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歇後語的文化資訊傳遞與缺損-《紅樓夢》英譯本中歇後語評

學問君 人氣:2.69W

論文關鍵詞:翻譯 歇後語 文化傳遞與缺損

關於歇後語的文化資訊傳遞與缺損-《紅樓夢》英譯本中歇後語評

論文摘要:在語際翻譯過程中,源語所體現的文化資訊的傳遞是很重要的。但是由於中西文化問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漢譯英過程中出現文化資訊的缺損問題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以楊究益譯本《紅樓夢》中歇後語的翻譯爲例,簡要探討漢譯英過程中的文化資訊的傳遞與缺損。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生動地描述了一個封建大家族從興盛走向衰敗的過程,塑造了許多生動形象的人物,同時,還描繪了一幅幅生動的中國封建社會生活的畫卷。英譯本《紅樓夢》(楊憲益等譯,以下簡稱楊譯本)較成功地把原文的風貌展現給了譯文讀者。然而,由於原作者與原文讀者之間可能存在的共同的文化背景不可能在原作者與譯文讀者之間存在,因此,在漢譯英過程中出現文化資訊的缺損問題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以楊譯本中歇後語的翻譯爲例,簡要探討翻譯過程中的文化資訊傳遞與缺損。

一、翻譯過程中的文化資訊傳遞

翻譯不僅是一種語言行爲,也是一種文化交際行爲。郭建中指出:“翻譯是兩種語言的溝通的橋樑。主要的任務是在目的文(targettext)中再現源文(sourcelanguage)的思想內容。譯者翻譯源語(sourcelanguage)時必然在介紹和傳播源語所體現的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講.語際翻譯必然是文化翻譯。”在翻譯和介紹《紅樓夢》這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時,既要使譯文文字的讀者正確理解文章內容,又要保持並傳達原文文字的文化特點,是極其困難的。從傳遞中國文化的角度來講,楊譯本較出色地做到了這一點。正如楊憲益所說:“要以忠實的翻譯‘信’於中國文化的核心,中國文明的精神。這不僅僅是一個翻譯中國文化遺產的問題.還涉及到重視傳達中國文化的價值、靈魂,傳達中國人的人生,他們的樂與悲,愛與恨,憐與怨,喜與怒。”E2]由於譯者對原文作者的語言文化背景和譯文讀者的語言文化背景有深刻的瞭解.楊譯本基本上把原文字中出現的語言現象、文化觀念、價值信仰等文化資訊對應地傳遞給譯文讀者。

歇後語是漢語語言中特殊的語言現象或者語言結構。一般來說.歇後語分爲上下兩個部分或兩個語言片段.前一部分是描述或者陳述。後一部分是對前一部分的說明或者解答。由於歇後語具有幽默、含蓄的特點,在文學作品中被大量使用,以刻畫人物的`性格,突出故事情節。《紅樓夢》中也有很多地方使用了這一修辭手法,用來烘托人物,使這些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同時,還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在翻譯中,楊譯本注意到了這一獨特的修辭手法,並採取了相應的手段進行翻譯。

例1:那個寶玉是個‘丈二的燈臺——照見人家.照不見自己’的,只知嫌人家髒。這是他的房子,由着你們糟蹋。

譯文:AsforBaoyu.he’Slikeaten—footlampstandthatshedshghton ohtersbutnoneon itself.Hecomplainshtatothersaredirty,yetleavesyoutoturn hisown loomstopsy-turvy.

此處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爲題材來做歇後語(丈二的燈臺——照得見人家,照不見自己)。寶玉的性格里具有反封建的戰鬥性。這在他對待丫鬟的態度上表現得尤其明顯。但他的這種行爲受到來自封建大家庭的家長的斥責。該歇後語的使用。表現出寶玉隨和的性格。在譯文中,譯者採取了直譯,用明喻生動形象地把取材的事物展現在譯文讀者的面前,既說明了寶玉的隨和個性,又暗示了他地位“高”的背景,表現了封建制度裏森嚴的等級。這與原文的思想內容相符。

例2:我看到的是李逵罵了宋江,後來又來賠不是。

譯文:“Onewasthatpiece.”sheanswered.“inwhichLiKuiabusesSungChiangandhtenapologizes.”(Footnote:From thenovelShuiHu,LiKuiwasa peasantrebel,SungChiang,the leaderoftheoutlaws,wasacapitulation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