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學生管理論文之處理中學生早戀問題的藝術

學問君 人氣:1.35W

戀愛一直被視爲中學的高壓線。所以,在這方面很多學生不敢越雷池半步。但隨着改革開放,隨着某些媒體的不負責任的宣傳,傳統的思想受到了嚴重的衝出,早戀現象變得愈來愈突出。尤其是當代職高學生“早戀”現象更加嚴重。早戀所衍生的副作用衆所周知,小則關係到學生個人的前途、幸福,大則關係到社會的安寧、祖國的未來。所以,處理中學生早戀問題依然是我們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教育問題。

學生管理論文之處理中學生早戀問題的藝術

中學生年齡一般都在十三歲至十八歲之間,生理逐步發育成熟。處於青春期的男女學生其生理上第二性的出現,打破了少年期的心理平衡,他們產生了青春期特有的困惑、恐懼、疑慮和痛苦,同時,對異性存有的神祕感、新鮮感而導致的探究心理,又驅使他們與異性頻繁接觸,於是許多的學生也就自覺或不自覺的涉入愛河。所以說早戀是進入青春期的中學生生理和心理變化導致的,是一種正常現象。因此,教師要引起足夠的注意,提早認識“早戀”的成因,及早採取預防措施。

預防工作做得再好也不能杜絕早戀現象。因爲,戀愛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是一種必然的、正常的現象。中學生談戀愛錯在一個“早”字上。它與學校的培養目標相悖,與學生的心理年齡不合,容易對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一旦遇到學生“早戀”現象,教師不要驚慌失措,應該及時處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學實踐證明:在處理中學生早戀問題上採取“專制”手段,進行壓制只會適得其反。讓“早戀”現象愈演愈烈。在處理中學生早戀問題上要做好這樣幾個方面的準備工作:

第一,要摸清底細,心中有數。中學生早戀情況比較複雜。有的是長期共同協作互生愛慕,雙雙墜入愛河;有的是表面看似親密,往來密切,狀似戀愛,其實只是普通的朋友關係;有的是一頭熱,屬單相思;有是則是表面往來甚少,關係一般,其實已戀愛多時,一直搞的都是地下活動;還有的甚至缺乏自控,已出現越軌行爲,還沒有人知道。這就求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多多觀察,掌握準確的`資訊,摸清學生的底細,在處理問題時做到心中有數。

第二,要針對情況,區別對待,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針。對上述所說的幾種情況,應區別對待。對於第二種情況,教師應大力提倡,不能捕風捉影,破壞學生之間原有的和諧氣氛。對於有越軌行爲的學生,要明確指出這是不道德的行爲,對人對已都有危害。並要求他們立即改正,絕不允許重犯。對於其於的情況應給予正確的引導,對其進行性道德教育。要疏導他們明智的對待自己,理智的對待他人。把精力放在求知識、學本領上,並懂得兩性的道德和規範。切忌形成對立情緒,否則一切教育都將是徒勞。

“早戀”固然離不開家庭、社會因素,但更離不開心理、思想困素。因些,解決學生的“早戀”問題還應講究方法,正確引導。要從心理、思想入手,摸清學生的想法,對症下藥,進行逐步的疏導。切忌粗暴壓制,強逼屈從。

首先,教育者應充當傾聽者。中學生的早戀問題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解決的問題。一個成功的教育者應該具有足夠的耐心與寬容,那麼,面對學生中存在的早戀問題傾向更應具有這方面的修養。要想成爲一個傾聽者的先決條件是必須將自己與學生放在同一個高度上,把自己當作是他們的朋友,樂意聽他們訴說,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只有這樣纔可能知道學生最真實的想法,並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在傾聽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引導的方式。引導得好,學生的心門會被輕易開啟;引導得不好,他們就會守口如瓶。透過一些教學實踐,我發現許多學生喜歡在訴說前先“探聽”老師的口風,並設想自己則可能遇到的情況,一旦發現情況的發展不利於自己則可能很敏感地關上自己想傾訴的嘴。這時老師必須充分表現出一種過來人的大度和寬容。有一位女生曾問過我這樣的一個問題:“老師,我們班目前存在許多‘早戀’問題,恐怕會起大的混亂,怎麼辦?”我猶豫了一下想到其實這女孩目前也是“早戀”大軍中的一員,於是我故做輕鬆地說:“此言差矣!‘早戀’現象有,而混亂則誇張了點,異性同學存在着好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這是許多人成長過程中所必經的,只要不過分,沒有必要刻意扼制。聽說你也有一些小情況,不妨說來聽聽?”如此輕描淡寫的一番話讓這位女生覺得老師並不是對此深惡痛絕,也沒有要將自已的問題不弄清楚誓不罷休,於是很自然地和我掏了心理話,將自己的想法都告訴了我。

其次,教育者不妨充擔‘偏袒者’的角色。學生大多不願意家長與老師知道自己的“感情祕密”,除了害怕外,更多的是因爲他們的羞怯。那麼,老師一旦發現學生中存在這種情況時不妨讓自己充當一個“偏袒者”,適當地替學生保守隱私,以此作爲教育過程中的“籌碼”,不但不會使問題擴大,而且更易於老師工作的開展。因爲有些學生一旦發現自己隱私已在長輩前一覽無餘時反而會有“既然你們都有已知道,我就不妨公開這麼幹”的逆反心理,事態也會進一步擴大。一天晚上,我打電話給一個有早戀傾向,又獨自逃了一個下午的課的學生家長,家長得知情況後對學生拳打腳踢,但孩子始終三緘其口。後來我要求家長將電話交給孩子,我問這個學生爲什麼逃課,他說頭痛去吹風。我說頭痛吹風這不符合事實,一定有什麼事你解不開才頭痛。孩子沉默了,我突然意識到孩子的家長在近旁,讓他如何開口,於是我對他說我出是非題讓他進行選擇,他只需回答“是”或“不是”即可,我答應爲他保密。其實我早明白致使他逃課最直接的原因是感情問題。於是,爲了避免孩子在父母前過於尷尬,我要求孩子第二天到校後再找我

面談,並要求家長當天晚上不要對孩子太嚴厲,並答應第二天瞭解情況後與家長交流。第二天上午上課前學生便主動找我談了自己在處理感情過程中的矛盾心理。最終,決定將感情暫時放在一邊,以學習爲重。正是因爲老師之間有了真誠的交流,最終達到指導學生選擇正確方向的目的

再次,老師要善於採用新的方式對學生加以引導。根據目前早戀的特點,現在的中學生已不能從強調“名聲”與責任感的角度進行教育,而應從新的角度切入。

(一)對比考慮,自我認知後果。我曾問學生爲什麼要早戀,他們說這挺好玩。又問他們以後怎麼辦,他們說以後不可能在一起,分手就分手唄。學生將感情看得十分浪漫,但對感情所造成的傷害,就需要老師事先打預防針。曾有這樣一對早戀的學生,一方面每天至少一個電話,週末時間總在一起逛街、聊天,嚴重影響了學習;另一方面男孩準備畢業後就出國,問起他們將來的打算時,他回答得很輕鬆:“分手唄,沒什麼大不了的。”於是,我對女孩說:“你能不能試着與他分手,看看自己的感受。”幾天後女孩找我說:“分手讓她很難受。”我便告訴她:“你們這只是剛剛開始接觸感情,這麼短的時間便讓你覺得分手很難,那麼隨着時間的推移,感情的深入,分手給你造成的傷害只可能更重,而不可能更輕。而分手又是一種必然,你將怎麼辦?”也許是害怕以後受傷太深吧,女孩在經過幾天的思考後毅然與男生分手了。其實,孩子想去嚐嚐感情的滋味並不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心理需要,更多的是他們只知道感情的美妙,卻沒有意識到它可能帶來的傷害,而當將來一旦意識到時又已爲時太晚,對學習和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甚至影響孩子整個人生觀。所以,老師有這個義務讓孩子受到傷害前提醒孩子注意,讓他們懂得去保護自己,避免傷害。

(二)審美教育,防患於未然。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心理波動,許多事情的發生不是可以事先制止的,所以,應該儘早地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一方面,讓學生明白初戀是人生中最純潔的感情之花,不論它開在什麼時候都是應該珍惜的。另一方面,讓學生明白異性間的接近是以傾慕爲基礎的,要想讓對注意自己,就必須讓自己變得更出色。嘗試過進行這樣的引導後,學生會以一種更爲純潔的心理去對待第一份感情,也會學着讓自己變得更出色,從這個角度對他們的成長何嘗不是一種動力呢?

中學生早戀現象不忽視,讓我們在家協起手來,一同深入到學生中去,以誠相待,設處地爲學生着想,發揮羣體力量,用愛心去感化,相信一定能處理好中學生的早戀問題,讓中學生健康的成長,安全的到達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