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城市交通工程設計與人文關懷理念論文

學問君 人氣:1.94W

1 引言

城市交通工程設計與人文關懷理念論文

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逐年加快,經濟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汽車已經逐漸成爲了人們的主流出行工具,並且隨着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爲了一個汽車大國。城市的交通工程建設由於汽車數量的不斷增長,城市基礎性工程中交通環境的建設如何與城市發展相適應,已經成爲了交通工程設計與規劃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的內容。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增長十分迅速,截止到2013年底,全國機動車數量突破2.5億輛,機動車駕駛人近2.8億人。其中,汽車達1.37億輛,扣除報廢量,增加1651萬輛,增長了13.7%。汽車駕駛人2.19億人,扣除註銷量,增加1844萬人,增長了9.2%。隨着機動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各種交通問題逐漸涌現,道路擁擠、交通混亂、事故頻發等影響着城市的整體交通環境,威脅着市民的生命安全。在城市交通工程的設計中,必須就現有問題進行鍼對性的研究,並且融入人文關懷。

2 城市交通工程設計中體現人文關懷的意義

人文關懷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是現代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涵。我國城市交通工程的建設主要原則已經由以往的滿足交通需求爲主,逐漸融入了人文關懷,並且將以人文字、環保節約作爲了現代交通工程的發展方向。只有真正的做到人文關懷的融入,纔可以真正的提高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對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命安全保障。在進行交通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要增加社會決策的參與程度,提高城市整體服務水平,讓城市公共服務使用者參與到城市建設當中,讓市民瞭解城市道路設計的目的以及建設的方法,讓市民更加了解城市交通體系規劃。在進行工程實踐的過程中,設計者要保證設計的具體性,針對於不同的類型採用不同的設計方式。不同的操作措施其作用影響着多方面,不同路段的措施經常可以同時的被使用。設計人員要透過努力學習,在保證良好的設計水平的基礎上,更加科學、經濟、周到、美觀的完成道路交通工程的設計,體現城市的沒感,滿足市民出行的具體需求,真正的將以人爲本的理念進行推廣。

3 人文關懷與城市交通

3.1 在系統完整性上體現人文關懷

完整、無縫的交通系統是現代城市交通工程設計的重要原則,而人文關懷理念的融入,要積極的與交通保證系統的完整性進行結合。現代社會經濟不斷髮展,城市化建設的進程逐漸加快,城市規模的擴大帶來了更爲廣闊的生活區域,相關就業的.崗位範圍不斷擴大。逐漸增長的城市規模,帶來了更大的出行壓力以及出行成本,相關城市的就業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公共交通系統是我國基礎性公共事業,其強調公民出行權利的保障。公共交通系統作爲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保障,其要與其他不同的交通方式進行無縫的結合,透過標準化與系列化的設計,保證相關交通工具可以更好的對接,減少出行成本,降低出行困難。在不同交通工具轉換的場所,要設定清晰、明確的標識,給予出行者明確的交通出行選擇資訊。

3.2 在道路交通指示上體現人文關懷

在城市中,存在很多令人反感的道路交通標誌,爲行人帶來了不良的內心體驗。例如,在某處交通施工時,周邊樹立“學校慢行”、“施工注意”等冷冰冰的告示。這種情況在城市交通環境中經常簡單,雖然作爲一種必須的管理措施,但是其表達方式的不合理,會對於出行的司機以及行人帶來不好的情緒體驗。在進行交通標誌的設計上,要充分的體現對出行者的關愛,以人性化的理念進行交通設施的設計。針對於上述的情況,可以採用人性化的表達方式,例如“前方是學校,請爲孩子們創造安全的環境”,“爲了城市更加美好,請您繞路行使”。另外,在指示司機轉彎時,要透過圖解來提示司機進行轉彎,體現良好的服務意識,讓司機感覺到良好的交通出行體驗。只有保證交通標誌的親切性,纔可以實現溫馨出行,讓司機主動、自覺、積極的配合交通警示標誌,更好的遵守交通規則。

3.3 在弱勢羣體保護上體現人文關懷

弱勢羣體是我國社會中的重要羣體之一,需要全社會進行關注與照顧,爲其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這也是城市發展中所必須關注的一個內容。在交通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要體現出對於不同行方式的包容,關注對弱勢羣體的保護。一個城市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氣息,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對於機動車出行的人來說,採用自行車出行與步行的人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我國很多城市的主幹道設計上,以雙向四車道爲主,如果汽車透過量較大,中央分隔帶就會被壓縮,以便增加車道數。部分城市在信號燈設計上,將行人、直行非機動車與機動車放在相同的相位,增加了交透過程的風險。在交通工程設計上,要針對於上述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保證弱勢羣體的交通安全。交通設計上要尊重不同羣體的利益,保證不同出行方式之間的關係得到良好的協調與處理。在人行道設計上,要注重保護行人與非機動車的安全,在人行道上設定專門的行人等待區域,做好對行人的保護。在對於老人、兒童、殘疾人出行需求的滿足上,要設定專門的無障礙通道,保證相關無障礙設施的標誌醒目,提醒周邊司機以及行人進行注意,保證其出行的安全。另外,在進行交通燈的設計上,要力爭融入圖解要素,幫助色盲以及不瞭解交通規則的人瞭解如何安全出行。

4 結束語

筆者對於全國公安機關2013年道路交通事故情況數據分析可知,去年全國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8.3%,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同比降15%,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發生16起,同比減少9起,未發生特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是1990年有重特大事故統計以來歷史最少的一年。城市交通安全取得的有效進展,是城市交通工程設計中體現人文關懷的重要體現。城市交通工程設計與建設的目的,是對於人們出行需求進行滿足,並且保證人對於自然空間以及人際交流的需求進行滿足。在出行的過程中,要保證市民心情的預約與舒適。在城市交通設計的過程中,人文關懷中很大一部分體現在人們身心需求得到良好的滿足。城市交通工程的建設,要保證具有功能性的基礎上,迎合人們的情感需求。城市建設的過程是實現對人利益滿足的過程,在進行設計之時,必須將人文關懷理念進行深刻的融入。在開展交通工程設計工作時,要在採用相關規範設計的基礎上,實施具有人文關懷的措施,將人文關懷理念進行深刻的應用,透過重視對弱勢羣體的保護、對出行者的關愛以及保證交通系統的完整性幾個方面,真正的營造一個人文氣氛濃郁的城市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