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職學生綜合素質與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思考

學問君 人氣:1.91W

 摘 要: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內容廣泛,知識、能力、素質必不可少;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主要解決如何做事的問題,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則要解決做人的大問題。大學英語課程作爲高職院校的一門重要的公共課程,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之一。透過構建大學英語應用能力體系、分層教學、學分制、教學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建設等措施,使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爲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奠定良好的基礎。

高職學生綜合素質與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思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綜合素質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提出“以服務爲宗旨,以就業爲導向,推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着重強調職業教育要堅持德育爲先,能力爲重,全面發展。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進一步指出,要牢固確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以服務發展爲宗旨,以促進就業爲導向,適應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的需要,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更加明確了高職教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高職院校學校層面、學生層面存在的若干問題

(一)學校層面

1、重“技能”輕“素質”的現象依然存在

部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存在以專業技能技術代替學生全面素質的現象,學校把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訓練當成了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部,在人才培養指導思想上偏離了軌道;認爲讓學生學一門專業,掌握一種或幾種操作技能,畢業後能找到一個專業相對對口的好工作就是人才培養目標,忽視了學生今後上崗所需職業素養,偏離了高職教育發展方向,與市場經濟需求脫節。

2、不少課程存在與市場脫節的現象

部分高職院校課程體系學科體系相對複雜,教學模式依然陳舊,實際已脫離市場和企業需求,學生的專業學習和社會需求“不接軌”,對未來職業崗位存在“霧裏看花”的狀態,畢業生離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勞動者的要求差距較大。

3、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及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主體錯位。英語課堂教學通常還是以教師爲主體,由於英語課程普遍被壓縮,教師利用被壓縮的課時,快速追趕教學進度,爲完成教學任務而上課,“一言堂”“滿堂灌”比比皆是。學生未能透過英語上課和自我學習、實踐,內化成爲綜合素質,學生也未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

部分學校片面追求A、B級英語過級率,雖然英語等級水平考試對英語教學和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確實有一定的作用,但對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更不能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

大學英語教材難以符合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目前一些高職大學英語教材的編寫還是把本科英語教材適當進行刪減或者選出一些部分深化,或請部分一線教師編寫校本教材,或由出版社組織若干老師編寫;這些教材總體上相對缺乏實用性、應用性。雖然高職英語有《新編實用英語》《新世紀高職高專英語教程》《新視野英語》等多套國家統編教材,但尚缺乏一套完整的符合高職院校實際的科學、實用的教材體系。

高職英語教材的編寫與英語技能鑑定相脫節。高職英語教材內容更新的速度落後於職業崗位的變化,高職英語教材內容和動態的職業發展之間的連結還未建立。在社會上認可的英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考試內容和高職英語教材內容不匹配,學生需要參加額外的技能培訓才能順利透過社會認可的英語技能考試。

大學英語課程評價手段不科學。傳統的大學英語課程評價體系傳遞的只是英語知識的評價,而不能評價學生的英語技能;學生獲取英語知識的情況相對比較好評價,但他們真正擁有的英語技能卻用傳統的評價方式難以體現;傳統英語學習評價方式對其職業素質助推甚微。

(二)高職院校學生層面存在的一些問題

學生普遍存在職業素質偏低的情況。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後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合作意識差,難以融入企業團隊中,更不能適應團隊合作項目的要求;畢業生普遍存在責任心不強,工作敷衍了事,主動性差的狀況,其職業素質普遍低於其專業素質。

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整體水平還是較低,語言基礎較差,學習動機模糊,沒有明確的英語學習目標和計劃,缺乏自主學習能力,缺乏語用意識,英語學習存在心理障礙,學習方法不當,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僅靠機械的記憶,語言運用能力較差。

二、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勢在必行

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根本內涵是“以人爲本”,達到實現學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以學生髮展爲本,培養學生全面的、健全的人格和個性,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和發展。要圍繞社會需求,制定就業導向下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目標和模式,明確目標,制定科學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美國“職業主義”理論的代表人大衛・斯尼登在其“社會效用理論”中曾明確提出了職業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滿足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使職業者適合產業的直接需求。

立德樹人是綜合素質教育的根本。立德樹人的目標不在於讓學生掌握一些關於道德的知識和觀念,而是在於在他們的心中種下道德行動的種子,在於發展他們道德實踐的能力。高職院校要注重職業道德教育,確保學生的“知”與“行”的結合,保障學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升學生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另外,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由經濟社會發展和崗位需求標準決定的。高職院校應深入社會和企業瞭解、掌握企業的實際需求,制定符合社會發展和崗位需求的高職人才培養方案,突出職業特色,強調可持續發展。

建立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模式。高職院校要透過對專業相關企業崗位需求的調研,分析社會、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面向哪些核心崗位,這些崗位需要學生具備哪些知識、能力及素質;透過生源分析,明確培養對象現有的基本資訊,綜合制定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目標,並加以貫徹實施。要緊緊圍繞本地社會經濟發展和需要,制定大學英語課程建設標準。大學英語的實施性教學計劃要以“實際、實用、實踐、實訓、實效”爲原則,突出英語實踐性教學環節,加強英語技能訓練,服務於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