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高中數學的小論文

學問君 人氣:2.14W

今天,數學已滲透於各行各業,這充分說明了數學的可應用性,下面是關於高中數學的小論文,歡迎閱讀。

關於高中數學的小論文

關於高中數學的小論文1

數學對我國現代化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深刻的、富有成效的,而且往往是其他方面所不能替代的.函數在高中數學中是具有統帥地位的內容:函數是整個高中階段數學學習的基礎,也是高等數學學習的基礎.函數是高中數學的必修內容,是構建整個高中數學的主旋律.函數作爲高中數學的重要基礎概念之一,它的觀點和思想方法貫穿了整個高中代數的全過程.同時在高中階段,函數以其高度的抽象性和數學思想應用的廣泛性成爲歷屆高考考查的重點.函數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需要牢固掌握.

一、舊教材中函數的內容編排與知識體系結構分析

1.舊版教材函數的內容編排分析

過去的人教版(下稱舊版教材)將“函數”列爲一章,將“映射與函數”設爲標題作爲第一節,先學習“映射”,再學習“函數”,將“函數”作爲一種特殊的映射來展開.在介紹“函數”性質時,舊版教材介紹了單調性與奇偶性.在介紹奇偶性時,舊版教材對奇偶性的編寫順序還是按照傳統的傳授方式,先給出概念,再介紹奇偶性的特點.舊版教材將函數中的反函數這一部分內容作爲重點內容之一來編排,由它展開的相關內容也比較多.整個一章,舊版教材採取傳統的介紹形式,按照數學的邏輯性逐步展開.舊版教材沒有對冪函數進行系統介紹,而是延續初中所學內容.

2.知識體系結構分析

函數是一個抽象的學習內容,舊版教材注意到了從一定的背景知識入手,引出新的學習內容,教材中函數內容的呈現模式較多遵循着“實際例子(問題)——數學解答——從過程中提煉出數學概念——對概念性質的深化研究”這一模式.這種呈現模式更顯出一種收斂性、結構化,即從一些作爲“引子”的例子出發引出函數的各種概念,並進而着重討論各種性質與形式變化.呈現的重點是對於知識條理化、結構化的掌握與理解.

函數思想是函數相關知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學教學中,如果能重視函數思想及其方法的傳授,就有利於幫助學生掌握開啓知識的鑰匙,也就有利於加速知識轉化爲能力的進程.數學家喬治·波利亞在數學教學中強調把“有益的思考方式和應有的思維習慣”放在教學的首位,他認爲活的、生動的方法能讓學生學到數學的更多知識.這些精闢的論述都說明了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精髓.

函數具有多種表示性,它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定義域表示的多樣性,主要體現在集合表示法、不等式表示法、區間表示法;二是一個具體函數表示的多樣性,即一個函數可以給出它的幾種表示,如自然語言表示、圖像表示、表格表示、解析表示、箭頭表示等.

二、新版教材中函數內容編排分析

新教材以現代觀點建立合理的學科結構體系,以現代觀點講述科學知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計算機的應用走進課堂,刪改了部分陳舊繁瑣的知識,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使得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進行新知識的探索思考.比如在講授“函數和映射”的時候,將名字和映射聯繫了起來,知識給出得實用、自然.在用映射定義函數的時候,簡潔透徹,課文的題目就是“函數是一類特殊的映射”,特別重視函數表示方法的應用.課文聯繫到了“某農場的防洪大堤”“沒有使用收款機的商店”“醫院及時瞭解住院病人的病情”等有價值的實際問題.還利用課後“多知道一點”補充了“標尺法”和“函數法”兩種表示函數的方法,專門講授利用圖像研究函數的性質,並在閱讀和思考中研究了計算機編程語言中的函數和在數學實驗中用計算機做函數的圖像及列函數表.

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的內容較少,只有集合與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和冪函數這幾部分內容,真正地減輕了學生的負擔.給出知識的方式也有所變化.

三、 在新教材下如何實施函數教學

1.函數教學要激發全體學生的參與感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比如在教學中要求學生結合實際情況,每人再舉一例說明“一個量隨另一個量的變化而變化”.學生稍加思考後積極回答,如“水費隨水量的變化而變化”“生活費隨餐數的變化而變化”“衣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等等.這樣不但使學生深刻理解了函數的概念,而且促使全體學生參與,活躍了其思維,增強了其學習信心.

2. 函數教學要爲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想方設法創造條件,爲學生提供參與和學習的機會,從而提高他們探求知識和自學的能力.學生在掌握函數概念後,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1)y=2x+3;(2)y=x;(3)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的度數分別爲x,y,用x表示y的關係式;(4)從邊長爲20的正方形的四角剪去四個邊長爲x的小正方形,做成一個無蓋的小方盒子,設此盒的容量爲V,寫出V關於x的函數解析式.所有這些問題中自變量的取值範圍是什麼?學生透過思考、比較、互相討論可得出函數定義包含的三層意思,這使學生有了發現規律的時間和空間,能更好地開發其智力.

3.函數教學要培養學生使用數學的習慣

數學知識是從實踐中提煉出來的,同時又應用於實際生活中.在學習函數的應用後,有老師要求學生根據自家月水費、電費或電話費等支出情況設計出一個有關函數應用的問題,從而讓學生懂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處處應用於生活”,使他們既掌握了基本知識,又形成了基本技能,還培養了運用能力.總之,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新時期,教師要從大處出發,深入透徹地學習、鑽研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尋找出一套與教材相結合、與學生相適應、與時代相契合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函數是高中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從客觀現實中抽象出來,又超越了千變萬化的客體的個性,內涵深刻,外延廣泛.函數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繼續深造及將來參加工作的需要.因此,在高中數學中,要特別重視函數的教學.

關於高中數學的小論文2

摘 要:高中數學新教材在每章開頭的序言,問題引入,例、習題,“實習作業”和“研究性課題”中都編排了大量的應用問題,應根據高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特點進行應用問題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始終都應注重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加大應用問題的教學力度。

關鍵詞: 數學 應用意識 實踐

培養和提高中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使學生掌握提出、分析和解決帶有實際意義的或在相關學科,生產、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準確而靈活地運用數學語言研究和表述問題,是中學數學教育教學的迫切要求,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始終都應注重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加大應用問題的教學力度。

一、高中數學新教材中的`應用問題

傳統教材對知識的來龍去脈和數學的應用重視不夠,不重視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不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脆弱。新教材對此做了大的調整,增加了具有廣泛應用性、實踐性的教學內容,重視數學知識的運用,增強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貫穿在教材的各個方面。

1、每一章的序言,都編排了一個現實中的應用問題,引入該章的知識內容,以突出知識的實際背景。在教材的編排上,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陳述問題,又附以插圖增強直觀形象性、趣味性。

2 、在研究"具體問題"時以實際例子引入課題

高中數學的十章內容中,分別就概念引入、實例說明、數學表示等方面有三十一處都恰當的運用了實際問題和具體情景。如用"不同重量信件的郵資問題"表示分段函數,用功和位移的關係引入向量數量積的概念等。實例引入增強了問題的實際背景,爲順利解決問題作了鋪墊。

3 、例題中的應用問題

例題中安排應用問題,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而且透過範例講解,使學生掌握解決應用問題的一般思想和方法。新教材的十章內容中共有 41 個例題是涉及數學應用的,佔例題總數的 14.6% ,它們都非常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所學知識,難易適中,示範性強。

4 、練習、習題、複習題中增加了應用問題的分量

爲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逐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新教材在練習題,習題,複習題中增加了大量的應用問題,其中練習題有 45 題,佔總數的 12.4% ;習題有 105 題,佔總數的 18.15% ;複習題有 50 題,佔總數的 14.91% 。分別涉及增長率、行程問題、物理、化學、生物問題,儲蓄等各個方面,量大面寬,情景新穎,融知識性,趣味性,自主實踐性於一體。

二、高中數學應用題問題的教學實踐

1 、重視基本方法和基本解題思想的滲透與訓練

爲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首先應結合具體問題,教給學生解答應用題的基本方法、步驟和建模過程,建模思想。

2 、引導學生將應用問題進行歸類

爲了增強學生的建模能力,在應用問題的教學中,及時結合所學章節,引導學生將應用問題進行歸類使學生掌握熟悉的實際原型,發揮"定勢思維"的積極作用,可順利解決數學建模的困難,如將高中的應用題歸爲:①增長率(或減少率)問題②行程問題③合力的問題④排列組合問題⑤最值問題⑥概率問題等。這樣,學生遇到應用問題時,針對問題情景,就可以,透過類比尋找記憶中與題目相類似的實際事件,利用聯想,建立數學模型。

3、針對不同內容採取不同教法

高中新教材的數學應用問題遍及教材的各個方面,教學時針對不同內容,有的放矢,各有側重,就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 1 )章頭序言,指導閱讀,留下懸念

( 2 )重視例題的示範作用

( 3 )指導練習,鞏固方法

( 4 )課外閱讀,補充提高

( 5 )實習作業,重視實際操作與團結協作

三、對高中數學應用問題的教學建議

1 、在數學應用問題的教學和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中,應重視介紹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

一般情況下,數學知識的產生不外乎實際的需要和數學內部的需要,高中階段所學的知識大都是來源於實際生活,許多的數學知識都有具體直接的應用,如高二運用不等式的性質計算最值,線性規劃,高三的概率統計等。應該讓學生充分實踐和體驗這些知識是如何使用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感受和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2 、學會運用數學語言描述周圍世界中出現的數學現象

數學語言可以清楚、簡潔、準確地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現象,讓學生養成樂意運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的習慣,既可以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也可以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在教學中,需幫助學生形成一個開闊的視野,瞭解數學對於人類發展的應用價值。在知識實踐,能力培養的基礎上,教師應主動地向學生展示現實生活中的數學資訊和數學的廣泛應用,向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讓學生感受到現實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切相關,處處聯繫的。

3 、關於應用問題中的算法問題

新教材要求用科學計算器,處理、計算數值,在例題、習題中給出的數據都比較複雜,我認爲高中數學應用題的重點是數學建模,所以正確建模,明白算法、算理應占主流,一味追求"實際",多次出現一些複雜數據,會沖淡主要問題的解決。事實上,每節中只要有一兩道實際數據的題目,其他的可選擇特殊數據或乾脆用字母表示,不僅可突出算理,而且會加強應用問題的分析,節省時間,體現字母代數的優越性。