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國際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水利水電工程專業體系論文

學問君 人氣:1.76W

工程教育認證對於推進我國高等工程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具有積極的借鑑意義。建立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是我國高等工程教育教學改革和制度創新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參與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過程中,有必要對國際認證組織、認證內容和認證標準進行充分的研究。透過分析目前工程教育認證的情況,介紹了參與工程教育認證的意義和重要性。建立了適應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的以“以學生爲中心”、“以目標爲導向”和“堅持持續改進”的水電水利工程專業體系,並從培養目標導向和持續改進措施方面進行了論述,提出了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實踐創新型高等工程技術人才的教育教學持續改進體系和機制,爲新形勢下高等工程教育的教育教學改革、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國際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水利水電工程專業體系論文

一、引言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的規模迅速擴大,培養的工程人才也數以萬計。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城鎮化發展迅速,人才的培養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從以前的專才向現在的通才轉變,重視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提高工程專業教育的質量、建立完善的高等工程教育教學體系、加強工程教育與工業界的聯繫、促進工程教育的國際化是當前我國培養創新型工程技術人員的重點[1]。這樣既能滿足我國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的需要,也有利於參與國際競爭。

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建立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與國際工程教育體系接軌,是我國高等工程教育教學改革和制度創新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也能獲得國際工程教育認證機構的認可。因此,建立國際工程教育互認制度,已經成爲教育界、工程界的廣泛共識[2]。而《華盛頓協議》是世界上籤署時間最早、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本科工程學位互認協議[3]。

爲了實現《華盛頓協議》的目標,各締約方都在“實質等效性、工程教育資格及工程人員執業資格互認”的基礎上制定了各自的認證標準。爲此,我們有必要有對國際認證組織、認證內容和認證標準進行充分的研究,並在適當的時候建立與國際認證制度具有實質等效性、工程教育學歷互認的高等工程教育認證體系,是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基礎。

參與國際工程教育認證,不僅需要高校將教育教學質量量化管理,還需要教育機構發現教學環節中的問題並進行持續改進。這也是《華盛頓協議》締約方在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中最重要的特徵,即強調“以學生爲中心”、“以目標爲導向”和“堅持持續改進”的教育教學理念[4]。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作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行業,應當面向當前的工程教育戰略目標、着眼於未來重大水利工程的發展、響應卓越工程培養目標,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培養一批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質量水利水電工程技術人才,它要求培養的人才既能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能獲得國際工程教育認證機構的認可。

二、參與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的意義與重要性

所謂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根據《華盛頓協議》的相關標準和要求,形成具有實質等效性的國際性認證標準程序和方法,這要求必須依照國際性的高等工程教育質量標準執行[5],按照工程教育認證的“以學生爲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培養目標爲導向、注重教育產出和實際成效、堅持全體學生共同達標、以持續改進促進教育質量不斷提升”的原則進行教學,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具有國際競爭力。

專業認證的核心是評估專業教學是否適合學生的成長,評價學生畢業後進入相關領域從事專業工作的能力。因此,透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可以明確工程教育國際化和工程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內容和培養模式,制定具有國際化和創新型的教學方案和結構,建立相關行業參與的工程教育質量外部監控評價體系;建立教育界與工程界的相互聯繫機制,構建符合國際人才培養的標準教學體系。全力推進工程教育國際化,提高工程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我國工程教育的國際競爭力。

透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我們可以改變現有的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方案,革新教育教學方法,提出以學生爲中心的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中注重教育產出和學生的實際成效。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契機,構建“以學生爲中心”的培養模式,建立“以目標爲產出”的培養目標,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構建產學研合作的教育聯盟,建立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實踐基地,爲高素質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持續改進的機制,將人才培養目標和經濟社會需求和發展接軌,以適應21世紀全球化的競爭環境。

三、國際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水利水電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包含的內容非常繁多,涉及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專業課程羣的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與發展、教育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建設等重要的本科教學工作。在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要集中體現“以學生爲中心”、“以目標爲導向”和“具有持續改進的措施”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基本理念[6],這也是水利水電工程等工程專業需要改革的方面,也是高等工程教育教學適應國際化競爭的要求。

從我國參與工程專業認證的實踐來看,國際工程教育發展的先進理念對我國工程教育教學體系建設具有很好的推進作用,集中體現在推進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與國際接軌的進程中。在學生學習、培養目標、畢業要求、持續改進、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和支援條件等7個方面與國際標準進行了緊密對接,這是改變與革新的方面。但也應當承認,面對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我國的高等工程教育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在學生對培養模式的認識與理解、課程體系建設與革新、教育教學體系與方法等方面需要做出新的調整。參與過工程教育認證的高校都有這樣的深刻認識:可以把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當成一次契機,一次與國際工程教育接軌的契機,推進工程專業的體系建設與改革,從人才培養、培養目標和方案的制定、課程體系的構建、師資隊伍的建設、培養支撐條件等方面,進行系統的、長期有效的改革。以下從三個方面分別討論專業認證理念對於水利水電工程專業體系建設的推進作用。

(一)適應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的水利水電工程專業體系

構建以“以學生爲中心”、“目標爲導向”和“堅持持續改進”的專業教育體系,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創新型工程技術人員,是構建專業體系所要達到的目標,並且這種人才培養目標要具有可度量的具體指標。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是一門綜合應用能力很強的專業,所涉及的學科種類繁多:有數學、人文社會學、工程力學、材料學、經濟學、測量學、結構設計、系統工程、工程設計、施工與管理等等。評價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實踐創新型人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就是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際工程中所遇到的複雜工程問題,並能提出切實可行的有效解決方案。因此,在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水利水電工程技術人才時,除了重視學生的理論知識的講授外,還要特別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所培養的人才能獲得國際工程教育認證機構的認可。

爲了建設適應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的水利水電工程專業體系,適應國際工程教育的發展趨勢。在“以目標爲導向”的培養目標中,培養每一個學生的動手、實踐、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在思維方式和科學研究方法方面得到系統訓練,提高高等工程教育教學的質量。透過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教學的實踐,在水利水電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上,首先構建以學生爲中心的專業課程培養體系,包括系統的專業基礎課程羣的設計、核心專業課程體系設計和專業的前沿學術報告,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和方法;其次是以目標爲導向的專業平臺建設,包括理論課程學習研究平臺、工程結構認識、實訓平臺和以工程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設計平臺,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最後是持續改進的考覈和反饋機制建設,主要包括:學生研究學習考覈平臺、學生學習成果展示平臺、學生學習反饋平臺,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和考覈,並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定量的反饋和評價,並對教學培養模式進行持續的改進。如圖1所示。

(二)以目標爲導向是工科人才培養體系的根本

目標導向就是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對教育教學模式進行評價和改革,反推所需要的.達到培養目標的培養過程、培養方案,培養環節、培養模式,及其與之相適應的持續改進的機制。

1.培養目標是對該專業畢業生在畢業後5年左右能夠達到的職業層次和專業成就的總體描述,透過工程教育教學和學生的主動學習,培養目標要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要滿足學生的必要要求。

2.畢業要求是對學生畢業時所應該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的具體描述,包括學生透過本專業學習所掌握的技能、知識和能力,突出利用所學技能、知識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三)堅持持續改進是工科人才培養體系的支柱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越教授在一次會議上指出:“教育效果的發揮是在未來的時空中,而“未來”是無法詳細準確預測和提前採取行動措施的[7]”。因此,只有不斷反饋和評價教育教學工作的效果,才能發現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並對教育教學環節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改進和完善,這也體現出用專業認證的持續改進理念來推動教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建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透過記錄學生的理論學習、實踐學習過程,評價學習效果,並用定量的計算方法證明學生能力的達成,用達成度進行度量。在學生的全過程學習中,要求每一位學生都需要達到具體指標。

2.建立考覈和反饋機制,定期評價培養目標的達成度,並定期對培養目標進行修訂,評價與修訂過程中應當有行業或企業專家參與。

3.專業課程體系應建立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對已經畢業的學生,進行跟蹤調查,以便對培養目標是否達成進行定期評價和反饋,根據跟蹤調查結果,對培養方案和培養模式進行持續改進。

4.教師必須明確他們在教學質量提升過程中的責任,以“學生爲中心”,以“目標爲導向”,滿足工程教育認證對教師教學方法、水平的要求,持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滿足學生培養目標達成的需要。

持續改進是高等工程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內容,需要透過專業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和課程達成度評價對課堂教學環節進行持續改進;需要透過校內反饋機制和培養目標的達成度評價對畢業要求和人才培養體系進行持續改進;需要透過校外反饋機制和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對培養目標進行持續改進。這三種持續改進機制,每一種持續改進機制側重點不一樣,需要相互協調。

四、結語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的建立,是推動高等工程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高等學校作爲創新型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單位,應建立以“以學生爲中心”、“以目標爲導向”和“堅持持續改進”的專業培養體系,並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教學持續改進體系和機制。爲適應全球性的競爭環境,將人才培養目標和經濟社會需求和發展接軌,特別是人才的培養與國際工程教育接軌,高等工程教育界、工業企業界應該充分關注和審慎思考高等工程教育認證制度的建立與實施,爲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參與國際競爭提供環境和支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