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兒童思維發展理論初探藝術論文

學問君 人氣:3.22W

內容摘要:英國教育家赫伯特·裏德透過多年對藝術教育研究及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提出了很多關於藝術教育的新的思想和觀念,其中兒童思維和諧發展是一個基本內容。本文試就其培養兒童和諧思維理論進行簡要論述。

兒童思維發展理論初探藝術論文

關 鍵 詞:赫伯特·裏德 兒童思維和諧發展理論 形象思維 抽象思維

當代歐洲對美術教育觀點總體上可以分爲工具論和本質論兩大派別,其中工具論主要思想來源於法國哲學家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觀和美國教育家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思想。強調美術教育的教育價值,透過美術創作促進兒童健全發展,重視創作過程,忽視創作效果,主張順應兒童自然本性發展。這一理論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風靡歐美,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英國教育家赫伯特·裏德是工具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在40年代出版的《透過藝術的教育》一書,透過對兒童思維發展、心理髮展及兒童繪畫等多方面研究,在總結多年的教學和藝術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關於藝術教育的新的思想和觀念,見解獨到而精闢,充分體現出他的藝術教育思想,對之後的西方藝術教育乃至世界範圍的藝術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裏德藝術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對藝術教育內涵重新定位的基礎上的。他認爲,教育的目的是“在發展獨特性的同時,也發展個體的社會意識或相互性……不僅是一種完成個人化的歷程,且是一種統整的歷程。”①教育應該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壓制的,而達到與社會統合目的的最有效的途徑是透過藝術的教育。他的觀點實際上打破了傳統觀念中對藝術教育的狹隘認識,藝術教育並不是侷限於培養幾個藝術家和產生幾幅偉大的藝術作品,最終目的是產生豐富的、具有完美個性的人,從而獲得整個社會的穩定、和諧與進步。因此他提出藝術教育應着眼於更廣闊的領域,除了美的領域,還包括了對智力的開發和創造力的培養,最終培養出能夠自覺按美的規律改造世界的個體。

赫伯特·裏德藝術教育思想的內容主要包括審美心理結構的培養,社會整體感的培養以及如何進行培養等內容。其中,在兒童思維及心理髮展歷程研究中所提出的關於兒童思維和諧發展是頗具代表性的一個方面。雖然篇幅不多,但縱觀其關於藝術教育思想來看,認爲培養和諧個體時,思維和諧發展是一個基本內容。在這一方面主要貢獻有以下幾點:

首先,闡明瞭形象思維的內涵。形象思維與裏德所說的藝術思維含義是基本一致的,它是藝術家主要的思維方式。裏德認爲,在形象思維過程中,主體對現實的感知,並非是在一面鏡子中投射出的影像那樣簡單而機械。一般說來應該是,客體投射到主體心裏,再由主體表達出來,既帶有某表象的共有特點,同時也滲透着個體獨特的審美和情感色彩,在對事物的感知中形成了比對象更概括、更抽象、更能反映事物個別性特徵的心理意象;相反,他認爲比較來看,抽象思維一般預示着對事物理性的認識。它更多的是從客觀事物的研究中尋找規律,提取概念,來反映事物的“普遍性”,以無形的獨立的內容而存在於意識中。抽象思維最大特點就是在這一思維過程中心象失去很多“個別特徵”,而結果多是獲得規律性內容的認識。

總之,他透過對兩種思維方式的表述及比較,進一步肯定形象思維也是一種認識事物的相對獨立的思維方式。儘管形象思維產生的結果和表達方式比較特殊,但其過程同樣蘊含着很進階的認知活動,屬於一種進階思維方式。

其次,全面闡述了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關係問題。裏德認爲“能產生豐碩結果的思維一定和藝術的創作有密切的關係。”②“能產生豐碩結果的邏輯思維,即使在最精確的學科上,與藝術家及兒童的心理相關的密切遠遠超過我們想象中它與邏輯學家的理想關係”。③實際上表明,儘管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是不同的兩種思維,但無論何種領域在對事物充分認知過程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最多最需要抽象思維的認識活動中,形象思維仍然發揮着超乎我們想象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是平等的心理活動,也就是裏德所表明的“‘想象’和‘思考’是平行的心理活動”。④他認爲,除了純抽象思維之外,心象就是思想的“視覺補助工具”,是形象思維、抽象思維這兩個過程以心象爲基礎,只是在整個思維過程中由於所達到的目標不同,則成爲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沒有誰先誰後的問題,因此也可以說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具有同等地位,是平行的心理活動。

再次,對唯理主義思維觀及影響進行批判。裏德指出,長期以來唯理主義的思想體系佔絕對優勢。在這一思想體系中,形象思維被認爲是隻停留在收集認識所需的原始材料,只是抽象思維的內容,爲抽象思維在更高水平開始進行加工處理做準備。它只能處理個別事例,而邏輯概念的最終產生則需要抽象思維。這種把思維中“直覺的”功能與“抽象的”功能分裂開的習慣由來已久,且影響很大。導致一種認識上的偏見,即抽象思維是獲得知識最深厚的基礎和最重要的方法,是它賦予人類整個的世界觀念,這種認識廣泛地存在並影響於各個領域中。教育的實施原則與制度總是受所處時代的哲學的影響,因此教育實際上也無法擺脫這種偏見的支配——“以邏輯爲典範”。⑤裏德認爲,過分關注邏輯思維使我們的教育系統仍然建立在對詞語和數字的研究上,結果“講授的內容便成爲充滿着實施的邏輯格式。內心的參與不針對內容,但針對它表現的思想形式(公式或規則)”。⑥實際上,就是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只注重兒童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只以抽象的定律及邏輯概念來歸納,以表示獲得對世界的認知,而那些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具體的、活生生的形象卻被遺忘,同藝術思維(形象思維)活動一起被放在一邊,失去了應有的地位。這種過分注重抽象思維的教育系統破壞了兒童思維的和諧性,導致認知客觀世界方式的機械、僵化和死板。由於教育中主要精力放在語言和數字上,特別容易造成對個體寶貴天賦的壓制,造成個體本身具有的想象能力的枯萎,使形象思維活動被逐漸冷凍起來,從而扼殺個體創造的天性,這是相當可怕的。

有鑑於此,裏德指出,拋棄長久以來的偏見,加強兒童形象思維能力的訓練,使其思維獲得和諧發展,促進創造力的提高,就顯得至關重要。對於如何培養兒童的形象思維能力,他結合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思路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鼓勵和保持兒童的天賦因素長久存在。在兒童的心象中都有遺覺的成分,這些潛伏的遺覺像是處於感覺和意象之間的,它是對看見過的事物保持着的一種鮮明、生動、如在眼前‘看見’一樣的視覺形象。既可以說它是視覺的客體,又與記憶象一樣,可以借外界的聯想的形象把它回想起來,它時常是某一記憶象的加強與純化。這種遺覺象的產生或者說這種遺覺能力經過研究大部分出現在兒童時期和藝術家身上,而且在兒童心理髮展時期表現比較明顯。這種遺覺能力也就是高爾登所稱的摹想能力,是一種可以被遺傳的天賦。儘管這種摹想能力所產生的記憶象常有某種程度的減損,不如原有的知覺表象那麼清晰和完整,但在整個思維的歷程中,潛伏的遺覺象可以被激活而趨於活動,並以自己所儲存的感性資料來充實思維中所需的不完整的部分,最後使得兒童獲得較完善的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遺覺象的功能就是借儲存與發揮感覺資料爲兒童增加刺激情境的意義,從而推動兒童思維的發展。

實際上,在思維過程中,特別是形象思維過程中,這種先天的摹想能力發揮了很大作用。因此在後天的教育中首先要關注那些天賦的因素,並且透過藝術的教育將那些“沉睡”的`先天因素調動起來,讓它在認知過程中積極活躍,促進形象思維過程的順利進行。如果這種遺覺能力在兒童時期就沒有得到重視,長期被擱置不用,就會蛻化,甚至消失,不利於藝術思維的發展,因此必須透過藝術教育加以鼓勵和保留。

裏德認爲,比較可行的教育方法是採用藝術教育中的“實物教授法”,實際就是“使兒童只依靠實物”“不要告訴兒童那些看不見的東西”。⑦具體說來,這一方法就是引導兒童去親身體驗和感受世界,使自己的感覺活動逐漸適應對世界中對稱、均衡、節奏的有機統一等美的活動模式,最後形成一種對這樣一些模式的敏銳的選擇能力和同情能力。即透過這種方法可以保證兒童的遺覺狀態以及由此產生的整個的心理結構和特有的知覺結構能夠比平常保留得長久,以此來發展一種認識世界把握世界的新的思維方式,因爲這種思維方式是充滿活力和能量的。

第二,重視想象力的培養。想象力在裏德看來,就是意象彼此聯繫的能力,即不論是在感情的歷程中還是在思考的歷程中把各種意象結合起來的能力。從本質上說就是把透過感知得到的心象加以改造、組合、冶煉、重新鑄成全新意象的過程。從中可見,無論是理性活動中的抽象邏輯思維,還是藝術活動中的藝術思維,無時無刻都離不開想象的幫助。牛頓從蘋果落地的意象中悟出萬有引力定律,就是一個典型。形象思維就更是如此,在這種思維中各種意象的連貫更爲活躍和普遍,想象應該是形象思維最明顯的特點。也就是說,沒有意象的聯結,沒有心象的結合,沒有想象,任何一種思維都是不會產生的,想象力有助於思維的發展,因此,想象力必須去培養,而且完全可以培養。

對於這一點,裏德沒有明確提到應採取什麼樣的方法,而只是提到必須透過造型藝術,借啓發、限定,與協調兒童的心象、刺激心象作創造性的運用——想象力。實際蘊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透過藝術教育豐富兒童心象,要在兒童大腦中以資訊的形式儲存各種意象,因爲這種種豐富的心象是想象的源泉。二是透過造型藝術增強兒童發現和選擇美的能力,培養良好的藝術感,使意象最易具有統一和諧的形式,從而促進想象活動處於最積極活躍的狀態。

第三,形象思維的發展不能以犧牲邏輯思維爲代價。在開始討論思維時,裏德就申明,在批判現有偏見錯誤時,並不只是一味地“推崇美學主義文化,削弱邏輯思維”⑧,儘管他認爲若在教育中訓練的目標僅以邏輯的思想(思維)爲限,一定會產生一種不能有想象的活力與感官的欣賞的類型,就像達爾文自述的一般會危及理智和道德心,失去幸福。但也承認若只提倡藝術的思維,同樣也會失去一貫明智、有系統或健全的心理活動。而他所提倡的透過藝術的教育只是要徹底改變以往教育只注重培養一種類型的錯誤,並非徹底排除或否定邏輯思維。這兩種思維方式是兒童獲得對客觀世界全面認識的不可缺少的思維方式,它們應該並行存在,發揮各自的作用,從而構成完整統一的和諧思維狀態。 在這裏裏德實際上是把它作爲一個總的原則貫徹於如何使思維和諧發展的全部過程中,把握這一原則可以防止過分注重對藝術思維的訓練,從而造成走向另一個極端。

最後,培養兒童思維和諧發展過程中,應注意依照兒童天賦氣質給予鼓勵指導。在研究中,裏德把兒童心理型與欣賞和表現類型聯繫起來,認爲人的特定心理類型,影響着他的思維和表現方式,如思考型擅長摹寫,而感覺型則以表現爲主。故此,在培養和諧思維的藝術教育中不能脫離個體氣質特徵,要因兒童不同的天賦氣質進行。實際上這是透過藝術教育培養和諧個體的總的依據,對思維良好發展同樣具有指導意義。

總而言之,作爲一個藝術教育思想家,裏德在自己的長期的研究中就注意到現代教育體系對兒童思維能力發展的不良影響,以及由此產生的對心靈上的損害,並將審美教育這樣一種有機的和整體的反應方式的教育提出來,作爲培養兒童和諧思維的有效方法,並對採用什麼樣的思路和方法進行了具體的討論和說明,在促進兒童思維能力的發展乃至推動個性走向成熟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註釋:

①(英)赫伯特·裏德著,呂廷和譯,透過藝術的教育[M].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3年3月版P11

②同上 P62

③同上 P62

④同上 P57

⑤同上 P61

⑥同上 P62

⑦同上 P55

⑧同上 P62

參考文獻:

[1](英)赫伯特·裏德著,呂廷和譯,透過藝術的教育[M].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3年3月版

[2]滕守堯著,審美心理描述[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3月

[3](美)魯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堯譯,視覺思維[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4](美)魯道夫·阿恩海姆著,郭小平 翟燦譯,藝術心理學新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