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學體育課堂改革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4W

摘要:核心素養的提出並在各科教學中進行培育引起了對體育課堂的深度思考。學校體育是我國中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科目之一,能夠幫助提升中學生的身體素質發育,在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培育,能夠讓學生在發展身體素質的同時滲透核心素質培養。本文主要探究了核心素養的概念和內涵,並對體育核心素養進行分類,進而指出現階段中學體育課堂核心素養培育的限制,最後提出今後體育課堂改革的方向。

中學體育課堂改革研究論文

關鍵詞:核心素養;體育;學校體育;課堂教學

2014年我國新課程改革中就提出了有關於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要求各級學校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具體特點,在各科目的教學中能夠落實好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體育是我國中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科目之一,能夠幫助提升中學生的身體素質發育,在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培育,能夠讓學生在發展身體素質的同時滲透核心素質培養。

一、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培育概念和內涵

自從新課程改革提出以來,其中雖然提出了相關教育核心素養的概念,但是沒有給出相關的具體概念界定,我國學術界對於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研究把學生的核心素養概括成爲學生的知識、技能、價值觀還有情感態度的能力要求。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培養核心素養能夠幫助學生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實現縱深學習、全面發展的重要教學目標。核心素養培養需要落實到實際的中學課堂教學當中去,核心素養培養一旦離開了課堂教學就變成了無源之水,失去了相應的教育功能,因此一定要認識到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根據不同學科的教學特點和性質,在課堂教學中開展不同的核心素養培養模式,讓核心素養能夠在不同的學科中展現出不同的性質。在中學生體育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培育工作,能夠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體育情感、體育品格和運動能力,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具備完善的健康知識。

二、中學體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分類

(一)健康意識。體育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培養指的是以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爲重要基礎,根據體育知識的學習和體育能力的培養,逐漸能夠讓學生透過學習形成關於體育行爲和能力的綜合素質修養。首先需要以健康鍛鍊爲主題指導思想,在中學生體育教學和技能教育過程中貫穿健康鍛鍊思想,讓學生能夠以提升身體素質爲目標讓學生能夠掌握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二)體育文化培養體育教學中一般都是針對於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方面的教學,透過體育知識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到人體生理衛生常識和相關的鍛鍊基本知識,而體育技能能夠讓學生學習到體育運動的技巧,透過二者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的相關人文知識,幫助學生深入瞭解體育文化知識。(三)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健康素質和運動素質培養兩個方面,健康素質包括有中學生身體的健康狀態、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等,只有具備了較好的健康素質,才能夠提升運動素質,可以說健康素質是運動素質的重要基礎,健康素質水平高能夠推動運動素質更好地發展。(四)體育意識培養。培養學生具備強烈的體育意識才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更好地融入到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培養體育意識能夠讓學生形成身體鍛鍊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幫助學生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五)體育品德培養。體育品德反映出了一個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心理特徵和心理變化,是體育運動的道德規範。形成良好的體育品德能夠讓學生擁有更加積極、有效和健康的體育運動行爲。

三、中學體育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現狀

在目前的中學體育教學系統中,由於長時間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學校和體育教師對於體育教育不夠重視,認爲體育教學是其他課堂的輔助內容,更多是爲了能夠放鬆學生的學習壓力而存在的,認爲過於關注體育教學的發展會浪費智育教育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學校自身就缺乏了體育意識的.培養,對學生的體育教學和在體育教學中落實核心素質培養不夠重視,學生自身的生理衛生知識和體育鍛煉基本常識內容掌握不完善,沒有形成自主進行身體鍛鍊的良好體育習慣。較長時間缺乏相關的體育素質教學,容易導致學生即使是身體素質良好,但是在體育活動中亦容易表現出質量不佳的體育道德和體育精神。學生上體育課只是爲了能夠娛樂玩耍,並沒有真正的以自身素質提升爲目標進行鍛鍊,無法養成終身體育意識,跟我國的素質教育要求漸行漸遠背道而馳。

四、核心素養培養下中學體育課堂教學的開展

(一)體育情感和體育品格的培養。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體現出來的體育情感主要是透過體育學習培養起來的學習興趣和對於體育學習的態度方面,就是說中學生是否喜歡體育運動,是否熱愛參加體育活動等。體育情感是基於體育興趣發展起來的,想要發展學生的體育情感,就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是爲了能夠幫助發展學生的體育情感,因此二者相輔相成。體育情感是爲了能夠讓學生喜歡體育運動、熱愛體育運動。體育品格跟體育情感相比較來說,更加趨向於精神方面的教學,例如說在體育運動中該學生變現出來的堅持不懈的體育精神、團結協作和拼搏的運動精神等。在體育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學生體育情感和體育品格的培養,需要注意根據當前課堂教學實際進行鍼對性培養。例如說想要提升學生的體育興趣,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娛樂性比較強的體育教學活動,想要提升學生的挑戰精神,則可以舉辦競技類運動項目,想要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則可以舉行集體合作體育運動,利用不同的體育活動類型和適宜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體育情感和體育品格。(二)運動能力和運動習慣培養。中學生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運動習慣,需要重視三個方面的能力培養,主要是運動習慣培養、專項運動能力培養還有基本運動能力培養,三個方面缺一不可。在中學生體育課堂教學中,要注意明確教學目標,從而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根據不同年級、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進行運動能力培養,利用教學目標引導教學課堂。在教學中跟家庭教育建立聯合教學機制,讓學生能夠在離開課堂回到家庭之後同樣能夠重視體育運動習慣的培養。教師可以跟家長建立微信互動羣,提醒家長注意學生的身體鍛鍊,定期掌握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監督學生進行體育運動鍛鍊。(三)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爲培養。透過教學需要讓學生詳細地掌握科學的運動方法和運動行爲,避免由於健康知識的缺失而對學生身體素質造成損傷。例如說在進行籃球傳球、接球教學時,教師要詳細地向學生介紹在運動中容易造成手指挫傷的原因和防護措施,確保學生能夠有效避免出現手指挫傷問題,教師有義務讓學生了解哪些問題是能夠導致出現運動傷害的,而哪些傷害又是可以有效地避免的,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健康行爲習慣,掌握全面的健康知識。中學生正處於關鍵的成長髮育階段,需要有健康的身體來保障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因此中學體育教學需要積極響應素質教育思想要求,轉變教學觀念,加強中學生體育教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培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參考文獻:

[1]魏亞楠.基於核心素養下中小學體育課程銜接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07):71~72.

[2]王芳冰.從《核心素養》審視我國學校體育的今後發展[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05):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