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中美術欣賞現代課堂教學五要論文

學問君 人氣:2.37W

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與造就學生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到作用。尤其高中開設美術欣賞必修課目以後,美術欣賞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視,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進入重要的發展時期c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新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更是層出不窮,口新月異,同一堂欣賞課,不同的老師,由於教學觀念、審美觀念、知識修養、學生狀況的差異有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是一種可喜的現象。—般說來,高中美術欣賞現代課堂教學應注意以下“五要”。

高中美術欣賞現代課堂教學五要論文

一、要把握學科特徵

我們知道,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載體之一,是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爲,高中學生透過對美術欣賞的學習、參與文化傳承和交流,陶冶情操,瞭解和形成以美術學科爲特徵的知識、能力、情感和個性。把握學科特徵,一方面要防止過分強調美術學科的特徵。如上課大量使用美術專業名詞、專業術語,或直接套用教材句章,將學生本來以爲生動有趣,輕鬆愉快的美術欣賞課,上成深奧難懂的學術研究課”,這既不符合高中學生的認識規律,也不符合美術欣賞的學科特點,學生享受美的願望得不到滿,美術的學科目標也難以實現,並將導致學生對美術欣賞興趣的喪失。其原因在於美術老師沒有將教材知識融會貫通,自我消化而深入淺出的表述出來。

如教材第三課《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中,對美術語言特點的闡釋。教材以其科學性、規範性和權威性將美術語言的特點闡釋爲“美術語言是一種不同於語言符號的待殊語言。在語言符號中,一個詞僅僅是一個記號,它有着獨立的意義,而孤立的美術語言如線條、明暗、色彩等都不代表任何意義,只有當它們按照造型創造法則去構造出一種全新的創造物,也就是它們結合到整體形象之中的時候,才只有表現某種意義的作用。”雖然以上闡釋科學、準確,但如果教師照搬教材句章,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可用左下團闡釋使學生一日瞭然,生動形象地瞭解美術語言的特點。

另一方面就是要防止一味迎合學生興致,將美術課上成歷史課或政治課而失去學科特徵。對美術的“邊角餘料”過多闡述,沒有回到審美教育的主渠道上來,忽視了《大綱》中規定的美術欣賞的目的,教師口若懸河,學生也興致勃勃,殊不知已誤入歧圖。如有的教師過多介紹美術作品的歷史背景、軼聞趣事,或過多挖掘作品的思想內容等,這都忽視了藝術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審美功能,造成喧賓奪主。

要把握學科特徵,教師還要準確把握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目標,注重美術與其它學科.特別是子門藝術學科內在聯繫的研究,從大文化的角度瞭解美術與其它學科的共性,從學生熟悉的或已經形成的知識經驗切入,讓學生隨老師設計的思路潛移默化地進人美術欣賞的學科知識中來,順理成章,逐漸深人。如高中教材《美術作品的形式美》中對什麼是形式美的教學可採用如下方法:先放一段事先準備好的外國流行歌曲(學生不熟悉的)。然後設問:你覺得這段歌曲美嗎(要選擇學生喜歡的)?它表現了什麼內容呢(由於學生不熟悉,對外文歌曲表現的內容一般不能描述)?教師以此繼續發問:你不知道歌曲表現的內容,那它美在哪裏呢(學生一般都能問答出它美在旋律、節奏、音色、音質上來)?教師在此基礎上歸納:旋律、節奏、音色、音質就是歌曲內容的存在方式,它所產生的美感,我們就把它叫做形式美。美術也有形式美……進一步展開。

這樣從學生興趣所至的子門學科入手,既把握了學科待徵,又在欣賞美中深人淺出地傳授了審美知識,有利於學生觸類旁通地形成知識系統和審美經驗。

二、要基礎知識學習和作品欣賞並重

美術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美術作品的欣賞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作品欣賞重在感受美,創知識重在研究爲什麼美。美術基礎知識是美術欣賞所必需的“柺棍”,如果說欣賞是一把鎖的話,基礎知識便是一把開鎖的鑰匙。如果美術欣賞課教學只重視對作品的直觀感受分析,而忽視廣美術基礎知識的學習.缺乏對作品的形式要素的探究,其結果必將導致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欣賞方法難以掌握。欣賞能力難以形成。

美術欣賞只是停留在簡單甚至膚淺的層面上,高層次的美術欣賞應以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爲理淪支撐,就象欣賞一輛好車,如果不瞭解汽車的.構造風阻、引繁馬力、氣缸容量以及驅動方式、安全措施等技術性能,那就不能感受到一輛好車的真正魅力。

在美術欣賞教學中,僅以“象”和“不象”、“美”和“不美”來評判美術作品,就是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不能並重基礎知識和作品欣賞的表現。“象”和“不象”對於再現性作品來說,尚有可言,而對於表現性作品,特別是十九世紀以後的意象性作品和抽象性作品而言,就難以入座了,藝術作品的創作遠不只是爲了象形,藝術家寄託在作品中的主觀情感和審美理想,纔是作品的靈魂所在。如欣賞荷蘭畫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匯的爵士樂》,若以象和不象去評判達件作品,而不去分析作者如何運用點、線、面的縱橫交錯以及色彩的冷暖、面積的大小等形式要素,給人造成的小理感受與爵士樂、百老匯所特有的屬性的聯想和分析,學生是不會正確理解這件作品的。同樣,以“美”和“不美”來評述美術作品,對高中生而言可以說是膚淺的,我們知道,“美”給人的感受是多樣的,和諧謂之美,悲壯謂之美,崇高謂之美,有形式之美,也有內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複雜性,不少的“美感”,是透過不美的形式來表現的,如挪威畫家蒙克的作品《吶喊》,正是透過極不協調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來表現出自然給人的不安和恐懼的,使人們在19世紀末壓抑的情緒在此得以釋放而獲得特有的“美感”。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的《格爾尼卡》,也是透過怪誕的造型和地獄般的色彩來揭露法西斯的罪行的、表達了人民對法西斯暴行的憤慨,從而使人產生一種泄憤後的“美感”。所有這些,苦不透過美術基礎知識,對作品進行理性的分析,而以象和不象、美和不美去評述它,美術欣賞是難以收到好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