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消費主義時代的精神生產

學問君 人氣:2.71W

【內容提要】
消費主義時代的到來對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本文對消費主義時代消費大衆的生成、消費活動的特徵、精神生產的轉化作了分析論證,認爲消費主義時代的精神生產特別是藝術生產的多元分化、多元發展是一種必然趨勢,並充分肯定了文藝在這一時代仍保有的精神價值和意義。

論消費主義時代的精神生產

              一 

    精神生產是與人類的物質生產相對應的活動,這一對應發生在人類社會的分工開始之際。“分工不僅使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享受和勞動、生產和消費由各種不同的人來分擔這種情況成爲可能,而且成爲現實。”①從這一概念產生起,它就帶有一種崇高性和神聖性。精神生產成爲一部分人的專有權利。即使在統治階級即掌控着統治思想的階級內部,也有專門的分工。“分工也以精神勞動和物質勞動的分工的形式出現在統治階級中間,因爲在這個階級內部,一部分是作爲該階級的思想家出現的(他們是這一階級的積極的、有概括能力的思想家,他們把編造這一階級關於自身的幻想當作謀生的主要泉源),……”②精神生產開始不僅囿於某一特殊羣體之中,而且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徵。於是有古希臘的藝術、中國的詩歌、古埃及的金字塔等等。到了資本主義時代,這種情況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爲世界性的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侷限性日益成爲不可能,於是由許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③

    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這種從物質到精神生產的空間界限的被打破是一個歷史性的大變革。這一變革使物質到精神的生產和消費從地方的和民族的封閉性轉向了世界範圍內的開放性,從而極大地豐富了物質和精神生產,並使社會從地方性的小生產社會發展爲社會化的大生產社會。但是,就精神生產的壟斷性和特殊性來說,精神生產(包括消費)的方式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而隨着資本主義這一發展趨勢向縱深演進,社會又進一步從社會化大生產的社會,發展到以消費主義爲特徵的消費社會。物質的生產方式與精神生產的方式都同樣發生了巨大的新的轉變。從物質的生產方式說,在空間範圍內有了更廣更深度的整合,出現了所謂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表現爲以跨國公司爲載體的世界範圍內的資金、技術、資訊、人員、符號的流動和全球產業結構的大調整。另一方面,經濟文化化或者說物質生產符號化也成爲一個突出特徵,也就是說,過去精神生產和物質生產相互對立的情況也發生了轉換。在經濟持續發展、物質生產相對過剩的前提下,社會結構上也發生了新的重組。物質活動與精神活動、享受與勞動、生產和消費由各種不同的人來分擔的情況逐漸消失或模糊。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前一個社會結構的轉變是“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爲兩大敵對陣營,分裂爲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④,而到了消費社會,最顯著的變化是消費大衆的出現。

    消費大衆是消費社會的主體,或說主角。消費大衆既不是過去的貴族和知識分子,也不同於傳統社會的民衆或老百姓。傳統社會的貴族和知識分子是精神產品的生產者,也是精神產品的消費者或說享用者,他們壟斷了社會的精神生產權和享用權。而傳統社會的民衆,他們主要是物質產品的生產者,當然爲了社會的再生產,他們也最低限度地消費着社會的物質產品,但他們與精神產品(主要指專門的、高雅的精神產品)的生產、享用或消費無緣。比如他們不識字,因此不能閱讀;又比如中國古代傳統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都是貴族階級的專利,與一般的老百姓無涉。雖然民衆也有自己的文化,也不斷地創造和享用自己的文化產品,但大都處於分散和孤立的狀態,傳播力和影響力都很有限,是屬於非主流的、“俗”的東西,爲統治階級所看輕,而且傳統社會不太承認其所具有的精神意義和價值。但現代社會中,特別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西方社會由於經濟和技術的持續發展,大量富餘產品的出現、勞動者收入的普遍提高及閒暇時間的不斷增多,培育出了一個巨大的社會消費羣體,即消費大衆。以生產爲中心轉化成以消費爲中心,社會進入了消費主義時代。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二十多年,也逐漸出現了相似的情況。消費大衆在一定程度上抹平了勞動者階級與有閒階級、下層與上層之間的差別。不管是社會的物質產品也好,精神產品也好,消費大衆不僅是社會的生產主體,而且成了社會的消費主體。

    第一,消費大衆區別於過去時代的勞苦大衆,他們脫離了在溫飽線上掙扎的狀態,有較好的和穩定的收入,受過教育—— 其中不少還受過高等教育(按照國際標準,中國當今的高等教育也開始了由精英教育向大衆教育的轉變),享有閒暇時間(按國內的標準,工薪階層一年的放假時間將近110天)。與勞苦大衆相比,他們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他們既是勞動者、生產者,又是有錢者、有閒者和有識者;既不同於勞苦大衆,又不同於脫離生產活動的貴族階級。

    第二,消費大衆也必然有自己的文化訴求和文化表達。他們打破傳統精神生產和消費者離羣索居、自我封閉的狀態,渴望相互溝通與認同,渴望感受羣體的凝聚力與文化向心力所產生的生存氛圍和共鳴效應。在物質需求得到一定滿足的情況下,他們的精神需求極大地增長起來。文學、藝術、影視、體育、旅遊、娛樂、網絡等活動,在他們的生活中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而藉助先進的大規模複製技術和傳播技術,過去只能爲少數人享受的藝術品迅速走進千家萬戶。消費大衆一方面爲現代媒體所操控,一方面也透過市場表達着自己的文化選擇,並擠壓着傳統的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

    第三,消費大衆是一個複雜的構成。一方面他們消解了傳統的階級區別、貴族知識分子和勞工的區別;一方面依不同性別、年齡、職業、階層、經濟收入、文化修養、興趣愛好等而分化爲若干不同的消費羣體。不同的消費羣體有不同的消費意識和消費品位,消費個體在衆多的消費對象和消費方式中選擇符合自己意願的目標,消費甚至成爲主體自我表達和取得身份認同的一種方式。追求風格、品位、層次被認爲可以彰顯出身和地位,如“中產階級”、“小資”等提法總是和一定的消費趣味聯繫在一起,反之,透過不同羣體的消費風格就可以對消費者作不同的劃分。

TAGS:消費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