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讓“小練筆”成就精彩妙文

學問君 人氣:3.25W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寫過論文吧,論文對於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義。那麼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讓“小練筆”成就精彩妙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讓“小練筆”成就精彩妙文

摘 要:新課標要求7—9年級的學生,每學年作文不少於14次,其他練筆不少於1萬字。這對初中階段學生寫作訓練中小練筆的數量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小練筆正因其“小”的自由靈活,便於學生“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的日常練習,但我們不能因其“小”就讓它流於隨便。畢竟小練筆,也有大文章,怎麼佈置又如何評價,才能使得學生的這一萬字“不是原有水平的再呈現,而是在原有水平之上的不斷提高”,這確實是個我們語文老師要認真鑽研的問題,也正是我在文中與大家共同交流的問題。

關鍵詞:練筆 自由靈活 佈置 評價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相信所有的語文老師都已經達成這樣的共識。新課標要求7—9年級的學生,每學年作文不少於14次,其他練筆不少於1萬字。這對初中階段學生作文訓練的方式與數量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每學年上作文字的大作文固然重要,而零散在日常的小練筆,其對於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覷。而這一點,也許諸位語文老師在日常教學中並沒有引起重視、合理安排或者是落實到位。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談談練筆自由靈活的特點、實踐中寫得隨便、批得隨便的現狀以及自己摸索出的進行練筆訓練的策略,談談小練筆裏的大文章。

一、“練筆”的特點:自由靈活

作文往往被叫做“大作文”,“練筆”時常被我們稱之爲“小練筆”。這一“大”一“小”,不僅僅是指篇幅的長短,更是在寫作內容、體裁、時間安排的隨意度上有所不同。從這個方面來說,學生的“練筆”和文豪的“隨筆”有異曲同工之妙。葉聖陶就曾經說過“隨筆可以說毫無規模,三言兩語也成,從一個大範圍抽出小小的一片段來寫也成,思想藤蔓一樣蔓延開去,直到藤梢和根部都不收攏也成。至於題材,凡是實際生活以內的一切都可以充作隨筆的題材。”

“小”練筆的這個“小”字大概要表達的就是練筆自由靈活的特點。學生的寫作行爲不受時空限制,寫作題材不受硬性規定拘囿,寫作思路不受課堂訓練左右。無論是在校園、家庭、街頭;無論是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還是撩撥心絃的細微點滴;無論是激動人心還是抑鬱不平,都可以隨筆記下。自由靈活的練筆,也更適合學生忙碌的學習、快節奏的生活狀況和易被感染、跳躍性強的思維特點。

二、“練筆”的現狀:隨隨便便

練筆的自由靈活有課堂作文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也大概是因爲它“小”,它“自由靈活”,學生在寫作中,老師在批閱中又存在過於“隨便”的現狀。大作文總是給學生一種鄭重其事的感覺,有指導、有講評、有分數、有記錄。無論學生的水平如何,人人下筆前,終歸是要想一想再寫一寫的。而小練筆呢,作爲語文老師,你一定在一篇沒有特殊規定的練筆作業後,收到過草草百來字就應付上交的作業吧。筆者曾經在2個均是35人的班級裏,做過一個小小的調查,約34%的同學選擇“我有時不會認真完成練筆作業”。問卷裏,請他們自己說說沒有認真完成的理由。有的同學覺得這個不重要,有的同學說反正老師也不打分數,有的人說練筆又不像其他作業有硬性要求,有的同學說這個寫得好又不一定會讀的。不難看出,如果學生在“隨便”寫練筆,那有可能是我們老師在“隨便”佈置、“隨便”批改。

有沒有過這樣的情況呢?覺得好幾天學生沒有寫作文了,於是就佈置練筆一篇;無暇細改,於是就給個“優、良、中、差“的等第;課堂時間緊張,於是就省略了講評的環節;這樣“匆匆”的一篇過去,又同樣“匆匆”的一篇來了。一學年,一萬字的數量也許是有的,但一萬字的質量又在哪裏呢?

三、“練筆”的策略:大有文章

富蘭克林說,空袋子難以直立。學生的練筆能不能“直立”起來、豐富起來,就要看有沒有生活裝進去。校園裏的梔子花飄香了,班級裏的數學老師換了,昨天的公開課沒人發言了,大家一起歡度最後一個“六一”了,這些“當下”“眼前”的事都是練筆的絕好素材。寫一寫身邊的人、敘一敘近期的事、議一議目前的熱點、繪一繪今天的晚霞。如果我們能夠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佈置練筆,給他們的寫作一個“引子”,一個“由頭”,相信他們不會無話可說。這個“引子”也要靠老師敏銳的觀察、悉心的體會來發現。找到學生日常生活裏興趣點、興奮點、易燃點,引發他們情感的共鳴,啓發他們訴諸於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我們語文老師要力求引導學生把點滴、細小、眼前的生活變成練筆的“活水”。期中考試以後,我曾經佈置過一個小練筆《拿到試卷那一刻》,一個學生寫道:不及格的成績,刺痛了我的雙眼,更刺痛了我的心。我的眼睛盯着成績,卻依稀看見了周圍同學的笑臉,更是穿牆鑿壁看見家中母親不怒自威的眼光。無疑,這個同學把“生活”裝進了練筆;無疑,這個練筆的確觸到了他們內心敏感的地方。

讀一讀、寫一寫,這二者向來關聯。我們佈置的日常練筆可以和閱讀教學緊密結合,讓課堂內容延伸到練筆。這樣的好處是確切的,課本里的經典或是文字、或是情感、或是表達方式必然有值得學生借鑑的。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後,我們可以讓學生模仿“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樣的句式來寫景。在學完《敬業與樂業》以後,可以讓學生學習文中的論證方法,爲“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寫幾個例子。從“讀別人的”到“寫自己的”,這是搭了階梯的飛躍。難怪蘇軾言:勞於讀書,逸於作文。

另外,課本中的經典也會激起孩子的內心波浪。《傅雷家書》、《致女兒的一封信》學完後,我請學生給自己的'父母寫信進行交流,他們許多人都寫得辭情懇切,表達了對朋友式的父母的期待。少年杜小康的孤獨之旅,引發學生對成長道路上“孤獨”這種經歷的回憶,寫來娓娓動人。這樣的練筆,就是讓學生“情鬱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