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新公約中主推力動力裝置課程教學研究

學問君 人氣:1.98W
新公約中主推力動力裝置課程教學研究
摘要:實現STCW 公約馬尼拉修正案的履約工作,對《主推力動力裝置》課程的教學有新的要求。對高職校畢業生的素質要求而產生的教學方法研究十分必要。要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達到培養具備綜合技術素質的學生。提高船員素質,適應航運發展要求。
關鍵詞:主推力動力裝置 理論教學 實踐教學
        隨着航海職業教育步伐的加快,海運企業用人要求的提高,職業教育必須轉變單一培養技能型海員,重在培養具有基本專業理論知識和熟練動手能力,適應海船船員綜合素質的應用性、技能性人才。這就要求職業教育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和教學模式,根據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學資源教學,從感性認識出發,結合理論教學,開展雙向式、互補型的“教”“學”“練”一體化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一體化教學具有以下優點:減少學科重疊,爲學生提供充裕的實踐時間;變被動教學爲主動求學,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熱情;理論與實踐的關係從指導型變爲交叉互補型,由灌輸式教學轉變爲消化式吸收;提高授課教師的專業能力,拓寬知識結構。
        教學準備工作首先師資培訓,作爲一體化授課主體的教師必須能完整把握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全過程,必須具備把理論教學有效融入實踐教學的綜合授課能力。一方面教師要加強對自身業務能力的培養,鑽研業務知識;另一方面學校要爲教師提供提高素質的平臺,加強理論教師與實習指導教師的業務交流,組織教師參加先進的教學培訓,掌握前沿授課知識。使"雙師型"師資力量成爲教學的主流。第二整和教材:將理論教材與實習教材整合。根據教學需要,將實習授課中用到的理論知識揉和在操作過程中進行講解,第三教學設施的改善,要實施一體化教學,就必須有滿足教學需要的教學設施,它包括教室空間的大小、教學模型、教學必備掛圖等。積極創造條件配備電教設施,使用計算機制作的課件協助教學,讓教學更直觀、生動,用先進的教學模式推動教學工作向前發展。
        拆裝課程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第一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在時間上銜接不緊:我校目前的課程設定基本上是根據教室以及教師的多少來分配教學單元的。因此,同一類別的課程就難免會出現倒掛的現象即:有時理論課講過很長時間了,纔開始講實習課。學生對本就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掌握不深,時間一長,更是如聽天書,實習教學很難進行;有時是先安排實習,後講解理論。致使實習課程難以講解到位。第二課時安排緊張:實習課只安排一週的時間,機械拆裝原理加上機械製圖中的裝配圖課時大概有一週左右。由於教學銜接上的差異性,一週的機械拆裝實習很難使學生全面掌握該課程。
        主推進動力裝置教學的開發和具體實踐前期準備,分析實習教材與理論教材的異同,去掉重複部分,對重點內容進行重新組織。
        在教學過程中,以柴油機活塞組件的拆裝與測量爲例講解具體的實施過程。
        第一、演示:演示的過程是一個激發學生探究的過程:拆卸工具的使用方法、柴油機活塞組件各部位的作用、活塞組件個部件之間的關係等等一系列問題強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演示過程需解決的問題:柴油機活塞組件各部件的名稱;活塞頭,活塞環 活塞銷 連桿大端 連桿小端 連桿瓦:柴油機活塞運動形式:在缸套內往復運動,連桿運動形式大端迴轉運動小段左右擺動。講解清楚拆裝事項。連桿大端做標記,拆卸連桿螺栓記錄需要的力矩(或用液壓拉伸器時記錄壓力),活塞拆卸用專用工具,演示完畢後,可以考察一下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出研究性問題請同學們討論回答例如:柴油機活塞組件拆卸前,首先要做哪些準備工作?柴油機活塞組件的名稱是什麼?扭力扳手和液壓拉伸器等專用工具使用的地方及使用方法?拆裝的步驟是什麼,演示的過程是爲了爲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啓發學生進行探索和研究的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方法,強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第二、理論講解:在進行理論教學時,採用"互動式"、"啓發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狀態和學習行爲,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構建"問題——探究——解答——結論——問題——探究"的開放式教學模式。整體講解,分項匯入:在對柴油機裝配圖進行講解時,同學們對密密麻麻的線條和組合在一起的零件感到無所適從,我採用互助式強弱搭配的分組模式開展互助教學。
        第三、實踐:透過對柴油機活塞組件的系統講解和完整演示,同學們在生動活潑的教學過程中掌握了基礎知識,並透過觀察在腦海裏建立了有關柴油機活塞組件的結構體系。那麼,實踐的過程既是加深理解的過程,又是達到熟練掌握得教學目的的過程。
        第四:評析:實踐結束後,要求每組同學進行討論,透過辯論達到解決問題和鞏固知識的目的。然後每組由組長進行總結性發言,總結本組拆裝的過程並找出自己在拆裝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後教師對普遍性問題進行綜合評價,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第五:再實踐:修正第一次實踐中存在的錯誤認識和錯誤操作方法,鞏固所學知識,達到熟練操作的目的。
        結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練”一體化教學模式符合現代教學要求,也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透過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突出了操作訓練,又使學生學到了紮實的理論知識,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轉變了傳統的以教師、我們教學的目的是爲了培育適應企業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STCW 公約馬尼拉修正案
[2] 高職教育理念的六個轉變 [M] 陳永昌
[3] 高職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思考 [M] 張瑞 李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