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聲樂教學發聲訓練的作用探析

學問君 人氣:1.87W

發聲練習一般都是有規律的、由低到高的音階進行,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聲樂教學發聲訓練作用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聲樂教學發聲訓練的作用探析

聲樂教學是一門注重實踐的抽象學科。一是每個人聲帶的長短、薄厚、喉頭的大小、共鳴腔體的大小都是不一樣,因此聲樂教學尤其強調因材施教;二是歌唱的生理機制多用的是平滑肌,是我們的意識不能直接指揮的肌肉,要想協調好這些肌肉並更好的掌握歌唱的原理,就必須要有科學的發聲練習來訓練我們的聲音。發聲練習是歌唱中最基本的技能訓練,同時也是聲樂初學者在獲得歌唱技能的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因此發聲練習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一、正確的發聲練習可讓初學者有效地避免聲帶的損傷

聲帶是我們歌唱的“樂器”,因此,聲帶的健康與否,使用得科學與否,直接關係到“樂器”的優劣與壽命。

一是對於一般初學唱歌者而言,應該給他們選擇短的發聲練習。因爲過長的發聲練習會給聲帶增加負擔,容易造成聲帶損傷。

二是我們應該給初學者選擇單韻母的發聲練習。因爲他們的歌唱技能不夠穩定,過多的韻母變換容易引起喉位不穩,氣息上浮,舌根發硬,這樣他們在演唱的過程中同樣會損傷聲帶。

三是我們應該根據初學者個人的條件選擇適當音域的發聲練習。因爲他們的嗓音條件各不相同,演唱過高的音會造成聲帶的撕扯,演唱過低的音會造成聲帶的擠壓。所以在聲樂教學中,正確的發聲練習可以保護初學者的聲帶。

二、發聲練習讓歌唱者在唱歌前快速找到唱歌的感覺

發聲練習一般都是有規律的、由低到高的音階進行。在歌唱前做發聲練習能讓我們歌唱的生理機制像運動員比賽前的熱身一樣,慢慢地活動開來。尤其是初學者,往往不能快速的找到歌唱的感覺,就更是需要發聲練習來指引。許多中外聲樂專家都是十分重視唱歌之前的發聲練習,這都說明了聲樂教學中的發聲練習的重要性。

三、發聲練習可以鍛鍊氣息

好的聲音是離不開氣息支援的,好的氣息離不開腰腹部力量的支撐。於是在教學中有針對性的訓練,能讓我們的歌唱機能得到更好的完善。

(一)連音練習。例如:

在連音訓練中,要求腰腹部的力量源源不斷地用力並保持,讓聲音連貫圓滑的被氣息帶出。每個音轉換過程中,注意喉頭的穩定,保證聲音上下統一,位置不變。歌唱聲音的主要表現力就在於聲音的連貫優美,只有連貫的聲音才能唱出動人的旋律線來。

(二)跳音練習。例如:

在進行跳音練習時,一定要着重注意一字一音的靈活性。唱跳音時,喉頭一定不能上下跑動,要處於穩定狀態,氣息的支撐點要在兩肋的橫膈膜處,腰腹部的肌肉有節奏快速的彈跳起來,讓每個音都有顆粒感並且具有靈活性。口腔不能又扁又窄,要保持一定的空間,這樣才能使聲音通透、靈活、輕巧、統一。跳音練習主要是鍛鍊腰腹部肌肉的靈活彈跳性。

(三)我們在基本掌握了連音和跳音的唱法之後,就可以讓這兩種練習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歌唱技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例如:

跳音就像一個“點”,它要求氣短,聲音靈巧,而連音就像一條“線”,它要求氣長,聲音圓滑,我們可以以點帶線,使聲音的'位置統一、氣息均勻流暢。這樣的發聲練習能讓我們更近一步的鍛鍊腰腹部的力量,從而更好的控制歌唱時的氣息。

四、發聲練習可以讓共鳴腔體的運用更加合理

歌唱時共鳴腔體的運用不僅影響音色,而且決定聲音的質量。美國歌唱家伊麗莎白·舒曼時常告訴學生,共鳴不是隻在一個地方。她讓學生幻想一部梯子,這個梯子從鼻的後面下部開始,直升至前額頭頂止。每個音均須應用口、面、鼻部、前額部等共鳴區,一直至F音(高音譜號表第五線).很多的聲樂作品音域跨度很大,演唱者要經歷低中高三個音域,而在這三個音域中就存在胸腔共鳴、喉腔共鳴、口腔共鳴和頭腔共鳴的轉換問題。我們可以透過“ou”或者“u”母音的發聲練習在中低音區體會胸腔共鳴和喉腔共鳴轉換;用“a”或“ao”母音的發聲練習在中高音區體會胸腔共鳴、喉腔共鳴與口腔共鳴的轉換;用“i”或“ai”母音在高音區體會口腔共鳴和頭腔共鳴的轉換。運用不同母音的發聲練習,能讓我們更好的統一聲音,更合理的運用共鳴腔體。

五、發聲練習可以鍛鍊歌唱者的咬字以及歸韻

我國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說“古之善歌者有語,謂‘當使聲中無字,字中有聲'.”這就是說要把字融化在歌聲之中,即“聲中無字”;將字變成音樂化的有聲字,即“字中有聲”.咬字是經過脣、牙、舌、齒、喉等將字咬成各種不同的姿態,在歌唱過程中,要求聲母要咬得清晰、短暫,韻母要咬得飽滿、通透,這樣才能字裏傳情,從而產生圓潤而優美的歌聲,於是我們就可以透過以下三種類型的發聲練習進行咬字和歸韻的訓練。

(一)閉口音的訓練。例如:

閉口音的訓練主要是要注意口腔的開啟,雖然“i”這個韻母在我們說話時口型是扁的,但在歌唱時我們要用開口音的感覺來唱。開始練習時,爲了保證口腔的開啟,我們可以撅着嘴,努力開啟頜關節來唱,這樣可以避免演唱閉口音時喉嚨不開,氣息不通的問題。

(二)開口音的訓練。例如:

開口音的訓練主要是讓我們體會,在咬字時喉嚨開啟,聲音的通道統一,氣息暢通的感覺。

(三)復母音的訓練。例如:

復母音的練習,要注意正確的口型變化和準確以及清晰的歸韻,讓舌頭、牙齒和脣部很好的配合,讓口腔內部有充分的空間來保證共鳴腔體所產生的共鳴音響。發“mei”時,先快速發“me”,再歸韻到“ei”上,而發“gui”時,一定要先聽到“gu”這個音,再歸在“ei”上,發“hua”時,也是要先發“hu”,隨後保持在元音“a”上。只有把字交代清楚了,我們唱出來的歌曲纔有韻味和美感。

六、結語

綜上所述,發聲練習在聲樂教學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教師在聲樂教學中要因材施教,並根據學生的嗓音條件、理解能力以及學習進程從而選擇不同的發聲練習。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及時糾正學生在發聲訓練時所形成的錯誤方法和不良習慣,把正確的發聲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逐步掌握全面的歌唱發聲技能,使發聲技能可以靈活運用到歌曲演唱上,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

參考文獻:

趙震民.樂理論與教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趙梅伯.歌的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第2版

餘開基.考音樂強化訓練聲樂卷[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6,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