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探討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232例臨牀治療

學問君 人氣:1.52W

摘要:下肢深靜脈血栓(DVT)作爲血管外科常見疾病,其發病率逐年升高,併發症肺栓塞(PE)是人類主要猝死原因之一。Greefield等〔1〕認爲未經治療的'DVT,90%將演變成血栓形成後綜合徵(PTS)。單純抗凝治療臨牀療效不滿意;系統溶栓治療臨牀療效較好,但需大劑量應用溶栓藥物,增加了出血等併發症的發生;順血流方向的局部溶栓治療(flow?directed regional thrombolytic therapy)臨牀治療效果良好,且可降低出血等併發症。本文擬回顧分析急性下肢DVT患者的幾種臨牀治療方法及其療效,爲其治療提供臨牀依據。

探討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232例臨牀治療

關鍵詞: 深靜脈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後綜合徵;肺栓塞;尿激酶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下肢DVT患者232例,其中男101例,女131例,年齡19~84(平均57)歲。其中累及左下肢179例(77.2%),右下肢45例(19.4%),雙下肢8例(3.4%)。病程4 h~7 d,平均3 d。有明確誘因者68例,其中,靜脈曲張術後5例,子宮肌瘤術後6例,卵巢囊腫及卵巢癌術後5例,剖宮產術後13例,正常產後1例,下肢外傷及骨科術後19例,膕窩囊腫術後1例,腱鞘囊腫術後1例,腹部術後6例,腦外科術後5例,眼科術後1例,甲狀腺、乳腺術後2例,肺結核左肺下葉切除術後1例,前列腺術後1例,輸尿管狹窄術後1例。此外,合併系統性紅斑狼瘡者2例,腎病綜合徵者2例,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者1例。臨牀表現爲患肢腫脹、疼痛、淺靜脈擴張等急性下肢深靜脈阻塞症狀。所有患者均行靜脈彩超或順行靜脈造影檢查,結合患者病史及臨牀表現,以明確DVT臨牀診斷。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確診後均絕對臥牀10 d~2 w,患肢擡高30度,急檢血常規、出凝血時間等相關檢查,結合既往史,無溶栓禁忌證後,隨機分成3組:系統溶栓治療組(systemic thrombolytic group,ST組):患者91例,男43例,女48例,年齡27~83(平均59)歲,給予尿激酶(UK) 75~100萬U,1次/d靜點,重症患者可給予75~100萬U,2次/d靜點。對70歲以上老年患者根據病情給予UK 50~75萬U,1次/d靜點。UK每用藥3~5 d減少劑量,連續治療14~21 d後減量至停藥。溶栓聯合抗凝治療組(TC組):患者66例,男31例,女35例,年齡21~84(平均61)歲,給予UK 50~75萬U,1次/d靜點,70歲以上老年患者根據病情給予50萬U,1次/d靜點。UK每用藥3~5 d後減量,連續治療14~21 d後減量至停藥。同時,給予低分子肝素(LMWH) 5 000 U,1~2次/24 h,皮下注射,連續應用14 d,隨後口服華法林抗凝治療,治療期間調整口服劑量,以控制PT較正常參照值延長1.5~2.5倍,INR值介於1.5~2.5。局部溶栓聯合抗凝治療組(簡稱RTC組):患者75例,男27例,女48例,年齡19~81(平均60)歲,給予UK 25~50萬U,1次/d,患側足背靜點或靜推,70歲以上老年患者根據病情給予UK 25萬U,1次/d,患側足背靜點或靜推。注射時,於內踝上方約10 cm處結紮止血帶,以阻斷穿刺平面近側淺靜脈,迫使藥液從足背靜脈網匯入深靜脈並流經血栓阻塞段血管。連續治療14~21 d後減量至停藥。同時,同TC組給予抗凝治療。此外,三組患者均給予改善循環治療,給予川芎嗪160 mg(或血塞通0.4 g,或苦碟子30 ml),1次/d靜點。治療期間密切監測出凝血時間,調整藥量。
  1.3 療效觀察 根據患肢腫脹消退情況(於膝上15 cm及膝下15 cm分別測量健、患側肢體周徑差)、患肢脹痛緩解情況及靜脈彩超檢查結果評價療效。治癒:患肢腫脹完全消退,脹痛完全緩解,靜脈彩超示髂股深靜脈血管通暢或管腔殘餘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