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南潯古鎮旅遊景觀文獻譯文中文化資訊缺損問題論文

學問君 人氣:2.67W

論文關鍵詞:南潯古鎮;旅遊景觀文獻譯文;文化資訊缺損詞彙意義;語篇修辭

關於南潯古鎮旅遊景觀文獻譯文中文化資訊缺損問題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南浮古鎮旅遊景觀文獻翻譯中存在的詞彙意義和修辭層面的問題,探討了中西文化差異造成的詞彙和修辭翻譯中文化成分的缺失與扭曲,以及相應的翻譯方法與策略,旨在正確傳遞古鎮深厚的文化資訊。

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化之邦”—古鎮南潯,以其格局獨特、風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風淳樸而成爲江南水鄉衆多城鎮的典範和代表,吸引着大批的外國旅客來旅遊。因此,有關景觀文獻資料的翻譯研究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經過對南潯景觀文獻資料的仔細研究,發現主要問題有:文化背景知識的缺損造成的詞義不明、文化隱含意義差異造成的詞義曲解、修辭引起的翻譯障礙等。本文主要從詞彙意義和修辭層面來探討旅遊資料漢譯英的問題。

1.詞彙意義不明和曲解的問題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人類形成思想和表達思想的工具,語言詞彙是最明顯的承載文化資訊,反映人類社會文化生活的工具。不同的地理環境、歷史條件、宗教信仰、社會習俗、哲學思想等文化背景,使兩種語言的詞彙出現非對應和非重合的現象(朱益平,2005)。翻譯時就會出現語義不能共鳴、詞彙的意義不明、甚至曲解的問題。

1.1文化背景知識的缺損

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語言的特殊性。這是由於這種特殊性,譯文中地理、歷史、宗教、習俗等背景知識的缺損,就會造成異域文化的人無法全面深人理解詞彙所包含的特殊文化內涵。

由於地理背景的差異,漢語中的某些說法很清楚地表達了我國特定的地理區域,本國遊客誰也不會誤解,但由於外國遊客對我國地理環境的不熟悉就會不知所謂何處。

例1南潯古鎮張石銘故居花廳的旅遊景點介紹中“江南”一詞,譯文中直接用漢語拼音“Jiang Nan”欠妥,中國遊客都知道它指的是沿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大部分地區,但這樣翻譯外國遊客就無法理解“江南”所指的具體地理範圍。因此翻譯時就該適當添加註釋性詞語,如:Jiang Nan(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由於歷史和宗教背景的差異,漢語中的一些宗教典故和神話故事就無法被外國遊客所理解。

例2.同一景點內廳的介紹中出現“八仙”一詞,譯文翻譯爲‘`eight fairy men",如此翻譯,語法上雖沒有錯誤,但外國遊客無法進一步瞭解我國的神化故事和道教文化。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道教,而西方信教國家則大部分信仰基督教。兩種宗教之間幾乎找不到相對應的詞彙。因此翻譯時就因增添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如:The eight legendary immortals are the eight supernatural beings in our traditional Taoist folk Chinese culture of harmony and reunion provides spiritual cores to the tale of the Eight Immortals.

由於社會習俗背景的差異,漢語中對人會有特定的稱謂。稱謂是一種語言現象也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透過這一社會現象,可以使我們從中瞭解到一個國家特定時期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社會制度,以及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諸方面的問題(戴雲,2003)。

例3.對煎德堂景點名稱的翻譯中,原文直譯爲Yi De Hallo而“豁”這個字在古漢語中專門是對古代女子的尊稱或形容女子的美德,張石銘幼年喪父,爲紀念母親的美德而建了這個廳堂。所以對“豁”這個稱謂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應作解釋,使暗含的意思明確地傳達給外國遊客。

由於哲學思想背景的差異,一些哲學上的專用名詞也需要增添必要的註釋性文字,以便外國遊客掌握特定的內容。

例4.張靜江舊居尊德堂的旅遊景點介紹中周夢坡所寫的“世守西銘”,原文翻譯爲“stick to one’s maxim",根據史料記載《西銘》是宋代理學家張載的一本著作,“西銘”思想主張天人一體,君乃天地之宗子,民爲同胞,物則吾興(朱柳青,2007)。張頌賢把“世守西銘”鐫刻於大廳門樓之前,也正是把他所崇尚的思想理念歸結到了“西銘”之中。而maxim無法傳達出“西銘”蘊含的思想文化內涵,需要加以註釋如:stick to one’s maxim ( maxim stands for the philosophy of Zhang Zai’s Western Inscription, His philosophy of ` Unification of Heaven and Man’is to emphasize the thought of `Man of Most importance’,which is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his thought of `Establishing Life for People’ . )。

1.2詞彙隱含意義的差異

英漢詞彙極其豐富,詞彙的意義也豐富多彩,詞的概念意義相對比較固定,而詞的隱含意義會因文化不同而大相經庭,何況會隨着時代、語境變化而改變。所以漢語中某些詞彙即使能在英語中找到概念意義相同的詞,其隱含意義也不盡相同。這種詞彙隱含意義的差異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詞義的曲解。

例5.在張靜江舊居源起的旅遊景點介紹中說到張家爲南洱富豪“四象之一”,其中“象”所隱含的意義是指張靜江家積聚的財富數量超過百萬兩黃金,爲本區首富的象徵。而在英語中“象”則代表另一種特定的意義。比如white elephant在美語中有時象徵“沒有用反而累贅的東西”。所以有必要對“大象”在此的特定隱含意義作一下解釋說明,以免西方遊客產生誤解。

例6.張石銘故居中“芭蕉廳”的英譯Banana Hall,此譯法雖忠實於原意,達到了翻譯三原則中的`“信與達”,而卻缺少了詩句中“雨打芭蕉”中的美感,沒有達到“雅”的境界。有些事物在一種語言文化裏有着豐富的內涵和外延,能引起美好的聯想,而在另一種文化中或平淡無奇,毫無意義,或具有不同象徵意義。在此中文中芭蕉的內涵與英文中香蕉相比顯然更多了份詩意,而譯成banana則顯潯過於直白。所以建議譯爲Plantain Hall(Plantain is a symbol of sentimental aesthetics in ancient Chinese poetry. ) 。

2.語篇修辭的問題

所謂語篇,即在交際功能上相對完整和獨立的一個語言片段。內容相對完整的文章或著作節選可稱爲語篇(李運興,1998)。南潯古鎮各旅遊景點的介紹性文字都屬於語篇材料。由於語篇脫胎於文化語境,文化因素自然會積澱在語篇中。所以,對源語語篇的正確理解必須聯繫它賴以生存的文化語境。

漢英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維方式和審美觀念,反映在語篇就會形成修辭方法的差異。

2.1修辭方法的差異

中國人的美學觀念中特別強調平衡美,頻繁地使用對仗這一修辭,還大量使用四字成語進行修飾(陳宏薇,1998)。

例7.張石銘舊宅鼓德堂大廳的旅遊景點介紹中“松鶴長青,吉祥如意”就使用了前後兩部分有並列關係的四字詞組。在這方面,西方美學則強調模仿與再現。所謂“松鶴長青,吉祥如意”,是指健康長壽,事業興旺發達,家庭幸福美滿。所以原譯文爲longevity of pine and crane,lucky and prosperous沒有完全再現這些的含義。

例8.張石銘舊宅內廳的旅遊景點介紹中“漁樵耕讀”這一四字成語,原文直譯爲farmer reading books。事實上“漁樵耕讀”指的是漁人打漁、樵夫砍柴、農夫耕作、書生攻讀四個並列的民間生活場景,所以如此翻譯完全詞不達意,應分別一一對應地譯出。

3.處理景觀資料詞彙意義和修辭層面問題的策略

旅遊翻譯本着“以中國文化爲取向,以譯文爲重點”的翻譯原則(張寧,2002),在不影響思想表達的前提下,對原文采用註釋、增添、改寫等策略進行調整,力圖達到語言具體生動,表達簡潔傳神。

3.1註釋

註釋是指對文字作品中的字、詞、句進行解釋(朱益平,2005)。漢語中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某些名詞、術語、簡化說法,漢語讀者一看就明白,但英語讀者就不見潯理解。爲了方便幫助外國遊客理解中國國情和中國文化,對一些有中國特色的詞彙增添必要的註釋性文字可以有效地避免詞彙意義不明的問題。

如上文例3提到張石銘故居鰓德堂的景點名稱翻譯中,原文直譯爲Yi De Hall。而“鼓”這個字在古漢語中專門是對古代女子的尊稱或形容女子的美德,譯爲Yi De Hall ( "Yi" shows respect and filial piety to a woman in the ancient times.)會更恰當。

再如例1提到的“江南”一詞譯爲Jiang Nan(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外國遊客對這個地理範圍就一目瞭然了。

3.2增添

增添是指加人理解原文內容所必須的背景知識(朱益平,2005)。例如人物的身份及其歷史地位等。增添含有豐富文化內涵的譯文背景資訊和適當的解釋可以幫助外國遊客深人理解。 如上文例2“八仙”一詞,簡單地譯爲‘`eight fairy men",一般外國遊客根本不知所云,而“八仙”是指民間廣爲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包括:鐵柺李、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何曉雲)、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曹景休)。所以譯爲"eight fairy men ( Widespread civil eight immortals of Taoism)”並添加上文的背景知識就更完整了。

再如上文例5提到在介紹“張靜江舊居源起”中介紹到"1862年又專營鹽務,遂成鉅富,爲南潯富豪“四象之一”。而譯文卻直接翻譯爲:as well dealt with salt specialty in 1862,so he became rich and le called him "one of the Four Elephants"in Nanxun.而“象”在這裏的真正意思是指擁有財產百萬兩黃金以上的豪富,並不是“沒有用反而累贅的東西”,在這裏對“象”的意義多作增添會幫助外國遊客更好地理解爲什麼張靜江會被譽爲“四象之一”,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因此就可以透過增添策略來解決這一問題,譯爲one of the Four Elephants ( Elephant denotes the rich and powerful person who own the property of more than million gold. )。

3.3改寫

改寫是指對源語語篇的結構、資訊排列、意義層次、篇連貫及邏輯修辭等方面進行調整,以適合譯文讀者的思維方式和閱讀習慣(李運興,2001)。漢語和英語在表達方式上有很多不同之處,形成了各自特有的表達習慣,要使英語譯句做到自然地道,有時必須採用符合英語習慣而又不同於漢語固有的表達方式,也就是說,需要改寫來傳達同樣的意思。

例9.劉氏梯號景點崇德堂二廳的介紹

原文:

崇德堂二廳

這裏原是崇德堂二廳,堂中懸掛着“抱忿盒”匾額。“抱忿盒”意喻誠篤忠厚,法正則民。這也許就是“崇德堂”的家訓。廳內陳設古樸高雅,樑坊、門窗等雕刻精美,且與邊廳相接,軒廊與“清醒書屋”相連。

譯文:

The Second Hall of Chong De Tang House It originally was the second hall of Chong De Tang House , on the top of the hall the"Bao Que An"plaque is hanged. "Bao Que An "means sticking to be honesty, tolerance and idea may be the family in struction of Chong De furnishings in the hall are full of primitive simplicity and beam timbers , windows are with fine carving connecting with the high corridor links "sober study" 。

原文中“誠篤忠厚,法正則民”在譯文中被改寫爲“sticking to be honesty,to lerance and law-abiding",廳內陳設古樸高雅” 被改寫爲“The furnishings in the hall are full of primitive simplicity and elegance."。譯文沒有按原文的字面意思機械地進行詞句轉換,而是在把握原文的基礎上用地道的譯語再現了原文的意思。

例10.小蓮莊景點對劉墉書法真跡介紹

原文:

劉墉書法真跡

你也許已熟知“宰相劉羅鍋”(劉墉),其書法被譽爲“一代書法家之冠”……此件系他的好友同朝翰林院待詔徐山民珍藏至今,藝林珍品,一睹爲幸。

譯文:

Calligraphy by Liu Yong

Liu yong—a famous calligrapher in the period when Emperor Qian Long was in power in Qing handwriting was called the best during that work was collected by his friend Xu Shangming , and is preserved in the Lotus Garden.

原文介紹劉墉書法真跡時用了“藝林珍品,一睹爲幸”等主觀性很強的詞,其目的在於給遊客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但直接翻譯給外國遊客看可能會讓人覺潯有拖沓鑼嗦之感,所以可見上面原文索性略去不譯,是很恰當的改寫方法。

4.結語

以上探討了南濟旅遊景觀資料翻譯中關於詞彙意義和語篇層面差異引起的翻譯問題以及相應的策略。對文化差異的合理處理,不僅可以使外國遊客在南潯享受到很好的旅遊服務,而且更有利於將江南水鄉南潯古鎮悠久的歷史文化和人文底蘊傳播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