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複句概念域的認識觀及對漢語語法教學的實際意義

學問君 人氣:1.85W

摘要:對複句進行概念域的說明是一種基於人類普遍認知心理,深入概念系統內部的認識觀,有利於一以貫之地說明各類複句所表達的語義關係,具有更強的解釋力和更充分的理據性,可以對複句平面上的諸多語言現象做出統一的解釋。同時,判別複句概念域所屬的現有方法仍值得進一步探討。複句概念域的認識觀在對外漢語語法教學中也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論複句概念域的認識觀及對漢語語法教學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複句 語境 邏輯語義 語法教學 概念域

一、複句“三域”的認識觀

傳統的複句研究歷來重視複句的類屬劃分,分類的依據通常是小句間的邏輯語義關係及其關係標記等顯性特徵。Sweetser將話語的語義結構分爲“內容”(content)、“認識情態”(epistemic modality)、“言語行爲”(speech acts)三個層次,沈家煊進一步提出了話語理解過程中存在着“行域”“知域”“言域”三個概念域的觀念,其中“行”是指客觀行爲、能力,“知”指主觀認識,“言”指言語行爲。[1]這顯然是一種深入到概念系統內部、基於人類普遍認知心理的劃分方式,有利於一以貫之地說明各類複句所表達的語義關係。例如:

(1)a、張剛回來了,因爲他還愛小麗。

b、張剛還愛小麗,因爲他回來了。

c、晚上還開會嗎?因爲禮堂裏有電影。

這三句話同屬因果複句,顯性標誌是標記成分“因爲”。傳統的研究方法難以再進一步做出分類,因而無法顯示出三者間的差異性,而在明確了概念域的區分後,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彼此的不同。例(1)a是根據事因“張剛愛小麗”推導結果“張剛回來”,這種行爲事理上的因果關係屬於“行域”範疇,直接證據是可以說“(之所以有)張剛回來了這種行爲,(是)因爲他還愛小麗”;例(1)b是根據結果“張剛回來”逆向推測現象背後蘊含的事因是“張剛愛小麗”,這種推理上的因果關係屬於“知域”,證據是可以說“我推測張剛還愛小麗,因爲他回來了”;例(1c)則應在“言域”內理解,它表示導致“問是否開會”這一言語行爲發生的原因是“禮堂裏有電影”,因爲可以說“我問你晚上還開會嗎?因爲禮堂裏有電影”。

更有實際價值的是,“行、知、言”概念域的區分從話語識解的角度爲複句理解過程中兩解甚至多解的現象提供了全新的解釋路徑。如:

(2)a、老王回來了,因爲他的包在這兒。

b、他會掙錢,但是他很懶。

例(2)a可以根據一般事理上的因果關係在行域內加以理解,但是在特定語境下,也能按知域理解,因爲可以說成“我推測老王回來了,因爲他的包在這兒”。例(2)b是轉折複句,有知域、言域兩解,理解爲知域時,可以說“他會掙錢(一般人會推測他很勤快),但是(我覺得)他很懶”,其中,邏輯語義的轉折是建立在一般與特例的反差上的,複雜之處在於這是個由普遍認識到個別情況的聚焦過程,而推斷出結論“他很懶”的直接依據又隱含在句外;按言域理解時,又可以說成“你說他會掙錢,但是我要說他很懶”,這在對答(exchange)情境下屬典型的反詰行爲(refutation acts)。

二、複句概念域劃分的理據性

不過,正是這種三域理解上的歧義性引發了部分學者的質疑,張寶勝就認爲沈先生文中不少例句仍可作他解[2]。如:

(3)a、雖然他很高興,但是他沒有被錄取

b、她上班要麼坐地鐵,要麼打的。

張文認爲例(3)a誠如沈先生所言應在知域內理解(可說“雖然他很高興,但我還是推測他沒有被錄取”),但也可理解爲言域,因爲可以說成“雖然他很高興,但我還是要告訴你們,他並沒有被錄取”。而例(3)b除去行域以外,還可以在知域內理解,證據是“根據我的知識,我推斷:她去上班要麼坐地鐵,要麼打的”。

我們的看法是:不能單憑張文所列舉的大量三域相互交叉的例句就降低了三域劃分的必要性,概念域理解的歧義性正是認知心理複雜多樣的正常反映。沈家煊認爲語詞的行域義是基本的,因爲它符合一般性的事理邏輯,知域義和言域義都是從這個基本義引申出來的,引申的途徑之一是隱喻[3],下面三個具有相同關係標記“如果……就”的複句就分屬於“行”“知”“言”三域。

(4)a、如果明天下雨,比賽就取消。[行域]

b、如果比賽取消了,昨天就下雨來着。[知域]

c、如果比賽真的取消,太陽就從西邊出來了。[言域]

其實,這種隱喻性引申並不僅限於某一邏輯語義範疇內部,造成上文語句歧解的底層動因也同樣是隱喻,例(4)a的歧解就體現了行域(一般事理)、同知域(主觀推測)間的投射關係,例(4)b則是知域和言域間的投射,現將這種隱喻機制圖示如下:

圖1:

三、複句概念域判別方法的.探討

另一方面,我們也認爲判別複句概念域所屬的現有方法值得商榷。上面的分析已表明,複句概念域的歸屬判定實際上採用的是一種顯性標準,即添加“這種行爲”(行域)、“據我理解,我推測”(知域)、“我要說,我要告訴你”(言域)等標記性語詞,再憑語感審查句子還能否說得通。這種做法的意圖其實是將認識對象置於特定的語境之中,透過創造句內語境來外顯其概念域所屬。可問題是概念結構同語言結構畢竟是兩個不同的系統,二者間究竟存在着何種程度上的對應性。我們雖然可以認爲語詞的理性意義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概念義,但用於判別的標記性詞語一旦入句,情況就往往不是那麼簡單,通常都會牽扯到與其他成分的語法、語義關係,仍以例(3)b爲例(現重新編號):

(5)她上班要麼坐地鐵,要麼打的。

→她去上班的行爲,要麼p“坐地鐵”,要麼q“打的”。[行域]

→根據我的知識,我推斷:她上班要麼p“坐地鐵”,要麼q“打的”。[知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