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學會把握愛與嚴的尺度的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6.34K

摘 要:

學會把握愛與嚴的尺度的教育論文

關鍵詞:

經常聽很多教育專家談班主任工作要創新,是的,新時期的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努力在師生間建立起真誠相待、和諧發展的新型師生關係,使學生在快樂中成長。努力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用尊重、關心、幫助、諒解、鼓勵的態度,我們老師教好書,更主要的是要育好人。用“心”去愛學生,讓學生感到你的“愛心”和“誠意”,樂意接受你的教育,這時,教育才更有成效,更深入人心。“愛”是喚醒學生的心靈力量,“愛”是淨化孩子心靈的妙藥,我們應該用我們的“愛”去感化學生,去開啓學生“心靈”的鎖,讓愛如點點春雨,真正滋潤學生的心田。

在學習《經典案例評析》時,有這樣一個章節——“愛,也有尺度”,其中有冰心老人曾說過的一句話:“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泉。有了愛,纔有教育的先機。”的確,教育工作,不同於任何一種工作,教育是一門藝術,一門思想的藝術。在新形勢下,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在許多老師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但也有部分班主任在工作中往往把握不準對學生的“愛”與“嚴”的尺度,不是對學生愛得太過分,愛得太隨便,失去師之尊嚴,就是束得太緊,管得太死,以致學生“談師色變”。怎樣把握好對學生恰當的“愛”和適度的“嚴”,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滲愛,是我們教育者值得研究的問題。

王耀(化名),班上一個很沉默的'男孩子,他平時幾乎不與同學交流,我多次找他談話,也沒收到什麼好的效果,他對我似乎也沒有什麼信任感。有一次上課,我請他回答問題,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書上寫得很明確,但是無論我怎樣啓發,他都始終“一聲不吭”,此時其他同學都看我怎麼辦,我當時心裏非常生氣,不知原因出在哪,是不是有意和老師作對……

靜下心來,我對此案例進行了深入分析,發現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受以下因素的影響:

(一)家庭環境的影響

家庭是兒童接觸的最初的社會環境和成長的搖籃。家庭的諸種因素,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透過家訪,我發現王耀同學的父母對其教育方法簡單,懲罰較多,而較少表現出情感溫暖和關心、支援,這就使其在個體的早期發展中,缺少一種最初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導致這種性格的產生,不願意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

(二)對教學內容的不適應

低年級的課程內容少,學生能當堂消化,而且老師還要輔導,出補充題,加以複習。而進入中年級就大不一樣了,時間少,任務重,稍微忽視就掉了隊。這種學習上的挫折,使原來就有點自卑的人更孤僻。

每一個人的心靈都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須按他的形式去指導他;必須透過它這種形式而不能透過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對他花費的苦心取得成效。對此案例,我主要採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與父母取得聯繫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我們應與其父母取得聯繫,把事情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告訴父母,並介紹應該如何引導孩子。

(二)在教學上做好銜接工作

教師在教學上應該做好銜接工作,給學生講清課程特點,並透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學生各方面素質得到迅速發展,儘快適應學習生活。

(三)應深入學生

瞭解學生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從思想上教育,使學生明白樹立信心的重要性。

(四)多給學生以肯定鼓勵與關愛

肯定不僅是對其固有優點的肯定,有時,給一個稍稍超過事實的讚美,會使一個人從頭到尾煥然一新。作爲一名教師應該有一種期望,那就是“我的學生一定會進步、成才”,只有這樣才能透過自己的眼神、笑貌、嗓音,滋潤着學生的心田,使這些學生能做到自尊、自信、自愛、自強。

透過各方面的努力,現在,王耀同學上課的時候不但能夠主動舉手發言回答問題,勇敢地走上講臺,而且在和諧友愛的氛圍中,能和同學們友好相處,共同參加一些班級的活動。當然,一種性格的改變,不論是對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來說,都需要做出持之以恆的努力。

陶行知先生告誡教師們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裏有愛迪生。”哪一名老師看到這句話不震撼呢?孩子們多麼需要人們的讚揚呵!老師們,尤其是掌管着班級管理工作的班主任老師,更是要時刻鞭策自己:多給學生一些肯定與鼓勵!讓每一朵花兒都綻放出自己的光彩!記得我教過這樣一位學生,叫蔡航。長得是濃眉大眼,可一直到我教他之前,從來沒寫過作業。問他,他總是很坦然地說:“老師,我不想寫。”“好,夠誠實!”說真的,第一次交流,我欣賞他的直率。我瞭解到,遇到不寫作業的孩子,以前的老師總是留下他們,利用放學的時間,叫上家長,看着他們寫,寫完了才能回家。可是,無論老師和家長怎樣苦口婆心地講道理,甚至家長的拳腳,別的孩子怕了,怕捱餓,怕家長批,改掉了不寫作業的壞習慣。可蔡航呢,軟硬不吃,下次還是很坦率,還是一個字也不寫。任課老師經常告他的狀,煩他。我嘗試過用傳紙條的方法,親自把作業內容寫給他,讓他帶回家,而紙條總是有去無回。後來,我改變策略,降低難度:別人抄單詞,抄3遍,他抄1遍;別人要會背課文,他只要讀通讀順就好……只要他完成了作業一次,就肯定他,鼓勵他,讓其他孩子對他說一句讚揚的話。我的這個小動作雖不大,但收益卻很大,後來,他主動地給自己加量,不僅漸漸地完成了英語作業,還完成了語文、數學作業呢,我笑了,他也笑了,忽閃着大眼睛,露出了兩顆小虎牙。

是的,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有這樣一句話:教育者,愛勝過一切。我把這句話作爲我做班主任工作的座右銘,捨身處地的爲學生着想,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的心田,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

我們班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那天,數學老師告訴我,上完課後,她的包丟在教室,結果發現少了一百元錢。可無論她怎樣軟硬兼施,就是沒有一個學生承認。我走進教室,心裏其實很清楚,就算誰拿了,這時也不會主動承認了,因爲畢竟是六年級了,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名聲與尊嚴。想到這,我讓學生放下窗簾,輕輕對他們說,每個人都蒙上眼睛,到講臺上走一遍,誰拿了錢,就悄悄放在講臺上,老師也會蒙上眼睛,什麼都沒看見。第一遍走完了,可講臺上什麼都沒有。第二遍,講臺上依然什麼都沒有。第三遍走完後,講臺上赫然放着紅紅的一百元鈔票!然後我讓學生給那位誠實的孩子鼓掌。其實只有我和那位孩子知道,那一百元鈔票是我的。我心裏知道,此時此刻,那個孩子心裏一定內疚萬分。在以後的人生之路,他再也不會做這樣的事了,這纔是最重要的!一百元買回了一個孩子的誠實,我覺得值。什麼叫“愛”?我想,很多年以後,那個孩子回想起今天的一幕,他一定體會更深。

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我明白了:親近學生才能研究學生,才能讓班主任樹立起真正的自身威信。愛是喚醒學生的心靈力量,愛的力量是巨大的,用愛去感化學生、教育學生,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成爲學生的“大家長”和知心的朋友,達到真正的心與心的交流。當然,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溺愛與遷就,而是嚴格要求,真正做到嚴與愛的有機結合。“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猶在耳。溫情化絲雨,滋潤春花燦。讓我們用愛來點燃孩子心中的明燈,照亮孩子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