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對高校新設專業調查問卷結果的分析與思考論文

學問君 人氣:7.3K

【摘要】近年來,部分高校新設專業數量多,其教學水平和辦學質量究竟如何,值得關注。對此,筆者透過對部分新專業就讀學生的問卷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我們對新專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對此提出了相應的思考和對策。

對高校新設專業調查問卷結果的分析與思考論文

【關鍵詞】新專業 問卷調查 分析與思考

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方案的規定,“新專業”是指畢業生不滿三屆的專業。有關統計數據表明,近年來全國各地高校新增的專業,在全部專業目錄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經教育部備案或批准設定的高校新增本科專業點逐年增加。高校新專業的設立,爲社會的發展與需求提供了各類新興專業人才的培養途徑。爲了瞭解新專業開辦後,學校的“軟硬件”是否能滿足新專業教學的需要,辦學質量是否達到開辦初期確定的目標等情況,我們選擇對我校部分新專業就讀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並對其進行研究,分析新專業教學與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我校三個醫學新辦專業高年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瞭解學生對該專業教學的滿意度。本次共發出問卷223份,收回212份,回收率95 %;問卷有效率100%。分別爲康復治療專業2003年級、2004年級、2005年級共104人,有效問卷99份;醫學檢驗專業2003年級、2004年級共57人,有效問卷53份;生物醫學工程專業2003年級、2004年級共62人,有效問卷60份。

1.2 調查內容

新專業調查問卷主要內容有十四項:1、培養目標定位,2、教學安排,3、教學大綱設計,4、課程設定,5、教材選用,6、教師隊伍結構,7、理論授課安排,8、理論授課效果,9、實踐教學安排,10、實踐教學效果,11、實驗教學場地,12、實驗教學設備,13、專業開辦的必要性,14、就業前景。

問卷答案分四級:最滿意(A)、基本滿意(B)、不滿意(C)、最不滿意(D)。

問卷答案統計方法:綜合統計212份答案,在上述十四項的答案中分別按照學生的專業和年級,計算各項目A、B、C、D的頻數百分比,並分別將各項目的A、B的結果合計確定爲該項目合適的百分比,將各項目的C、D的結果合計確定爲該項目不合適的百分比,按百分比由大至小排序。

2 結果分析

數據結果顯示:康復治療學專業的學生對項目1(專業培養目標定位)、項目13(專業開辦的必要性)認爲合適的比例最高,達到72%,其次對項目9(實踐教學環節的內容安排)、項目14(專業的就業前景)以及項目6(本專業的教師隊伍結構梯隊是否滿足專業教學要求)感到滿意和樂觀,認爲合適的比例也較高,佔58%以上;學生對項目3(專業教學大綱)、項目7(理論授課安排)認爲合適的比例達到56%,並列佔認爲合適項目排序的第6位。

康復治療學專業的學生對項目12(實驗設備配備)和項目11(實驗教學場地)認爲最不合適,該兩項目分別佔不合適排序的第一和第二位,顯示該專業學生對專業實驗教學配置的不滿意,提示教學管理部門應加強該專業實驗教學條件的建設和改善。其次,學生對項目5(教材的選用)和項目2(專業教學計劃)認爲不合適的比例也較高,再次,該專業學生對項目8(教師的理論課授課教學效果)、項目10(實踐教學環節的授課效果滿意)和項目7(各課程的理論課授課內容安排滿意)滿意度欠佳,值得引起有關教師的關注,提示在這些教學方面需要認真加以研究並修改。

醫學檢驗專業的學生則對項目13(專業開辦的必要性)、項目5(教材的選用)認爲最合適,分別佔合適排序的第一和第二位;其次對項目1(專業培養目標定位)、項目7(各課程的理論課授課內容安排滿意)的滿意度較好,並列佔合適排序的第3位;再次,對項目10(實踐教學環節的授課效果滿意)、項目14(專業的就業前景)感到滿意,並列佔合適排序的第5位。

與康復治療專業的學生相似的是,該專業的學生對項目12(實驗設備配備)、項目11(實驗教學場地)和項目2(專業教學計劃)認爲最不合適,分別佔不合適排序的第一和並列第二位,顯示該專業學生對專業實驗教學配置和專業教學計劃不滿意,提示教學管理部門應加強該專業實驗教學條件的建設和改善以及修改完善教學計劃。其次學生對項目9(實踐教學環節的內容安排)以及項目3(專業教學大綱)認爲不合適的比例和排序也較高,再次,對項目8(教師的理論課授課教學效果滿意)、項目4(課程設定)認爲不合適,排序分別佔不合適排序的第5、第6位;另外,該專業有53%的學生對就業前景不樂觀,佔不合適排序的第7位。提示教學管理部門對該專業的教學“軟硬件”都需要加強進一步的評估與建設。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學生對項目14(專業就業前景)感到最滿意,合適的比例達到62%,其次對項目5(專業教材選用)、項目13(專業開辦的必要性)、項目3(專業教學大綱的制定)認爲合適的比例與排序都比較高;再次,學生對項目4(專業課程設定)、項目8(教師的理論課授課教學效果滿意)、項目10(實踐教學環節的授課效果滿意)、項目1(專業培養目標定位)認爲合適的比例也較高,排序佔合適排序的並列第5、6位。

該專業的學生對項目2(專業教學計劃)認爲最不合適,佔不合適排序的第一位,提示學生對專業教學計劃的制定最不滿意,有必要重新研究並修訂該專業教學計劃;其次,學生對項目12(實驗設備配備)、項目9(實踐教學環節的內容安排)、項目11(實驗教學場地)認爲不合適的比例較高,分別佔不合適排序的第二、第三、第四位。提示學生對該專業的實驗教學軟硬件條件都不滿意,需要在此方面加強改進;再次,該專業過半數學生對專業的教師隊伍結構梯隊是否滿足教學需要,對專業教師理論授課滿意度認爲不合適,提示專業教師隊伍也需要加強建設,以滿足教學需要,保證教學質量。

3 討論

上述三個新辦專業的學生對教學“軟硬件”是否能滿足教學需要,各專業的看法不一,存在的問題各有不同,筆者認爲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3.1 缺乏充分論證,導致新專業匆忙上馬

對於新專業設定缺乏科學和全面地論證,在組織申報新專業時,有些學院有個別申報者頭腦“過熱”缺乏嚴謹思考;同時有貪多求全,有搶辦“熱門專業”之嫌;有一定的盲目性。未能對開辦新專業所需要的基本條件進行深入調查和認真的研究。導致專業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專業教學計劃制定不合理,在不具備辦新專業所必需的師資隊伍、實驗設備和辦學經費等基本條件的情況下,部分新專業甚至打着“資源共享、優化配置”的名義申報,新專業申報時的辦學條件主要是利用其他專業的條件“共享”而成的,教師隊伍中的很多人是其他專業掛靠的。在申報過程,組織程序方面也存在有不嚴謹或不規範的現象,主管部門在審覈審批工作中遷就或過於放鬆,使得有些新專業匆忙上馬。

3.2 教師“兼任”導致高水平專任教師缺乏

擁有良好的專業師資隊伍,是一個專業生存發展必備的最基本條件。有些新專業由於教師缺乏,只能由相關專業的教師兼任,甚至有些學校開辦的新專業,不僅專業師資不足,專業的主要負責人也是身兼多個專業,以致新專業負責人無法全身心投入教學管理工作,不但新專業的教學管理薄弱而且高水平的專業教師普遍缺乏,一些學院新專業主幹課程的設定不盡合理,在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教學深廣度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是相當大的差距。一些新專業在課程設定上,表面看來,開設的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門數很多,幾乎涉及到該專業及相關專業的衆多領域,但是,由於缺乏本專業高水平的教師,專業主幹課程的教學時數明顯不足,專業教學缺乏深度,其結果是所培養的人才難以達到專業培養目標,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不適應社會和市場的需求。

3.3 “共享”實驗室不符合專業培養目標

只有經過高水準的專業技能訓練,才能培養出本科高水平的人才。專業實驗室和實習基地,是訓練學生專業技能所必需的基本條件。理工科專業對專業實驗室應有較高的要求,不具備這些基本條件,就無法保證理工科技術類專業的教學質量與訓練水準。但是,由於受制於專業教師和場地、資金的缺乏,不少新辦專業實際上是沒有合乎專業培養目標所必需的、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實驗室,所開設的實驗主要是基礎實驗。有些新辦專業的所謂“專業實驗室”,實際上是與原來已有的相近專業的實驗室或與臨牀相關設備“共享”。教學資源有限是大學共同的話題,資源合理的配置充分利用或“共享”是較好的選擇。但是,爲了保證教學質量,必要的教學實驗設備是不可缺少的。

3.4 有些新辦專業缺乏畢業生就業的前瞻性論證

有些新專業是爲了適應當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應時而生,有些專業在當時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較好的就業前景。然而,由於市場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以致近幾年來這些新辦專業就業率的情況並不理想。有的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不足50%,有的甚至更低。遠遠低於目前普通高校本科生就業率70-80%的平均水平。

4 思考與對策

4.1 新專業的產生必須經歷長期培育,與學校的總體發展規劃目標一致

我們認爲,開辦新專業應當依據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實際需求,二是開辦新專業的學校在相關領域擁有多年的學術積澱、合格的師資力量和足夠的辦學資源。因此,無論任何學校,在開辦新專業之前,要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 在辦好現有學科和專業基礎上,努力創造條件,積累成功的辦學經驗,根據學校的實際條件,嚴謹地規劃好新專業的培養目標和發展方向,在有學科依託又辦得較好的相近或相關專業的基礎上,經過長時期的培育,讓新專業“水到渠成”地產生。經過由相關學科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開辦教學條件、教學計劃作出充分論證,對社會和市場的需求也要作出充分的論證。並經辦學單位的嚴格審覈和教育主管部門嚴格審批,在此基礎上產生新專業。

4.2 教師培養是新專業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必須優化新專業的教學隊伍建設,尤其是加快中、青年教師培養,發揮高水平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提高教師整體水平。優質教學資源短缺,是高等教育長期存在的問題,發達國家也是如此。在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新辦專業日趨增多的情況下,優質教學資源尤爲緊缺。師資隊伍永遠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資源,高水平教師的缺乏是新專業普遍存在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專業基礎培育尚未成熟,而又已開辦的新專業問題尤爲突出,因此,要把加快中、青年教師培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爲首要工作任務。在師資培養和建設中,要根據教師隊伍實際情況和新專業教學需要,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師培養的內容、方法、措施及目標,並規範年輕教師首次開課制度等。使教師隊伍儘快適應新專業教學工作需要。在大量擴招和新專業大量上馬的背景下,高校應充分發揮教學高水平教師對中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

4.3 課程建設應作爲新專業培養人才的主要載體

加強課程體系建設,構建課程平臺,實現新專業的課程與與其相關優質教學資源共享,高等學校本科教學主要是向學生提供課程與實踐訓練。專業是課程的組織形式,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有賴於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學科和專業建設水平的高低,主要體現在課程設定和教學質量上。

在高校辦學規模日益擴大,優質教學資源普遍緊缺的情況下,一定要大力加強課程體系的建設,合理配置教學資源,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優質師資與教學資源共享。爲此,一是構建公共基礎理論與實踐課程平臺,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在相關或相近學科和專業之間共享,讓學生可以在這個公共平臺上通選必需的課程。二是構建優質的專業課程平臺,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訓練上,尤其應當突出本校、本專業的特色。

4.4 科學的管理體制是保障新專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必須加強教學管理,牢固樹立質量意識,保證辦學質量

辦學質量是高等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石。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建立穩定的教學秩序,保證教學工作正常執行,是對新辦專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新辦專業進一步發展的基本保證。

在新專業的教學管理中,尤其要強化教學隊伍和日常教學工作的管理,保證教學質量。必須強化教學管理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嚴格實行教風與學風管理、教學計劃實施與管理、教材選用與教材建設管理、教學質量監督與評價,實驗室和教學實踐基地管理、教學檔案與學生學籍管理等。

在新專業的管理建設中還要重點把握好三個到位,即專業帶頭人到位,教學管理人員工作到位,教學管理監控機制到位;理順三個關係,即理順新專業和其他專業在師資隊伍管理中的關係,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建設的關係,專業基礎實驗室和專業實驗室建設的關係。

4.5 學校必須審慎定位,適度新增專業,創立自己的辦學特色

國家不斷擴大各高校的辦學自主權,新專業審批權逐步下放,這是必然趨勢。然而在目前高校規模普遍擴大,追求學科專業“大而全”的風氣下,各高校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度把握開辦新專業是至關重要的。資金緊缺,是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無論是“211”工程學校還是一般高校,資金緊缺是客觀事實。因此學校應當爲自己審慎定位,適度調控專業和規模,利用有限資源創立自己的辦學特色。

在專業的建設中要符合教學改革趨勢,改變高等教育存在的“過窄的專業教育”現象, 要“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前期趨同,後期分化”,“壓縮專業數,擴寬專業面”努力培養基礎寬、知識廣、能力強、素質高的複合型專門人才。

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進程中,學校的專業建設和管理的很多因素會受到市場經濟走向的影響,因此必須考慮到市場的不完全性與侷限性的因素,學校要從專業建設的整體性要求出發,對擬開辦的新增專業和招生規模進行適度調控。

5 結束語

本項調研結果顯示,三個醫學新專業的學生對專業辦學條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滿意,有些條目內容的不滿意的比率還比較高,說明學生對相應專業的某些辦學條件如硬件或軟件均有不滿意之處,有待繼續建設和改進,以利於上述新專業的發展。目前我國高等院校進行的新專業增設,較好地調整了專業結構,適應了我國社會不斷髮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必然需要。雖然在新專業的設定上存在的問題比較多,但只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正視已開辦的新專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採取有效措施,嚴格新專業的設定認證條件和審批程序,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和辦學條件的建設,就可以使新辦專業在有效有序的軌道上發展,培養出高質量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周慧明.高校新專業應慎設定重建設.高教探索.廣東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