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運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2.29W

淺談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運用

淺談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運用論文

隨着 計算 機技術的日臻完善與 發展 , 企業 會計 電算化的普及,爲提高審計工作效率,降低審計成本,擴展審計範圍,計算機輔助審計以其機動靈活的特點而被廣泛 應用 。那麼如何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呢?

一、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應用的範圍及方法

(一)評價企業採用會計電算化軟件的內在風險

對採用會計電算化的企業,審計人員首先要評價軟件的內在風險。目的是爲了確定審計人員依賴這些軟件控制的程度,以減少數據的實質性測試的範圍。經評價驗證後,如果認爲內在風險較低,則可縮短審計時間,減少審計成本。具體方法是:

1. 分析 系統的方法。首先對軟件中的重要程序模組進行解剖,閱讀數據處理的流程,分析程序的邏輯結構,以確定程序執行是否可靠、穩定,程序的各種功能是否都能實現,程序的數據處理、數據生成是否正確,是否能滿足會計處理的各種需要。採用這種方法能發現軟件本身存在的根本 問題 ,確定被審計單位會計覈算基礎的可靠性。

2.選樣測試系統的方法。審計人員首先建立一個包含一個月基本會計資料的數據庫,然後輸入到會計軟件中,根據其核算處理後輸出的結果判斷軟件的可靠性。

3.評價數據安全性的方法。審計人員可對數據安全性的各個方面進行測試。例如,軟件中憑證的製作是否採用二次輸入的方法,軟件是否能對數據進行備份,備份的方式是否安全(備份的安全性主要指在存儲媒介溢滿的情況下,是否能提前向使用者發出提示)等。

透過數據測試及評價數據的安全性能直觀地反映出該會計軟件各方面的性能,更可判斷出使用該軟件的內在風險。對於審計人員來講,要檢驗被測試的計算機程序的版本與企業在前段時期內所使用的是否一致是很難的,這意味着審計人員較難確定前後軟件版本內在風險的差異。另外,該方法對單機版的會計電算化軟件較爲適用,對 網絡 版軟件來講存在一定難度。

(二)驗證會計資料總體完整性

驗證的具體方法是:首先,根據企業年初或月初的會計科目餘額,確定會計憑證總體的初始年、月初餘額,並輸入計算機中。其次,將企業當年或當月的會計憑證庫轉化爲審計人員熟悉並能操作的格式, 目前 商品化軟件一般都能達到這一目的。轉化後的會計憑證庫需要作進一步的調整,僅保留需要的數據以加快運算速度。例如對會計憑證庫中只保留一級科目名稱、借方金額、貸方金額等,而剔除摘要、二級科目名稱等,審計人員再進行彙總計算以得出當年或當月會計科目的發生額,最後,將年、月初餘額與發生額相累計並以報表的形式輸出,審計人員將其與企業的年報或月報相覈對,以驗證總體的完整性。

(三)協助審計人員進行統計抽樣

近年來,一種建立在 科學 理論 基礎上的。已透過國際審計界廣泛實踐證明的、以制度爲基礎的審計 方法 ,已逐步 應用 於審計工作實踐中。該方法在符合性、實質性測試中都運用到統計抽樣,這正是 計算 機輔助審計技術大顯身手的領域。具體有:一是運用於審計日常抽樣的編碼工作。二是方便地運用於審計抽樣。從總體中抽取樣本時,對審計人員來講最關鍵的是所有總體中的項目都能被客觀地抽取,而採用恰當的統計抽樣方法能避免抽取無代表性樣本的風險。在統計抽樣中運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可達到迅速、客觀、公正的目的。

(四)關鍵樣本及高價值樣本的分離

對企業而言,大量的 會計 處理是日常性的事務,而審計人員所關心的是一些關鍵的會計處理,運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能對企業的會計數據庫進行分析 ,確認及打印出在某段時期內高價值的和關鍵的樣本,而靠人工是不可能做到的。所謂的高價值及關鍵樣本主要指不相關的會計科目,單筆金額超過審計人員預先設定數的樣本,不常變動的會計科目,如資本公積等。審計人員在對風險控制的.基礎上,對關鍵樣本及高價值樣本進行重點審計即可滿足一般審計的需要。

(五)日常會計資料的分析及計算

現代審計要求審計人員對企業的會計資料進行較多的分析,而這正是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專長,例如對企業的應收賬款賬齡進行分析等。

(六)審計文書及審計項目管理

審計人員亦可運用辦公自動化軟件進行審計文書管理,如審計通知書、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審計計劃、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報告。檔案等均可由計算機協助處理,方便日後的查詢及調閱。而 目前 多媒體的應用、計算機外設的增多能使計算機將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轉化爲數字處理並存儲,由此滿足了審計各種方式取證的要求,更爲審計工作的無紙化開創了廣闊的前景。

二、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 發展 趨勢

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應用過程是不斷髮展、完善的過程,並在以下方面得到推廣及應用。

(一)對會計電算化軟件採用預置審計程序的技術

目前,衆多商品化會計軟件程序是企業自行編制的,採用的語言、數據存放的格式多種多樣,給計算機輔助審計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從前景來看,審計部門必然要參與會計電算化軟件的鑑定,對會計電算化軟件也必將採用預置或嵌入審計程序的技術以滿足審計發展的需要。該技術是指預置或嵌入在企業會計電算化系統中的審計程序,是根據審計人員的需要而設計,用來即時鑑別出特定的或程序無法識別,需要審計人員專業判斷的會計事項,並把它們複製到審計人員的檔案中。在國外,這項技術已開始運用。預置審計程序的技術爲審計人員提高審計效率,降低審計風險提供了最佳的方式及手段。

(二)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集成與軟件化

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要求審計人員具有一定的計算機軟硬件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編制程序的能力。目前對大多數的審計人員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未來,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必將走向集成與軟件化的道路,對計算機專業知識的要求將被會使用操作審計軟件所替代。國內已出現了一種計算機輔助審計的軟件,使用中雖然有不盡完善之處,但這畢竟向集成與軟件化跨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