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中國畫的獨特魅力

學問君 人氣:1.77W
淺談中國畫的獨特魅力
    【摘 要】本文由中國畫的基本表現形式入手,突出了中國畫不同於西方繪畫的“以線代面”的藝術特色,最後上升到中國畫的精神方面,主要闡述了中國畫受到中國的傳統文化主流: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深刻影響,由此論證中國畫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中國畫 獨特魅力 意境
  中國畫作爲東方繪畫的代表和典範,它的博大精深是無需贅言的。但當成爲經典的同時也成爲歷史,時間不會受任何因素的影響變慢或停滯自身永恆的運動,經過時間的考驗,人類一代代文明所結晶出來的輝煌業績也隨之層層疊疊積澱起來了。當我們從現有的文獻資料和藝術品中來研究經典的時候,就會逐漸明白中國畫在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和發展之後仍生生不息,自有其不同於其他繪畫藝術的獨特魅力。
  一、我們對一個畫種最初步、最直觀的認知就是作畫時畫筆所經過的軌跡,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線條”
  我們從初次接觸西方繪畫,進行素描、速寫的時候,就常常用到了線條的概念。但是西畫中的線只是比較單純的線而已,只是一種構成提及的重要元素,用諸多的線條經過疊加或緊密聯繫來形成面從而構成空間。而中國畫就有所不同了,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線條”不僅是表現客觀對象的外輪廓、結構等形象要素,而更爲注重這些要素的組成過程、生長過程,同時中國畫又將事物的狀態概括到最精煉,只用簡練的線條來表達事物的狀態,致使中國畫的線條已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線條了。
  中國畫中的線條還有更深刻的意義。我們仔細觀察一下中國古畫,或虛或實、或濃或淡、或粗或細……讓我們恍然大悟,中國畫中簡練的線茶已將明暗轉折巧妙地表現出來了,同時又比西畫多了一些意境和趣味。
  中國畫中又有“書法用筆”和“書畫同源”的說法,書法意在一個“寫”字,要“力透紙背”,我覺得中國畫也很在意一個“寫”字,寫比畫似乎更深刻而且有韻律、節奏。且透過筆墨的節奏、韻律;運筆的強、弱、虛、實,“一波三折”,起伏轉折,沉着有力,生動有勢;用墨的濃、淡、幹、溼、焦來表現,達到濃淡相生,韻味深長的畫面;行線的長、短、曲、直,直中有曲,曲中見方,長短適中,動則有勢,靜則有威。這樣使畫面達到和諧的節奏、巧妙的組合、無窮的魅力。
  二、從色彩方面來說,中國畫更具有其獨特的魅力
  在西畫中,我們首先看到的是豐富的色彩,而且畫中的色彩地位平等,沒有主次之分,缺一不可,同時西畫中的色彩多是經過複雜混合的,因而可以說西畫是一個色彩體系。但是在中國畫中黑白兩色是極爲重要的色彩元素,也是首推的顏色,然後才談得上其他的顏色。說到中國畫,首先讓人想到的就是筆墨,而筆墨落於紙上的直觀表現實際上就是黑白,由此也可看到紙上的空白在畫面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國畫的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那些虛無之處的奧妙,由於通常在概念上把色彩當成是一種畫底子上的覆蓋物,所以並不把畫面所留出的空白當作是色彩,而這正是中國畫的獨特之處。我們有意識地把紙的白作爲一種色彩來關照,就會發現這白色所用之多及其地位之重要,在中國畫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這正如黑白木刻的主版——黑。版畫與中國畫的巨大區別是不言而喻的,在此就不做過多的.贅述。除此,在世界上任何別的畫種都不像中國畫那樣把黑與白這兩個顏色放在所以其他顏色之上,並且在意境和情趣上把黑白兩色發揮到極致的程度,也只有中國畫在色彩體系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一個黑白體系。
  黑白本身就給人一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認知,而中國畫的“氣韻”“意境”就在這黑白分明的筆墨當中被髮揮的淋漓盡致。中國畫中的黑白是互不可缺的,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揮毫,當一張紙全被墨色浸透時,那麼中國畫的意境也就蕩然無存了。可見,空白是何等重要,而這也就是畫家們常說的“透氣”“留白”。中國畫的韻味便溢於這一紙一墨、一黑一白當中了。
   再次,任何一種繪畫藝術都是表現畫者精神狀態的一種媒介,而中國人又常以“書如其人”、“畫爲心印”來評論書畫藝術,這種注重主體內在精神表現的“畫爲心印”的理論,是有別於西方繪畫偏重於外在形體的模仿之說理論的。爲什麼中國畫在藝術上所走的道路與西畫不同呢?我覺得主要在於中國文化中的藝術精神:其一,儒家所顯示的“繪事後素”;其二,道家徹底的、純藝術精神的性格;其三,佛學中的“色空”思想。
  以孔孟爲代表的儒學,作爲中國封建歷史的統治思想,使其一些觀點和思想嚴重影響和左右了中國畫的某些審美標準。如“繪畫之事,後素功”對從事繪畫的人有極大的啓示,告訴我們繪畫不但講質,也要講文。作爲中國畫藝術,如果所表現出的作品缺乏深度,沒有內涵,也很難稱之爲上乘佳作。
  以老莊爲代表的道家是中國本土產生的一門綜合性學說。他主張的“順應天性”,也深刻的影響到了中國畫的一些細節。如在中國畫中所體現的“遠淡見形,近濃見骨”的表現技法,受到了《易經》中“遠取諸身,近取諸物”之論述的影響,而所謂的“畫道無常,意理隨機”思想也是體現出中國哲學思想的“求變”意識。而這種繪畫思維正是在道家提出的“無爲而無所不爲”的哲學指導下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