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地方性院校藝術設計創新教學思維

學問君 人氣:1.39W

藝術設計的教學方法與方式,應依據各自院校師資力量的不同,因時因地制定出各自具有特色的培養方案,針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

地方性院校藝術設計創新教學思維

摘要:文章中對我國部分地方性院校教育體制改革以來,藝術設計專業招生考試以及課堂教學所存在的問題,作了的一定的分析與闡述,重點論述了針對問題與不良現象,利用創新思維改革藝術設計課堂教學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藝術設計;問題;創新思維;教學

一、部分地方性院校藝術設計教育招考中出現的問題

自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以來,爲社會培養了大量的藝術設計人才,但部分地方性院校受快速發展思想的影響,出現了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短期行爲,影響了專業的招考方式與模式。如部分地方高校設定考試題目時多年一成不變,題目類型偏窄,諸如靜物默寫、人物頭像默寫或石膏寫生等,致使出題方式明顯模式化,這必然造成指導學生培訓時的針對性,而忽視藝術訓練的本質規律。加之應試的時限性,很多學生集中於個別城市所辦學習班的集中訓練。由於短期內需完成培訓任務,使教師尋找捷徑應付考試,學生長期接受集訓式快餐訓練,造成學生對物象的理解表象化、概念化,模式化。教師對造型訓練進行提煉和概念化處理,使處於啓蒙階段的學生受到了不良影。學生在其訓練過程中,喪失了自己特有的角度去理解繪畫藝術,機械的完成着作品的表現形式和語言。另外,也有部分地方院校過於追求辦學規模,對藝術生招生無底線降低錄取分,使很多原本缺乏藝術興趣的考生進入藝術專業學習,導致整體生源藝術素質和藝術稟賦偏低,學生學習專業過程中缺少熱情和興趣,學習的盲從性與依賴性增加,缺乏主動學習的狀態。

二、部分地方性院校藝術設計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良現象

1.模仿式現象教學風格相互模仿,教學方法趨於雷同,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沒有傳統藝術教育精粹的個體與個體間的討論與互動,完全理論性的闡述與講授。由於教師自身修養的侷限性,對深層次理論缺乏實踐體驗,所以表述過程單調乏味,趨於程式化的語言,無法使學生對藝術的真諦有切身的理解和感悟。

2.教科書依賴現象教師年輕化,缺乏實踐經驗,不敢逾越教科書大致範圍,語言缺乏生動性,內容乾巴,過分條理化,沒有深刻性,更沒有感染力,致使課堂氛圍刻板,學生感覺疲乏。由於部分教材未及時更新新的知識內容,教師又沒有直接的社會實踐與體驗,造成所授知識的成舊和過時,不能跟進時代的步伐。

3.課件復讀現象教師在課堂中僅利用出版社發行或網上發佈的課件進行教學,這類教學課件雖具有普遍性,但缺乏針對性,學生透過這種課堂學習只能認識一般的普遍性問題,對實際的設計,尤其是區域性特點較強的案例找不到解決方法和指導依據。教師在教學中形成依賴性,甚至有些教師在放課件過程中只關注課件的播放,而不注意學生的理解進度和消化程度,造成了知識累積的消化不良,忽視了課堂的節奏把握和重點的分析與討論。

4.模式化實訓現象教師利用以往的教學實踐經驗指導教學,形成了一整套模式化的實訓方法,針對每個學生缺乏具體的個性化引導,只對具有普遍性的問題進行訓練,在示範過程中利用模式化、概念化、步驟化的訓練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個人的風格嚴重影響着學生的藝術品味以及藝術風格的形成。

三、正視問題,改良現象,創造性、靈活性地進行藝術設計教學

針對目前部分地方性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招生應考的問題,應採取雙向的制度與培訓方式的改革。一是招生考試製度對藝術設計考生的考察範圍適度放寬,在側重考量學生的藝術基礎知識與基本功外,增加考察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對藝術的感悟能力。促使各類學校、培訓機構教師在培養學生基本功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創造性能力的培養與開發。另外,部分地方性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應在其現有的辦學條件基礎上,充分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利用創造性思維的方式進行教學。

1.營造教學的自由環境,充分釋放學生各自的個性潛能。摒棄過份的理論講述、原則性的討論、模式化的確立,多作理論的比較、多元化的觀點分析、藝術作品風格的討論,形成生動活潑、不拘一格的課堂教學形式。在過分指導、束縛、控制的環境中,思維難以擺脫禁錮下的僵化,奇蹟難以發生。人的潛能,惟有在身心無比和諧、自由、愉悅的狀態下,才能發揮至最佳水平。法國鐘錶製作大師布克即爲很好的例證。當年布克因反對羅馬教廷的刻板教規而鋃鐺入獄,在失去自由的囚禁期間,無論如何都製作不出誤差低於1/10秒的鐘表,而之前在自家作坊時,誤差低於1/100秒的鐘表都能輕鬆造出。直至越獄逃跑後,過上雖環境依舊艱苦但自由的生活時,布克製造鐘錶的卓越水準,又奇蹟般地恢復了。真正影響鐘表精確度的不是環境的艱苦,而是自由環境下身心的輕鬆自由度。

2.課堂中不增加學生學習壓力,不強加式的進行審美傾向的灌輸,使學生不帶任何先入爲主的觀念進行作業的練習與作品的設計,充分展示學生各自的認識角度與表現方式,引導學生利用各種元素與聯想形式去完成設計作品。過度壓力使人產生過分緊張,而教育,在過分緊張中難以達到預見成效。學生在緊張之下會失去安定感,在這種心理失衡的狀態下,學生的.心靈與思維無形之中會形成自我束縛與收縮,從而沒有了主動發展。而真正的教育應該是:學生的心不被壓力、緊張、固有觀念所牽繫,不被目的、概念、規則所裹挾。當輕鬆敞開心靈直接接觸事物時,才能發現事物的規律,才能感悟到真實、永恆、不受限制的東西。

3.充分主張學生在瞭解每門課程的基礎理論前提下,進行邊緣學科以及各種不同藝術樣式表樣形式的探索與關聯性研究,不規範作業批改的所謂原則性標準,而是根據不同的藝術樣式,針對性的進行評價與分析,鼓勵學生作創造性的設計方案訓練。規避學生因造型能力不足所造成的問題,另闢蹊徑,激活學生的創作靈感和元素利用的靈活思維方法。

4.進行不同學科的、不同規律的、各個時期的各種教學方式的歸納與總結,對不同的科目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如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其獨特的教學方法,有很多的方式方法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檢驗,其優點和長處值得我們很好的探討與研究。如著名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循序漸進等。人具有不同的天資與性格差異,應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教育不同的學生。成纔不能拔苗助長,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孔子還從教育實踐中總結出“學”和“思”的關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爲政》)。這些傳統、經典的教學理念與方法都值得我們認真探討與借鑑。

5.借鑑創新思維的研究成果運用於現代藝術設計課堂教學中

(1)發散性思維

發散性思維是由一元基點爲基礎,透過橫向聯想、縱向聯想把相關事物與概念串成一個有效整體的思維模式。例如,西瓜這一形象可以聯想到藍球,把它分成兩半進行鏤空又可聯想到瓷碗,由西瓜皮上的紋理可以聯想到斑馬,也可以從西瓜的紋理聯想到海帶,又可以由海帶聯想到海洋,這便是發散性思維的基本方式。運用到教學中,便可以把很多難以解釋的概念式理論,用發散性的方式,從事物的各個層面尋找到既生動而又便於理解的詮釋方法。如談構圖問題,我們可以用中國圍棋的佈局來進行討論,可以用線與面的分割來加以分析,可以用中國漢字的結構來加深理解,可以用語言的輕重緩急闡述構圖的節奏性以及輕重的層次性。再如,討論色彩的色調問題,可以用舞臺燈光的不同明暗效果以及不同的光照度來解釋,也可以用音樂感進行切入。高明度調的運用可以是西方歌劇中的詠歎調,明度高,對比大;也可以是中國京劇中高吭的京韻曲調,強烈的音符,造成強烈的對比。而低明度調,可以運用低沉的中提琴音響加以解釋,沉悶、憂鬱;也可以運用中國器樂中的打擊樂,渾重的鼓點聲予以比較。

(2)收斂性思維

收斂性思維是透過發散性思維的廣泛聯想之後,對所產生的大量資訊,進行緊扣主題的連線穿引後歸結回原點,尋找解決問題最合理方法的思維方式。這一方式運用到教學上便是:教師在進行大量的旁徵博引,大量的案例分析以及大量的相關資訊比較之後,用最可取、恰當、明確的元素來詮釋和解決問題。如大自然的重複結構有無數種,樹葉、魚鱗、蜂巣、人體細胞等,都屬於平面構成中的重複形態,但歸根結底,它是骨骼結構的相似存在排列形式而已。那麼,藝術設計中的諸如排版問題、標誌設計的組合問題、攝影尋找生動素材處理構圖問題等,都離不開構成中的骨骼形態。教師在教學課堂中應充分把握和充分理解各種不同構成概念的基礎上,展開充分聯想,尋找相關聯的元素,最終把相關構成方式提煉出最本質的語言與形式,迴歸到原點,使學生理解的概念充滿了內涵和厚實感。

(3)組合性思維

組合型思維的方式是把兩三個以上的事物結構打碎,然後將其重新進行組合形成新的事物的思維方式。在教學中,教師應用這種重組法啓發學生進行創造性的設計訓練。如圖形創意中,圖形元素與符號、數字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元素圖案,又如包豪斯時期設計的甲殼蟲車,便是利用這一思維的典型作品。設計者把甲殼蟲的形態元素運用於大部分車身,形成了新奇的設計外形,深受人們的喜愛。再如畢加索首次利用自行車的龍頭和座位,誕生了第一個象徵牛頭的裝置藝術作品,建立了新的審美體系。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不拘一格,充分發掘學生的能動性,切實利用周邊的事物和材質以及所學的各關聯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後,儘可能尋找各科不同知識、不同表現手法、不同材質、不同事物之間的連接點,組合成新的設計形態和設計作品。

(4)逆向性思維

所謂逆向思維便是利用事物的正面推匯出該事物的反面或側面,利用不同的側面與反面折引出事物的不同層次,立體的反映事物的矛盾狀態,從而更好的揭示其本質,以便抓住主要矛盾。從哲學視角出發,只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其它次要問題便可迎刃而解。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事物的矛盾性,讓學生在其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抓住事物的本質,學會分析主要矛盾所在,在逆向思維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與方法。例如,平面設計作品中,福田繁雄便是利用矛盾空間法設計出很多優秀作品,最著名的war(戰爭)便是反向思維應運的典型作品,作品中淺黃色的背景,黑色的炮管,射出一枚反向彈頭,來說明一極其深刻的道理,即製造戰爭者必被戰爭所毀。教師在教學中也應充分利用事物的矛盾和概念的矛盾來完成設計理論的闡述,引導學生在事物的正反面以及事物的不同層面,尋找解決問題的元素和方法。

四、結語

總之,藝術設計的教學方法與方式,應依據各自院校師資力量的不同,因時因地制定出各自具有特色的培養方案,針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不強求統一的評介體系,但強求設計作品最終藝術風格以及設計的實用性和感染力。不同區域、不同時間使用不同的定位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各自的潛能,使學生在沒有任何枷鎖與壓力的環境中,釋放創造力。教育,必須脫離固有模式的桎酷與束縛,在自由中產生。惟有自由狀態下的人,纔有用生命去感悟的閒暇,感受創造的快樂,感動於創造的成果,領悟自以爲有價值的生命質感。惟有此時,靈感在跳躍,思維在飛揚,創造潛能在潛滋暗長。

參與文獻:

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