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榫卯之間建築學與美術基礎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3.02W

1當前建築學美術基礎課程教學現狀

榫卯之間建築學與美術基礎教育論文

建築學是一門既有理工知識又有藝術含量,涉及面廣泛的學科。建築學涉及到建築藝術和建築技術、以及作爲實用藝術的建築藝術所包括的美學的一面和實用的一面。在早期的建築學教育中,它是放在被美術院校來展開教學活動的。

2我國建築學與美術教學一體化探索

2.1建築學美術基礎與其他課程的銜接的必要性

隨着時代的發展,建築學的技術要求不斷加強,工程技術逐漸成爲建築學的主角,以至於建築學的美術色彩被逐漸忽略了。在資訊化時期,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迅速,建築學作爲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學科,建築學專業的學生不僅要進行工程及藝術方面知識的學習,還要進行計算機技能訓練,生態技術的掌握,人文社科、地域文化的瞭解等。

常看到學生在建築設計練習中,完成基礎的平面功能排布之後,建築立面做得乏善可陳,甚至平面只考慮功能流線,而不考慮人文、美學因素。

我們必須意識到,無論是過去的灌輸教學方式還是現在的以“素質教育”爲主的教學,都沒有更好地解決美術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銜接。彼此如同散落一地的珠子,靠教師個人素質與學生領悟去“穿成項鍊”。美術訓練所特有的“得於技而進乎道”(蔡元培)的教化功能被遺忘。在“技”與“道”之間,沒有一個好的平衡點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平衡點就是學美術基礎與其他課程的銜接。

2.2建築學美術基礎教學的不足與改進

隨着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更多使用的是啓發式教學,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反映在教學活動中,就是採用學生練習,教師評圖的教學方法。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傳統建築學的美術基礎教學過程中往往強調單一繪畫技能,陷入片面求深、求難的美院模式,而忽視對建築學學生審美及其它綜合能力的培養。我們應該在課程設計及實踐過程中強化這一薄弱環節,以美術教育帶動素質教育,體現美術教育在陶冶學生品德操行的巨大優勢。

這就要求在美術基礎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僅僅把繪畫技巧的訓練作爲該課程設計的主要內容來開展教學活動,而是要探索在現有的建築學教學模式下,符合該專業特點的藝術與科學交融的一個教學體系。

2.3現有教學模式下美術基礎教學一體化課程設計

其一,結構素描的學習與畫法幾何、陰影透視課程之間的關係。在結構素描強化訓練過程中,首要的問題就是把學生平面思維方式轉化到三維立體空間的具象思維方式上來,努力達到設計構思與設計表現的統一。在這一點上,美術基礎與畫法幾何課是不謀而合的。這兩門課應在時間上相互呼應,授課教師也應及時溝通,在學生訓練過程中進行配合,以優化教學效果。

其二,注重相關色彩知識能力的培養與建築初步課程之間的關係。建築學美術裏色彩能力的掌握應與美術學專業有所不同。建築學的色彩基礎訓練應該更重視對色彩理性、直觀、快捷的表現手法訓練,讓學生以科學的方式認識色彩、分析色彩、掌握色彩美的基本規律。在初步課程中,色彩構成、色彩漸變等練習與美術基礎教學中色彩練習相似。教師應進行練習方式和側重點的斟酌,相互配合,在教學過程中將色彩學的科學理論與個人的色彩感受的感性認知緊密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在色彩方面的素養和邏輯,加強色彩分析判斷力以及色彩的概括力,提高教學效率。

其三,重視藝術分析能力與建築作品賞析課程之間的關係。在美術教學中有關於藝術鑑賞與分析的內容,傳統的教學安排通常是透過對某位畫家或藝術家的作品進行分析。對於建築學專業的學生來說,由於其藝術史知識的匱乏以及欣賞能力的侷限性,過於專業的分析是一種負擔,此時,如能對某位建築師的設計或原畫進行分析,不僅豐富其專業知識,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其四,還有動手能力與建築模型製作課程的關係;以及在建築外表皮與內部結構中的美學設計與結合生態、智能等設備的結合;電腦繪圖技術與建築美學的結合等等。

3建築學與美術教學一體化展望

一體化課程設計並不是某一門課單一的教學模式,它包括前期課程模板、中期教學實踐、後期教學反饋環節。

建築學美術基礎教學一體化課程設計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訓練基本技巧,更要賦予美術教育以教化功能,提升審美能力、增強個人修養,強調多種學科交融。能否實現這一教學目標關鍵在於合理的課程設定和完善的課程體系,在制定有關課程時要注重不同課程、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繫與關聯。一體化課程設計的優點是設計課程之間的卯合結構,互進互補,彼此呼應,使得美術教育真正在課程模組優化過程中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