晚期,患者生存期較短,預後差。積極探尋符合我國國情,高效且不良反應少的系統化中西醫聯合治療方案是肝癌治療的.重要課題。

對於肝癌的認識,中醫認爲屬於“癥瘕”“、積聚”、“黃疸”、“肝積”的範疇。已有臨牀療效觀察研究表明,中醫藥治療肝癌的優勢一方面在於能有效穩定病情,減輕毒副作用,改善臨牀症狀,延長患者帶瘤生存時間,使部分患者腫瘤縮小;另一方面治療費用相對低廉。因此中醫藥治療成爲肝癌治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1中藥治療肝癌的理論基礎中醫認爲肝癌的病因及病機爲外受寒邪、損傷脾胃、肝氣鬱滯、氣滯血瘀、結而成積。中醫治療應以清熱解毒和活血化瘀爲主,同時配合益氣健脾和疏肝理氣,並與手術、介入、放化療等其他方法聯合應用,可起到減毒增效之功效。具有益氣健脾、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軟堅散結、柔肝止痛等功效的中藥經常被用於肝癌的治療並取得臨牀療效,臨牀應用及現代藥理學研究較多爲“有毒”中藥及活血化瘀中藥。

1.1 “有毒”中藥與肝癌治療 中醫認爲惡性腫瘤與“毒邪”有關,因此“以毒攻毒”爲重要治療方法,即用峻猛中藥以攻邪。歷代醫家有頗多論述,如虞摶《醫學正傳》中“大毒之病,必用大毒之藥以攻之”[1],明代羅天益《衛生寶鑑》“凡治積非有毒之品攻之則不可”[2]。這種“以毒攻毒”的方法目前在肝癌的治療中也經常應用,常用的此類中藥有、蜂房、全蠍、水蛭、蜈蚣、蟾蜍、守宮、常山、半夏、天南星、馬錢子、巴豆、附子和烏頭等。

1.2活血化瘀中藥與肝癌治療 氣滯血瘀證是肝癌患者常見臨牀症候,歷代醫家常從氣血執行失常而致氣滯血瘀來探討腫瘤形成的病機。如《聖濟總錄》認爲“瘤之爲義,留置而不去也,氣血流行不失其常,則形體平和,或餘贅及鬱結壅塞,則乘應投隙,瘤所以生”[3]。王清任《醫林改錯》認爲“肚腹結塊,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則凝結成塊,血受熱則煎熬成塊”[4]。

因此行活血化瘀也是中醫藥治療肝癌的常用方法,常用中藥有丹蔘、赤芍、三棱、水蛭和等。

中藥治療肝癌具有廣泛的理論基礎,在浩如煙海的中醫古籍中不乏與肝癌相關病症的治療,這些相關病症與肝癌及其併發症的對應是否精確還值得商榷。加強文獻學的進一步細化整理研究是深入發掘中醫治療肝癌理論基礎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增強中醫治療肝癌說服力的重要途徑。

2中藥治療肝癌的實驗研究中藥治療肝癌的實驗研究主要包括中藥複方和單味中藥的研究。隨着分子生物學廣泛應用於中醫藥研究,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中醫藥防治肝癌的機制,篩選抗腫瘤中藥複方及單味中藥成爲重要的研究方向。

2.1中藥複方抗肝癌作用機制的研究 歷代古方中可用於肝癌治療的中藥複方較多,臨牀上常常根據肝癌的不同證型,選取與之對應的方劑進行加減治療。如李江等[5]透過研究證實,採用水煎法、梯度乙醇提取法及醇水法從小柴胡湯中獲得的提取物對小鼠H22肝癌實體瘤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提高荷瘤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季幸姝等[6]透過觀察膈下逐瘀湯對肝癌Bel7402細胞和大鼠肝癌組織中絲/蘇氨酸激酶蛋白及FIEN編碼蛋白表達的影響,發現P13K/Akt信號轉導通路相關蛋白PA kt水平的降低和PT EN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膈下逐瘀湯抗肝癌的主要作用機制之一。杜標炎等[7]研究發現六味地黃丸聯用對小鼠移植性肝癌自殺基因治療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療效優於單純自殺基因療法或單純六味地黃丸治療。進一步研究發現,六味地黃丸含藥血清對自殺基因系統10% tk/GCV殺傷大鼠肝癌CBRH7919細胞具有協同增效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關係。

中藥複方治療肝癌的療效不可否認,但目前存在的問題是中藥複方成分的複雜性使其作用機制難以應用單一的藥理途徑闡明。以辨證論治爲特色的中醫個體化診療要得到推廣,必須進行具有統計學說服力的臨牀研究,解決這個問題應使臨牀研究對象的選取進一步細化,在此基礎上使中藥複方規範化,同時透過網絡藥理學等方法對中藥治療作用產生的人體綜合生物效應進行整體觀察和分析,增強中藥治療肝癌有效性的可信度和可重複性。

2.2單味中藥抗肝癌作用機制的研究 中藥單體能在誘導肝癌細胞凋亡、抗肝癌細胞侵襲及轉移、誘導肝癌細胞分化、抗腫瘤血管生成、抑制癌基因表達、促進抑癌基因表達、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等多個環節抑制肝癌的發生和發展。陳小義等[8]研究發現,0.01 mol/L及以上濃度蟾蜍靈對SMMC 7721細胞具有顯著細胞毒作用,細胞生長相關基因P21wafl/cipl在蟾蜍靈誘導下表達上調,同時受P21wafl/cipl調控的增殖細胞核抗原的表達下降,二者呈負相關,提示中藥可透過直接殺傷肝癌細胞和抑制其增殖而發揮抗癌效應。黃應申等[9]以10 mmol/L脂蟾毒配基處理Bel 7402細胞24 h後,發現癌細胞出現凋亡的形態變化,其凋亡率明顯高於對照組細胞;脂蟾毒配基引起線粒體膜電位下降,釋放入胞質中的細胞色素c增多,促進Caspase 3蛋白活化,抑制Bcl 2蛋白表達,誘導細胞凋亡,其誘導凋亡作用可能透過線粒體通路實現。黃煒等[10]探討了18 β-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對Bel 7402細胞增殖的抑制和誘導分化作用,揭示二者有抑制人肝癌細胞增殖和誘導分化的作用。魏志霞[11]研究發現,川芎嗪可提高SMMC7721/多柔比星細胞內化療藥物的濃度,增強多柔比星作用,表明從中藥篩選出低毒的多藥耐藥逆轉劑是可能的。

何芳等[12]探討人蔘皁苷Rg3聯合三氧化二砷對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治療作用,發現人蔘皁苷Rg3能透過抑制腫瘤新生血管形成,明顯降低腫瘤內微血管密度;人蔘皁苷Rg3與As203聯合應用能明顯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長。羅明等[13]透過採用腹腔注射苦蔘鹼和氧化苦蔘鹼觀察二乙基亞硝胺誘發肝癌的大鼠肝臟病理改變、肝表面癌結節數和血清ALT、GGT、ALP 的變化,發現苦蔘鹼和氧化苦蔘鹼組的大鼠體重明顯高於模型組,肝表面癌結節數、肝/體重比和血清ALT、GGT 明顯低於模型組(P<0.05)。而 ALP 升高,說明苦蔘鹼和氧化苦蔘鹼能延緩二乙基亞硝胺誘發大鼠肝癌形成,保護肝細胞免受損傷。

單味中藥治療肝癌的研究較中藥複方研究更爲深入,其原因在於相對於中藥複方,單味中藥的有效成分相對容易確定,其量效關係及藥理學、藥代動力學研究較中藥複方易進行。目前的問題之一在於此類研究較多采取的是某味中藥的提取物。儘管提取物能在某一方面說明該味中藥的生物學效應的機制,但表現的生物學效應與該味中藥相比有多少差距尚不能明確;另一方面單味中藥提取物的研究往往是發現了某一化學成分的生物學效應或臨牀療效,如何將其與中醫的辨證論治治療肝癌結合起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須要增強中藥治療肝癌研究的科學說服力,這仍有不易克服的困難。類似於中藥藥性本質及其臨牀效應生物學基礎的相關研究爲單味中藥治療肝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中藥治療肝癌的臨牀研究3.1中藥聯合放化療治療肝癌的研究 顧本宇[14]透過觀察益氣健脾疏肝中藥聯合化學藥物動脈灌注治療中晚期原發性肝癌的臨牀療效,發現中藥聯合化療藥物治療組的穩定率爲71.88%,明顯高於對照組的53.13%(P<0.05);治療組 12、18、24 個月的生存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尤建良等[15]透過觀察中藥調氣行水方聯合順鉑、白細胞介素-2腹腔內注射治療肝癌腹水的臨牀療效,發現該療法能有效控制腹水,改善體力狀況,提高患者生命質量,緩解常見臨牀症狀,提高疾病控制率,提示配合中藥能減輕化療藥物及生物反應調節劑的毒副反應。

目前中藥聯合化療治療肝癌的研究主要在臨牀有效性方面,闡述其有效機制的研究尚少,進一步深入研究須說明爲什麼聯合中藥會有較好的效果,這一點須要藉助分子生物學等技術手段來尋找中藥療效的效應物質基礎及作用靶標,這也是今後中藥臨牀有效性的重點研究方向。

3.2中藥聯合手術治療肝癌的研究 目前肝癌治療普遍採用的根治性治療方式爲手術切除和肝移植,約30%~40%患者採用此法,肝移植的總體療效優於手術切除治療。 現階段肝移植治療肝癌的最佳適應證仍爲米蘭標準,但由於移植器官不足,對移植適應證的擴大應慎之又慎,術後的復發和轉移是影響療效的主要因素。透過使用藥物預防或延遲腫瘤的復發,針對腫瘤生物發生途徑中的關鍵分子進行靶向治療也可使肝癌治療發展日趨完善[16]。中藥聯合手術治療肝癌爲有效的治療方式,如陳立武等[17]透過觀察中藥全身治療與手術相結合的協同作用,將60例患者隨機分爲2組,中西醫結合治療組(30例)在手術前1周開始複方中藥治療並於術後續行中藥治療,對照組(30例)只作單純手術治療,比較2組的療效、生存率及併發症。結果發現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24、36 個月生存率有顯著差異(P<0.05)。

提示在肝癌圍手術期中應用複方中藥可減少併發症,提高手術療效及累計生存率。

中藥複方聯合手術治療肝癌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對症候的改善、生存率的影響、併發症的減少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有:相關臨牀資料的樣本數較少;

症候學改善等尚未建立統一的評價體系;未能深入分析其療效的生物學機制等。進一步的研究須要擴大樣本數量,建立症候學統一客觀化評價體系,同時深入研究其療效改善的機制,才能增強中藥聯合手術治療肝癌的可信度和說服力。

3.3中藥介入治療肝癌的研究 中晚期肝癌患者常因伴有明顯的器質性和功能性改變,難以進行手術治療。肝癌介入治療作爲中晚期肝癌患者可選擇的重要方法,能夠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

存在的問題爲化療介入藥物多可造成肝功能不同程度的損害,介入藥物的不良反應又嚴重影響中遠期的療效。因此介入治療中如何減少肝功能損害是治療的重點。透過大量臨牀實踐,目前已篩選出許多具有抗腫瘤作用的中藥及其有效成分,與肝動脈化療栓塞介入療法結合進行研究,爲肝癌的介入治療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李琦等[18]進行了去甲素微球介入治療大鼠肝癌的有關研究,結果顯示此療法對大鼠肝癌有較好治療作用,其作用機制與栓塞腫瘤微血管,緩慢釋放去甲素,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和下調肝腫瘤細胞Ki-67的表達,從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相關。

馮敢生等[19]將白及用於肝動脈栓塞治療肝癌,並與明膠海綿對照。結果表明,白及具有強大的栓塞作用,側枝循環形成均在6個月以上,介入治療間隔時間長,腫瘤壞死、縮小率及1、2、3 年生存率均優於明膠海綿。陳武進等[20]研究認爲,採用酸鈉聯合常規化療藥物介入治療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明顯降低甲胎蛋白,提高療效,同時減輕化療藥物對骨髓的抑制。以上研究表明,中藥介入治療具有增強免疫、抗炎、抗病毒和促進黏膜修復等作用,對肝功能無明顯損害,無骨髓抑制,並有升高白細胞等作用。這些優點使中藥可能部分或完全取代西藥,成爲肝癌介入治療較理想的栓塞劑。

中藥在肝癌的介入治療中具有獨特優勢。中藥介入治療能減輕不良反應,使患者生存期延長,生存質量提高,而且中藥資源豐富,經濟合理,有利於減輕治療負擔。目前存在的問題是,中藥的介入治療總體上發展仍不夠成熟。進一步的研究可從規範治療方案,合理選擇介入治療藥物,建立嚴格的療效評價標準,研發抗癌中藥新制劑和新劑型等方面進行。

3.4其他中藥治療肝癌的研究 中藥用於肝癌的治療方法除口服和介入注射外,還有許多新的途徑可用於肝癌及其併發症的治療。中藥穴位注射治療肝癌也被證明有明確的臨牀療效,如胡軍和瞿曉東[21]每天1~2次以丹蔘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或黃芪注射液進行雙側足三裏、陽陵泉、曲池及內關注射。內關穴1 ml,其他穴位2~4 ml,4穴位交替進行,能夠明顯緩解晚期肝癌疼痛。中藥瘤體內注射也可用於晚期肝癌的治療,如塗小煌和戴西湖[22]曾應用超聲引導下瘤體內注射去甲素治療中晚期原發性肝癌,取得較好療效。

中藥治療肝癌的方法較多,形式多樣,從方法學的角度講,有着更大的研究價值和意義。目前的研究須要注意如何更好地將這些方法進行合理的推廣應用,同時臨牀療效的觀察還須進行嚴謹的實驗設計,以增強中藥治療肝癌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對於中藥治療肝癌的深入研究,須要更細化更嚴謹的文獻研究爲治法用方提供更有說服力的理論支援。在此基礎上,藉助分子生物學等技術手段,運用網絡藥理學等研究方法,從多學科交叉研究中藥治療肝癌的有效性出發,探尋中藥療效可能的效應物質基礎及作用靶標,對單味中藥及複方治療肝癌的綜合生物學效應進行整體觀察和分析,進一步合理選擇治療藥物,規範治療方案,建立嚴格的療效評價標準,深入研發抗癌中藥製劑和劑型,充分發揮中藥治療肝癌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