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職院校軟件技術中的課程改革思考論文

學問君 人氣:8.94K

摘要:基於職業成長過程的課程體系設定可以有效的解決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緊貼職業崗位需求這一問題。透過對職業崗位任務的分析,有的放矢的設定專業課程,逐步推動高職學生從新手到高手的蛻變,引入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覈機制,讓畢業生實現從學業到職業的無縫對接。

高職院校軟件技術中的課程改革思考論文

關鍵詞:軟件技術;職業發展體系;課程改革

1引言

隨着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從2012年起,高職院校掀起了一股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建設高潮。2016年,江西高職高專院校共52所,其中28所學校開設了軟件技術專業。軟件技術專業的快速增長是就業市場的需求在職業教育體系中的顯現,但是如何培養出適合崗位需求的軟件技術畢業生是擺在軟件技術專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因此軟件技術的課程體系改革是在必行。筆者透過調研分析江西省部分高職院校的軟件技術專業課程改革情況,提出基於職業成長過程的軟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對高職院校軟件技術人才培養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2軟件技術專業課程設定的情況分析

筆者對江西省6所高職院校軟件專業課程設定和教學計劃的跟蹤(表1-1),同時使用問卷星隨機調查了60名2017屆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畢業生(圖1-1)。透過分析和調查,筆者認爲,高職院校在開設軟件技術專業課程有以下特點:

(1)大部分軟件專業課程考慮了專業發展方向。課程在設定上遵循了教育部、原資訊產業部制定的《兩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指導方案》,考慮了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和校企合作的實踐方式。

(2)畢業生專業對口率高。透過調查,有56名學生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及其相關崗位,對口率爲93.33%。這充分證明了計算機軟件仍然爲時下熱門崗位,這個調查跟前程無憂發佈的《2017人力資源白皮書》想吻合。

(3)校本課程和崗位實際契合度不高。學生認爲校本課程理論過多,項目實踐和實際崗位要求有脫節,學生崗位適應週期普遍偏長。

(4)教師的“雙師”能力不強。大部分教師沒有項目實戰經驗,項目教學實施嚴重依靠教材,只有教材的小項目,沒有工作崗位的實項目。

3基於職業成長過程的軟件技術專業課程改革的幾點建議

透過對軟件企業的實際崗位任務分析,我國軟件企業人才成長過程一般分爲新手、生手、熟手、老手、高手(工程師),高職畢業生主要是培養企業的生手。[1]高職院校應根據軟件企業技能型人才入門、提高、應用、實踐、職業塑造五個職業成長過程,設定系統化的知識教育、項目化的.技能教育、職業化的態度教育等課程體系。建立基於職業成長過程的軟件技術專業課程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軟件專業課程改革的頻度。6所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修改頻度爲5.5年,教學計劃修改的頻度3.6年。計算機軟件行業新技術增長快,軟件企業開發平臺更新頻率快,導致高職院校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跟行業導向、崗位需求有所脫節。軟件技術專業應2年一次深入企業和市場進行人才需求調研,修改自身的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改革專業課程。

(2)建立知識—技能—態度的軟件專業課程體系。要依據企業新手、生手兩個階段,圍繞軟件技能的入門、提高、應用、實踐開設專業課程,同時加強學生的計算機思維、職業道德素養等課程,從知識、技能、態度三個維度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課程設定必須滿足企業所需。

(3)加強校企深度融合,變課本實踐爲企業項目實戰。如何使學生所學能最大限度貼近企業軟件開發實際,是校企合作的根本目標。調研中的高職院校都實行了專業的校企共建或校企合作,但在實際操作中校企涇渭分明,企業專家學校授課多,學生深入企業實踐少,合作結果不能滿足學生在崗位任務上的需要。[2]

(4)深入推進專業教師雙崗制,培養工程師級的專業教師。教學的推進在於教師,課程改革的根本在於教師的職業能力和職業思維,建立教師雙崗制。透過政策引導,讓教師深入企業上崗,既是高校的專業教師,又是企業的軟件工程師,提高教師的軟件實戰能力。[3]透過教師能力的提升,使高職院校有真正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基礎。

4.結束語

此次調研分析是筆者在江西省2017年度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項目學習的階段成果,本人的理論水平,調研分析較爲膚淺,但是軟件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值得高職院校重視,相關建議對高職院校軟件專業建設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參考文獻:

[1]李亞平,凌紅,向華,汪劍.基於軟件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項目課程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26):59-62.

[2]何靜.軟件技術專業推行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探索——以天津電子資訊職業技術學院爲例[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01):77-80+103.

[3]王娜.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踐研究[J].工業和資訊化教育,2017(12):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