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探析應用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學問君 人氣:8.38K
探析應用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摘 要:經濟發展對應用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需求越來越大,人才培養模式則凸顯重要。本文從應用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入手,在構建模式的理論基礎上,提出應用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原則和思路。

關鍵詞:國際貿易 人才培養 模式

一、應用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國際貿易專業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學科,它培養的是從事國際貿易的,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國際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養模式的特徵,又存在國際貿易專業的個性,其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包括以下幾方面:

1.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教育思想,凝聚着教育主體對國際貿易專業教育的認識,主要包括國際貿易專業主張、教育理論和教育學說等。

2.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有明確目標的活動。國際貿易專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從事國際貿易的,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這一目標體現了社會對國際貿易專業的要求,也是國際貿易專業發展的依據。

3.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所涉及的人才培養活動。既包括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活動,也包括由學校設計並組織的校外教育教學活動,雖然教育教學活動的地點不同,但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教學方式、教學形式、執行機制以及非教學培養途徑等各方面決定了國際貿易專業的培養要理論和實務要緊密地聯繫起來。

二.應用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建構的理論基礎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發展觀和人的全面發展理論,一方面,國際貿易專業教育要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制約,同時又推動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促進社會的進步;另一方面,國際貿易專業教育受人的全面發展的影響,反過來又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國際貿易專業教育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是造就人的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這些理論爲建構我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國際貿易專業教育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

制約國際貿易專業教育發展最基本的因素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現代的生產力水平主要決定於科技發展水平。生產力是社會發展最基本的動力,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制約着國際貿易專業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發展結構、人才培養規模,影響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的變革。

對於培養國際貿易應用型人才的國際貿易專業教育來說,其發展規模與速度、專業的設定與課程的開發、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實習條件的優劣,無不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制約。

2.國際貿易專業教育受社會制度的制約

這裏所說的社會制度,主要是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是兩種不同的經濟制度。我國已實現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軌。國際貿易專業教育誕生於改革開放的初期,它就必須適應改革開放和市場化的需求,按照市場需求培養人才。培養市場需要的人才,是我國當前國際貿易專業教育的主要任務。

3.國際貿易專業教育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對國際貿易專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是潛在的制約因素。傳統文化對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都有廣泛的影響,其他社會因素對國際貿易專業教育的制約因素,往往要透過文化傳統的折射,即使生產力水平相當、社會制度相似的國家,其國際貿易專業教育的模式、管理體制也不完全相同。發達國家,有的教育管理體制是集權制,有的則是分權制;在國際貿易專業教育培養目標上,有的重學術,有的重實踐。這些都與該國的傳統文化思想有關。外來文化同樣對國際貿易專業教育有廣泛的影響。中國的儒家思想對於日木、韓國、新加坡來說是外來文化,而現已成爲這些國家文化傳統組成部分;對中國來說,馬克思主義在20世紀初,也是外來文化,如今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形成了中國特色文化,對國際貿易專業教育的方方面面形成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